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端框渐进损伤分析方法与试验
2012-06-22杨雷燕瑛
杨 雷 燕 瑛
闫 伟 王立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6)
新型航空航天器的发展不断追求高效能、低成本、长寿命、高可靠的目标,对其材料与结构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1].为适应此应用需求,一些新型复合材料结构应运而生,其中先进复合材料格栅结构 (Advanced Composite Grid Structure)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开始逐步应用于飞机、运载火箭、卫星和导弹等结构上[2].
目前对于先进复合材料格栅结构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3].但问题在于,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只是关注格栅结构本身,而对于其连接问题则考虑得甚少.事实上,格栅结构通常会在上下两端逐渐过渡成厚端框结构以用作连接.显然,端框的连接强度对于设计人员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若要完全通过试验来确定其强度,将是非常耗时且花费巨大的.因此,建立复合材料端框结构的高效准确的强度预报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关于复合材料的强度分析,自1920年提出适用于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最大应力判据起,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强度理论[4-7].但这也造成了人们在应用时的困难:究竟哪种理论更值得信赖?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文献[8]于1991年开始,历时14年组织了复合材料“破坏分析奥运会”,评估了当今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19种复合材料宏、细观强度理论,最终俄罗斯学者Zinoviev的强度理论获得了最高的综合得分.
本文首先进行3种不同尺寸和铺层顺序的端框片段模型的拉伸试验,得出其破坏形式和极限载荷.然后以Zinoviev理论为基础,对其进行适当的改进,并引入Hashin准则对破坏模式进行判断,开展复合材料端框结构的渐进损伤分析[9].
1 试验研究
1.1 试验件及试验方法
复合材料格栅加筋圆筒的上下端框为环形,等厚段开有若干螺栓连接孔,并从端部向中间逐渐过渡成薄蒙皮,如图1所示.
图1 完整的环形端框
由于完整的端框结构十分复杂且尺寸较大,制造成本昂贵,本文采用了简化的端框模型进行试验研究,简化试验件为无弧度的平直片段模型.如图2所示,制造时,先将模型分为1、2两个区域单独加工,然后将加工好的两个区域粘起来,最后通过机械加工形成连接孔.试验件分为两种尺寸系列,按照所搭配的螺栓直径不同分别编号为试件A和试件B.其中试件A尺寸较小,配用M8螺栓;试件B尺寸较大,配用M10螺栓.试验件材料为MT300-3K/603,区域1的铺层顺序为 [(±45/0/45/0/-45/0/90/0)S]2(沿着环形端框轴向定义为0°方向,径向向外为厚度方向),区域2的铺层顺序随试验件的不同而不同,见表1.
图2 简化试验件示意图
表1 试验件信息
在试件的蒙皮上部加工出3个螺栓孔用于固定支持,通过螺栓连接耳片为试件施加单点拉伸载荷,试验装置如图3所示.采用分级加载直至试件破坏,记录试验过程现象及最终破坏情况,得到试件的破坏载荷.
图3 试验装置示意图
1.2 试验结果
试件的典型破坏形式如图4所示,由图可见,连接孔处整个“横梁”部分从左右角点处开始被拉脱.
图4 试件的典型破坏形式
全部端框试件拉伸极限载荷的试验结果记录在表2中,并计算出了平均值和离散系数.由表2可见,编号A和B2端框试件的离散系数均在5%以内,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好;B1端框试件由于只有4件,离散系数稍大.
表2 复合材料端框单点拉伸极限载荷试验结果 kN
2 数值模拟
2.1 有限元模型
本文以MSC.Patran/Marc为分析平台,端框及螺栓、垫片的有限元模型如图5所示,其中端框采用8结点实体层合单元,螺栓和垫片为8结点各向同性单元.在端框与螺栓、垫片两两之间定义接触.端框上端固定,采用多点约束对螺栓施加强迫位移.
图5 端框有限元模型
2.2 不同强度理论的计算结果
目前复合材料的强度理论中应用最多的主要是最大应力准则、Hill准则、Hoffman准则、Tsai-Wu准则以及Hashin准则等.为了比较不同强度理论的优劣,分别以它们为失效判据对端框进行强度分析.采用的刚度降级方法为:在每个增量步内,设法保持最大失效系数F不大于1;若失效系数大于1,则根据式 (1)由失效系数计算刚度降级因子,下标i表示对应于不同的应力分量.
不同强度理论计算得到的端框A的载荷-位移曲线如图6所示.由图可见,前3种强度理论对应的载荷-位移曲线单调上升,在给定的加载位移范围内未发生最终破坏,这与试验结果是不相符的;而后两种强度理论所对应的载荷-位移曲线先升后降,曲线最高点对应的载荷即为所预测的破坏载荷.与试验结果对比可知:对于本文研究的端框结构,Tsai-Wu准则的预测精度最高.
图6 不同强度理论预测的载荷-位移曲线
通过上面的讨论,得出以下结论:最大应力准则、Hill准则和Hoffman准则由于本身考虑的因素较少,无法准确预测端框的破坏趋势;而Tsai-Wu准则和Hashin准则均给出了正确的破坏趋势,但两者在破坏载荷的预报上差别较大,只能通过与试验结果对照才能确定谁的精度更高.这实际上也反映了复合材料强度理论长期以来的一个困境:“除了一些非常有限的情形外,还缺少证据表明存在这样一个破坏判据,能够给出即使是单向复合材料或者层合板较为精确、有实际意义的破坏预报”[11].因此,对复合材料强度理论的研究仍然显得十分必要.
2.3 改进的Zinoviev强度理论
Zinoviev理论是一个宏观强度理论,它采用线弹性本构方程,并以最大应力准则作为破坏判据.但其对刚度衰减的考虑较为细致,具体为:当单层破坏后,对应柔度矩阵中的E11,E22和G12分别用 Φ1E11,Φ2E22和 Φ3G12代替.Φ1,Φ2和Φ3的取值按下述方法确定[12]:
若 Xt≤σ11或 σ11≤ - Xc或 σ22≤ - Yc,则Φ1=Φ2=Φ3=0;其余:
由式 (2)可见,Zinoviev理论只适用于二维问题.而本文研究的对象决定了必须对其进行三维应力分析,因此,有必要将Zinoviev理论扩展为三维形式.这涉及到破坏判据和刚度衰减两个方面.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为:以三维最大应力准则作为破坏判据;并增加3个刚度衰减因子Φ4,Φ5和 Φ6分别对应于 E33,G23和 G13的衰减,并假设它们满足式 (3)所示的关系,泊松比的衰减则认为与相应的剪切刚度一致.
Zinoviev理论的另一个不足之处在于:无法给出材料的破坏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引入式 (4)~式 (7)所示的三维 Hashin准则[10],以进行破坏模式的判断.
纤维拉伸模式,σ1>0,
纤维压缩模式,σ1<0,
基体拉伸模式,σ2+σ3>0,
基体压缩模式,σ2+σ3<0,
基于MSC.Marc平台,通过软件的二次开发将上述改进的Zinoviev理论编写成专用软件功能包,主要包括ufail和uprogfail两个用户子程序,其中ufail用于定义破坏判据,uprogfail用于定义刚度衰减和进行破坏模式的判断.
2.4 基于改进的Zinoviev理论的渐进损伤分析
仍以端框A为例,利用改进的Zinoviev理论对其进行渐进损伤分析,以下逐步说明损伤的起始和扩展过程.
加载点位移为0.0993mm时,对应的载荷为5026 N,单元4360和8884(图7)的第3、4层首先发生基体拉伸破坏.这两个单元属于区域2,由表1可知第3、4层均为0°铺层.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可知,此处占主导地位的是环向应力,即应力是垂直于0°铺层方向的,于是发生基体的拉伸破坏便是很明显的了.这也反过来验证了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加载至0.1650 mm,对应的载荷为8320N,单元4360和8884的第1、2层 (±45°层)开始出现纤维拉伸破坏;同时基体拉伸破坏进一步扩展至连接孔左右角点处,见图8(为方便查看,只截取了一半模型,下同).继续加载至0.2596mm,对应载荷为14244N,单元4359和8883中首先出现纤维压缩破坏,见图9a,纤维和基体拉伸破坏也进一步扩展.加载至0.3215mm,对应载荷为18763 N,结构中开始出现基体压缩破坏 (图10d).继续加载直至破坏,最终损伤情况见图11.
图7 损伤起始——基体拉伸破坏
图8 加载至0.1650mm时基体拉伸破坏情况
图9 加载至0.2596mm时损伤情况
图10 加载至0.3215mm时损伤情况
图11 最终损伤情况
计算得到的端框A载荷-位移曲线如图12所示,并与Tsai-Wu准则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由图可知,两种方法计算的端框破坏载荷差别不大;但载荷峰值对应的位移相差较大,其中改进的Zinoviev理论在较小的位移时就达到了载荷峰值,因此其峰值相对于Tsai-Wu准则稍小.
图12 改进的Zinoviev理论预测的载荷-位移曲线
2.5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计算得到的3种端框的极限载荷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见表3.由于B1端框本身试验的离散度较大,这也是造成其误差相对最大的主要原因.总的来说,相对误差最大不超过13%,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
表3 极限载荷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对比
3 结论
通过对复合材料端框单点拉伸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明确了复合材料端框的破坏过程,对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有如下指导意义:①采用不同的强度理论进行端框的强度预报,其结果差别非常大,说明对于强度理论的选择需要慎重;②提出了改进的Zinoviev理论,进行端框的渐进损伤分析.对3种端框的破坏载荷均给出了较好的预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③虽然试验采用的是简化的端框片段模型,但并不影响对完整端框结构的强度预报,这是因为端框具有对称性,在确定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后,便可采用循环对称理论[10]对完整端框的承载能力进行准确的预报.
References)
[1]杜善义.先进复合材料与航空航天[J].复合材料学报,2007,24(1):1-11
Du Shanyi.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J].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2007,24(1):1-11(in Chinese)
[2]燕瑛,刘玉佳,廖宝华,等.先进复合材料格栅结构与大型飞机[J].航空制造技术,2009(2):26-29
Yan Ying,Liu Yujia,Liao Baohua,et al.Advanced composite grid structure and large aircraft[J].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09(2):26-29(in Chinese)
[3]杜善义,章继峰,张博明.先进复合材料格栅结构 (AGS)应用与研究进展[J].航空学报,2007,28(2):419-424
Du Shanyi,Zhang Jifeng,Zhang Boming.Overview of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n advanced composite grid structures[J].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2007,28(2):419-424(in Chinese)
[4]Labossiere P,Neal K W.Macroscopic failure criteria for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s [J].Solid Mech Arch,1987,12(2):65-95
[5]Hashin Z.Failure criteria for unidirectional fiber composites[J].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1980,47(2):329-334
[6]Puck A,Schurmann H.Failure analysis of FRP laminates by means of physically based phenomenological models[J].Comp Sci & Tech,2002,62(12/13):1633-1662
[7]Liu K S,Tsai S W.A progressive quadratic failure criterion of a laminate [J].Comp Sci& Tech,1998,58(7):1023-1032
[8]Schulte K.World wide failure exercise on failure prediction in composites[J].Comp Sci& Tech,2002,62(12/13):1479
[9]Czichon S,Zimmermann K,Middendorf P,et al.Three-dimensional stress and progressive failure analysis of ultra thick laminates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J].Composite Structures,2011,93(5):1394 -1403
[10]MSC.Marc 2010 Volume A:theory and user information [R].MSC Software,2010
[11]黄争鸣,张华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强度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破坏分析奥运会”评估综述[J].力学进展,2007,37(1):80-98
Huang Zhengming,Zhang Huashan.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trend of researches on the strength of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a summary of the results from a“failure olympics”[J].Advances in Mechanics,2007,37(1):80-98(in Chinese)
[12]Zinoviev P,Grigoriev S V,Labedeva O V,et al.The strength of multilayered composites under plane stress state[J].Comp Sci&Tech,1998,58(7):120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