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物流业布局优化思路与工作重点研究
2012-06-15山东英才学院山东济南250104
常 杰 (山东英才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4)
山东省物流业布局优化思路与工作重点研究
常 杰 (山东英才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4)
山东省物流业布局优化应重点关注 “一区、三心、五市、一轴”优化内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探讨山东物流业布局优化的依据及提出进行布局优化的主要思路。
物流业;布局优化;物流中心
1 山东物流业优化布局的优化重点
山东省物流业布局优化应重点关注 “一区、三心、五市、一轴”的优化内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1.1 壮大 “一区”
“一区”指的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物流区域。
伴随着山东省区域经济布局的全面展开,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该区域有比较明显的地缘优势,发展物流优势明显,其物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地带,是山东省的海上大门。同时,又处于黄海经济圈和亚太经济圈西环带的重要位置,还是京津冀都市圈与黄河经济带的结合部。长江三角洲经济带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带的南北对冲地带也是环渤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前景十分广阔。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被列为国家级开发区,被多重辐射的拉动效应必将逐步显现。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物流交通便捷。向北连接天津滨海新区,向西融入济南都市圈,往南连接胶东半岛经济区,其两小时行程圈中包括天津、济南、青岛、烟台等大城市。天津港、青岛港、黄骅港也与之相邻,黄河三角洲地区可以借助优良大港振兴物流。规划建设的渤海湾沿海港口群、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建成后,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将成为连接东北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和东南沿海经济带的枢纽。
1.2 打造 “三心”
“三心”即济南、青岛、临沂三大中心城市物流经济中心,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 “龙头”。济南是山东省省会,位于鲁中西部,是我国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国家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北连京津大都市圈,南通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与山西、河南等能源基地相通、东与山东半岛相接的多种运输方式交汇的陆路中转物流中心城市。济南应利用物流优势重点发展商贸、机械装备、交通装备、钢铁专业、物流建材物,打造知名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物流品牌。
青岛在山东省的物流业发展中起龙头示范作用,其物流发展水平在国内是领先水平。其发展战略为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临沂是连接江苏、辐射长江三角洲,连接日照、连云港的重要商贸物流基地,以会展物流和商贸物流为龙头,带动地方产业和城市的发展,形成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节点,成为重要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
“三心”济南、青岛、临沂三大中心城市是社科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做出的山东省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山东省前三位。在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环境、教育、科技、政府行政能力方面均是山东的首要城市。济南、青岛、临沂在山东物流业中也是三足鼎立之势。重点发展 “三心”可降低物质消耗、提高物流效率和增加第三利润源。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提高山东省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3 发展 “五市”
发展 “五市”是指东营、烟台、潍坊、济宁、德州五个地级市的物流发展。这5个地级市均处在发展物流的有利地点,城市经济也在稳步发展,其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物流业的发展。在 “五市”中东营依托胜利油田和中海油,重点建设和发展能够辐射全省的石油管道和化工物流。烟台依托烟台港、烟大铁路轮渡、铁路和高等级公路网优势,重点推进保税物流、汽车甩挂运输、农村物流等物流试点工作。潍坊利用交通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建立适合多式联运发展的物流中心。济宁发挥京杭大运河北段上重要枢纽城市作用,依托京杭运河优势打造 “运河物流”品牌。德州充分发挥铁路、公路连接京津塘交通枢纽城市的优势。以上 “五市”构筑起了以传统优势产业链物流为支柱,以制造业主导产业链物流、港口物流和物流金融为增长点,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具有特色竞争能力的新型现代物流体系,促进产业层次的提升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4 稳固 “一轴”
所谓 “一轴”,就是以胶济铁路为轴心线从山东东部沿海沿胶济铁路向西到省会济南周围,这一轴心线周围聚集了全省主要城市,总体发展水平较高,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构成了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部分。“一轴”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无可争议的主体地位,其区域面积、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7.1%、59.5%和71.1%。稳固 “一轴”的物流地位,重点进行规划研究是增强山东省物流综合实力的基础保障。
2 山东物流业优化布局面临的问题
山东省内各地的物流业协调发展,物流一体化进一步推进,物流资源配置也在不断优化。但是,物流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仍然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还是较高。大部分的物流企业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弱,社会物流资源还有待于进一步集中和整合。
(2)物流基础设施能力相对不足,普通的运输仓储能力过剩,但高标准、现代化的物流设施设备仍然缺乏,这就导致物流供需脱节。物流技术、装备和信息化等能力还有待加强;现省内物流资源虽然充足、分布基本合理,但是平衡性仍需调整。
(3)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条块分割的物流管理和流通体制严重制约物流的社会化进程。还有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税收、收费、融资等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物流主体标准不规范。物流企业集中度不高,物流市场主体庞杂,物流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等问题比较严重,诚信体系建设还有待于加强。
3 山东物流业布局优化应采取的措施
3.1 培育物流业市场主体 (企业),促进物流业的现代化、专业化、电子化、绿色化
按照引进、剥离、提升和培育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培育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打破条块分割和行业垄断,努力实施 “物流企业再造工程”。要实现物流企业组织创新,优化物流供给,引导物流需求,培育物流市场。积极鼓励各类物流企业改造、改组、兼并,整合盘活现有物流资源。大力扶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山东省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水平。
3.2 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物流中心的带动作用
鼓励现有仓储、运输、联运、快递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通过内引外联和自我改造,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大力支持骨干物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适用设备,向集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为一体,具有全程物流服务能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大力发展增值型、创新型业务,建立重点物流企业和项目招商库,吸引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来省内设立总部、公司或分支机构,以及与省内物流企业合资合作。
完善城乡商贸服务体系,创新商贸物流发展模式,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建立以大型商贸企业和批发市场为核心,专业性物流配送和连锁超市为重点的商贸物流服务体系。积极推广网上采购、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整合、提升传统商贸流通市场。
3.3 提升物流基础设施水平
要积极改善物流设施的布局,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当前不少地方出现 “物流热”的现象,工业、商业、交通等各部门都在上项目、抢市场,项目增加很多但是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等问题严重。应该采取措施,推动工业、商业、运输、仓储等各行业把现有的物流设施整合,完善各设施功能,提高使用效率。根据省内物流市场的实际需求,在物流总体规划指导下,分阶段制定全省物流园区建设规划,优先整合已有的存量资源,防止“一哄而上”的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做到有的放矢地建设必要的物流基地。依据城市功能定位、经济发展、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等条件,建议重点建设济南、青岛、临沂、烟台、潍坊等区域性物流聚集中心,以加快这些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并带动全省其他节点城市物流业的发展。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引进国外优势企业和联系国内大企业投资者,特别是鼓励个体私营业主和外资企业参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条件具备的地方设立海关或者海关办事处,减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3.4 加强园区规划建设
重点发展一批以用地节约、布局集中、功能集成、产业聚集、经营集约为特征,具有区位优势、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物流基地 (园区),充分发挥物流产业聚集效应,确立山东省在华北、全国乃至国际物流供应链中的节点地位。
3.5 努力发挥政府规划的指导、引导作用
要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由于物流活动的各物流功能和要素的管理涉及到经贸委、计委、交通等十几个部门,且目前这些主管部门在促进物流产业发展方面都十分积极。为避免政出多门和确保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有必要建立起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政府当前的政策取向,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装备更新的融资政策上、在物流基地的土地使用政策上、在物流服务及运输价格政策以及工商登记管理政策上,研究制定一些有利于物流产业发展的支持性措施。
3.6 加快研发和推广物流新技术
加快研发和推广物流新技术、新装备。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要搞好协作,积极努力的开展物流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支持物流企业淘汰落后装备,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技术和装备的更新换代。在物流企业中大力推广电子数据交换 (EDI)、无线射频识别 (RFID)、GPS定位、货物自动分拣、移动终端等新技术,鼓励物流企业使用专用装备,推广物联网新兴技术的应用,实现物流企业管理自动化。省物流协会要起到带头作用,定期举办物流新技术、新装备展览,为研发机构、生产企业、物流企业提供交流平台,加快物流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1]沈宝海,等.解读 “黄三角”经济区[J].地理教育,2010(5):20.
[2]苟成富.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J].理论学刊,2009(12):10.
[3]刘美玲.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的现代物流业发展[J].湘潭大学学报,2008(5):35.
[4]彭昀.山东地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联系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2009(10):30.
[5]孙家庆,等.第三方物流的经济可行性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8):53.
Shandong Logistics Industry Layout Optimization and Working Key Research
CHANG Jie(Shandong Yingcai College,Jinan 250104,China)
Shandong province logistics industry layo ut optimization should focus on“one district,three hearts,five city,a shaft”optimizing contents,cultivating new economic growth pole.Discussion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Shandong based on optimizing the layout and put forward the main train of thought of layout optimization.
logistics industry;layout optimization;logistics centre
F259.27
A
1002-3100(2012)09-0025-03
2012-05-30
山东省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09RKA531。
常 杰(1981-),男,山东乐陵人,山东英才学院物流实训中心,讲师,物流工程硕士,研究方向:物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