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吟诵的三首半旧体诗

2012-06-25

党史博览 2012年3期
关键词:林彪杜甫

黄 瑶

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广大民众经历了由十分惊愕转而重新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从林彪叛逃这件事,人们自然而然地对林彪赖以崛起的“文革”的理论和实践,对与林彪集团相勾结的江青集团发生了怀疑。

“九一三”事件也使毛泽东感到震惊。据毛泽东的贴身卫士陈长江回忆:“林彪出逃之后那几天,毛主席一连几天没有合过眼,除了讲出那句著名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的话之外,再也没有讲出什么话来。”“一连串的挫折,太多太多的刺激,对他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损害。从那之后的几个月来,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甚至也不想见任何人。是啊,如果同志、战友、朋友、部下问起来,作为主席的毛泽东能怎么说?他有口难言,闷闷不乐,非常忧苦,他有话不好对人讲,硬是憋在心里,颇有些闭门思过的样子。从此,他的身体垮了。”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曾几次吟诵似乎同林彪有关的三首半旧体诗,包括一首半七言律诗和两首七言绝句,借以排遣郁闷的心情。

杜牧的《赤壁》

1971年10月16日晚,毛泽东在听取关于接待基辛格访华的方案时,曾向在座的总参谋部情报部副部长熊向晖谈起“九一三”事件,并吟诵了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紧接着,毛泽东说:“三叉戟飞机摔在外蒙古,真是‘折戟沉沙’啊!”

《赤壁》第一、二句说的是:当诗人来到赤壁古战场时,在江边沙中发现了锈迹斑斑、已经折断的铁戟。他将断戟捡起,用江水冲洗,知道这就是当年赤壁之战中使用的兵器。在赤壁之战中,东吴统帅周瑜采纳黄盖的建议,使用火攻,延烧曹操用铁链连接在一起的舰队,以弱胜强,打垮了曹操的数十万大军,从而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基础。第三、四句是诗人发出的感慨:假如东风不给力的话,历史将会改观。曹操的大军可能已经横渡长江。东吴的江山社稷已经覆亡,连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大乔和周瑜的夫人小乔这两位美女也会被曹操藏进供其行乐的铜雀台了。

杜牧通晓军事,曾经为《孙子兵法》作过注释,还对如何应对朝廷的内忧外患提出过对策。有人认为,此诗过分强调了东风这一偶然性因素的作用,诗人实际上是通过诗句含蓄地认为周瑜赢得侥幸,不过如此而已。

毛泽东在吟诵了这首诗后苦笑着说:“我的‘亲密战友’啊,真‘亲密’啊!”

“九一三”事件便使得杜牧的这首怀古诗和“折戟沉沙”这个成语有了新意。诗中的“戟”可以说成是三叉戟飞机,林彪乘坐的三叉戟飞机在温都尔汗失事便可简称为“折戟沉沙”。“折戟沉沙”、“折戟”也成为用于形容彻底失败的词语。

李攀龙的《怀明卿》

1972年10月2日晚,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约见周世钊,与周长谈了三个小时。

周世钊,毛泽东的老友,青年时代同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同窗五年半。1917年,在学生会选举中,毛泽东当选为学生会总务(即主席)兼教育研究部部长,周世钊当选为文学部部长。1918年毕业后,周世钊到长沙修业小学任国文教师。1919年,毛泽东游历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后回到长沙,周世钊邀请他住进修业小学,并推荐他教历史课。于是,毛泽东便在修业小学一面主持新民学会会务,编辑《湘江评论》,一面教历史。1927年,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率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而周世钊则继续从事教育。两人一别就是23年。其间,毛泽东在延安和重庆时,周世钊都致信问候。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后,时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的周世钊先发电报,后又于9月28日致信毛泽东,表示庆贺,并赋诗一首,讴歌道:“百万雄师奋迅雷,红旗直指洞庭来。”毛泽东复信说:“兄过去虽未参加革命斗争,教书就是有益于人民的。”“兄为一师校长,深庆得人,可见骏骨未凋,尚有生气。”1950年9月,毛泽东邀请周世钊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周世钊乘火车北上途中,作《过许昌》一首,有“野史闻曹操,秋风过许昌”句,得到毛泽东的称赞。此后,他们经常通信联络。

在1972年同毛泽东会见时,周世钊拿出一封4000字的长信交给毛泽东。信中提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其中多处提到林彪集团的罪行和后果,而这些罪行和后果虽然挂上了林彪的名字,其实同“文革”是密不可分的。毛泽东浏览后,对信中提到的问题没有说什么,却随口吟诵了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七言绝句《怀明卿》:

豫章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

高卧不须窥石镜,秋风愁在侍臣颜。

念罢,毛泽东说:“如将‘侍臣’二字改为‘叛徒’,将此诗题目改为《咏林彪》,再恰当不过了。”

这首诗是李攀龙辞官后住在济南,怀念远在江西的诗友吴国伦时所作。吴国伦,字明卿,原在北京任兵部给事中。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兵部武选司杨继盛上疏弹劾权奸严嵩有“十大罪”、“五大恶”,遭到严嵩报复,被判处死刑。吴国伦牵头,邀约众多官员为杨继盛送葬,得罪了严嵩,被贬谪到江西。

原诗前两句描写了江西庐山的景色。“豫章西望彩云间”,指庐山。“九派”,指长江在湖北、江西段,有众多支流,至九江而汇合。“九叠山”,指庐山高耸,有层层峰峦。“石镜”,为庐山一景,在庐山东面。据《水经注》记载,石镜是一块能够照见人影的圆石。李攀龙这一句是说吴国伦隐居时无须照镜子,因为吴国伦虽身在山林,却心忧国事,必定是愁容满面。

毛泽东只改了两个字,便使这首诗有了讽刺林彪的意味。庐山正是林彪发起攻击张春桥失败的地方。庐山会议以后,林彪也无须照镜子了,因为他也将是愁眉紧锁。

附带说一句,林彪的父亲就叫林明卿,毛泽东吟诵这首诗时未必考虑到这一点。

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

在同周世钊交谈中,毛泽东还吟诵了唐代诗人杜甫的七律《咏怀古迹(其三)》的前半部分: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毛泽东手书杜牧的 《赤壁》。

毛泽东吟诵了这半首诗后说:“明妃就是林彪。”

我们再看看杜甫原诗的后半部分: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平定后的大历元年(766年)。当时,杜甫住在夔州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位于三峡上游,地势较高。杜甫站在白帝城向东望去,只见长江两岸千山万壑,一路向东。诗人想象中,“即从巴峡穿巫峡”,出了三峡就是荆门(即荆门山,在今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明妃”,即王昭君,晋朝为避司马昭的名讳,改称明妃。她出生在距离荆门山不远的宝坪村,又称昭君村,村址在今宜昌市兴山县城东北约三公里处。汉元帝时,她被选入宫。相传当时皇帝挑选伴宿的嫔妃,依靠的是画工所绘肖像。因此,嫔妃都争相贿赂画工,以求将自己画得更美一些,希望得到皇帝的宠幸。王昭君却不屑于此,画像不美,因而久久得不到皇帝的眷顾。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长期处于冷宫的王昭君自愿出嫁匈奴。“紫台”,汉朝的宫阙。王昭君离开汉宫后,便来到朔风频吹的沙漠,在那里终老。“青冢”,昭君墓,在呼和浩特南郊大黑河南。“黄昏”,不应仅理解为傍晚,在扬沙天气,白天也是黄昏景象。

此诗下半部分“画图省识春风面”是说皇帝依靠画图只能略识,实际上是不识王昭君的面目,因而导致“环佩空归月夜魂”,即佩戴环佩的王昭君只能让魂魄在月夜回归故里。最后两句则是说王昭君的愁怨都在琵琶的嘈嘈切切声中倾诉出来。

毛泽东说“明妃就是林彪”,就又有了半首巧合的诗。“荆门”可以解释为湖北,正是林彪的故乡,“尚有”之“村”便是林家大湾。“一去紫台”可以解释为离开首都,那么“连朔漠”就是同大漠亲密接触。蒙古人将林彪等人的尸体在出事地点附近埋葬,于是,便“独留青冢向黄昏”了。但是这首诗的后半部分不适合说林彪,因此毛泽东只吟诵了前半部分。

毛泽东想象力极为丰富,有时只有那么一点共同之处的两个人或两件事,他也能将其联系起来。比如抗日战争初期,聂荣臻在五台山开辟抗日根据地后,毛泽东就说过,“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在小说《水浒传》中,鲁智深在五台山当过和尚,曾经醉打山门,大闹五台山。聂荣臻率部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也可以说是大闹五台山,尽管他和鲁智深并无多少共同之处,其“大闹”的内容也差了十万八千里。显然,毛泽东这样说带有诙谐的意味,可以增加谈话的趣味性。

毛泽东吟诵李攀龙、杜甫的诗也有类似情况。李攀龙的《怀明卿》和林彪的共同处就是“庐山”和“愁”。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和林彪的共同处也只有“荆门”、“紫台”、“朔漠”和“黄昏”等词语。

然而,“九一三”事件之后,毛泽东的心境已经不能和说“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时同日而语了。当毛泽东说“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时,八路军力量虽然弱小,但正在抗日烽火中朝气蓬勃地发展壮大。那时,毛泽东的心境是愉快的、乐观的。但他吟诵杜甫和李攀龙的诗时,却是在“九一三”事件之后。毛泽东向老友吟诵这一首半旧体诗,借以排遣心中的郁闷,其心境是苦涩的。

白居易的《放言(其三)》

如果说以上这两首半旧体诗只是有一些词语在字面上同林彪和“九一三”事件有关联的话,那么,毛泽东当时经常吟诵的白居易的《放言(其三)》就有了更深刻的含意: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此诗写于唐朝元和十年(815年)。当年十月,白居易上书言事,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他从洛阳走陆路南行到襄阳,又乘船顺汉江而下,入长江而至九江,在船上有的是时间,便独自吟诗。五年前,白居易的诗友元稹被贬江陵,曾作《放言》抒发愤懑之情。如今,白亦遭贬,于是也吟成《放言》五首。“放言”就是放开来讲,畅所欲言的意思。这五首《放言》从真伪、忠奸、祸福、贵贱、贫富、生死等范畴对人生进行探索,富有哲理。

开头两句提出问题。“狐疑”,从全诗看,指如何识别人的忠奸和真伪。古人在遇到疑难时,常用占卜的方法来解决。钻龟和祝蓍都是占卜的方法。但白居易却说,识人的真伪无须占卜。

第三、四句指出:识别的方法就是让时间来考验。辨别玉的真伪要烧三天,辨别一棵树能否成材要让它长七年。

第五、六句从反面来论证,即假如不用时间来考验,只看一时一事,就可能看错。诗人用两位古人做例子。一是周公,即周武王的弟弟姬旦。周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因年幼,由周公摄政。尽管周公夙兴夜寐,“一饭三吐哺”,但是朝廷内外仍有不少流言飞语,说他要篡位。这使得周公更加谨慎小心。直到他死后,流言才止息。二是西汉末年的王莽。王莽年轻时表现十分谦恭,当时人们都认为他品德高尚,但他后来却篡了位。

白居易讲了这两个故事后,于最后两句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假如这两个人早早死了,他们到底是忠是奸,谁能知道呢?

毛泽东吟诵这首诗,既说明了对一个人认识需要长期的过程,也表示了自己对林彪有失察之责。

毛泽东不仅用吟诵古诗的方式曲折地表现了自己因“九一三”事件而感到郁闷和痛苦的心情,而且进行了一些反思。1972年,他开始致力于落实政策,出席了陈毅的追悼会。1973年3月,决定请邓小平复出。同年底,又作自我批评,说自己听了林彪一面之词,错整了贺龙、罗瑞卿、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并宣布为“二月逆流”平反。1974年至1975年,他又多次批评江青,多次批评“四人帮”。

毛泽东采取这些措施说明了他在着手纠正一些“左”的错误。尽管这些做法是枝枝节节的、非常有限的,但它们毕竟对于后来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起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白居易这一首七律只有56个字,我们不能奢望它可以完全说明“九一三”事件。这一首诗举周公和王莽两个例子,实际上是用静止的观点观察这两个历史人物。即认为周公忠、王莽奸。他们的本性是从来不变的。只不过是王莽大奸若忠,而周公虽忠,却处于遭人起疑的地位。经过时间的考验,人们对他们的看法和评价才发生了变化。

但是,“九一三”事件实际上要复杂得多。我们从现有史料不能得出林彪从来就坏的结论。无论是林彪,还是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人们对他的认识都处在变化之中。“九一三”事件何以发生?要准确地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充分占有确凿的史料,作仔细的研究。

猜你喜欢

林彪杜甫
杜甫的一生
杜甫改诗
杜甫与五柳鱼
杜甫的维稳观
黄克诚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写林彪
辽沈、平津战役时我给林彪当秘书(下)
辽沈、平津战役时我给林彪当秘书(上)
高岗、林彪是否反对出兵抗美援朝?
辽沈战役中林彪为何对南下北宁线作战迟疑不决?
林彪副主席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