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装修空间规划理念与实践
2012-06-24李志阳
李志阳 余 乐 山 琳
(1.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44;2.北京东直门机场快速轨道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5;3.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北京 100082)
北京地铁15号线在设计过程中,建筑、设备、装修等专业密切配合,提出并实践了“空间规划”的概念,车站的装修环境取得了突破性的效果。
1 有效的“空间规划”营造了良好的净空
1.1 空间规划的目的和方法
所谓“空间规划”,就是为了改善车站公共区压抑、呆板、无序的空间环境,在保证建筑和设备功能合理的前提下,根据装修效果的需求,调整建筑和设备设计的一系列工作,本文主要指装修方案与天花设备结合的工作。
一般地铁车站的土建环境基本相似,《地铁设计规范》中规定车站公共区各部位最小高度(地面装饰至吊顶面)为:站厅3 m、地下站站台3 m、通道2.4 m。相对车站的平面尺度和乘客在站内活动的感受,这个高度显然不够。空间规划的重点是同设备专业配合,将天花的设备及管线“腾挪躲闪”为公共区赢得更好的空间。设备敷设往往会占用1/4以上的车站净空高度,若寻求车站公共区装修净空的突破,就要做到:将设备管线布置尽量紧凑,使车站整体获得更大的装修净空,如15号线车站装修天花最低点抬升至3.4 m;根据装修方案需求和设备专业实际情况,调整管线路由,使车站局部获得较大的装修净空。
1.2 15号线空间规划方案
根据土建特征和装修方案需求,将全线的地下车站分为3个类型:单柱站、双柱站和特殊站,针对每类车站提出装修的重点突破区域和装修限界,同设备专业积极沟通协调,争取设计效果的实现。
1.2.1 单柱站
本线单柱站的两跨宽度分别为:8.75、10.5 m,单柱且偏跨的站型不利于装修效果表现。原方案中天花管线综合布置较为松散(见图1),通过空间规划将较大的管线布置在10.5 m跨,并贴近车站侧墙一侧紧凑布置,装修净空为3.4 m。整合后,车站中心形成了长80 m、宽8 m以柱子为中心,两跨基本对称的区域,最高点达到4.5 m,极大改善了车站空间效果(见图2)。
图1 原方案天花管线平面
图2 调整后的天花管线平面
1.2.2 双柱站
15号线东段地下站均为明挖站,原方案天花管综布置较松散,天花装修标高为3.2 m(见图3),通过空间规划将管综集中在车站两侧设置,且布置更为紧凑(见图4),两个边跨装修净空达3.4 m,中跨范围没有设备管线,装修净空可达到4.5 m。马泉营站和南法信站虽然站型相对特殊,但在装修空间规划方面与标准双柱站相似,也创造了罕见的车站装修净空。
1.2.3 特殊站(顺义站)
本站远期与S6线呈十字换乘,建筑形式相对特殊,形成了直径达53 m的圆形站厅,圆厅是连接两条线的节点,也是整个空间的视觉中心,原天花管综和防烟分区不利于装修效果的实现(见图5)。通过空间规划调整,使设备管线尽量贴近圆厅边墙环形布设,越接近中心设备管线布设得越少、越小,因而车站净空从四周到中心逐渐抬高。原来的防烟分区也根据空间需求进行了调整(见图6),最终车站获得了从站厅两端的3.4 m,到圆厅的4 m、5.2 m、6 m不断提升的装修净空(见图7)。
图5 原天花设备及防火分区
1.3 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
地铁设计的各专业之间关系密切,15号线在设计过程中,甲方和设计总体对空间使用要求高、装修专业介入早、设备设计专业配合得力,这些保证了对车站净空的挖掘,为装修概念提供了更好的发挥平台。
2 延续空间规划理念
方案设计和空间规划是同一工作目标的不同工作阶段。
2.1 全线装修设计主题明确
色彩、造型和照明是构成空间形象的主要因素。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建筑,既要承载公共建筑的文化品质,又要体现交通建筑简洁、高效的空间氛围,地铁装修设计元素必须经过高度加工、提炼。15号线的色彩、造型提取于中式元素,设计手法注重点、线、面的统一,追求设计元素符号化。
2.1.1 色彩体系
15号线选用饱和的红色作为车站装修主题色(重点部位使用),喜庆、强烈;选用浅暖灰色(白色+米黄色)作为车站的基调色,温馨、清爽;整体格调明快、轻松,这样的色彩体系贯穿全线。浅米色的基调更凸显了中国红。
2.1.2 造型体系
装修造型基于空间尺度,特别是空间规划理念,形成以下特点:
1)15号线车站装修总体造型简洁、实用,在车站中心或视觉重点区域,选用斗拱、藻井、椽梁体系、宫灯等中式风格的特有元素,浓墨重彩大胆表现。
2)造型基于传统,又经过了高度提炼加工。
3)强调单元化、标准化、体块分明,在视觉方面能彰显重点、稳中有变,同时也符合市政项目便于实施、维护的整体要求。
2.1.3 照明体系
照明体系同样基于空间规划的理念,照度、均匀度、光源色温等因素与空间效果关系密切。目前,地铁设计往往疏于考虑照明因素,或简单、片面地处理照明设计,影响了空间效果的实现。地铁车站应保证照度和照明相对均匀柔和的同时,需强调重点部位照明,使照明为塑造空间服务。
15号线的照度设计参考了GB T16275—1996《地下铁道照明标准》的要求(见表1)。鉴于乘客对环境照度品质逐渐增高的要求,设计中选择了较高的照度标准,站厅、站台平均照度为200 LX。提高空间照度应从提高灯具发光效率着手,同时灯具的分路控制也要考虑空间效果。
表1 地铁公共区各类场所正常照明的照度标准值
2.2 车站装修空间效果
2.2.1 单柱站
通过车站装修空间规划,单柱站偏跨、呆板的空间效果得以改善(见图8)。车站纵向轴线方向可被抬高利用的空间、纵向的大梁和柱子成为方案处理的重点。通过叠板造型使空间的标高变化自然顺畅,通过一列硕大、夸张的斗拱造型柱头(见图9),将孤立的柱子、大梁联成整体,稳重中透露着灵动,形成车站的视觉中心。红色的柱子与柱头斗拱的结合比例和谐,色彩浓烈成为空间的视觉焦点。
单柱站两边照度高,可保证车站功能,中心相对暗,便于对柱头采取照明艺术化处理。在每个柱子上都有一枚印章造型的上投灯,灯光强调了斗拱的唯美,并在天花上映射出婆娑的光影效果(见图10)。
2.2.2 双柱站
15号线东段的双柱站为明挖站,车站三跨间距较均衡,柱子方正,通过空间规划,中跨没有大的设备管线,双柱站的现状条件能营造良好的装修效果(见图11)。方案以中跨为视觉重点,饱和的中国红强烈浓郁,勾勒出中跨的藻井单元,藻井单元内是向上挑起的叠板,叠板上是金色的顶板和仿古灯具。红色柱子与天花藻井单元对应,使空间稳定大气。
图11 车站剖面
车站两个边跨照度比较均匀,中跨每个单元有两个大宫灯,强调了中跨照度,烘托了金碧辉煌的殿堂般的效果(见图12)。
图12 双柱站厅
2.2.3 特殊站(顺义站)
1)建筑特殊,空间规划效益明显。十字形站厅的装修设计既要考虑现状效果的完整,又必须考虑远期线路开通后新旧装修衔接的可行性(见图13)。
图13 顺义站站厅远期建筑平面
圆形站厅的直径达53 m,通过空间规划,天花标高由3.4 m、4 m、5.2 m 到6 m 提升,空间层高优势明显(见图14)。方案设计以圆形站厅为中心,使空间呈放射状,近期或远期都能形成完整的车站效果(见图15)。
2)结合建筑特点和空间规划成果,装修方案比例协调,重点突出。本站以圆厅为装修重点向外辐射延伸,圆厅天花净空也向中心逐渐提升。圆厅的中心由几根红色大梁造型勾勒出八边形藻井组,藻井组由1大、8小共9个独立藻井单元组成。藻井内是白色的层叠条板,向内拱起,呈现唯美的弧线,藻井顶是金色的顶板,中心搭配中式宫灯。每个藻井单元都造型紧凑、丰满,9个藻井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本站的视觉中心。支撑藻井组的是4根红色的柱子,在宽敞的站厅中格外醒目,强调了空间的高度。乘客站在站厅中,“错落有致的形体,红、金、白饱和的色彩搭配,明亮、清晰的照明”等空间要素相得益彰、富丽堂皇。藻井组以外依次是:放射状的方通造型、叠状的弧形条板造型和黑色的方形格栅,衬托着中心的藻井组,提升了空间的张力和气势(见图16)。
图16 顺义站站厅
3)设置浮雕墙,强调文化主题。通过空间规划,圆厅的四面弧形墙获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在此设置了4组壁画浮雕墙,完善了车站的装饰效果和人文品味。
2.2.4 特殊站(南发信站)
南法信站是一座端头地面厅的车站(见图17),其空间规划手法和装修手法与标准双柱站一致。
图17 南法信车站横剖面
南法信站的站厅通往站台的下梯点部分(见图17红线区域)是本站的重要设计节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空间规划,所有管线都回避此空间,局部层高7 m,空间独立且优越,像是站台空间的门厅,此处的天花上有一盏精心设计的吊灯,与简洁的梁架构建相辉映,汉唐风韵油然而生(见图18)。屏蔽门上部的天窗也因管线规划获得了更好的装饰效果。
图18 南法信站
南法信的站台空间规划原则和标准双柱站一样,柱中跨获得了更大的净空(4.7 m)。红色的方柱和大梁庄重大方,连续的屋脊装饰手法使空间显得高大、通畅。灯具的造型经过精心的设计,造型洗练却不失古典美感,与装修空间的效果和谐一致,汉唐风韵充分而连贯(见图19)。
图19 南法信站站台层实景
3 结语
装修设计应合理有效地利用空间,使地铁装修效果摆脱压抑、呆板的现状。地铁装修设计是地铁设计系统里相对末端的专业,介入工作时,土建、设备的设计往往已经稳定,装修专业获得的基础资料在各地、各个项目大同小异,最终装修设计虽然付出了很大努力,仍难有较大的效果提升。
空间规划是装修设计的基础或根本,要实现更好的空间效果应从根本出发。首先,装修应尽量提早介入工作,装修创意与土建和设备设计三位一体,在沟通中使规划更符合装修方案意愿;其次,装修方案深化设计要以空间规划成果为基础,实际考虑色彩、造型、照明的关系。
总之,装修不应该是被动的扫尾设计,应从空间规划工作着眼,使装修设计同其他专业无缝对接,给乘客带来更好的车站装修环境。
[1]漆文年.地铁地下空间装修设计的分析与趋势[J].四川建材,2009,35(2):79-82.
[2]袁斌.谈地铁车站装修设计理念[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10):90-92.
[3]刘淑燕.地铁车站装修设计分析[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7):29-31.
[4]GB 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5]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6]GB T16275—1996地下铁道照明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7]杨冰.地铁建筑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8]于洋,张晓韩.色彩构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