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城市规划动态监测的研究

2012-06-29郑建敏

城市勘测 2012年4期
关键词:蓝线图斑控制点

郑建敏

(合肥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61)

1 引言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期,大量的人口拥向城市,城市规模迅速膨胀,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首要任务摆在城市规划管理者面前。因此,关注城乡环境、城镇联合发展、城乡互动等已成为共识。近年来,随着高光谱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普及,遥感技术为城乡规划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对多时相、多源遥感数据的正射校正、影像融合、图像处理和影像判读寻找变化,确定变化图斑,通过对影像数据、规划数据的对比分析,确定变化图斑的范围、面积、属性、变化时间点等,并进行统计分析,为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

2 技术路线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辅助规划督察工作,主要利用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配准、融合等预处理,辅助配准城市总体规划图,使多源数据统一在相同的坐标系空间,进行变化信息粗提取,采集变化图斑,叠加城市总体规划图,分析得出变化图斑的规划用地性质、面积、变化前后几期用地性质及涉及城市绿线、紫线、黄线和蓝线等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图斑数量及面积,提交规划局核对变化图斑审批情况并上报部稽查办、对图斑和审批情况分析提出重要建议。

技术路线流程如图1所示。

2.1 影像几何纠正

图1 遥感动态监测提取变化图斑技术路线流程图

选用遥感影像处理软件ERDAS的几何纠正模块进行纠正,考虑到研究区地势平坦,高差很小,进行几何纠正,控制点选择时遵循均匀分布、特征明显、足够数量几个原则。利用二次多项式模型时至少需要6个控制点,对控制点数据对纠正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通过选取不同数量控制点纠正同一景影像,发现控制点数量在9个~15个时,纠正精度较好,且数量适中,可以节省作业时间,当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适当增加控制点数量[1]。

2.2 多源数据配准

将城市总体规划图与多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几何配准,使其统一在相同坐标系空间中。

2.3 影像融合[2]

采用PANSHARP融合方法,能够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保证色彩不失真,将遥感影像多光谱波段与全色波段进行融合,融合后的影像,更加容易判读建设用地变化信息。

2.4 变化图斑提取

利用几何纠正后的多期影像,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光谱特征变异、图像差值等计算机自动处理方法突出发生变化的部分,初步提取变化图斑,在其基础上,辅助人工目视解译,在ArcGIS[3]软件中叠加前后几个时相的影像提取变化信息、建立图斑属性表及进行变化图斑拓扑处理、与总规图斑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变化图斑的规划用地性质、面积、变化前后几期用地性质及涉及城市绿线、紫线、黄线和蓝线等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图斑数量及面积,外业调查整理成果,返回交给内业对解译的变化图斑进行修改,形成城市规划遥感监测分析报告,最后提供规划局核对变化图斑审批情况。

3 实例分析

3.1 资料情况

以合肥市XX镇为例,使用了资源二号卫星遥感影像、SPOT5、P5等多源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多时相遥感影像时相分别为2009年1月27号(SPOT5)、2010年4月9日(SPOT5)、2011年4月20日(资源二号)和2011年10月10日(P5),四期卫星遥感数据分辨率分别为 2.5 m、2.5 m、2 m和 2.5 m。选用2009年 IKONOS(1 m)正射影像作为控制资料。几何纠正和配准时作为参考影像。

城市总规图,XX镇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主要以合肥市XX镇总体规划图为参考依据。

3.2 数据预处理

经过影像几何纠正、配准、融合、镶嵌和裁剪,影像图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合肥市XX镇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分布图

3.3 变化图斑位置分布情况

经2009年1月~2011年10月监测,发现变化图斑的位置分布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城市有明显的重点建设区域,其中变化图斑共57个,面积1.074 2 km2,如图3所示。

3.4 涉及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变化图斑基本情况

涉及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变化图斑,是指变化图斑用地性质的变化情况涉及城市绿线、紫线、黄线和蓝线等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经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监测,发现涉及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变化图斑共9个,面积 0.147 5 km2。(见表1、2)。

涉及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变化图斑统计表 表1

图3 合肥市XX镇2011年遥感监测变化图斑位置分布图

主要涉及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分类情况统计表 表2

(1)涉及城市绿线内容变化图斑情况

2009年1月~2011年10月,共提取涉及城市绿线内容的变化图斑7个,面积 0.131 6 km2,分别占全部变化图斑总数量和总面积的12.28%和12.25%,如表3、图4所示。

涉及城市绿线内容变化图斑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3

图4 涉及城市绿线内容变化图斑示意图

(2)涉及城市黄线、蓝线内容变化图斑情况

2009年1月~2011年10月,共提取涉及城市黄线、蓝线内容的变化图斑各1个,面积共0.015 9 km2,分别占全部变化图斑总数量和总面积的3.5%和1.48%,如表4、图5、图6所示。

涉及城市黄线、蓝线内容变化图斑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4

图5 涉及城市黄线内容变化图斑示意图

图6 涉及城市蓝线内容变化图斑示意图

4 注意问题

通过对合肥市XX镇2009年~2011年几期遥感影像进行城市规划辅助督察的变化图斑信息提取,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城市规划动态监测研究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影像资料方面

选取多期遥感影像时,为了突出变化信息,在时间段允许的范围内,优先考虑不同年代相同月份的影像,非变化地物影像色调一致,方便利用光谱特征变异、图像差值等计算机自动处理方法粗提取变化明显的区域[4]。

(2)影像处理方面

在进行遥感影像几何纠正时,本文中研究区地势起伏小,但在地势变化明显的区域,需要结合研究区DEM,进行正射校正,消除地形起伏引起的投影差和影像变形。同时慎重选取控制点,把控制点的实际总均方根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重新选取,以保证影像正射校正的精度。

(3)后期数据处理方面

内业人工辅助提取多期影像变化图斑,需对变化图斑进行拓扑处理,保证图斑面积统计的准确性,外业调查对变化图斑进行核实,内外业合作以补充因遥感数据的多时相、多数据源而造成的监测遗漏、增加和减少的图斑,最后提供规划局核对变化图斑审批情况。

(4)数据集成

对最终的变化图斑整理入库,统一管理城市历年规划建设变化信息,整合历史库及现状库数据,可得出城市总体变化趋势图。将为城市规划长远发展提供建设性数据支撑。

5 结语

城市规划动态监测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严肃的工作[6]。随着遥感卫星影像应用普及,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城市规划动态监测工作,为制止违法违规项目建设、开展调查和执法检查提供有力依据,维护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良好有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与影响力。

[1]贾永红.数字图像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12~219.

[2]徐青,张艳,耿则勋等.遥感影像融合与分辨率增强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ArcGIS10产品白皮书[R].

[4]邢帅,孙曼,徐青等.变化检测技术及其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7(24):53~55.

[5]郑雪玉.浅析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10(7):1 ~2.

猜你喜欢

蓝线图斑控制点
地理国情监测中异形图斑的处理方法
基于C#编程的按位置及属性值自动合并图斑方法探究
土地利用图斑自动检测算法研究
城市蓝线规划编制方法与技术要求
NFFD控制点分布对气动外形优化的影响
基于风险管理下的项目建设内部控制点思考
相似材料模型中控制点像点坐标定位研究
蓝线女
SDCORS在基础地理信息控制点补测中的应用
蓝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