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研究

2012-06-27张学海

中国流通经济 2012年7期
关键词:商品流通城市化差距

张学海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相应地大幅度拉动了包括衣食住行及高端消费品在内的各种城乡消费,促进了城乡商品流通的发展。目前,基于城中村改造、拆村并居的城市化进程的实质性增速,使得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趋势进一步提上日程。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城市化进程效率不高,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发展存在滞后现象且城乡商品流通差异化仍然明显存在,阻碍了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进程。

一、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趋势及其必然性

理论和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日益加强。城乡关系由分割走向互动直至城乡一体化,这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城乡商品流通也会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是社会进步、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城乡分离、城乡对立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均衡的必然反映,在我国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这种必然反映又对生产力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我国城乡关系应协调发展,城乡关系应越来越紧密,城乡商品流通应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互通有无,互助互补,一步一步缩小差距。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生产力高速发展,经济成就有目共睹。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这无疑为我们正确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商品流通互动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一定能够实现城乡商品流通的一体化。

2.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较大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现城乡商品流通状况的城乡商品流通市场及其交易额有着明显的差别。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各项扶农政策的颁布实施,增加了农民收入,扩大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基础和消费能力,缩小了城乡商品流通之间的差距,使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实现成为可能。这种状况缩小了城乡差距,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

3.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这个过程需要转移农村人口或进行农村城市化改造,使我国原有的工农分割、城乡隔离的状况被打破,城乡关系变得密切而复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融合不可能离开商品流通,商品流通一体化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通过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以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城市化和乡村本土城市化的两大途径,有效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4.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坚实基础[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之间都不可能离开商品流通而独立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生产物资的交流必须借助商品流通市场这个载体来完成。通过城市与乡村的协调运作,促使社会资源配置不断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带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城乡商品流通差异化分析

所谓城乡商品流通差异化,指城乡商品流通由于历史原因和制度原因,在流通规模、流通主体、流通客体、流通渠道等方面的差别。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乡商品流通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城乡之间的差距却存在扩大的趋势。

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差异

第一,从总体来看,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自2000年以来以平均每年0.72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减。这表明,尽管农村经济在持续不断地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增速却背道而驰,与城市商品流通发展的差距在拉大。

第二,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方面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均有了较大的提高。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860元,到2008年已经增加到3756元,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比值,由3.68:1变为3.60:1,尽管上升幅度较小,但已经是2000年个人自身消费支出的近两倍了。从人均消费支出的绝对数来看,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真实地体现在了对商品的消费上,体现出了真实生活水平的差距,人均消费支出由相差4990元变为相差9770元。

2.我国城乡商品流通市场的差异

表1 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比重

第一,商品市场数量增长迅速,市场交易额不断提高。[2]2001年,我国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3273个,比上年增加了106个;摊位数有220万个,增长了4.04%;营业面积93973万平方米,增长了13.75%;成交额17719亿元,增长了13.06%。[3]而到了2009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个数已经增长到4687个,比上年增长了2.7%;成交额增加到57963.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49%。[4]商品市场成交额指市场所有摊位的商品交易总额,是反映商品交易市场运行的指标,对于不同类型的市场,其年均成交额差异很大。从城乡分布看,35个大城市综合市场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专业市场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专业市场具有向大城市(郊区)集中的趋势,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正在逐步趋向于高档化、个性化。

第二,农村集贸市场多于城市市场数量,但农村市场规模小,交易额低,管理不规范,而城市市场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商场大,交易额高,是地区商品流通的中心和辐射地。农村商品市场数量多于城市,但大多数规模较小,层次较低,主要是摊位式交易,属于商品市场的初级形式。如2000年城乡消费品市场有88811个,其中城市有26395个,农村有62416个,农村比城市多36021个,但农村市场交易额没有城市的多,农村市场交易额为10479.2亿元,而城市市场交易额为13800.4亿元。很显然,农村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而城市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大。到2008年城乡消费品市场有61535个,其中城市有24945个,农村有36590个。[5]

3.城乡商品流通主体的差异

农村商品流通主体较为薄弱,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商品流通主体优势趋向于城市。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农村中从事商品流通的人员占农村人口的比重较低。2009年,农村就业人员占农村全部人员的比例为65.8%。其中,从事种植业生产的人员占农业就业人员的96.1%,从事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的人员占12.5%,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占10.3%,农村中从事商品流通的人员仍然很少。

第二,农村商品流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长期以来,农村商品流通由农村供销合作社系统进行。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深入,供销合作社系统大多已经陷入困境,不再继续发挥其主渠道的作用,很多都已经进行了体制改革,并逐渐在农村形成了众多小规模的零售商店,而其商业零售网点则明显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流通业也进行了重组,现已形成了外资、民营和国有商业等百家争鸣的新局面,丰富和发展了城市流通业。城乡流通的差别致使城乡市场失衡,农村市场秩序混乱,给农民购物造成了诸多不便,影响和抑制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实现,妨碍了流通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4.城乡物流体系发展差异

目前,国际上流通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如零售业已经在迎接第四次革命。在我国大中城市中,已经出现了多种零售商业业态。不仅有连锁商业、仓储式商场、超市等,电子商务也进入了流通领域,并在流通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物流方面,能够迅速地把商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能够把上述多种业态广泛地联系在一起。而在我国农村的很多地区,各种现代流通方式应用程度很低,流通组织形态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农村区域广阔,地域差别大,信息不畅,技术落后,难以形成全国统一的物流模式,制约了供应商和消费者的沟通,使得农村物流体系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的消费。

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商品流通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城市商品市场发展迅速,商品流通速度与规模都取得了很快的发展;而农村则基本上不存在正规的市场,不规范的农村集贸市场成为主要的商品流通场所,城乡大流通无从谈起。这种情况的持续,加深了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矛盾的积累越来越严重,城乡商品市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商品流通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

三、我国城乡商品流通差异化形成的原因

建国后,我国借鉴了苏联的发展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尽管这对我国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重工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这种不协调的产业结构的弊端日益显露。这种发展模式使得工农业产品长期存在“剪刀差”,严重抑制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由于收入水平很低,根本没有购买力来消费所谓的城市商品。另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实行的是统购统销政策,农民的产出被国家收购,农产品市场基本上不存在;而且,由于农村的贫困,农民很少有可以支配的收入去购买消费品,这也造成了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缺失。

1.城乡工农业发展长期失调

建国后我国工农业发展的长期失调,导致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工业经济的发展,加剧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进而导致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失调,城乡经济在商品流通方面产生了差距。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新中国成立后,就把重点放到了重工业建设上,重视积累,忽视消费,一度造成农、轻、重比重失调。1949年建国时,轻工业产值为10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3.6%,重工业产值只有3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6.4%;到1958年,重工业产值达到580亿元,首次超过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3.5%,1960年甚至达到惊人的66.6%,[6]之后有所下降。1952年,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125.6亿元和151.2亿元,1957年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达到238.4亿元和235.8亿元,分别增长了90%和56%,城市商品流通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农村。1978年,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053.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68%,说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在逐步走向正轨。

而当时由于对农村缺乏应有的重视,农业基础薄弱,生产落后,农村经济环境比较恶劣,农村商品市场无从谈起。农民被限制在土地上,只能从事与种植业相关的活动。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在农村不允许有所谓资本主义性质的市场形式的存在,严重束缚了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限制了农村商品流通的发展。而当今,我国提出的保护农村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与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之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激化,对农村商品流通秩序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说是工农业与城乡商业发展的一种冲突。城乡工农业以及城乡商品流通之间,还远没有达到协调发展的状态。

2.缺乏人本观念的户籍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通过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城乡居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市居民获得的发展机会大于农村居民获得的发展机会,城市发展的进程大于农村发展的进程,满足城市发展的商品流通业大大快于农村。而农民被限制在土地上,缺乏接触商品流通的机会,农村缺乏商品流通发展的土壤。可以说,这种情况是长期以来我国户籍制度的延续,或者说是“先天不足”。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有所松动,允许农民进城,允许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允许农村人口自由流动。21世纪,尽管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但植根于人们内心的户籍观念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商品流通发展缺乏投入,与城市相比农村商品流通仍然滞后,城乡商品流通差异化已经形成且短期内难以消除。

3.我国城乡居民之间长期存在的收入和消费差距

城乡之间收入与消费的差距,导致了城乡之间商品流通的差异。城乡收入和消费方面的差异及其差距的拉大,导致我国城乡购买力差距持续拉大,购买力向少数人集中。[7]进入21世纪以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2004年中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65,到2005年已经逼近0.47。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中国已经跨入了居民收入很不平等的国家行列。在收入方面,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增长了6.8%,结束了连续7年低位徘徊的局面,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更快,达到了9422元,增长了7.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我国农村人口比重较大,而消费水平却不能与人口比重成正比。1978年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08%,2005年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7.01%,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城市化越来越深入,但农村居民的消费却仅占全国居民消费的47.10%,城乡“二元经济”发展不均衡仍然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率,必须提高占人口较大比重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扩大我国居民的整体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四、促进我国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实现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并不是要完全消除城乡差别,而是要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并不是城乡一样化,事实上要达到一体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当努力实现城乡商品流通互动发展,促使其朝着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方向前进。

1.坚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布局

努力发展非农产业,非农产业可以吸收农村广大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生产性收入。加快城市二三产业向县乡转移,特别是县域要加快改革。目前,县城是农村重要的商品流通场所,应积极创造条件,主动迎接城市产业转移,丰富县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以县城为中心,向乡村辐射,形成以点带面的局面。

2.完善商品流通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市化进程中,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新形成的城市化社区缺少必要的基础配套设施,广大农村缺少必要的大型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应注重商业配套设施和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将城市商业设施模式有序引入我国广大农村,提高农村商品市场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水平。

3.坚持城市化发展战略,切实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就业,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继续推动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要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规模效应。城市商品流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资金上都具有自己的优势,在城市商品流通参与农村商品流通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它们利用自身综合经济实力强、财政收入水平高等优势,积极推进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发展。

4.建设现代农村物流体系

大力发展农村物流,积极构建多层次物流供给体系,努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由于农村布局广阔、分散、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缺乏,应提倡物流企业经营主体加大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加大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物流配送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积极支持工业制成品和消费品下乡,依托第三方物流,高效地改善农村商品流通规模和效率,努力与城市商品流通对接。

[1]朱智,赵德海.我国城乡商品流通市场一体化研究[J].财贸经济,2010(3):130-135.

[2]石忆邵.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对策[J].世界地理研究,2005(3):34-40.

[3]国家统计局.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655.

[6]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7]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是扩大内需的关键[J].中国流通经济,2002(1):30-34.

猜你喜欢

商品流通城市化差距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浅析商品流通企业并购的财务整合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