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大闸蟹与哈佛作弊·何必穿鞋

2012-06-24盛基王文华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2年32期

打开网络,先后看到了两条新闻。

一条是说德国大闸蟹的。早年间,中国大闸蟹“移民”到了德国,由于繁殖较快,导致近年来德国大闸蟹泛滥,伤害鱼类,并破坏堤坝,造成了高达8000万欧元的经济损失。即使这样,德国人还是采取了“宽大政策”。当一些德国游客看到几只大闸蟹悄悄向柏林的德国联邦大厦挺进时,没有擅自除掉他们,而是选择了报警,让动物保护组织“抓获”它们。

另一条是哈佛大学的一桩丑闻。学期末,学校布置了一门课程的开卷考试,开学后交卷。

开学后,老师发现答卷中竟有近一半出现雷同现象,学校认为这是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结果,属于严重的作弊行为。按说家丑不可外扬,但是哈佛却选择了将家丑公布于众,并一个个约见涉嫌作弊的学生,进行认真调查。最终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理,最重的要劝其退学一年。在我们看来,这是很普通的事情,但哈佛的选择却是“零容忍”。

这是两则并不相干的新闻,但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忍”字,看到了什么该忍,什么不能忍。德国人对大闸蟹的“忍”,让我们看到循章办事的态度;哈佛大学对作弊事件的零容忍,让我们看到对待科学和诚信的态度。

(余长生摘自2012年9月6日《羊城晚报》)

2005年卸职后,我开始旅行,并写了《开除自己的总经理》。我去了一趟美国,回台湾后,也到平常没去过的地方去。

我去了台湾最南边的屏东县,在一个叫“枋寮”的小镇停下车来买水果。

年轻的男老板穿着汗衫,光着脚。我问他:“干嘛不穿鞋?”他说:“田就在旁边,跑来跑去,何必穿鞋?”他把莲雾放在篮子里和箱子里卖,我问:“篮子和箱子里的莲雾有什么不同?”

他说:“都一样。放在篮子里,让客人可以看到每一颗莲雾都是好的。有些店家会通通放进箱子,上面是好的,下面都烂了。”

我突然体会到,在台北,我花了好多时间来包装自己,让自己看似珍珠,而不让别人,甚至不让自己看到箱子底层的东西。

田就在旁边,人生就在旁边。何必装箱?何必穿鞋?真正的珍珠,不都是来自最粗糙的沙砾吗?(清雅摘自《好日子》201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