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前有海窥不得

2012-06-24林少华

杂文选刊·下半月 2012年2期
关键词:精神性一张白纸视线

林少华

有不少朋友知道,我的书房叫窥海斋。而现在,窥海斋终结了——无海可窥了。海固然在,只是不能窥了。别说海,就连海上的云、云上的天都快窥不见了。

那么,窥见的——其实是望见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建筑物。也不是说建筑物就一定不行,如大雁塔小雁塔滕王阁寒山寺,哪怕外国的比萨斜塔什么的也都可以接受。然而哪个都不是,偏偏是施工中的混凝土建筑物。它紧贴海岸线拔地而起,比肩接踵,巍巍然,凛凛然,森森然,把后面的民居挡得休说万顷碧波,连一丝海风都快捞不着了。已经三四十层了,却还在节节升高,起重机巨大的手臂还在盘旋着衔吊物件,不知何时才能终结。不,它不能终结,一切刚刚开始。

虽然距我的窥海斋有七八百米远,但因为它太高太大了,仍如一面墙贴着我的鼻尖挡在我的眼前。那气势,就好像一大排阿诺德·施瓦辛格雄赳赳气昂昂黑魆魆挡住幼儿园小朋友的去路,并且以幸灾乐祸的笑容冷冷俯视大家的哭闹和抗议。

曾几何时,看书看累了或写东西写累了,我就往窗外看上一眼——从两座六层高公寓楼的红色尖顶之间远远窥看大海。朝暾初上之际,那里碧波粼粼,灿然生辉;日上中天之时,但见水天一色,白云悠悠;及至日暮时分,又生出半江残照的诗情画意。偶尔,那三角形的海面上甚至会出现孤帆远影或海鸥独悬的绝妙景观,如梦如幻。于是疲劳顿消,让人思接千载,让人妙笔生花,让人宠辱皆忘。

而此刻我看到的却是黑压压的立体混凝土。实在太单调乏味了,变化只在于高矮宽窄略有不同。既无齐鲁传统建筑的沉雄与庄严,又无八大关德式遗作的疏朗与和谐,也看不出现代派天马行空的动感与洒脱。一句话,开发商只想“在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然后赚最新最美的钞票。问题是那里并非一张白纸。前面是海,后面是民居,是校园,是山峦。也许在开发商眼里那里是白纸——几十年来国人已习惯了这种革命式断代式思维模式——因此不必顾虑同自然环境的共生与谐调,不必关心居民的视线与感受,不必在意同两所大学校园的沟通与关联。他感兴趣的无非是如何以大体积高密度和快速度从有限的空间挤榨出无限的利润。若是仅仅挡住我居住的一带倒也罢了,更可怕的是它将沿海岸线绵延一千六百米。也就是说,它所终结的绝不单单是我的窥海斋,而更是居住在长达一千七百米的海滨的无数居民看海的视线!我真想找到开发商,大声告诉他:“你没有这个权力,更没这个资格!大海是大家的,不是你房地产开发商一个人的!”

不由地想起在《读书》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文章说奥地利一家私人房地产开发商在奥地利第二大城市格拉兹购置了市中心一百二十九亩土地。这当然没什么奇怪。奇怪的是开发商没有急于施工,反而慢悠悠出了一本由三十二位市民写的调查报告,主旨是探讨2017年即开发工程竣工之年“城市将是怎样的”。一位哲学教授写道:一个活生生的城区必须考虑“精神性”,反对把“完整性”取走。另一位女市民认为城市应该是“对灵魂深度有重要意义”的场所。这话说得多好啊!那位开发商又是多么可爱可敬可歌可咏啊!如果是那位开发商,就绝不至于把市民看海窥海的视线一刀切断,因为那分明关乎“对灵魂深度有重要意义”的“精神性”的“完整性”,我的窥海斋也不至于终结,不至于忽然间变得名不符实。

然而我的窥海斋已然终结,这已是任凭谁都徒唤奈何的事实。从此往后,我就将面对那堵劈头盖脸的混凝土隔离墙看书写作了。或许,眼下还算好的,而若将来整个镶了玻璃墙幕上去,太阳一照,金光四射,我势必连眼睛都睁不开了——我眼前已清楚浮现出了戴着深色墨镜坐在书桌前抓耳挠腮的可怜的自己。

【原载2011年12月29日《东方早报·文化·专栏》】

猜你喜欢

精神性一张白纸视线
多元视角下的职场精神性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把闪电握在手中
要去就去视线尽头的山
张灿 以“谦逊”的设计,赋予空间感染力和精神性
孤雁儿
你吸引了我的视线
西方精神性研究评述
当代视线
活在纸上
雨天戴偏光太阳镜 视线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