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门诊诊疗人次与病人门诊医疗费用变动趋势分析
2012-06-21罗艳丰
罗艳丰 杨 福 李 婧
1.云南省医学信息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031;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 650031
医院的整体规模、医疗质量、技术水平、服务能力、门诊管理水平、病人对医院的信誉度等综合实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门诊诊疗人次的多少。因此,医院管理层密切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便是门诊诊疗人次的变化[1]。为探讨有效控制门诊医疗费用的增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缓解人们反映的“看病贵”的问题,现对2008年—2011年昆明市门诊卫生服务需求与就诊者医疗负担[2]等两者的关系和变动趋势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数据资料来自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中昆明市的年报(2008—2011年),对昆明市2008—2011年来诊疗人次以及患者门诊医疗费用负担变动趋势进行分析。
1.2 统计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表2可见,2008—2011年,昆明市总诊疗人次逐年上升;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平均增长速度为7.12%,由2008年的130.45元上升至2011年的160.34元,定基比为140.03% ;其中门诊病人人均药费平均增长速度为5.41%,由2008年63.89元上升至2011年的74.83元,定基比117.12%:门诊病人人均检查治疗费的增长速度为5.18%,由2008年的47.48元上升至2011年的55.24元。
由表2可见,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7.12%)、药费(5.41%)、检查治疗费(5.18%)3项指标的平均增长速度均低于昆明市同期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14.90% ,14.85%)。
门诊医疗费用:门诊医疗费用的虽然逐年上涨,但从表3可以看出,去掉价格因素的影响,医药费用是一个负增长状态。
3 结论
2008—2011年昆明市门诊诊疗人次逐年上升,这与实行了城镇职工医疗制度改革和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分不开,尤其在农村,自己掏腰包的比例较低,大大提高了有病上医院的意识;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了有病就医的能力。
表1 2008—2011年昆明市门诊诊疗人次与医疗费用变动情况
图1 2008—2011年昆明市门诊诊疗人次与医疗费用变动情况
表2 2008—2011年昆明市门诊诊疗费用平均增长速度(%)
图2 2008-2011年昆明市门诊诊疗费用平均增长速度(%)
表3 2008—2011年昆明市医疗费用按价格指数调整后情况
近年来,为了降低医药费用,政府出台了多项措施。“十二五”医改规划明确规定,地方政府要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切实加大医疗卫生投入,中央财政予以部分补助;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应从药品购销、收支管理、支付制度和加成政策等环节入手,探索多种取消“以药补医”机制的具体方法,对目前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进行改革[3],此为降低医院医药费用的关键。经过多方面的改革,昆明市的医药费用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4 建议
加强医疗制度改革,强化对医疗机构运行的监管,加强对公立医院财务监管,提高资金有效使用率,降低服务成本。继续推行医药费用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1]王月云,孙维权.医院门诊诊疗人次构成与变化情况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16(6):31-32
[2]榻中平.该院为减轻患者负担的改革与评价[J].中国病案,2006,7(8):33-35.
[3]金春林.公立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2005,8(6):26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