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林情思

2012-06-20撰文赵相如

浙江林业 2012年10期
关键词:绿竹竹林绿水青山

□撰文/赵相如

人,一旦有了爱好,便极易成为习惯,从而影响自己的命运。比如,我对于青山碧水,对于翠竹密林,发自心底的喜爱,对于其影其形便会格外珍惜,以至于一天不见绿竹,顿觉周身不大自在,好似掉落了什么宝贝一样魂不守舍;而每当操劳疲乏之时,只要看到碧绿生青的竹林、袅袅而动的柔柔竹叶、一片翠云般滚动的青涛,我就会神情大振,一扫颓累,全身心地长出了劲头,感到一身的热力在涌动。

还是读初一时,无意中见到苏东坡的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这诗通俗易懂,一下子就背诵了出来。当时正值自己身体生长发育阶段,特爱吃肉,对苏东坡宁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在身边、看着竹子就舒服这种感觉是一点都不理解的。在我当时看来,不吃肉岂非呆子?似应“宁可居无竹,不可不食肉”才对,觉得用“能否吃肉”和“有无绿竹”来相克,很没有道理,很不对称,甚至觉得莫名其妙,很难理解。想不到如今已到人生之秋的我,才真正理解苏东坡这首浅显却十分有道理的诗,是何等的机趣、深刻与智慧!

粗粗一查,苏东坡在其诗文中多次说到了竹。他有一篇《记岭南竹》的短文,说道:“岭南人当有愧于竹,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耶!”原来苏东坡曾被贬岭南,整天与竹为友,对竹子的功用可谓了如指掌,所以在这篇超短奇文中,连用一组排比,歌颂竹子在南方居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周身毫无保留地为民献出一生的高贵。当然,严格说来,苏东坡似乎还漏掉了一点:在生活中,竹子在庭园装饰中,与众多参天大树、茸茸细草一样,还起到了锦上添花、美化生活的功用,是园艺装饰的主力军。

苏东坡不仅提到竹子的一身皆是宝,并且对竹子的形象拟人化,予以称赞。他在四川省的仁寿县,既看到笔直伟岸的耸天直竹,也看到一种弯曲的竹,其根竟生长于岩石中,“屈而不挠”,他用这种竹子的形象来赞美好朋友文与可的气节。用弯竹的“屈而不挠”来比喻为人要有柔韧、不惧任何艰险环境、努力体现自己品格魅力的可贵,是这位大文学家、大诗人苏东坡的首创。

“青青一支竹,迎风碧碧绿”,这是一首歌颂竹子的歌谣中的头两句,单独一支竹临风玉立,自有风姿,确是美的,但我更爱浩渺无际的竹林。那是整体的队伍的光辉形象,更让人感到这是一支攻无不克的主力军的象征。竹林是一个这样的所在:一旦进入,老竹新枝,翠叶交叉,争高斗秀,绿荫蔽日,但见近处翠绿,远处嫩青,能挡烈日炎热,给人清凉。当风声飒飒时,竹子昂首挺胸,不惧风雨,偏爱霜雪,使人在竹林面前显得那般娇弱。然而,当你望着竹林的勃发雄姿,看着看着,周身就会增添出一分热,一股力,长足了劲。

在摧残文化的所谓“大革命”年代,我在江西北边一所农林中专学校教书,不过二十来岁却被当成敌人日夜批斗,并且受到了拳打脚踢之横蛮对待,自己内心甚为痛苦,并且觉得跌入大海深渊般懊恼,不知前途茫茫,何时才能洗尽冤屈,挺起胸来堂堂正正地继续当一名教师。不久,那些造反派把我们这些教师赶到大山深处的一个林场进行监督劳动,有时夜晚还要继续批斗。对于我这个从小就生长在城市,只是从诗文中读到过深山、老林、竹海的人,一踏进这莽莽林海,刚刚放下铺盖卷,我居然一下子怔住了。从山上向下看,然后环顾四野,我忘记了一切内心的痛苦、体力的疲累、四肢的酸痛,我不禁深吸上一口气。但见远处群山起伏如涛,山上是莽莽苍苍的一片林海,特别是竹林层层叠叠,那密密枝叶如盖,放眼望去,远处呈浅青色,忽而嫩青色,忽而淡绿色,忽而碧翠色,随着阵阵秋风,此起彼伏响起唿哨一般的呼啸声,站立在横亘无际的竹林之前,我们这些人竟显得那么渺小。顿时,我胸襟张开了,忘却了烦恼,丢开了苦痛,觉得竹林的开阔、深邃、寥廓、粗犷,是那样壮美、那么雄伟。我立时觉得,许多古诗人的咏竹诗,在这活生生的竹林面前,显得那样娇柔和格局偏小!哪怕我曾经熟背的唐代诗人刘兼的《竹子》诗,原先以为够有气势的,可是与真实的生活一对照,就不够味了。

刘兼的诗是这样的:“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影镂碎金初透月,声敲寒玉乍摇风。无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

诗人只看到两三丛竹子,与那漫山遍野的竹林相比,意境自是大不相同,意境不同诗句自然会有高下。

再说我们这批在深山老林“劳动改造”的老师,由于面对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劳动时在山间走上走下,耳里听到的是竹林风儿的呼啸,竟也暂时忘却了皮肉痛苦,一个个心宽体胖了起来,完全不顾外部世界,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动刀动枪的武斗那种胡闹,我们这批教师甚至庆幸走进了深山,避开了那种更为可怕的斗争的漩涡!在竹林深处,我们教师之间,精神上互相勉励,劳动中互相帮助,去掉了往日的清高与孤傲。对于我来说,看到了竹子每日都在茁壮地成长,那不屈不挠的英姿,更增强了抵抗顽劣与恶逆的力量,并且大大增强了战胜懦弱的勇气。

20世纪80年代后,因为工作关系我有机会经常去祖国各地。在踏上黄河以北的土地时,觉得最大的遗憾是看不到江南的遍地绿竹,听不到竹林里的风啸,尝不到鲜嫩的春笋与香脆的冬笋。虽然首都的著名景点“紫竹院”,我专门慕名去探望过,只见几丛青竹,但那实在是点缀北国风光的稀罕“贵族”,与长江以南随处可见的竹林、竹园相比,真正是溪水和大海之别了。

后来我还是决计离开繁华的京都,要定居江南,那重要的原因就是影响自己命运的习惯使然:离不开那绿色的竹林、青山、秀水。如今我每天都会沿着明媚的西湖一侧走动,无论是风吹荷动的曲院,还是欢鱼嬉戏的花港,我都乐滋滋地一边漫步,一边在竹林子里深呼吸,缅怀遐想,不一而足。我也曾到过无边无际的有竹海之誉的地方去采访,看到林农在利用浑身是宝的竹子做成各种竹制品时,不禁感叹连连,它们蓬蓬勃勃地成长、蔚为壮观,颇像是人生的“入世”:渴望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体现出自身的非比寻常的“美”;而当它们为人类无条件地贡献自身时,又似是人生的“出世”:更多的不在物质自身,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一种灵魂的升华与超脱,呈现出唯美的高尚的境界。

有人认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是高明的、深刻的、科学的见解。绿水青山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竹林和杉树林、柏树林、樟树林、油茶林、松树林等树林一样,是绿水青山涵养土地的重要中坚!有了绿水青山,就有了勃勃生机,就有了延续的生命!

每当我走进竹林,我都会引起一种绵绵不绝的思索,勾起的是激情的迸发,从而是一股热力涌遍全身。

猜你喜欢

绿竹竹林绿水青山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绿竹侠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国风·卫风·淇奥
竹林野炊
千年指尖过,绿竹仍猗猗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