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台在哪里
2012-06-17董玉梅
董玉梅
龟山脚下、月湖之滨有一个古琴台。如果在武汉的历史文化遗址中进行一次文化价值的评估,那么,无论是从知名度,还是从提升武汉的历史文化底蕴,抑或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的关注,将没有任何遗址和遗迹可以与古琴台匹敌。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黄鹤楼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遗憾的是,我们对它的关注不及黄鹤楼的十分之一。
水星上有一座环形山,就叫伯牙山,那是1967年由国际天文学会命名的。1977年8月20日,美国“旅行者”号宇宙飞船飞入神秘浩瀚的太空时,伴随着飞船直入太空的地球百余种动物语言和音乐中就有古曲《高山流水》。这两张铂金版的CD保存期是十亿年。谁能用尺度去丈量这段悠远的时间有多长?谁能用想象把这段历史描绘个模样?
从水星上命名伯牙山到高山流水进入太空,知音文化早就冲破了地域的限制,走出了国门,走进了太阳系,走进了漫无边际的宇宙。由古琴台生发的知音文化已不仅仅是武汉的文化,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已经成为了属于整个世界的文化。
古琴台是知音文化的发祥地。这段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是从《荀子》、《韩非子》、《列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发端,《吕氏春秋》、《韩诗外传》(西汉)、《淮南子》(西汉)、《风俗通义》(东汉)、《皇宋书录》(北宋)等众多古籍均不惜笔墨,纷纷援引。到了明代,冯梦龙又在《警世通言》中以小说形式加以渲染,让故事更加感人,情节更加曲折。后来,《今古奇观》进行了转载,《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终于成为了大众化的文化精品。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在汉阳发生的相遇相知的传说已经被注入了相当深厚的文化内涵。“朱弦已绝,空桑谁抚?……高山流水,相望终古”(《琴台纪略》1919年),这段“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转引自《列子译注》1986年)的吟咏被定名为知音文化,家喻户晓。
古琴台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但古琴台的始建年代却无从考证。“音容万春在,高明千载留”,这是南北朝时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写的《登琴台》,简文帝很会写诗作赋,具有文人雅士的风度和气质。大凡皇帝太关注诗文,命运便不济,简文帝也是如此,他留下的诗句,成为人们探寻古琴台建立时间的最早依据。然而,在古琴台有感而发,为知音吟唱的简文帝至死没有找到知音。公元551年8月,他被部下杀害,而他登基的时间是550年。
从简文帝登基算起,至今已经1454年了。古琴台几经迁址,累毁累建,却始终以“伯牙之志,钟期之知”(《琴台纪略》1919年)成为人们寻找知音,寄托友情的最好去处。北宋时琴台原在马鞍山,钟家庄也在马鞍山下。明清两代,当朝对古琴台的建设相当重视。明万历年间重修,迁到现址附近。钟家庄也随着古琴台的迁移而迁移到现在的钟家村一带。只有钟子期之墓仍保留在马鞍山下集贤村。
清嘉庆初年,精通金石诗文,学问颇深的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古琴台。选址时充分运用了中国园林设计中巧于“借景”的手法,把龟山、月湖山水巧妙借了过来,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琴台修毕后,毕源请汪中代笔撰有《琴台之铭并序》,今天重读这篇意韵优美的文章,古琴台的美景犹如一幅浓淡相间的水墨画,直扑眼帘:“层轩累榭,迥出尘表,上多平旷,林木翳然,水至清浅,鱼藻交映,可以栖迟,可以眺望,可以泳游,无寻幽涉远之劳,靡登高临深之惧,懿彼一邱实具二美,桃华深水,秋月春风,都人冶游,曾无旷日”。
不过,毕沅修建的琴台也早已不存。“咸丰癸丑被粤贼(指太平军)蹂躏,台毁无存,尚留遗址一区。”(《大别山志》卷五胡凤丹《重修汉阳伯牙台记》)。1882年,汉阳知县龙任山在任时在原址主持修复。辛亥革命阳夏保卫战中,大部毁于火。1924年重修。日军占领武汉时,将其毁之过半。1957年由汉阳文化宫重建。1981年,武汉市总工会进行了全面维修,此次维修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直至今日古琴台能有这样的面貌,是在不断的后续修复而来的。
即使在今天,站在琴台广场,环顾四周,我们都可以想象,昔日的古琴台与龟山、月湖共同构成的风光旖旎的旅游胜地区,其景物天成,不假雕琢,天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效果。如果把眼界再放开一些,把不远处的归元寺也纳入它的范围,便在实际意义上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汉阳文化板块。
高山流水之所以被社会广泛认同,其中还反映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知音难求。正因为知音难求,才有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慨叹。因此,文人墨客站在古琴台上,思载千古传说,便大多发出了“高山流水寄我心,我自登台发感深”(清·谭溥《伯牙台》),“人琴千古知谁在,江汉残春照鬓稀”(清·陈淮《泛舟登伯牙台》)的咏叹。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山水流之所以流传千古,除了其本身拥有的文化价值之外,这个故事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其中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人文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友谊的珍贵在觅知音的过程中深深地积淀在了炎黄子孙的文化心理之中。
可是我们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忽略了知音文化,忽略了保护、宣传、推荐味道最绵长、品味最独特的文化精品招牌。在武汉旅游热门景点中的三菜一汤(黄鹤楼、归元寺、博物馆和东湖)中,竟然见不到古琴台的影子。古琴台周边环境曾经相当恶劣,国内的旅游者相当稀少。倒是一些外国朋友慕名而来,尤其是日本和韩国,那些曾经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旅游者,来汉时常常点名要游古琴台。据说,日本、韩国国内都有仿制的古琴台。高山流水在宇宙中回响,琴台也吸引着外国朋友的眼球,真应了一句俗语,墙内开花墙外香。古琴台犹如一支红杏,出墙才飘香,真让好面子的武汉人丢尽了面子。
武汉之所以给人一个商业性的,市民化的城市印象,与不知重视自己的历史文化,不知重视自己的文化精品不无关系。外国朋友喜欢琴台,慕名观赏琴台,这中间包含古琴台的文化魅力,包含着友谊的珍贵和难求,但更多的是古琴台所蕴涵的“知音”哲理,在当代国际交流中的感悟力、影响力在起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山流水在中国文化中、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都是不可估量的。
我曾经无意间在《辞海》哲学分册中看到《伯牙琴》这个条目的。觉得有点奇怪,高山流水怎么会和哲学有关系呢?读之,原来是宋末余杭的隐士邓牧著的。既然是隐士,则必是高人了,有思想、有文采,还有超然脱俗的境界。辞海中对书名的由来和内容如是介绍:作者“自感知音难遇,故托伯牙鼓琴的故事以为书名。书中大胆抨击了暴君酷吏,隐寓亡国悲痛,并表达了一种‘废有司、去县令的政治理想。”
我一直想阅读这本书,没能如愿。后来,我在一篇经济文章中看到了《伯牙琴》的介绍,不禁大吃一惊,高山流水不仅与哲学有关,还与经济学有关。文章中引用了邓牧的一句话:“今世无知音,余独鼓而不已,亦愚哉!”这就很有意思了,明知没有知音,亦不碎琴绝弦,何苦还要痴迷地等待呢?原来,邓牧相信终究会有知音,只是需要三千年的耐心,那时,他所希望达到的政治理想便会实现。邓牧的想法虽然消极了一点,却也可以说得过去。三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一瞬间,而人类到太空寻找知音,为自己界定的时间更长,那是十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