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随感

2012-06-24李汉潮

读者·校园版 2012年6期

老师,我想对你说

小学期中考试早已结束,小女的考试成绩怎样,早已被我抛于云霄之外,但她期中考试的作文内容却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2007年4月26日12时29分,我收到一条短信,内容如下:“××的家长:您好!您的孩子这几天的作业(去年的试卷)都没有带来,她说是放在辅导园,请抽点时间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老师。”

当天晚上,与小女聊天,得知小女的作业的确是放在辅导园。据小女自己所言:当××老师发现她真的没有带作业时,怒不可遏,从她书桌的抽屉里“抢”出书包并对她说:“书包扔到哪里你就到哪里蹲着……”我温柔敦厚地问小女蹲着时的味道如何?“我恨她!”小女咬牙切齿地说。

4月28日、29日,学校举行期中考试。

4月30日晚,天气格外凉爽,用完晚餐,又与小女在自家的阳台赏月、聊天。

“期中考试的作文题目是什么?”

“‘老师,我想对您说’。”

我心里不禁一颤:糟了!

“那你写了什么?”

“除了写好听的话,我还能写什么?”

小女似乎有点愤怒。

“你前几天不是说‘恨’老师吗?”

“我敢写恨老师的话吗?”

“为什么不敢?”

“那样,作文不得零分才怪呢!”

……

“××(小女的名字),该你洗澡啦!”小女的妈妈大声喊道。

小女从阳台径直走向浴室,望着小女的背影,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小小的年纪,竟然如此老于世故,的确让人心寒。

无独有偶。一位高三老师问一位高三毕业生:“高考作文说假话的往往能得到高分,说真话的反而常常会被判为不合格,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将会怎样做?”高三毕业生不假思索便答道:“说真话不行,说假话我也不愿意,所以我只好说目前允许说的真话。”

重庆市綦江大桥倒塌前夕,有一名小学生已注意到大桥的问题并如实地描写在作文里面,但作文尚未送到老师手中,就已经被其母亲判为不合格而“胎死腹中”,改成雄伟壮观的綦江大桥……

1999年的高考作文,许多考生为取得高分不惜以“父母双亡”作为代价……

“老于世故,让人心寒”是个人问题、社会问题还是文化问题?

中国的文化中,似乎缺少那种敢想敢讲的灵性。胡适在《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中云:“我们中国文人却最缺乏讲老实话的习惯。”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在一次演讲中公然要求美国人不要学习中国人。

人生活在什么样的土地上,吸入什么样的空气,就会呼出什么样的气味。国人“老于世故,让人心寒”的问题,用农民的言语来说,问题不在“种子”,而在“地气”。对于植物而言,地气是指土壤、水分、空气、阳光等;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地气就是环境,包括人的习俗。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良好的种植是一个事实,如果原因不在种子,那么我们一定要承认,我们的地气环境中,至少有一部分不适宜种子生长……中国的文化和习俗中有一部分使一粒粒良好的种子不能健康生长。

“一件小事”引发的思考

昔有凿壁悬梁的西汉学者匡衡、孙敬,今有无休止地读书的郑×。教育界一位资深人士透露,事实上,现在已出现一个从事补习的教师群体,这一群体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其中有许多名牌学校的教师在办班,他们拥有中高级职称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这个圈子里特别吃香。他们按行情和资历收费,还往往“名额有限”,让许多家长趋之若鹜,唯恐落后。提起补课,一些家长颇显无奈,普遍的反映是:费用高,但不补不行,只为了孩子将来考得好。人家都补了,自己不去吃亏。补了总比不补好。一位朋友孩子的经历颇能说明问题。他的孩子考上重点高中问题不大。但一学期下来,孩子成绩仅居中下游。费了好大劲才打听到,原来班上好多孩子利用周末和假期在外边补课,许多“诀窍”是在补习班上学到的。此后,他不得不四处求人才将孩子塞进补习班。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爱玩,上补习班有人管着心里踏实。一位老师说:“我也知道补课并不好,但我儿子爱打游戏机,让他去上课,他就没时间玩游戏,好歹也学点知识,我也省心了。”

“一切为了孩子的明天!”“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些伟大而美丽的口号下,多少位年轻的父母树立了雄心壮志,制定了宏伟的计划:孩子尚在腹中便开始胎教,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宋词,四五岁开始练习钢琴、书法……而孩子们呢!有人小小年纪就竟然大呼:日子好难挨啊!在这些伟大而美丽的口号下,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仅近视率就可见一斑:小学生为21%,初中生为43.6%,高中生为66.2%。

据一项调查显示:15岁的中国学生每年上课的天数为251天,而英国为192天,美国为180天,法国为174天,就连竞争十分激烈的日本,也不过为240天。日本小学生在家的学习时间为30分钟,而中国小学生竟高达90分钟,是他们的3倍。美国一年级儿童娱乐和运动的时间为每周18.4小时,而中国只有9.2小时,仅为美国学生的一半!补习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正如南京大学一位法学教授指出的,一是加剧了教育不公平竞争,使教育的竞争成为纯粹的金钱的较量;二是增加了学生家长的心理压力,上重点中学差1分交数千数万元已不稀奇,这就驱使家长们拼命赚钱,花钱给孩子买课上,心里才平衡;三是学生身心受伤害,假期时间被剥夺,兴趣、爱好被扼杀,成了学习机器,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题,电视、课外书不能看,出门游逛更不许,压抑、苦闷成为普遍的问题;四是一部分教师正常教学不认真,上课“留一手”,课外忙挣钱,荒了“责任田”,肥了“自留地”,沾染上浓厚的铜臭味,影响正常教学秩序,败坏了师德。长此以往,学生为考分忙碌,即使得到老师补习中传授的“秘方”拿了高分,却最终离心智健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远。若任其发展下去,受害的岂止是学生?

的确,如果所罗门所说的那句箴言“手懒的,要贫穷;手勤的,要富足”正确的话,那么,中国应该是地球上最繁荣昌盛的国家。的确,如果“勤能补拙”是正确的话,那么,中国的学生应该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学生。

鲁迅当年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呐喊:“救救孩子!”今天,我们该“救救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