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可教可学吗1——“视觉艺术与设计”的沉思
2012-06-08复旦大学艺术设计系
文/ 周 进(复旦大学 艺术设计系)
一、艺术教育的历史演进
视觉艺术的通识教育的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内容涉及建筑艺术、陶艺、电影视频、数码艺术、书法艺术、国画艺术、油画艺术、艺术思维、表演艺术等内容,第二课堂囊括了各种以艺术爱好者为主体的社团和活动,这两者是紧密互动的。如何更好地协调这两个课堂之间的关系?更合理分配同学时间安排?最终形成怎样的教学成果?如何进一步激发非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成为课程关注的一系列问题。
视觉艺术(Visual arts):广义上包括传统艺术(诸如素描、绘画、版画、雕塑);传播和设计艺术(诸如电影、电视、图形制作、产品设什);建筑和环境艺术(诸如城市设计、内部和园林设计);民间艺术;陶瓷艺术、纤维编织、珠宝等艺术品和木制,纸制和其他材料的艺术制品;以及行为艺术与表演;狭义上指以图像、图形、动画、装饰等手段为主的造型艺术。
艺术自古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即提倡音乐教育,他认为,人们如果受到合适的音乐教育,就可以使心灵受到陶冶,性情得到调和。但是,他又竭力主张把视觉艺术家逐出理想国,因为艺术从不曾为兴国安邦作出过什么贡献。亚里士多德一反其老师柏拉图否定艺术价值的看法,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给予充分肯定,提倡研究希腊造型艺术与文学成就,认为可以通过造型艺术的“形象”或者文学的“情节”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并经常以绘画为例说明诗学理论。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不管是为陶器绘制画面的画家还是精通壁画的大师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上流社会的庭院墙壁上可能绘制着壁画,这更多是为取悦家中的妻儿。建筑艺术的成就导致当时对绘画需求极少,画家落后于那个时代。而中世纪,教会把艺术家作为最有力的同盟,艺术家也找到了强大的资助人。13世纪的城市发展,视觉艺术成为了最早受益的艺术。文艺复兴的到来,资产阶级的崛起导致了社会对艺术品的大量需求。15世纪的人们对艺术充满敬畏,认为艺术是卓越的和受神灵点化的。因此,艺术家有创作的自由和选择画风的自由,那个时代也产生了许多的艺术巨人。18世纪,艺术评论家出现,席勒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
1839年,摄影术的发明直接导致了古典绘画写实优势的丧失,从此绘画不得不在另外两条道路上寻求生路,一是从塞尚-毕加索-蒙德里安的理性抽象,一是从凡高-马蒂斯-康定斯基的感性抽象,艺术跟随着思想、社会和经济各个方面以前所未有的激烈姿态发生变革,视觉艺术的发展也进入异常发达的多元化时期。
20世纪美国艺术教育崛起时,曾产生了两种观点,一种是艺术教育成为教育必不可少的和关键部分,从艺术中可以学到有关我们自身和世界的知识、价值观念,而这些是从其它学科得不到的;一种是开展艺术教育,可以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好处,因为艺术为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造性冲动提供了一个出口,使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
图1 古罗马壁画
二、艺术教育在高中变得虚无
笔者于2010年在“视觉艺术与设计”课程上进行了问卷调研,共收集73份有效问卷,其中一个问题是:你最近一次上艺术课是在哪一年?填2009年9人,占12%;2008年18人,占24%,2007年31人,占42%,其它占34%。也就是说:艺术课程在中学被严重消解已是不争的事实,导致这一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升学压力。在抓升学为主的高中阶段,艺术教育不再重要,艺术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无关,与知识发展无关。因此艺术课程就尽量少上、甚至不上。
以美国的艺术教育发展为例:20世纪早期的美国,绘画普遍被认为是一门手艺,是为了更好地在工厂劳动的技巧;1977年,美国出现了一份题为《回到我们的感觉:艺术对美国教育的意义》的国情报告,这一报告提出15条建议,核心思想是:只有当艺术变为每个学生在校内外和在各个学习阶段上个人学习经验的中心时,美国教育的基本目标才能实现。 1988年,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又发表了《走向文明:关于艺术教育的报告》,这一报告将艺术教育总的目标描述为:使学生接触和学习人类文明所取得的所有富有意义的成就。
1994年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在9至12年级阶段要求:一、学生能在更深层次上和更广范围中发展其视觉艺术作品,并反映出他们在创造技能和解决问题技能上的成熟;二、能够运用精确的术语表述各种视觉关系中复杂、深奥的观念;三、能够评价艺术作品,评价自然界和人工环境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质量;四、能够把有关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与当代生活中的各种情境相联系。《标准》明确指出,任何一个受教育的人,如果缺少了基本技能与艺术知识的教育,就不算受到了完备的教育,同样,每一个有教养的人,如果不懂艺术,就算不得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我们的大学生艺术水准能达到美国《标准》吗?我看很难说。美国和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都特别重视人文社科课程,艺术课程在其中占较大比重,近年来更是逐渐注重人文社科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之间的协调均衡发展,构成通识教育内容新的知识结构形式。国外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主要有四种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研讨班和独立研究,艺术类课程多有实践课,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事实情况是,我们的大学生对艺术类公选课程和艺术社团活动的热情持续升温,不少同学觉得大学阶段应该补充大量的艺术课程,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很多学生在四年内选修的艺术课程达到3至6门之多,各高校的合唱团、话剧社、交响乐团、书画社、校园歌曲创作等显示出惊人的活力。就视觉艺术知识方面来说,学生在介入校园文化、编辑班刊和校刊、利用网络媒体、组建动漫小组、出版与宣传、创意与设计、舞台布置等等方面的介入非常广泛。
我们认为,当前艺术通识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是紧密相联的,而其发展又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教育观念以及社会历史发展息息相关,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与研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一些教学部门对于实施公共艺术通识教育的意义、价值以及必要性和迫切性似乎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通识教育研究的关键应是通识教育认识论的研究,只有具备了通识教育的认识与理念,才会有通识教育的努力实践。艺术通识教育研究的基础应是实践论的研究,各级各类院校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的实践。这是一个挑战,迫切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从发展的角度讲,这是我们的机遇。
图2 夏尔丹绘画作品
三、“视觉艺术与设计”的教学法
在课程调研中有一个问题是:你最想在课堂上做什么事?回答“想进行艺术与设计创作”的有40人(占54%);“鉴赏艺术”25人(占34%);“提高艺术方面的能力”16人(占22%),其它如“服装设计、网页设计、城市规划、工作需要、放松”等。说明学生在生活中长期缺乏艺术与设计实践,但他们并不缺乏对艺术创作和艺术基本修养学习的渴望。通过课程教学思考如下:
1、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或许是出于想要改变上述状况,才有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我们整理了近10年来“艺术设计原理”的公选课教学经验,认为在课程中应首先打消同学认为艺术需要高度技巧的误解,注重思维创新,作为一门普及并不是很广的课程,很多时候,学生都害怕这些听起来对于专业性有一定要求的课程,毕竟以前学习艺术需要每天反复描绘一根线条,老师都强调技巧需要化费时间去练习。这些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我们所做的工作,首先是要让同学们排除先前的框子,从一开始,我们就从最简单的启发开始。这样同学们就知道艺术并不是遥不可及,而是近在咫尺,存在于生活的点滴。
虽然大家平时对于艺术并不经常接触,但由于学生们来自不同的系别,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国家,因此大家的思路其实非常开阔、也非常活跃。完全没有艺术专业人员的那种专业上的束缚。在课堂上,不仅同学打开了思路,教师也能受到学生灵感的启发。课堂成了“头脑激荡”,课程中迸发出来的思维火花是相当可贵的。如:我们尝试的“守株待兔”的故事新解,说有四个人:一个人发现了兔子,一个人追击兔子,一个人打中了兔子,一个人捡到了兔子,问谁的作用最大?结果同学产生争论,但最终大家同意是发现兔子的人最应该得到赞赏,因为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先锋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视觉艺术与设计”课程创作具有“零起点”的特征,就是主题的设置便于任何水平的学生都可以进行创作。如在教学中“苹果”一课,要求同学用任何可能的手段改变苹果的形状,第一个同学咬了一口苹果,第二个同学用刀切出了一个优美的心型图案,第三个同学摔烂了一个苹果,第四个同学用苹果和铅笔做了一个装置,第五个同学则刻了一个笑脸在苹果上。上课结束后,我们让大家在纸上充分发挥想象,画五个不同的苹果。最终的作品大致分为拟人类想象、拟物类想象、描绘与叙事类想象、生长发展类想象、还有综合想象。如有人将东方明珠的两个圆球改为苹果、有人画了住在苹果里的两条蛀虫的系列故事,有人将苹果画成了戴着军帽的日本兵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各自对苹果的情绪。
2、激发个体的感觉与潜能。
一位学生说,他去博物馆,不管碰到哪位大师的画,一般一幅画只停留20秒钟,好像没有办法强迫自己慢慢欣赏,对作品也只是形成一个“好”或是“不好”的印象。我对他说:“没关系!我也是这样的!”的确,我们这个时代的“快速”观念已经影响了我们的审美习惯,对非日常的、不熟悉的事物正在逐渐失去兴趣与感受能力,有时甚至对美好的东西视而不见。
人的情感的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之上的,人的感知系统中尤以视觉的能力最大,达芬奇认为:视觉是人的心灵与外界沟通的要道,是最准确的感官。法国著名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曾说,在看到夏尔丹的绘画之前,他自己从没意识到,在自己身边、在父母的屋子里、在脏乱的桌子上、在没有铺平的桌布的一角,甚至在空牡蛎壳和刀子上,也有动人的美存在。当时的艺术评论家狄德罗盛赞夏尔丹的绘画,认为他是一个魔术家,使得平凡的东西如此美妙!
如“手机”一课,先对几个同学进行手机的采访,简单的问题,如:你使用手机多久了?手机对你重要吗?如果你的手机与别人混淆了,你能认出来吗?还记得电影《手机》中的什么内容?在不告知要干什么的情况下将同学手机全部集中到讲台上来,再让大家根据记忆画出自己的手机,最后让另外的同学按图索骥,找相应的手机,结果有的学生尽管天天摆弄手机,但是却想不出自己手机的样子,特别是细部的造型,这个训练让大家明白了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要详细观察。
人天生就有各种潜能,包括艺术的潜能,艺术课程的任务就是将这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视觉艺术课程涉及“创造能力”和“感知能力”两个方面:拥有创造能力需要耐性与悟性,创造能力是不可以通过一两门课的简单学习获得的;而感知能力是可以通过课堂训练帮助学生感知物质世界中的美而获得,事实证明,通过艺术创作活动来促成其感知能力的发展是行之有效的,绘画在提高个人感知力的同时,也会提升人的审美趣味。
图3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3、关注艺术与当下生活的关系。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观察和分析,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会更加为大家所接受和引发思考?有些时候、常见的方法并不能引起大家的兴奋,或者根本就提不起兴趣,在课堂上,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不能使同学们感兴趣,所有的努力都将是白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目的,经过思考,决定了用流行的、或者日常可见的事例来开始教学的题目,让大家在愉快的心情里学习。
课程注重使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刺激同学新鲜感与动手能力。如“盘子”一课,就是从超市购买一次性浅碗,让同学在碗上进行绘画,作品时尚而贴近生活,有不少作品体现了惊人的想象能力,如有学生将碗揉坏,变为一只“乞丐之碗”、也有将碗划痕,使之成为“文物之碗”;有同学根据圆形变为宝马汽车的标志;也有画上各种卡通人物与图形,非常可爱。
在“报纸”一课中,为了增强创作的及时性,教师特地去买了当天的报纸,全彩色版的报纸每人一份,报纸里含有大量的信息,让同学选择其中爱看的部分进行拼贴创作,结果每位同学都做的非常尽兴,作品也体现了对服饰与生活时尚、流行元素、社会事件、国际名人、政治风波、外出旅游等的重新诠释,经过大家重新编辑的报纸变成了一个个立体的构成,视觉的盛宴。
4、鼓励同学对作品欣赏与批评。
我们在课程鉴赏部分注重独立思考。如:我们评价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时,除了指出它的“优”外,还有意指出它的“劣”,如:除了人为的破坏之外,由于达·芬奇不擅长壁画的技巧,导致壁画在若干年后大面积的龟裂,因为壁画不同于油画,油画可以反复修改,而壁画需要快速制作。这样分析的目的是使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从经典艺术鉴赏——作品创作——作品分析与比较,这一教学过程的提出,实际就是要对学生实行一种全面的“体验式”教育,课程通过学生手、眼、脑协调并用,直接接触物质环境与材料,有利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符合通识教育的理念。
5、支持同学亲身实施行为艺术。
在课堂上,三位女生为了表达一个观念,想到了用行为艺术来呈现这一作品。她们作为即将踏出校门的学生,在寻找工作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用人单位对女性求职者的偏见,害怕女性因为生理与家庭原因不能挑战一些工作等,她们的表演是:三位女生,其中一位女生受到另外两位的推搡,以致标准的白领服装被撕裂,最后的结果是那个受到“伤害”的女生又脱下工作服和高跟鞋,背上学生书包,穿上运动鞋,回归到学习状态。这个作品表现社会上一些用人单位对女性的不尊重甚至是有着某种“潜规则”。
这一作品引起部分同学的争论,有同学说:一千个观众就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她们的本意有时我们旁人难以理解,但并不妨碍它们作为艺术本身的存在价值,总会有人能读懂他们的意义,而这个人就是艺术家的知音。但是从主观性上来讲,有的人无法理解这三个女生实施的这个作品的含义,所以它于这些人来讲,就可以认为它不是艺术。
四、关于打造核心课程的一点建议
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视觉艺术与设计”课程变为了核心课程,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核心”这一概念?核心首先意味着艺术课程与其它人文学科并列。当今的学科分类很细,科目很多,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门课都会占用一定的时间,实际上,学生在学习时心理上有所侧重,如何让核心课程变为一个个“交叉路口”非常关键,围绕一个宽泛的人文主题,或是某个核心艺术概念组织课堂教学,不仅能有效地把情感内容和艺术技巧融为一体,把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创作融为一体,还可以与其它通识教育模块的课程产生联系。
我们应该警醒,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工业文明的到来,自然科学成为社会的焦点,人文精神逐渐被冷落,科学思维模式、科学精神无条件地进入人文学科领域,学校教育强调科学和整齐划一,强调分数和等级,艺术教育的特征被忽视,视觉艺术学被边缘化,并与文、史、哲等学科隔离。当代的艺术教育必须融合、辐射到中文、数学、伦理、体育等学科中,课程本身已经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智慧的点燃,整个课程体系注重想象,思考与领悟的过程,通识教育的“通”是贯通的“通”,不是通才的“通”,学生碰到问题能进行跨学科思考,融汇不同文化与专业。举例来说:各学科都可以与“爱”的主题相关,美学、伦理学,艺术学,文学;而表现“爱”可以是爱自己,爱父母,爱朋友,爱动物,爱自然,爱情等等。
教师有没有讲授核心课程的知识结构与技巧?教师在通识教育上也是从头开始的,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所以哈佛大学的做法是,担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的一般是学校最优秀的老师;通识教育自身也在发生着巨大变革,艺术通识教育如何满足学生的多元需要?教师应该引导同学参与到课程的全过程中来,并使其获得亲身体验;注重学科融合,把单一的教学与培养模式转变为杂合的、学科交叉的模式,总之,高校艺术通识教育的视点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为适应这一要求,艺术通识教育本身从形式到内容也必须变得科学,所有,对教师的相关培训必不可少。
高校原有教学条件能否满足核心课程教学的需要。经过实践看来,视觉艺术课程硬件上存在不足?主要是现有的教室不太适合,本课程按照原计划应提供100平米的空间,每人需要两个平方米左右,学校无法提供一个专门的空间来进行艺术教学,教室安排在普通的公共课教室,几十块画板每次要从别的地方搬运到教室,画架更无从谈起,色彩练习无法进行,教室更无法满足铺开更多的材料制作,很多有趣的想法无法实施,无法兼顾课堂创作与课后实践,如:考虑做动漫的COSPLAY,涂鸦,假面舞会等。
由于是全新的课程,课程的评价体系与标准需要在教学中总结、摸索。如:艺术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尚未完善,这与审美的不确定性有关:艺术课程旨在提高人的综合能力,主要是构思能力、表达能力;每一次艺术创作并没有递进关系,前一个作品的成功,不代表后面的作品也会有灵感;艺术没有标准答案,艺术是可以丑、可以怪、可以痴、可以癫,但不可以俗,凡俗之人是没有希望的人、是人云亦云和封闭的人。
最终完全以分数考核学生的方法会损伤有些人的天赋,艺术不同于英语考级,通过就行,目前我们的给分只能采用平时成绩结合期末考试成绩各占一定比重的方法,而且要考察从第一次创作到最后一次创作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注重人与作品的上升空间,有些适应考试的、中庸的学生会考到一个稳妥的分数,一些特别有个性的作品由于执着于实验性会呈现出杂乱的状态,因此可能得不到好的分数,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核心课程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中国传统画家集学者、诗人于一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而当今艺术教育则被孤立为笔墨技巧、变成了单纯的功能与形式解读。笔者认为,唯有重新寻找他们的关联,才能解决学科偏重、资源紧张的诸多矛盾与问题,更可拓宽人文视野,提升艺术教育的深度与广读。其它学科的专家也认识到视觉艺术的重要性,如:获得诺贝尔奖的李政道先生深受爱因斯坦的科研艺术思想影响,与清华大学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科学与艺术”的研讨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会议注重研究艺术与科学的共通思维,这实际上已很能体现艺术通识教育的功能与重要性。
新世纪的中国,我们在物质财富上的繁荣与艺术的昌盛并不成比例,历史呼唤艺术通识教育必需承担起构建这一代人争取的生活理念与价值观念的重任,这也正是艺术的本质力量所在,也是国家在“十二五”提倡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目标所在,艺术通识教育可以让年轻的学子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需要,培养独立和健全的人格、自由开拓的精神和开放的审美观念,同时,艺术通识教育同样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平等共处、相互交融、寻求理解的一把钥匙。
[1]James O.Freedman.Liberal Edu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M]. Iowa City:Unversity of Iowa Press,2009.
[2]蔡达峰.我们的通识教育:关心人与社会的发展[J].读书.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3]Timothy L. Killeen.Mentoring Interdisciplinary Undergraduate Courses[J].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Spring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