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创新之战

2012-06-09

中国科技产业 2012年2期
关键词:思维

◎ 本刊记者 王 锐

美国专栏作家保罗·法瑞尔撰文称,未来十年(2012至2022年)将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将是伟大的创新之战,胜利者将成为21世纪的超级大国。美国还能维持其领导地位吗?许多人预计中国对创新、技术、教育与创意的大量投资将获得回报,使中国在2022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出台各种环环相扣的规章制度和国家投资计划,目的就是让中国到2020年成为全球科技大国。新方案中既包括大举投资国家重点产业,也包括偏向中国企业的专利法,还包括要求那些想在中国市场销售产品的外资企业向中国转移技术的规定等。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到:中国将在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创新和再创新,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打造自己的优势。一家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美国技术公司的高管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长期战略问题,对美国企业而言,这不仅是一天的危机,这就是最主要的危机。

经济史学家弗格森在他新出版的《文明:西方与非西方》中提到:中国已经吸收了西方借以取得成功的很多东西,往往做得更好。他已经不再相信中国人存在某种文化缺陷和没有创新能力;中国的孩子将有更高的受教育水平,这种“原材料”终将推动创新。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最新的年度竞争力指数,连续三年都出现了美国名次下降、中国名次上升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美国仍然排名世界第五,中国排名第二十六,远远落后。但这个差距也在慢慢缩小。

弗格森还总结了六种让西方国家在过去五百年取得政治经济主导地位的品质或制度,分别是:西方诸多国家之间的竞争,产权与法治,消费社会,职业道德,科学革命,以及医学进步。中国因为种种原因实力薄弱,也是西方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之一。他写道,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已经具备了这六种品质。正在追赶西方,某些技能已经超过西方,比如数学。他认为,美国因为官僚作风和过度监管变得臃肿起来,已经不是整个世界的最佳经商地点。中国的研发支出已在过去10年扩大到原来的六倍,科学家数量翻了不止一番,科技论文年产量目前仅次于美国。

尽管中美两国会实行极为危险的政策以及无数的短期冷战战术,“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以军事冲突收尾,但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僵局。而理性会让人们意识到,创新与技术的力量会转移到解决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上,而不是杀戮。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至100亿,全球资源日趋枯竭,而每个人都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什么会诱发这种历史性的转变呢?在过去十年,美国的领导人在商业、政治、金融与文化思维方面出尽了洋相。美国未来必须致力于创新,清楚了解在2022年前应该做出哪些改变。未来十年人们会看到一个新美国吗?以下三大原因说明美国人为什么应该拥抱新的梦想。

打破美国陈旧思维方式

在最近一期的《外交政策》中,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写道:“后美国时代,美国衰落的世界会是什么样?非常危险,非常不稳定。”许多人认为美国的衰落与中国的崛起都是不可避免的。其实并不然。美国衰落是因为美国的思维局限在一种陈旧的认识上,即“中国有强大的帝王血统以及韬光养晦的战略传统,所以中国能够在过去几千年中不断创造辉煌”。如果美国接受这种陈词滥调,屈从于这个自我应验的预言,那么美国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确实是不可避免的。

许多美国人还深深陷入了另一种旧思维,他们认为现在科技发展的脚步一直在减速,没能看到现代发明创新的无限潜力。有经济学家表示,1970年出生的孩子,只看到了个人计算机、生物技术、手机、网络浏览器、搜索引擎与纳米技术的诞生,和以前的飞机、登月、原子弹、电视、收音机等发明相比,这些并没有多令人震撼。事实是,这些产品将为下一代生活的改变带来巨大影响。因为基因工程与纳米技术将很快消除疾病,让所有人都有可能健康地活120年。我们只需要保持耐心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此外,美国有短浅思维的文化传统。企业领袖认为长期研发是非常糟糕的投资,不仅需要很大的投入,而且常常失败,最后成果可能还会被其它公司无偿盗用,因此他们最多只愿考虑未来两年的发展计划。有专家警告美国企业必须扭转近期研发开支下降的趋势,与中国在创新竞赛中针锋相对。专家认为美国的思维方式必须快速转变,恢复到早期使美国成为超级大国时的思维方式。

创新应从军事领域转移

《华尔街日报》曾刊登了《中国寻求挑战美国海上霸权》的文章。文章开头描述了配备有强大火力的美国航母,用以保住美国的海上霸权。文章说:“我们还在继续玩这种代价高昂的、以牙还牙的军事技术竞赛。”试想一下,如果将制造这艘航母的150亿美元用于商业上的创新项目,来解决全球100亿人的生存问题是否更好?如此一来,这种创新力量就会从关注霸权的军事领域转移到关注人类文明的生存上来。

美国将纳税人一半的税收用于制造五角大楼的战争机器。虽然美国近期在军事领域还会有新的创新出现,但不久我们必须经历从军事较量向商业创新的历史性转变,这对人类文明的生存来说至关重要。五角大楼曾预计,随着全球人口在2050年向100亿大关逼近,到2020年,毫无疑问将会有大事发生:随地球的负载能力减弱,一种古老的模式将重新出现,世界将爆发对食品、水与能源进行争夺的全面战争,战争将定义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质疑战争是否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最好手段,他们开始反对五角大楼的战争机器占用了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创新所需的有限资本和自然资源。

中国将成为创新领袖

有机构在《纽约时报》刊文预测2022年中国的政府开支和美国将持平,从现状来看,两国在研究经费上的支出已经不相上下。中国政府一直在出台环环相扣的规章制度和国家投资计划,目的就是要让中国在2020年成为全球科技大国。中国已在绿色能源、生物与纳米技术方面投下巨资,这些投资很可能会在本世纪20年代形成产品。如果美国现在没有马上站在下一代突破创新的最前沿,届时将落后几十年。美国一直是最新、最好创意的源头,这是美国全球竞争力的基础。如果这些创意源自中国,全球经济形势大概将变成美国追赶中国的局面。

事实上,谁赢得“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创新战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与美国携手努力,共同解决人类文明的生存问题。这才是2012至2022“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真正挑战。从这些创新大战中涌现出来的将会是令人振奋的技术投资机会。

猜你喜欢

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