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宗晋院士科研工作业绩简介

2012-06-22杜品仁,徐杰,孙雄

地震地质 2012年4期
关键词:减灾盆地油气

马宗晋先生1933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51年考取北京大学地质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地质学院,1955年毕业留校任教;1957年考上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1961年毕业后在张文佑先生领导的研究室任构造力学组组长;1965—1966年,任中国科学院和石油部四川石油管理局联合组建的“缝洞型油气藏研究队”队长;1967年任国家科委地球物理局“京津唐地震办公室”(1968年改为中央地震工作领导小组)分析预报组负责人之一;1971年国家地震局正式成立后任分析预报组副组长;1978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晋升为副研究员;1980年任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1982年晋升为研究员;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8年任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1989年任“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组长,获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6年至今,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1997年任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首席科学家;1998年被聘为国家科技部第一届基础研究科技咨询顾问;2005年受聘国家减灾委员会下设的专家委员会主任;2007年任国务院应急办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陆态变动监测工程”首席科学家;2008年汶川地震后,任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现为中国社会发展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地震地质》名誉主编,曾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质学报》等刊物的编委。此外,还担任北京大学地球和空间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马先生不断开拓,勇于创新,为中国的地震预测和综合减灾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构造地质、全球构造与地球动力学领域,也卓有建树。迄今为止,他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230余篇,出版专著及主编书籍20余部;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数十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马先生所从事的科学研究领域主要有地震科学、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全球构造与动力学及石油地质。他的主要科学研究成就大致可归纳为以下8个方面:

小型构造与区域构造 对节理力学性质、分期、配套的判定原则提出了创新性认识,被国内广泛采用,在国内多种构造地质教科书中被引用,对中国小型构造研究以及脉状和缝洞型矿田构造研究起了一定推动作用;对湖北中新生代构造格局、基底断块(条)与盖层变形的关系进行的力学分析,成为该区至今有关区域构造、三峡坝基稳定性、江汉油区构造的主要参考文献;提出了点阵矢量描述大变形的方法,论证了两组褶皱联合形成褶皱网格的机制。

全球三大构造系统和地球的非对称性 提出全球有环太平洋构造系、大洋中脊构造系及主要分布在20°~50°N纬向环带内的大陆构造系;提出了板条和板舌的概念,深化了板块构造理论中假定板块为刚性整体的认识;从全球三大构造系在地球坐标系的展布中,揭示了地球岩石圈构造的半球非对称性;对地球非对称性在各种地球物理场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解释地球非对称性的地球动力学模式;对全球洋底增生区和增生期作了细致划分,对全球洋底增生构造演化整体特征作了精辟概括。

渐进式地震预报模式 在1972年度全国地震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地震的蕴育和预报阶段的划分”的报告,提出了地震预报可划分为长期(几年以上)、中期(几年至几月)、短期(几月至几周)、临震(几周至发震)等预报阶段的渐进式地震预报思想。在1973—1976年的炉霍、海城、龙陵和松潘等大地震的预报过程中,这一思想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并得到了初步验证和逐步丰富、改进,成为中国对地震进行预报的主导思想和工作程序。国外有人称之为“中国式”的地震预报程式。

地震预报基本理论 提出了震因学、震史学和震兆学3个地震预报学的主要研究分支,并分别进行了专题研究和论证;在国内首先揭示大陆地震震源集中在地壳中部这一事实,并提出了“多震层”和“易震层”概念;用地震点染法划定地震线,揭示了地震网络系统;提出了“多(应力集中)点场”假说,成为解释地震及其时空非均匀分布的一种区域应力场模式;提出了地震活动具有地震幕等多级分层控制的韵律性和地震幕的判定原则、方法。

强震危险性判定和地震区划 1983—1985年期间,马宗晋和郭增建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华北地区和南北地震带近期强震危险性的判定与研究”项目,划出2000年以前可能发生7级地震的危险区。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地震就发生在所划定的危险区内。此研究成果获国家地震局1983—1985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负责《山西临汾地区地震区划与防震减灾规划》,为该区制定城市发展和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规划和设计方案,提供了地震科学依据。该项成果获国家地震局1995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对策 提出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理念,把自然灾害科学由单纯研究自然变异引申到社会承灾能力及灾情风险评估的减灾科学道路;提出综合减灾系统工程的结构框架,推进了中国减灾事业的全面建设;提出“灾度”概念,统一了多灾种灾情的评估标准;提出中国减灾工作需要采取分级管理和分区制定减灾对策的原则性策略建议。所负责的“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研究”获1997年度国家科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 在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中任首席科学家,从地质构造和地震预报角度,对网络站点的选址和布局等提出了重要意见;依据网络的观测处理结果,对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状态提出了地质解释。该网络从根本上改善了地球表层固、液、气三个圈层的动态监测方式,对中国的科学、军事、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盆地演化与油气藏分布规律 20世纪60年代初,从小构造着手研究缝洞型油气藏分布规律。此后从全球构造观和全球盆-山-原体系着眼,去认识盆地演化和油气成藏过程。指导亚洲含油气盆地图的编制,开展亚洲含油气盆地油气聚集和分布规律研究,通过大地构造背景和盆地构造演化研究,将亚洲划分为劳亚古陆、古亚洲洋等6大油气域,分析了不同油气域主要含油气盆地的战略目标区。同时,重视含油气盆地差异构造演化及其变形分析,指导开展中国大型叠合盆地多期构造变形和分期差异变形研究。在叠合盆地关键构造变革期识别盆地基底-盖层统一变形和差异变形研究,盆地多层次滑脱构造和分层差异变形研究,以及盆地大型断裂带、构造转换带与分带和分段差异变形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新认识。

马先生治学严谨,勇于创新;善于综合,立足前沿;为人质朴,公道正派;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热心提携后辈,深受同事与弟子们的尊敬与爱戴。

本专辑出版之际,正值马宗晋院士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暨80华诞,藉此恭祝马先生健康长寿。

马宗晋院士

猜你喜欢

减灾盆地油气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平凉,油气双破2万吨
“峰中”提前 油气转舵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盆地是怎样形成的
二叠盆地Wolfcamp统致密油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减灾就是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