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也有个梅兰芳

2012-06-26萨苏

读者·原创版 2012年7期
关键词:歌舞伎梅兰芳京剧

文 _ 萨苏

梅兰芳回来了

因为日本东京的新宿有个歌舞伎町,很多人以为歌舞伎和色情活动有什么关系,这纯粹是一种误解。歌舞伎是日本的一门传统艺术,地位类似我国的京剧,只是因为当年准备在现在歌舞伎町的地址盖一座大剧场,专门保存这门日本的国技,该地才因此得名。结果,歌舞伎没有来,这里却变成了亚洲著名的销金窟,只能说历史在拿世人开玩笑。

歌舞伎町没有歌舞伎,但这门艺术终究在别的地方保留了下来,而且传承的脉络十分清晰,甚至,直到今天还能和我们的京剧乃至昆曲扯上关系。

1919年,在日本记者波多野乾一的努力下,中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实现了第一次访日,他的精湛表演赢得了日本社会广泛的好评,几乎引发了一场 梅旋风。这期间,一个名叫十三代守田勘弥的艺术家实现了与梅兰芳同台演出的愿望,并为其艺术风度倾倒不已。时隔80年后,一位日本的艺术家在中国演出了昆曲的重头戏《牡丹亭》。当他精美的扮相一出现在舞台上,中国的观众竟有人忍不住惊叹——梅兰芳回来了!他,便是当年和梅兰芳同台的十三代守田堪弥的孙辈,被称为日本歌舞伎 国宝级宗师 的坂东玉三郎。和中国的传统旦角一样,这个操着标准苏州韵味的念白、举手投足间充满女性魅力的日本艺术家是个不折不扣的男人。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位演出时秋波流转、令人惊艳的日本 杜丽娘 竟然已经年过花甲。

坂东玉三郎在东瀛有 日本梅兰芳 之称。中国的京剧和日本的歌舞伎是世界现存戏剧体系中仅有的两种影响巨大,而又广泛以男性演员来扮演女性角色的戏曲艺术。日本歌舞伎的女形 源于幕府时代对女歌舞伎的禁止,但梅兰芳先生代表的京剧传统旦角——以男性扮演女性角色,却因为男性更加丰沛的肺活量和发音方式,可以产生异于女性的独特艺术表现力。但在梅兰芳访问日本前,日本的歌舞伎界对京剧并无足够了解,所以,当梅兰芳到达日本后,其优美的艺术造型顿时给歌舞伎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坂东玉三郎在提到梅兰芳的时候说:梅兰芳当年对我们家族乃至对于日本歌舞伎界的影响延续了几十年,至今仍在。

“坂东玉三郎”的由来

严格说来,坂东玉三郎并不是一个普通人名,它是日本歌舞伎艺术界代代相传、类似商标符号的传统艺名——每一代 坂东玉三郎 都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歌舞伎演员。考虑到歌舞伎在日本的 国剧 地位,这一艺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估价据说已达数十亿日元。第一代坂东玉三郎是歌舞伎创始时期的优秀演员,活跃于江户幕府的元禄时代。但令这一艺名大放光彩的却是第三代坂东玉三郎,她在1905年美国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上作为日本文化的代表进行歌舞伎表演,赢得广泛的关注,也让世界认识了这种东方艺术。这位采用此艺名的唯一女性演员却也因过分劳累,未能回国就病逝于美国。

今天的坂东玉三郎生于1950年,是使用这一艺名的第五代艺人。他从事歌舞伎这一行业的确有些意外。第五代坂东玉三郎本名榆原伸一,并非出自梨园世家,而是一家酒店老板的儿子。他在6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虽然不严重,但后遗症仍然令其右膝难以伸展。为了消除这一病症的影响,家人送他去练习舞蹈。出人意料的是,他却在练习中显示出无与伦比的艺术天赋,结果被第四代坂东玉三郎看中,收其为养子,他从此走上了至今五十余载的艺术道路。

进入歌舞伎界后,这名出身梨园之外的艺术天才尽展才华。他是日本歌舞伎艺术 女形 角色中公认的佼佼者,1969年与其合作的三岛由纪夫为之惊艳,称其为 日本第一美人。他的扮相优美、妩媚,但他又不限于扮演女性,饰演男性角色也驾轻就熟。坂东的表演在艺术层面已经完全超脱了男女的天然性别差异。

出色的演技使他在1964年世袭了其养父的艺名,正式成为第五代坂东玉三郎。1967年,他开始在东京国立剧场演出,很快成为日本各大歌舞伎演出场馆不可或缺的台柱子,每天两场的演出一直延续了很多年,除了外出拍戏几乎从未间断。

在几十年的歌舞伎演技生涯中,坂东玉三郎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从1970年获得艺术评选新人奖之后,与艺术有关的奖项几乎都与其有缘。同时,他还曾经获得英国万宝龙国际文化大奖(1992年)和法国艺术文化勋章(1991年),显示了他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的地位。

坂东玉三郎的成就之谜

作为一个先天身体条件并不优越的艺术家,坂东玉三郎怎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一直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谜团。

一位曾经采访过坂东玉三郎的日本记者向笔者描述过他眼中的这位艺术巨星:可能由于多年饰演女性角色,坂东玉三郎在举止行为上带有一定的女性特点,比如笑时会用手背掩口。但坂东玉三郎有一个非常男性化的爱好——潜水。这个爱好应该是来自于坂东玉三郎的兄长后藤道夫,他是日本潜水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受他的影响,坂东玉三郎经常到马里亚纳群岛的罗塔岛潜水。这种近乎冒险的爱好揭示了坂东玉三郎性格中喜欢走进未知世界和迎接新挑战的一面。

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坂东玉三郎在歌舞伎之外的世界还有着种种身份。他从20岁开始跳芭蕾舞,水平不亚于职业选手;他还是一名电影导演,曾经执导过《外科室》《天之女》等影片,其作品甚至入围柏林电影节;歌舞伎都是只演不唱的,但坂东玉三郎却师从梅葆玖,学习了京剧《贵妃醉酒》;他还是日本传统音乐邦乐的行家里手。这一次我本来有采访坂东的机会,后来终于未成,原因是他近期有连续几场音乐会的演出,实在排不开档期——这时我才突然想起,他曾与大提琴家马友友合作拍摄过纪录片《巴赫灵感》!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另一个坂东玉三郎——他没有家庭,没有子女;在排演《牡丹亭》期间,每天打一个半小时的国际长途来温习唱腔,一天除了睡眠和按摩的时间全部投入到事业中去。为了让唱腔更有深层的韵味,他不惜破戒开始食肉以增加体重。坂东玉三郎作艺之认真与他尊敬的梅兰芳如出一辙。

涉猎广泛和专注集中就这样矛盾地集合在了坂东玉三郎的身上。

也许,正是由于涉猎广泛,才能让坂东触类旁通,比其他演员有更开阔的视野,这样,歌舞伎在坂东玉三郎手中才不是一种 遗产 或者 死亡的艺术 ,而可以依靠其魅力征服观众。同时,那种异样的专注集中,在今天的浮华世界里近乎于古代苦修者的作风,才能让坂东玉三郎比别人在艺术中更加深入。

或许,非有如此矛盾不能得证大道。坂东玉三郎给予我们的启迪,恐怕不仅仅在艺术方面。

猜你喜欢

歌舞伎梅兰芳京剧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梅兰芳评传
在日本“刷屏”剧集中寻找传统文化
梅兰芳家族:国重于家,德先于艺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传承400年,歌舞伎依然叫座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关于京剧《辛追》的创作
名旦梅兰芳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