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那些事儿
2012-06-24雨粟
雨粟
偶得闲暇,翻看起留学日子里拍摄收藏的照片,感慨良多。有张照片是一个教授同我们全班同学的合影,勾起我无限回忆啊。突然想起,也该为教过我的教授们写篇文章,珍藏这些回忆。
先说说K教授吧,因为他的名字里有K字母,姑且称他为K教授好了。其实美国的大学不是每个教授都会自发地同全体学生合影的,之所以我会有这张照片,是因为我们这个班是他教的最后一拨学生,换句话说,教完我们之后他就退休了。K教授来自土耳其,在美国教了一辈子的书,教我们的时候已经是65岁了。虽然他头发花白,上课的时候依然是神采奕奕的,如果不是他最后一节课给我们说了年纪,我还真不能相信他已经教书育人三十余年,真正的桃李满天下了。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或者这只是我的一个感觉而已,美国籍的教授普遍比非美国籍的教授要严厉些,这主要表现在考试的给分上面,没有外籍教授对我们那么仁慈。可这条我自己总结的规律,于K教授身上是个例外,他对我们非常的严厉。因为他教的这门课很大部分是计算,所以他上课经常会提问我们些其他的公式或算法,对我们的回答不甚满意的时候,就会很严肃地说,连这么重要的计算都不会,传出去我们学校的硕士专业就成笑话了,弄得我们很有些惭愧。有时课程要求用电脑来计算,中国学生在计算方面普遍好一些,或者碍于颜面即使有时没听懂也不会询问而课下自己去研究,偏偏有的老美真的会听了两三遍也要举手提问,K教授还真的会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解,到大家都明白为止。
临近期末考试时心里比较紧张,不知道K教授在评分上会不会同他的教课一样严格。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也许是他一生中教的最后一节课时,他像是知道了我们的焦虑,说会让我们所有人都通过。他的这次演讲像是临别感言,给我们讲了他这些年教课的变化,由非常严厉变得比较严厉,也不希望自己教的最后一拨学生有人挂科。又给我们谈了他的学生生涯,教授生涯,突然我感觉他的眼神变了,不像平时那般犀利沉稳。然后给了我们许多祝福,大多是从学校的荣誉出发,让我们努力上进。没有聚光灯,也没有摄像机,却有我们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给K教授的教书生涯画上了句号。
再说一个名头大些的美国教授,毕业于沃顿商学院,我且称他为J教授。有些商业知识的人都知道沃顿,这是商学院的鼻祖,像我们熟知的“股神”巴菲特、郎咸平和很多500强的CEO们,都毕业于沃顿。所以当我刚刚听到J教授的名头时,确实对这门课挺有压力感。
事实证明,J教授也确实没有辱没沃顿的威名。他教的课需要大量的讨论,各种情景模仿,比如给我们以一个故事为背景去协商、争辩,相应的,讨论时的表现也就成为他给我们评分的关键。而这必然成为中国留学生的弱点科目,首先老美学生们有母语优势,其次就性格来讲老美的学生本身就喜欢表达表现自己,在这门课上就更如鱼得水了。于是,英语非母语的学生们在这门课上的成绩就很不理想,比如多年来他课上的中国学生的成绩从未突破过B+。可能有些自吹自擂了,我在我们学校J教授的课上是第一个拿到A-的中国留学生。其实我的水平也不比其他同学高,只是上课时胆子大些,脸皮厚些罢了,课前做些预习,课上努力表达就差不多了。
后来我又回忆起J教授,我想他之所以对本国学生和留学生评分上一视同仁,应该已经把我们的语言水平提升到同英语母语学生一样的高度来对待,这应该也是他教学严谨的一个方面。
其实还有很多的教授值得回忆记录,但是课程学习终归是课程学习,枯燥乏味占多数,没那么多的故事,一些教授的特色教学风格倒是值得我永远珍藏并愿意与人分享。
C教授给我们上初级金融,需要熟练运用的公式有百十来个,她却从来不要我们记住,只是要我们会使用。考试的时候允许把这些公式抄在纸上带进考场,真的是让我们感激涕零。虽说公式用久了自然而然就记住了,可是如果从一开始就要死记硬背的话,该是多么痛苦,搞不好抵制情绪都有了。
M教授给我们上中级金融,是我们学校的终身教授,也就是说除非犯了重大错误,否则学校不能将其开除。他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不太重视讲课,却很重视我们的作业和课外阅读的教授。祖国60年大庆的时候我正好在上他的课,可是心早已飞到国庆大典那去了。就去找他请假想回宿舍看网络直播,刚说出理由他就同意了,还说他上周末去了曼哈顿,有个大楼全天彩屏显示中国国庆将至。如果这次还算靠谱的话,另一次就比较离谱了。有天晚上上课,还没到半个小时,一个老美学生举手后站起来说,今晚是扬基队(Yankees,纽约棒球队)的决赛,M教授一挥手,就让我们放学回去了,弄得我哭笑不得。不过M教授很重视我们的课外阅读,每周都要我们看财经类的期刊,并归纳总结写出篇小读后感给他,而他也会看得很仔细地把其中的语法和表达方式错误改正,再发还给我们。后来发现这些我们能找到的财经期刊上的文章他都会读过并记住,也使得我们不敢照抄,而是真正总结归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