APP下载

滨州蔬菜施肥现状及合理利用研究

2012-06-29张乐森冯爱丽刘悦上马金芝孟凡山

长江蔬菜 2012年18期
关键词:二铵施用量日光温室

张乐森 ,冯爱丽 ,刘悦上 ,马金芝 ,孟凡山

(1.山东滨州市农业局,256603;2.山东邹平县西董镇政府)

近几年,滨州市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广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生产,蔬菜生产已成为当地一大支柱产业。博兴的番茄、草莓、芦笋,滨城的甜椒、西兰花、菠菜、生菜,惠民的黄瓜、洋葱、大蒜,邹平的油麦菜、苋菜、苦苣等在国内外蔬菜市场上均占有一席之地。但盲目施肥、乱用农药、不科学的生产方式带来的耕地污染、产品污染等问题却日益突出。为保障蔬菜产品安全,提高蔬菜竞争力,对滨州市蔬菜施肥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蔬菜地合理利用建议,以期为指导蔬菜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对提高菜农生产水平,增加农民经济效益起到积极作用。

1 蔬菜地肥料投入情况

1.1 蔬菜地肥料施用量

对302个农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667 m2年平均施用有机肥4 155.9 kg,包括鸡鸭粪、人畜粪及其他有机肥,其中鸡粪用量最大,平均施用3 382.9 kg,占有机肥总量的81.4%;其次为人畜粪。平均667 m2施 用 化 肥 301.3 kg,折 合 纯 N、P2O5、K2O 分 别 为48.9,48.4,38.9 kg,N∶P2O5∶K2O 为 1∶0.99∶0.80(表 1)。在各类化肥中,用量最大的为复合(混)肥,为226.8 kg,占化肥施用总量的75.3%;其次是磷酸二铵,用量为27.3 kg,占9.1%;再次为尿素,过磷酸钙和硫酸钾用量较少。

①露地蔬菜 露地蔬菜在3种栽培类型中肥料投入量最少,对149户调查统计,667 m2年平均施用有机肥为2 822.4 kg,其中鸡鸭粪投入量最大,占有机肥总量的82.0%;其次为人畜粪,占17.3%。化肥实物量为175.2 kg,折合纯N、P2O5、K2O分别为31.6,26.6,23.5 kg,N∶P2O5∶K2O 为 1∶0.84∶0.74。 从化肥施用量看,复合(混)肥用量居第一位,占化肥投入总量的82.4%;其他品种如尿素、磷酸二铵含量分别占10.0%、5.8%,投入量较少。

表1 不同栽培类型蔬菜地每年肥料用量 kg/667 m2

②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肥料投入量在3个栽培类型中居中。对85户调查统计,667 m2年施用有机肥3 927.5 kg,仍以鸡鸭粪为主,占有机肥用量的90.0%。平均化肥投入 209.6 kg,折合纯 N、P2O5、K2O分别为 37.4,33.4,25.9 kg,N∶P2O5∶K2O 为 1∶0.9∶0.7。化肥品种中以复合(混)肥为主,占72.7%,其次为磷酸二铵和尿素,分别占化肥施用总量的11.6%、10.3%。

表2 不同种植制度下每年施肥量 kg/667 m2

③日光温室 日光温室肥料投入量在3个栽培类型中最大。对68户调查统计,667 m2年平均施用有机肥7 363.5 kg,其中以鸡鸭粪为主,占94.0%。平均667 m2年化肥实物量692.4 kg,折合纯N 101.2 kg、P2O5115.1 kg、K2O 89.1 kg,N∶P2O5∶K2O为1∶1.14∶0.88。 化肥品种以复合 (混)肥为主,占72.2%,其次为磷酸二铵和过磷酸钙,分别占总量的9.9%、8.4%,各种品种的化肥投入量均超过其他栽培类型。日光温室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是水冲肥用量明显增加。

从3种栽培类型蔬菜地肥料投入情况来看,露地蔬菜、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投入量逐渐增多,化肥用量偏大和N、P、K比例不协调,主要是磷素用量过大,氮素和钾素用量偏小。

1.2 不同种植制度肥料施用状况(表2)

①露地蔬菜 a.一年一作型。调查85户,平均每667 m2年施用有机肥3 336 kg,主要肥料类型为鸡粪,其次为人畜粪,分别占有机肥施用总量的81.7%和16.9%。每年667 m2平均施用化肥实物量177.8 kg,折纯N、P2O5、K2O 分 别 为 30.9,28.3,25.1 kg,N∶P2O5∶K2O 为 1∶0.9∶0.8,以复合(混)肥为最主,其他品种较少。

b.一年二作型。调查62户,667 m2年平均施用有机肥2 245.5 kg,其中鸡粪、人畜粪分别占71.4%和17.9%,鸭粪施用量225.8 kg,占 10.1%,施用量是一年一作中鸭粪施用量的近10倍。667 m2年平均施用化肥实物量327.8 kg,折合纯 N 30.4 kg、P2O524.4 kg、K2O 21.1 kg,N∶P2O5∶K2O 为 1∶0.8∶0.7,所用化肥主要是尿素和复合(混)肥,磷酸二铵、K2SO4施用量较少。由于一年三熟的调查户数为2户,没有代表性,故在此不作分析。

②日光温室 a.一年一作型。调查26户,年平均每667 m2施用有机肥8 086.5 kg,其中以鸡粪为主,人畜粪、鸭粪次之,三者分别占有机肥施用总量的83.6%、8.8%、6.6%。其有机肥施用量在所调查的6种种植制度中用量最大。年化肥施用量590.5 kg,折合纯 N、P2O5、K2O 分别为 83.3,111.4,67.8 kg,N∶P2O5∶K2O 为 1∶1.3∶0.8。 所用化肥品种中复合(混)肥用量最大,其次为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磷肥用量明显增大。

b.一年二作型。调查40户,667 m2年平均施用有机肥7848.1 kg,以鸡粪为主,用量为6 859.8 kg,其次为鸭粪。在6种种植制度中,667 m2化肥用量782.0 kg,居6种种植制度的第一位,其中以复合(混)肥为主,占总化肥量的77.3%,其次为磷酸二铵,冲施肥的用量居6种种植制度的首位,为35.75 kg,微肥、叶面肥施用也较其他类型的多。

③塑料大棚 a.一年一作型。调查22户,667 m2年平均施用有机肥3 956.8 kg,化肥225.9 kg,在6种种植制度中居中下水平。化肥折纯N、P2O5、K2O分别为 41.0,37.7,29.0 kg,N∶P2O5∶K2O 为 1∶0.9∶0.7。 有机肥仍以鸡粪为主,化肥以复合(混)肥为主,其他用量均较小。

b.一年二作型。调查61户,667 m2年平均施用有机肥为4 078.7 kg,化肥为211.4 kg,属低水平。化肥折合纯 N、P2O5、K2O 分别为 37.3,33.9,23.9 kg,N∶P2O5∶K2O 为 1∶0.9∶0.64。 化肥投入品种中,以复合(混)肥为主,其次为磷酸二铵和尿素。

2 目前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配方施肥技术不断推广,增强了人们对肥料的认识,提高了肥料的合理施用水平,增加了农产品产量。但随着化肥的高投入,肥料施用中常出现以下问题。

2.1 肥料品种选择不合理

据68个日光温室栽培农户调查,年化肥施用量折合纯 N 101.2 kg,P2O5115.1 kg,K2O 89.1 kg,N∶P2O5∶K2O 为 1∶1.14∶0.88。 从化肥施用比例看,作物需要量较小的磷素施用量远大于需要量大的氮素和钾素,肥料品种上选择不合理。导致磷素施用量过大的原因主要是农民大量施用磷酸二铵和氮∶磷∶钾为15∶15∶15的三元复合肥,从调查结果看,磷酸二铵施用量占化肥总用量的9.9%。

2.2 蔬菜地肥料用量偏高

据调查,菜地667 m2年均施有机肥4 155.9 kg,品种有鸡粪、人畜粪、大豆和饼肥,其中鸡、鸭粪用量最大,平均施用3 696.6 kg,占有机肥总量的89%。667 m2年平均施用化肥301.3 kg,折纯N 48.9 kg,P2O548.4 kg,K2O 38.9 kg,N∶P2O5∶K2O 为 1∶1∶0.8。 粮田667 m2年平均施用有机肥652 kg,品种主要是人畜粪,667 m2年平均施用化肥101.2 kg,折纯N 24 kg,P2O515.6 kg,K2O 11.8 kg,N∶P2O5∶K2O 为 1:0.65:0.49,蔬菜地化肥施用量是粮田的3倍。蔬菜地经济效益高,导致施肥量大,土壤养分含量高。

2.3 施肥方法不当

主要表现为,有机肥腐熟不彻底,时常发生烧苗现象;连续多次大量冲施化肥,常造成作物肥害和土壤板结;为减少劳动强度,地表撒施化肥,降低了肥料利用率。

3 施肥不当带来的为害

化肥虽然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施用不当,特别是片面追求高产量,化肥的投入量大增,给耕地的理化性状、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3.1 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施肥量过大,特别是磷肥或微肥用量大后,势必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因为磷肥和部分微量元素肥中含有重金属。若施用量适宜,则重金属不会在土壤中过度积累,也不会造成为害。另外,过量施用肥料,特别是氮肥,会造成地下水硝态氮的积累,不但影响水质,而且污染环境。

3.2 加大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

肥料用量少,比例不协调,产量上不去,经济效益低;肥料用量过大,超过了最大施肥量,而且盲目偏施,则肥料的利用率降低,产量下降,投入增大,也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

3.3 降低农产品品质

氮肥用量过大,施肥时间不适宜,造成植株中硝态氮过度积累,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利。施肥不合理,各种养分不平衡,产品的外观和颜色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内在的风味和口感变差。

3.4 不利于土壤培肥

施肥不当会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衡,影响土壤肥力的综合性提高。过量施肥,会使土壤发生盐分积累,土壤酸化,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有的甚至发生土壤次生盐碱化,土壤遭到破坏,使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降低。

4 合理利用建议

通过本次农户施肥状况调查以及对其有关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针对当前蔬菜地施肥基本情况以及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搞好绿色蔬菜生产及无公害蔬菜生产,特对蔬菜地的合理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4.1 合理布局,深化农业结构调整

现在蔬菜生产已成为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而近几年,蔬菜的栽培效益正处于下滑阶段,主要原因是蔬菜品种老化,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今后蔬菜生产的发展思路应是:稳定现有面积,开发潜力资源,提高质量,为蔬菜的加工奠定基础;扩大出口,增加创汇,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目前工作的重心应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增加名、特、稀、优品种的引进和种植试点,执行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并开发有机蔬菜的生产。

结合3种栽培类型的特点,露地蔬菜产量低、效益差、品质差,面积可适当减少;日光温室蔬菜产量高,效益好,但成本高,菜农可根据自身条件适当种植;塑料大棚成本低,产量、效益可观,并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应适当扩大。可将露地蔬菜、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三者的面积比例由当前的1∶0.15∶0.26调整到 1∶0.5∶1.2。

4.2 平衡施肥,改善和提高土壤品质

调查结果表明,由于过量施用化肥且化肥品种单一,已有部分菜地pH值降到6.5以下,最低的已达5.09,接近酸化。应施用生理碱性肥料进行改良或客土深翻。土壤全盐量最高的地块盐分含量已达3.0 g/kg,超过盐碱地的界限值2.0 g/kg,部分土壤出现轻度盐渍化现象,这将不利于蔬菜生产,应增加有机肥用量,减少化肥用量,适当增加灌水量,以遏制盐渍化进程。

根据 30种蔬菜1 000 kg产量吸收N∶P2O5∶K2O为1∶0.34∶1.23的情况来衡量,当前蔬菜生产施肥比例 N∶P2O5∶K2O 为 1∶0.99∶0.80,磷多而钾少。在一般地力条件下,每667 m2合理施肥量为有机肥3 000~4 000 kg,纯氮 30~40 kg,P2O515~20 kg,K2O 25~35 kg,ZnSO41.5 kg,硼砂1~2 kg。3种栽培类型中均以鸡鸭粪为主,由于其碳氮比较小,养分供应快,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应搞好积肥造肥,增施优质农家肥,并实施秸秆还田,增加作物秸秆的施用量,使有机质含量稳步提高。

4.3 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集约化生产基地

全市目前蔬菜地生产的现状大多是分散经营模式,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由于经营管理体制不同,产品质量有优有劣。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建设适度规模的生产基地,建立集约化经营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出口企业为龙头,实行标准化生产,完善统一供种、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供应药物、统一收获、统一加工的“五统一”,以确保产品无公害或达到绿色产品标准。

实行标准化生产,一是制定和完善各种作物生产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使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有标准衡量,操作过程有据可依。二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使广大农民了解标准,自觉执行标准。三是积极推行市场准入制,实行优质优价,鼓励农民自觉生产优质产品。四是完善监测机构,随时对农资、农产品进行抽样监测,淘汰不合格的产品,达到净化农资市场、农产品市场的目的。

猜你喜欢

二铵施用量日光温室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春大豆施钼条件下最适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旺季扫尾二铵市场走势如何?
二铵减产 复合肥增产
上半年磷酸二铵市场波澜不惊
北方冬季日光温室番瓜高产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盆栽迷你玫瑰栽培技术
磷酸二铵:“钱景”如何
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