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NGB的广电推进三网融合策略探究

2012-06-26何光威闫志龙刘彦辉邢艳芳

电视技术 2012年16期
关键词:三网广电广播电视

华 鸣,何光威,闫志龙,刘彦辉,邢艳芳

(中国传媒大学 南广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三网融合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传媒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面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的必然选择,是丰富文化传播渠道、拓展宣传舆论阵地的迫切需求,也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NGB),从体制机制、业务层面、技术架构阐述了广电如何突破三网融合发展瓶颈,对机遇与挑战作了分析与探讨,为广电跨越式发展提供新思路。

1 三网融合中广播电视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广电和电信要实行双向进入,须打破两个垄断。一方面是宽带接入市场的垄断,2008年一号文件已经要求对广电开放;另一方面基于宽带基础之上的电视业务,电视业务是广播电视的基础服务,承担着公共服务的职能,但也带有垄断的色彩,因此《试点方案》允许电信企业生产制作除时政类节目以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将可能使资金雄厚的电信企业成为广电企业在内容资源上新的强大的竞争对手,而酷6、优酷等视频网站纷纷推出自制内容计划,进入内容市场,将进一步加剧内容市场的竞争,使内容市场的“红海”变得更红,大视频产业格局初见端倪。三网融合的开展,垄断不会再继续,对广电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1]。

1.1 三网融合对广电网络建设、运营、管理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广电的优势在于有庞大的有线电视用户群体、雄厚的网络基础以及成熟的视频业务运营经验。但三网融合也使广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广电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基础设施建设。广电目前没有统一的平台和全国性的网络,形不成合力。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整合已经形成全国性的、统一的互相连通的网络体系,已经具备了数字化双向网络的硬件基础,只需在前端和传输网络上稍作改造就可以提供广播电视业务。因此广电的资本和运营能力比电信要低。

2)数字化双向网络改造还有待完成。由于资金问题,全国现有的单向模拟网络改造成数字化双向网络结构还未完成。然而数字化、双向化是三网融合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只有数字化双向网络才能快捷地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VOD视频点播、互动电视、游戏平台、时移电视、电视博客、视频电话等新兴业务[2]。

3)广电用户资源受到冲击。IPTV、网络视频、手机电视、四屏融合(电视、电脑、手机、平板)、媒介融合,是新的通信技术、计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对传统广播电视传媒业的冲击。IPTV作为电信运营商的一项增值业务,一旦政策放开,足以对广电运营商的主营业务有线电视造成极大冲击,直接导致广电的利益分流。广电传统单一且单向的业务无法应对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全方位竞争。

4)广电广告市场受到挑战。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TD-LTE商业试运行,最高网速可达50~60 Mbit/s,实验网络点到点传输速率可达1 Gbit/s。电信运营商将成为手机和互联网两大媒体渠道优势的新型运营商,对客户终端的把控能力占有极大的优势。这对任何一个广告商来说是一个不可低估的诱惑。

5)网络和标准的互通有待完善。除了网络基础,在业务层面,数千家广电运营商采用的是不同的底层软件和CA(加密认证)系统,业务互通在现有情况下没有可能性。而没有统一的底层软件,增值业务无法在全国范围开展,那么广电运营商就不可能同全国性的电信运营商相抗衡,也就失去了整合网络的价值。

6)广电运营商要面对海量的设备运维管理工作。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将给广电运营商的网络运营和维护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全力推动各广电运营商的网络运维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以实现对全网络资源和信息服务资源的有效管理,提升经营管理和网络运营水平。

1.2 三网融合是广电行业实现跨越式大发展的机遇

广播电视网是宣传舆论的主阵地,是传达党和政府公共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可信、可管、可控的大众媒体工具,是通达千家万户最普及的信息工具和最便捷的信息载体。在国家推进三网融合大背景下,广播电视网面临着几十年来难得一遇的发展机会。

1)数字化/双向化改造步伐将加快,为广电网络的进一步整合提供新契机,由小网变大网、模拟变数字、单向变双向、标清变高清。网络整合有望加速,省网整合和跨省扩张,有利于有线运营商用户规模效应和市场集中度的提高。网络的改造将有利于提升有线网络的质量,增强有线运营商的长期竞争力。

2)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将完成全网建设,成为国家网络文化传播和社会信息服务的主要基础设施。要研究和开发可管、可控、可信的新一代网络技术,以保证党和政府舆论导向的重要地位,保障国家文化安全。

3)政府将出台扶持三网融合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网络建设和业务应用的财政、金融、税收、产业等各种优惠政策。

4)在广电和电信双向准入博弈中,广电掌握着播出权,也就把广播电视产业改革的主动权把握在了自己手里。因此,无论是互动数字电视,还是IPTV,或是通过互联网播出的网络电视,广电业拥有着电视节目播出的控制核心,是利益的主导方。

5)三网融合带来的商机无限。广电网络运营商要成功实现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有线电视用户从看电视转化到用电视。互动增值业务和与电信运营商的错位竞合业务,有利于提升有线运营商的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值。CMIC(中国市场情报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的数字电视产业将得到长足发展,整个数字电视产业的规模会达到2万亿元,广电将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三网融合的本质是业务的融合,既然是融合,合作就大于竞争。广电与电信的合作有基础,双向进入,交叉融合,优势互补,加强自主创新,着力推动产业发展,加快取得融合的实质性进展,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模式[3]。

2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NGB整体解决方案[4]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紧跟国家信息化步伐,于2011年8月筹建了基于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为核心的三网融合实验室。该实验室的NGB规划主要基于三网融合的业务平台部署建设,系统由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构成。系统包括整个网络的端到端结构及典型业务,除了在系统规模上低于真实应用系统外,本系统与真实应用系统在网络拓扑、平台架构、系统流程以及业务形态上完全相同。在技术规划实现的每个环节都严格遵从整个NGB网络的系统设计方案。该三网融合实验室拓扑图见图1。

2.1 NGB的实现目标

NGB以实现天地一体、有线无线相结合、全程全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为目标。NGB的核心传输带宽将超过每秒1千千兆比特,每户接入带宽超过40 Mbit/s,可以提供高清电视、数字视音频节目、高速数据接入和语音等“三网融合”的“一站式”服务[4]。

NGB的特征体现在3个层面上:一个是全网内容和业务的管控;二是业务间的调度和资源共享;三是互联互通,交叉网络融合。NGB未来发展方向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通,建立一个业务、内容丰富的互通平台,在内容、网络、用户等多个层面上使得网络能够可管可控[5]。

2.2 南广学院三网融合实验室对NGB建设的探索

基于NGB的目标、技术架构及业务承载,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设计、建设了三网融合的实验系统,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供参考。

1)有线电视网建设的全IP探索。目前业界NGB承载技术选择有IPQAM和全IP两种模式,实验室对全IP建网模式进行了关键技术的实践。IP视频是运营商向有线电视用户提供多屏应用、交互电视、融合业务的最佳形式,通过IP视频及家用IP视频网关的部署,有线电视运营商将可以“占领”目前正在迅猛增长的具有IP联网功能的智能电视机、游戏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

2)传统的广电STB模式未来10~15年内仍然具有巨大的使用价值,目前潜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有线电视网络全IP时代不会很快到来,目前仍以传统QAM承载的视频为主,抓住有线电视网络广播式的网络结构特点不放松,开展高清、3D等增加用户良好体验的特有业务,同时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适时通过在用户家中部署混合式的QAM/IP视频网关,将其转化为IP视频,兼容目前巨量的传统电视机的视频服务,尊重用户的选择权。

3)实施全IP战略分为两步:首先多格式转码设备或者混合式QAM/IP网关部署在用户家中;其次转码设备部署于有线电视核心机房或分前端。通过对实现全IP视频的关键技术——IP组播与广播式视频进行经济比较发现,组播方式成本较大;而通过提高接入网入户带宽,选择OTT观看视频是可选的技术方案。

4)三网融合实验室设计方案对SDH作为接入网技术进行了探索。传统的SDH主要作为骨干网络的传输技术,组网实践说明SDH(MSTP)作为接入网技术承载IP多媒体业务具有稳定、开通业务迅速、成本低廉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5)对已建网络选择EPON+EoC,是目前开展综合业务的较佳方案[6]。对EoC局端和终端的网管要求:提供从EP⁃ON的OLT到ONU、EoC头端直至EoC终端的全程端到端网管,一般采用带内网管和SNMP网管相结合的方法,支持图形化、命令行等网管形式。对EoC局端的控制和管理,包括认证授权、配置相关功能的操作;数据业务配置,包括VLAN、EPON QinQ模板和ONU SVLAN等;组播业务配置,包括IGMP代理模式、IGMP侦听模式和IGMP可控模式;EoC头端对下联的EoC终端设备集中管理,支持VLAN,QoS等业务;拥有PON口、以太网口和CABLE端口的统计和管理功能等。

2.3 三网融合实验室业务结构

三网融合实验室业务架构特点是业务之间可组合、调用,支持电信、电视、互联网的融合,标准开放。电子节目指南(EPG)如图2和表1所示。

表1 三网融合实验室NGB业务类型

3 广播电视推进三网融合技术层面的策略建议

3.1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在下一代HFC接入网标准上处理好中国标准HiNOC与国际标准EPoC的关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让我国的核心技术取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识与理解。EPoC正好代表的是下一代HFC接入网的发展方向[7-8]。建议由中广协会牵头、运营商主导、设备制造商等参与,成立下一代光纤同轴混合(N-HFC)接入网同盟,希望能够把中国广电的需求带到IEEE中,而不是仅仅欧美需求主导,希望同盟里的专家出席国际标准会议,提出中国广电的需求。利用或者改造现有HFC,通过创新挖掘HFC的潜力以面对未来业务需求,将是国内广电长期面对的问题。

3.2 发挥技术的先进性、业务的多样性

要重视编解码和分发技术的研究与标准的制定;要把发展的眼光放在开发广电新媒体、创新业务形态上;在内容的安全性方面,发挥广电部门在内容制作方面的优势,避免内容失控诱发不稳定因素。

3.3 突破制约广电发展的带宽瓶颈

由于宽带互联网网络资源出口带宽均由电信运营商垄断,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协调,参照IPTV和手机电视播控平台的做法,在各试点城市为广电网络提供互联网出口,并考虑在广电网络和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IP语音、IPTV业务链条中实际控制力和进口门槛确定公平合理的结算条件。

3.4 积极开发云计算技术在广电中的应用

“媒体云”将助推广电在三网融合的竞合中获得成功。媒体云平台把传统广电行业的媒体生产、媒体管理、媒体分发和媒体分析系统迁移到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平台上,广电运营商可试点“云-管-端-控”战略并以此为切入点,从业务、接入网、终端、播控管理4个层面实现运营的转型。

3.5 确保网络安全和文化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是紧密相关的,网络不安全,就谈不上信息安全。除了常用的防火墙、代理服务器、安全过滤、用户证书、授权、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安全审计和故障恢复等安全技术外,还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加强网络的安全。对关键的网元、网站、数据中心设置真正的冗余、分集和保护,实时全面地观察了解整个网络的情况,严格控制新技术和新系统,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再推向市场[8]。

4 结语

“三网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出力,也需要相关运营商的积极参与。跟通信行业相比,广电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业务间、区域间的结算,对于移动、联通在做全国业务时,已经有一套结算的体系和方式,而广电还只是停留在业务层面的交流。NGB将提供一个界面清晰的结算方式。在数字化双向网络改造后,在省网和全国一张网络的结构下,广电应探索运营内容和业务的最佳模式,建立和完善适应“三网融合”发展要求的节目分发机制,加速产业化进程,要把政策法规、企业规划、业务运营、网络建设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模式,才能在多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产业格局中取得长足的发展。

[1]严春兰.“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业面对的挑战与发展对策[J].有线电视技术,2011(9):100-102.

[2]崔志明.三网融合下广电网络体系架构的发展与思考[J].电视技术,2012,36(1):77-79.

[3]王飞,郑翔.在竞争中合作在发展中融合-广电与电信运营商基于三网融合合作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电视技术,2011(11):36-40.

[4]何光威,贾鹏程.有线网络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演进策略探讨[C]//2009国际传输与覆盖论文集.杭州:世界宽带网络杂志社,2009:473-482.

[5]黄钰.三网融合综合接入方案设计[J].电视技术,2012,36(2):45-47.

[6]MALLETTE E.Bright house networks,hy⁃brid fiber coax and EPON over coax[EB/OL].[2012-03-04].http://www.ieee802.org/3/epoc/public/jan12/mallette_01_0112.pdf.

[7]Operating the EPON protocol over coaxial distribution networks call for interest[EB/OL].[2012-03-03].http://www.ieee802.org/3/minutes/nov11/1111_EPoC_open_report.pdf.

[8]MUKHERJEEB.EPoC (EthernetPON over coax):architecture,MPCP,and DBA[EB/OL].[2012-03-06].http://www.ieee802.org/3/epoc/public/mar12/mukher⁃jee_01_0312.pdf.

猜你喜欢

三网广电广播电视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成都“三网融合”实现智慧治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出了……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
三网融合遇上4G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