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超周口反腐
2012-06-11石破
石破
在出任河南农业大市——周口市纪委书记45个月之后,该市被处分过的县处级干部已达92人,多人被判重刑。
杨正超个子不高,书生模样,人很随和,像个邻家大哥,人们很不容易想象出来,他办案时会是怎样的强硬。有时,来自各地的说情者把市委附近两个宾馆都住满了,他们都想找到杨正超。“同事们去直接办案了,只有我来顶了。”杨正超对《南风窗》记者笑道,“我还是那句话:每查办一个案件,没有人说情不正常。但严重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必须得受惩处。亲情可以违,党性不可违!”
但杨的愿望并不是频繁地刷新查案纪录,“我不是案件查得越多,越有成就感。我一直在思考怎样从源头防止腐败。”
扳倒一些“大人物”
对杨正超的任命文件是2008年9月下达的。当时杨正超已是纪检明星,全国纪检系统十大标兵之一。新同事们对他的到来不知所措。“他是名人,我们佩服他。”周口市纪委常委彭如祥说,“但我们跟不上他的理念。他提的要求,大家都认为做不到。任何人新到一个地方,要生存,就要融入当地的潮流……大家都在看。”
新任纪委书记查办的首名干部,是周口城市信用社理事长李某。之前,市纪委多次收到群众对李某的举报,也查过多次了,杨正超来时还在查,就像一出漫长的电视连续剧。杨正超到来后,三下五除二,仅用15天即突破案件。李某后来被法庭判处无期徒刑。
查办李某案时,牵出了两名更重要的人物:周口市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柳某,及前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时任太康县委书记陈某。调查组查明,陈某与柳某、李某勾结起来卖地,获取巨额非法收入。后陈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零口供”的柳某被判死缓。“在周口纪检这一块,案件移交后判死缓的,柳某是第一个。”彭如祥说,“死刑复核权在最高法,说明我们纪委办的案件,质量是过得去的。”
市纪委一下扳倒3名县处級干部,这在周口还是破天荒头一遭。更多的举报信过来了,杨正超的部下前所未有地忙碌起来。“杨书记的胆量、气魄一般人没有的。”案件检查二室主任张义坤说。张义坤1990年加入周口市纪委,是这个部门资历最老的干部之一。他说:“以前市纪委不主动查案,上级纪委交办的案件,我们查后,有时顶不住压力,就‘流产了,很少有移交司法机关的。杨书记来后,我还是这一个人,领的还是这一个室,办案从来没有‘流产的,办一个成一个!”
张义坤扳倒的第一个重要人物,是商水县委书记张×军。张×军也是一个“明星书记”,有人说:“哪个书记你都能拿下,商水县委书记拿不下,因为他靠山太多、太大!”此人在部队当过独立团团长,转业后当过商丘市信访局长、统战部长、商水县县长、县委书记,关系网广而又密。张×军把商水县当成自己的家,他让检察院给他买丰田霸道车,让公安局给他儿子买指挥车,他家里买电器,买日用品,老母亲看病,都让县财政局和县委办报销。全县多名局委办及乡镇一把手都曾向他行贿,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张×军就像是个生意人,将全县几乎所有的下级职位当作他的私产,按职论价地拍卖,谁出价最高,就将职位送给谁。
2009年10月,张×军被周口市纪委“双规”。之前,杨正超与其谈话,劝他交待问题,争取主动。没想他心怀侥幸,放弃了这次机会。
张义坤第一次与其接触,张×军侃侃而谈:“你回去跟领导说,北京老首长会来救我,你们放明智点。如果不放我走,你们没有好结果!”
办案人员从张×军的本子上发现一个银行卡号,经查,商水县财政局、县委办都往这个卡上打过钱。突破口出现了。办案人员一天一天强势,张×军的头一天比一天低。冬至夜,办案人员端来一碗饺子,张×军边吃边哭,交待了一夜。“我对不起杨书记!”他在悔过书里写道,“我乞盼当面向杨书记承认错误,向组织检讨!”
后经法院审理查明,张×军在担任商水县县长、县委书记期间,先后9次贪污公款145万元;先后118次非法收受他人财物319万元,违法违纪金额总共1019万。法院对张×军以贪污、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7年。张×军表示决不上诉。
纪委办案影响经济发展?
杨正超到周口工作的头一年,有若干告状信寄到上级有关部门,这没有影响到杨正超的正常工作。也有人说:“纪委办案力度太大了,会影响周口经济发展,老百姓吃不上饭了,都怨杨正超……”
行贿者贿赂官员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减轻自己办事的成本。这些成本往往是国家提供的稀缺资源,或者政府以征收和管制等方式向其施加的成本。官员的权力越大,企业和个人选择的余地越小。有志于受贿的官员,往往把稀缺的资源搞得更稀缺,把应该提供的免费服务搞成收费服务,最后得到这些资源的不是最符合条件的,而是最愿意行贿的人。因此,腐败是发展的最大障碍。
查办张×军一案,市纪委收缴违纪款1.5亿元。由于张在商水县紧抓土地审批大权,有多名不法商人通过向他行贿,来得到低于市场价的土地供给。案发后,市纪委对这些交易进行了清查。
2009年3月,市纪委查案发现周口市地税局系统存在转移税源问题。调查发现,至少有60多名干部涉入此案。腐败的花样名目繁多,比如本应归口入到市本级的征缴税款,征管员私自拿到了某些县区,以获得多达20%的回扣,这种搞法从2003年就开始了。起初个别干部的腐败行为,刺激了其他干部也开始腐败。
多年以来,周口市的地税收入在河南都位于前两名,不过要倒着来数。由于入不敷出,政府不得不多征税或削减公共开支,由此带来的代价只能由社会大众来承担。在一次会议上,杨正超愤怒地说:“最近我们查处一个案件,有个职能部门的干部与不法商人勾结在一起,大肆偷逃国家税收,上千万、上千万地偷逃。我们的下岗工人卖一碗胡辣汤,他们上门直接征税,可是还有大把、大把的税收他不去收,这公平吗?”
地税局窝案查办期间,市纪委帮助地税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查补入库税款总额2.1亿元。当年,周口市地税收入增幅名列全省第一。
国家的补贴项目同样会被腐败渗透。由于项目操作方法存在问题,留下了漏洞,反而诱发了原本不存在的腐败动机,使得沿途把握补贴大权的人们中饱私囊,发放补贴的过程腐化变质。2010年7月,根据举报,周口市纪委查处了商水县非法套取小麦良种补贴一案,原县委领导与不法商贩勾结,套取国家良种补贴980万元。
“种地的农民没得到实惠,钱进了腐败干部和非法商人的腰包。”张义坤说,“杨书记一看这里问题很大,马上发文件,让全市各个县区纪委都查,由市纪委二室督办。各县涉案部门的干部都吓坏了,互相传纸条:‘周口来个“老包”,要拿粮补开刀。大家好自为之,千万别“咬”领导!”
这次专项查办结果,挽回损失1亿多元。“上级部门来周口调研,对我们查办这个案件非常满意,并及时改善了补贴发放办法。现在全省的粮农补贴都不拨到县里了,都用‘一卡通,直接给农民打到卡上。”张义坤说。
在每一个公共项目的结构中,都蕴含着一定的腐败机会,而给了有志腐败者上下其手的诱惑。商水县一名村支书,全家以及亲戚一二十人都吃低保,而丈夫去世,房倒屋塌,靠捡破烂供养孩子上学的农妇王国兰却无缘这项补貼。2011年,周口市纪委开展农村涉财信访举报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查案117件,发现60%以上案件存在着以各种手段贪占、骗取农村低保款的问题。
剑指“炙手可热”的政府部门
在国土、财政、税务这些炙手可热的部门里手握重权的官员,特别容易滋生腐败风险。在一次对全市国土系统干部的廉政讲课中,杨正超对着前排就坐的10名县区国土局长直言不讳地说:“你们中的有些人如果不悬崖勒马,明年就该出问题了!”
第二年,果真有人中箭落马。当这些官员享有不受约束的权力时,就像打开了一个权钱交易的源泉。太康县国土局连续三任领导都被市纪委查出有问题,第一任已提拔到市国土局任副局长,第二任是现职局长。两人被“双规”后,市国土局派一名副调研员去主持工作,很快也被市纪委查办归案。三任领导前腐后继,此后太康县国土局长一职空缺至今。
2009年,有人举报周口市财政局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财政局长是周口市的“财神爷”,位高权重,一般人不会去动他。市纪委启动调查,案子办得很艰难,说情者纷至沓来。“当纪委书记,最难的是办案过程中的人情压力。”杨正超对《南风窗》记者说,“现在是人情社会、关系社会,对腐败的容忍度又偏高,只要一有案件,就有名目繁多的人际网、关系网等着你,想躲你也躲不掉。这时,不仅要经受胆量与毅力的考验,更要面对正义与情感的痛苦抉择。”
没多少人关心杨正超的痛苦,除了与他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在人们眼里,杨正超是强势人物,拥有异常强悍的办案权力。市委支持他,从中纪委到省纪委都支持他,他还怕什么呢?“我们不怕腐败分子有靠山,我们有最大的靠山,就是党和人民;我们不怕你有后台,有本事把你的后台搬到前台来,咱们较量较量!”杨正超经常这样说。听起来像是官话,但却很难反驳。他顶住压力,把市财政局长“双规”,进行调查,最后移送司法部门。
有段时间,社会上对教育系统乱收费,乱卖教辅材料,在学校基建工程中贪污受贿等问题议论纷纷。杨正超说:“教书育人的事,社会反映那么大,怎么能教好孩子?怎么影响下一代?”纪委展开调查,发现内幕惊人。周口10个县市区,有6名教育局长进了监狱,另有两名被撤职。
不仅如此。政法机关与纪委的关系特殊,因为他们同处反腐第一线。2010年,周口市政法委原副书记、项城市法院院长、项城市政法委原书记等3名政法干部,相继被周口市纪委查办,琅珰入狱。身为执法者却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他们令法律界蒙羞。
不能放任“腐败文化”
在与《南风窗》记者交谈时,杨正超多次提到“腐败文化”这个说法。腐败是一种直接影响公众生活的罪行,是对社会中每一个人的剥削,它也破坏了政府的效率和合法性。但是,大部分贿赂交易都发生在公众注意范围之外,它所造成的损失是平摊到所有人头上的,它所造成的后果也被冲淡了,因此反而培养出了人们对腐败的宽容和麻木。
在中国这样一个讲究人情往来的社会里,人们很难分清官员私人生活和公务生活的界线,亦难以分清他们正当行为和不正当行为的界线。在一定范围内享有垄断权力的官员,既然具备了勒索贿赂的潜在能力,你很难防止他不将这项能力发挥出来。对有些干部来说,当官的自豪感不在于做了多少事,而是捞了多少钱。腐败使他具有了生存价值。而只要腐败得不到及时的遏制,人们就会产生“你干我也干”的攀比想法,腐败就会日益普遍化。
杨正超在努力建立一个高效挖出贪官的监控系统。然则,比揭露腐败更重要的,是如何防止腐败的发生?反腐败不是一次战役,而是一场没完没了的战争。如果杨正超离开周口纪委之后,民众感到一切照旧,他们的幻灭感会更强烈。杨正超想到了这一点。
从查办经济开发区、国土局、地税局,以及农村涉财案件、清理单位小金库等,每查办一个案件,周口市纪委都要帮助当事部门搞一次专项治理,把混乱的秩序扭正,把监督管理机制规范。你需要堵住所有的洞穴,才能防止蟑螂爬进厨房。有的非法活动之所以发生,是因当事者在合法渠道内难以获得正当的收益,比如有些县区之所以与地税征管员勾结,以回扣诱使他们把本该入到市本级的税源拿到县区里,原因很复杂,其中也有该县区经济基础薄弱,税源偏少,难以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市纪委在查办周口地税局窝案后,立即帮助有关县区重新划分税源,完善规制,解决了这个问题。
今年6月,在省纪委指导下,河南省第一家市级预防腐败局在周口成立。预防胜于治疗。人们想到纪委,就想到“双规”。“双规”也许是纪委反腐败的最后一招,但不应是唯一一招。“我们要爱护干部。”杨正超说。
纪委对干部有教育、监督、惩处、保护四项职能。如何发挥好保护这个职能?全国都没有经验。杨正超正在试验一种做法:在市纪委及各县区纪委设立“党员干部关爱之家”。市纪委每年接到举报3000多件,能够核实、处理的有几百件,其中八九成查无实据,或反映的只是问题的苗头,是某些议论,纪委就要对这些干部谈话,一对一地进行“党内关怀和心理疏导”。另外,通过对粮农补贴、农村低保、教育系统乱收费之类基层腐败的查处,也能使纪委反腐工作深深植根于公众的心中。
铲除腐败土壤,需要细致、系统、深刻地改变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杨正超们正努力推动反腐工作良性循环,避免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