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拉动居民消费
2012-06-22张同祥
■张同祥
由于外部环境恶化,中国出口受阻,房产回落,国内经济增速明显减缓,结构性矛盾突出,2012年中国经济将是极为复杂的一年。2012中国经济“稳中求进”,其中重要一条是扩消费,希望消费拉内需,促发展,转结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中国消费也不是政府一号召就能启动的,目前制约消费的综合因素很多,如何破解也需要系统思考,顶层设计。
一、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1、最终消费率逐年走低。消费率是衡量一国消费需求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新世纪以来是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下降最快的时期,其中最终消费率从2000年的62.3%下降到2008年的48.6%,居民消费率从2000年的46.4%下降到2008年的35.3%,不到10年时间,二者分别下降了13.7和11.1个百分点。
2、消费结构不合理。一是我国消费主体结构呈现出居民消费比重偏低而政府消费比重过高;二是我国偏重于温饱型消费,发展享受型消费不足。三是我国物质型的消费较多而服务型的消费较少。四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城乡差距较大。
3、社会不同阶层消费严重分化。据媒体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千万元以上富豪达96万人,这部分群体最有消费能力,但缺乏消费意愿;而低收入阶层有最强烈消费需求,但没有消费能力;处在两者之间的是有稳定收入,相对较高社会地位的社会阶层,应该是社会消费的主力,但由于多方面制约因素,有消费能力,也有消费需求,但多选择保守消费。
二、我国居民消费被严重束缚的因素分析
1、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偏低。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85年时的56.18%下降为2007年的39.7%,22年下降了近16个百分点;而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却从1995年的17.39%上升到2007年的32.87%,12年中上升了15个百分点,形成国富民不富的利益分配格局。
2、商品与服务的价格过高。数据显示,中国宏观税负已经达到31%,中国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达21.3%,而发达因家约10%,增加了商品价格,央视曾对此进行过深入报道。
3、通胀与通胀预期。目前正在发生的通胀既有外部因素,也有深刻的内部因素。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货币问题M2为72万亿,而GDP为39万亿,货币已经严重超发,决定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百姓必须忍受持续通胀的事实。
4、社会贫富分化导致消费畸形化。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跨过0.5,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5、社会保障不健全。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福利支出增长较快,则该国或该地区居民的消费倾向就较高,消费增长就快,反之则较慢。社会保障的不健全不完善,百姓对未来没有安全感,当然会少消费。
6、高房价与城市化绑架消费。现在还房贷成为百姓最主要的支出之一,高房价绑架了中国居民消费、特别是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
7、商品质量不安全严重制约消费。近年来,严重食品安全事故屡屡曝光,表明食品安全已经不是一个孤立问题,而是有深层次原因与背景。从消费角度看,百姓希望明白消费,放心消费,并在消费中得到满足,生活品质得以提升,然而现实是问题商品比比皆是,让人不敢消费,不敢多消费。
三、拉动居民消费的对策
1、积极扩大就业,增加消费人群。就业既关系到社会稳定,也影响社会消费。目前,中国就业陷入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每年毕业600万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很多企业闹人荒,显示出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国家应该改变高等教育的方向,一方面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体现真正的人才培育与精英教育,重质量,压数量,重广度,重深度;另一方面,应该恢复更多的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更多有职业技能专长的蓝领,重数量,重质量,重专业,为提高中国制造水平提供人才保证。只有通过扩大就业,培养更多有消费能力的社会阶层,未来的消费才有可能可持续提升。
2、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包括工资性收入水平与财产性收入水平,现在由于房产调控,限制投资,股市亏多赢少,储蓄负利率,黄金等保值商品价格高居不下风险大等原因,通过理财方式大幅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渠道也非常有限。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我认为主要还是要依靠工资性收入倍增。但如何实现,除了尚未定论的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外,没看到有其他具体举措。眼下是社会矛盾多发期,政府不能独自给自己先普涨工资,而应该考虑通过减税、降低费率、支持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等措施,支持企业率先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在稳定影响力最大的企业职工的同时,对公务人员及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人员、退休人员特别是基数低的企业退休人员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对于农民收入如何提升,由于第一代吃苦耐劳的农民工数量越来越少,而社会需求越来越大,在未来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通过市场调节收入将会不断提升。
3、改革税制,降低物价水平,控制通胀,让居民乐于消费。我国商品价格高是相对于我们的收入水平而言的。我国的商品税是以间接税为主,以刚刚过去的2010年为例,国内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与进口税收占全年全国税收总收的69.5%,而这四项税收都是通过隐含于商品价格,暗中向消费者征收。政府应该降低与减少商品税的税率与税项,使商品税在税收总额中的占比缩小,使人们商品税的税负降低,降低物价。另一方面,改革所得税征收标准与方式,加大高收入阶层、隐性高收入阶层、高财产性收入的税负比重,逐步使所得税成为主要税种,在降低社会中多数人税收负担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与社会稳定的功能。对于通胀,由于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很难受控,但就内部因素而言,主要是因为对冲外汇储备、政府大规模投资原因导致的货币超发,在未来只有对这两项进行严格的控制,逐步回收货币投放量,才能有效控制通胀。
4、完善社会保障,让居民敢于消费。加快社会保障“扩面”、“提标”。“扩面”的重点是:加快推进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有效覆盖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低收入人群;加快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一个平台、两个标准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将正规就业或劳动关系稳定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纳入城市社会保险制度框架;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和社会保险基金,解决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养老和医疗保障问题;从保障“人人有房住”出发,加大对低收入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力度,为低收入阶层提供必要的住房保障。“提标”的重点放在,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待遇标准正常调整机制,不断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通过提高报销比例、增加报销药品、扩大特殊病种报销范围、降低甚至取消报销起付线等方式,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5、保证食品安全,让居民放心消费。对百姓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能仅从道德的角度提要求与希望,必须要认识到深层次的原因,系统分析,系统解决。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一要考虑国内和国外食品安全标准是否一致,中国应该参考和制订较高的标准。二是要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对食品安全违法实行“零容忍”。三是下大力气改革当前监管体制的内在缺陷,即“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6、创造消费热点,引导居民消费。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兴建许多主题公园或大型游乐场所,发展旅游、娱乐和消遣业,娱乐消费增长已超过医疗、衣食住行等。正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原院长张维迎所说:“真正的消费不是刺激出来的,而是开发出来的。”
7、大力发展针对个人消费的现代服务业,提高居民服务业消费占比。在美国,个人服务业消费占比70%,商品消费占比30%,我国应该加强在金融理财、文化、教育、养老、餐饮娱乐、社区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创新与引导,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服务消费多元化的选择。
8、扼制贫富分化,建设橄榄型社会结构。通过我国社会各阶层消费分析表明,一个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对消费需求是抑制的,而理想消费的社会结构应该是橄榄型,中间大,两头小。当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公认的国际警戒线,从消费角度看也是极为不利的,我们应该深度调节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
结论:目前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是深刻的复杂的,我们要在深入分析现状与原因的基础上,改变我国居民重储蓄、轻消费以及我国目前居民存在的想消费不敢消费的局面,以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