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人的口腔卫生保健
2012-06-20胡萍
胡萍
(遵义市骨科医院 贵州遵义 563000)
老年人的龋齿和缺齿的发病率较高,病情严重时会降低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同时消化系统功能和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老年人的口腔保健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做好老年人口腔保健的宣传工作及提高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护理水平也成为当代口腔医疗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1 老年人常见疾病预防及保健
1.1 根面龋
根面龋已经成为老年人牙齿的龋病主要部分,由于老年人的牙龈组织会发生退行性变,容易造成牙根外露,牙根外层的牙骨质一方面抗龋能力较弱,另一方面还容易形成牙菌斑和牙结石堆积。根面龋早期症状为:遇冷、热或甜酸食物时会出现牙根疼痛,如治疗不及时,可能引起继发牙髓炎、根尖周围炎,最终发展致牙齿的丧失。
预防老年人根面龋首先要坚持清洁牙齿,早晚刷牙时要将牙根面的牙菌斑彻底去净。氟不仅对牙根表面的抗龋能力有增强的作用,也可促使已形成的早期根面龋进行再矿化修复。因此,老年人早晚刷牙时最好选用含氟的牙膏。其次,老年人要定期洗牙,到口腔专科医院将牙骨质外沉积的牙结石彻底去净。
1.2 老年人牙齿磨损预防及其保健
咀嚼坚硬食物或偏侧咀嚼等容易引起牙齿磨损,长期磨损则可以引起牙冠变短,牙神经变性或坏死,后磨牙的牙冠牙尖变半,牙冠边缘变薄而锐利,容易刺破颊、舌粘膜,形成粘膜溃疡、糜烂,长时间不愈可导致癌变。牙齿长期重度磨耗不仅会改变颌关系,也有可能引起颞下颌关节疾患,出现下关节疼痛,颌关节弹响,开口受限等症状。
预防牙齿磨损除了要少吃较硬的食物外,也要改变惯性的偏侧咀嚼等不良用牙习惯;日常生活中,经常咀嚼一些生姜或者残茶也可以起到防止因过度磨耗导致的牙本质过敏的症状;必要时,还是需要及时让口腔医生给与调颌。
1.3 老年人牙周疾病预防及其保健
老年人罹患牙周疾病后常导致牙齿的缺失,如牙龈粘膜的萎缩导致的食物嵌塞引起牙龈炎症等疾病,时间久了导致牙齿的缺失。所以,老年人要做好牙周疾病的预防和保健,避免用坚硬物剔牙,刷牙时力度轻柔。
1.4 老年人口腔粘膜疾病预防及其保健
老年人的口腔粘膜变薄弹性降低,这使得粘膜很容易受到损伤,口腔黏膜疾病较容易发生。所以,老年人出现口腔疾病是要及时治疗,修复受损的口腔黏膜,并定期做口腔疾病的检查。
1.5 老年人牙列缺损、缺失预防及其保健
1995年的一项对我国老年人口腔疾病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5~74岁的老年人平均缺失牙齿10颗,具有完整牙列的只有10%左右,而牙列缺损或缺失得到及时修复的仅占1/3。牙齿缺失若不及时修复,会造成临牙的倾斜、移位,还有可能引起对颌牙齿过长,导致咀嚼功能受到影响。所以,老年人牙齿缺失后要及时进行修复。
2 老年人口腔保健的方法
2.1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避免口腔疾病的有效方法,尤其老年人注重口腔卫生与护理,能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老年人应该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临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有条件时,可以使用牙间隙刷。刷牙不仅可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更重要的是按摩牙龈,给牙龈以适当的刺激,促进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
老年人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用柔和的力度上下竖刷;在选择牙刷时,尽量选择刷毛柔软的小刷头,并做到定期更换牙刷,一般2个月左右更换1次。选择含氟牙膏,有助于预防的根面龋。
2.2 注意饮食合理搭配,保持骨骼组织和牙龈健康
老年人要多食蔬菜、水果及含氟量较高的食物,不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保证维生素及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的供应。
2.3 定期做口腔检查,对口腔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多数老年人不注重口腔保健,也极少做定期口腔检查。多数患者在口腔疾病初发时,选择忍耐,严重时才去医院检查、治疗,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有些口腔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需要检查之后才能发现病损,(如龋病和牙周病等)检查之后才能发现病损,及早治疗能够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展。所以,老年人要养成定期口腔检查的习惯,一般每年检查1~2次。
2.4 注意自我保健
老年人自我口腔保健是保持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基础,老年人可以每天早晨醒来和临睡前坚持做上下牙之间相互叩击,力度和次数逐渐增加,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强牙周组织纤维结构的坚韧性,还可以促进牙龈及颜面血液循环。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门户,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要经过牙齿的咀嚼,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进入老年期以后,随着机体的逐渐衰老,口腔组织在形态和生理功能方面逐渐改变,会产生一系列的老年口腔疾病。随着人们对口腔保健的正确认识,老年口腔卫生保健以至少保持20颗牙齿功能为目标,维持最基本的口腔功能尽可能的康复口腔功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杨艳丽,俞雪芳,吴良燕,等.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护理[J].中华老年口腔,20075(4).
[2]曹才方.牙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6.
[3]张国英.老年人口腔保健的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