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尖子飞行人才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2012-06-07于莹莹孙德翔

教练机 2012年3期
关键词:尖子战斗力战术

贺 鹏,于莹莹,孙德翔

(1.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司军训部;2.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尖子飞行人才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Ace Pilot Talent Training

贺 鹏1,于莹莹2,孙德翔2

(1.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司军训部;2.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现代信息化联合作战条件下,空军战斗力生成模式呈现出信息主导、综合集成等一些新的特征。在空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背景下,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然而“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1],转变过程中加强人与武器的结合是最终目标。尤其是尖子飞行人才,其数量多少和能力强弱是衡量院校办学水平和航空兵部队战斗力高低的标志,尖子飞行人才自身能力素质决定了空军的战斗力水平。

1 尖子飞行人才能力特殊内涵

尖子飞行人才是飞行院校和航空兵部队的骨干力量,在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尖子飞行人才能力有着特殊的含义。

1)尖子飞行人才

和平时期的尖子飞行员通常是指飞行技术标兵、射击/轰炸能手,或能顺利完成急难险重等任务的飞行员。战争时期则是指在空战中击落、击伤敌机多,且达到或超过一定数量标准的优秀飞行员。尖子飞行员是其他飞行员的榜样和楷模[2]。尖子飞行人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称谓,如在空军航空大学的基础学习阶段我们习惯称为尖子学员,在训练基地改装阶段称为飞行训练尖子人才,而在作战部队飞行阶段称为飞行骨干,但不论是在哪一个阶段,尖子飞行人才的确起到了引领作用。由此我们认为,尖子飞行人才是飞行人才中的精英,是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精湛的飞行技术和突出的创新潜质的优秀飞行人才。尖子飞行人才不是单靠培养造就出来的,飞行有一定的天赋,需要在动态调整中不断加强尖子飞行人才培养。

2)尖子飞行人才能力

现代汉语词典对能力的解释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3],《辞海》解释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4]在空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军官能力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内聚力[5],是军队战斗力水平的集中体现。尖子飞行人才是军官中的特殊群体,其能力既有普通军官的能力特征,又有飞行职业的特殊要求。第一,飞行人才是空军战斗力的主体,尖子飞行人才的能力代表了空军战斗力水平。第二,尖子飞行人才的能力最终都将转化为对飞机战术和技术性能的综合运用,达到人机一体。可见,尖子飞行人才能力是指能够胜任飞行训练和作战任务的特殊本领,这种本领是尖子飞行人才素质的外在表现。尖子飞行人才的能力主要体现在飞行技术上、理论功底上、心理素质上和组织能力上,尖子人才不仅是飞行技术好,而且是综合素质高,在同一批或几批飞行员里能够以他们为中心,能够组织引领其他飞行员干一项工作。

2 尖子飞行人才核心能力转变

空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本质是作战要素的转变,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这一转变的关键是人的能力素质的提升。从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角度来看,尖子飞行人才应着力转变的核心能力包括:信息能力、战术能力和指挥能力。

1)信息能力

随着军事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构成空军战斗力的核心要素也正在发生着本质的变化。“科学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深刻改变着战斗力要素的内涵,从而深刻地改变着战斗力生成模式。”[6]信息作为联系各要素的纽带,自然成为了尖子飞行人才能力转变的焦点。不论是信息的获取、传递,还是信息的分析、运用,都随着作战要素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增加。空军的信息化是以人才个体的信息化为前提的,在信息化战争中,人的科技素质特别是信息素质在战斗力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7]。而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可见,在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过程中,信息能力是尖子飞行人才的必要能力。

一是信息感知能力。信息感知能力是在具有强烈信息意识和广博信息知识的基础上,准确感知各种作战信息,形成作战优势的能力。信息感知是空军战斗力生成的重点,是夺取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的前提和基础。尖子飞行人才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信息感知能力,才能对信息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并依托以空天地各类传感器、各级情报信息处理系统和网络中心为节点的空中综合情报保障网络,迅速发现和掌握对作战有价值的信息,胜任飞行和作战任务。

二是信息运用能力。信息运用能力是在准确感知信息的基础上,能够把获得的“准确信息”运用到飞行训练和作战任务中的能力,包括被动信息的运用和主动信息的运用。一方面,对获取的大量被动信息能够进行有效分析、加工,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运用到飞行实践中。另一方面,要求尖子飞行人才熟练使用和操作各种信息装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主动获取信息,补充和调整训练和作战方案,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2)战术能力

航空武器装备的信息化转变要求尖子飞行人才必须要有较强的信息能力,其目的是保障飞行训练和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但尖子飞行人才的核心任务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必须具有驾驭现代战机进行战斗的本领,尤其是对战术的研究和运用能力。

一是战术研究能力。战术研究能力是尖子飞行人才在平时和战时,能够针对飞行训练和空中作战时存在的问题,带领编队人员研究探索战术、战法的能力。具有一定战术研究能力的尖子飞行人才是飞行人才群体的领跑者,在空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尤其是尖子飞行人才能力素质转变的条件下,战术研究能力的提高是战斗力提升的直接体现。战术研究能力需要平时的飞行训练为基础,在多飞多练的情况下,及时发现和创新战术、战法。

二是战术运用能力。战术运用能力是尖子飞行人才在学习和掌握空中作战基本战术、原则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战术理论,通过灵活运用战术,最大限度地发挥作战飞机和机载武器的作战效能,最终夺取战斗胜利的能力[8]。空军战斗力的要素之一也是人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这种结合靠的不仅仅是尖子飞行人才高超的飞行技术,更重要的是空中作战的战术运用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并不是固有的,需要尖子飞行人才在飞行实践中积极思考并创新运用,不断完善符合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要的战术动作,提高空军战斗力。

3)指挥能力

伴随着航空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空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将以作战单元的综合集成为关键环节,不仅重视单个人、单件装备作战效能的发挥,更加注重人才群体、作战体系的综合集成,使得尖子飞行人才在这一转变中必须具备个体的自主决策能力和群体的指挥控制能力。

一是自主决策能力。自主决策能力是尖子飞行人才在空中飞行训练和执行作战任务时,根据综合情报保障网络获取的信息和尖子飞行人才对信息的感知,结合作战实际,快速决定自身行动并付诸实践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决策能力是尖子飞行人才必备的,能够使尖子飞行人才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短时间内改变飞行状态,占据有利位置,形成最佳攻势。对于尖子飞行人才来说,自主决策能力的核心地位一直没有改变,在航空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和飞行人才培养的信息化转变中,对信息的准确、快速判断更突现了自主决策能力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决策能力,才能胜任尖子飞行人才的岗位。

二是指挥控制能力。指挥控制能力是尖子飞行人才在准确判断战场情况、分析战场形势的基础上,依托指挥自动化系统指挥和控制航空兵部队作战和训练的能力。尖子飞行人才的指挥控制能力是对飞行人才群体的指挥和对作战体系的控制。当前,空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主要标志就是作战体系的一体化,把整个战场空间的武器系统、作战平台、保障系统连为一体,是各要素间密切协同、综合一体。这种一体化的作战体系必然要求尖子飞行人才具有超凡的指挥控制能力,熟知武器系统的作战性能、掌握作战单元的独特功能,才能顺利完成指挥任务。

3 尖子飞行人才能力培养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感到:加强尖子飞行人才培养应在提高信息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提高尖子飞行人才的战术能力和指挥能力,转变尖子飞行人才核心能力构成,促进空军新质战斗力生成。

1)转变培养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建设一支能力较强的尖子飞行人才队伍,必须确立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空中作战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观念,按照战斗力标准,加强尖子飞行人才能力培养。一是确立开放培养的观念。当前,环境育人的理论已经被广泛认可,空军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是在“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环境下展开的,这一环境同时必须与国际环境接轨,才能适应作战需要。尖子飞行人才培养不仅要观念超前,而且要面向世界,走开对外交流互访和飞行体验的路子,创造到外军部队交流体验的机会,使尖子飞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二是确立复合培养的观念。未来作战中,高度复合的知识和多军兵种代职的经历是高级指挥员必备的,“一个合格的高级指挥员,应该既懂陆军,又懂空军和海军,既懂军事,又懂政治和后勤。”[9]尖子飞行人才在未来战争中担负的特殊使命,要求了解各军兵种基本知识,快速做出决策。确立复合培养的观念有利于改善尖子飞行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指挥能力。三是确立信息化培养的观念。尖子飞行人才的信息能力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其培养和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确立信息化培养的观念,主要是在基本知识学习上,增加武器装备和指挥系统等信息化知识的内容,不断优化尖子飞行人才的知识结构。在技能训练上,要加大信息战技能训练内容比重,使尖子飞行人才熟练掌握信息化武器装备,努力提高与信息化航空武器装备的有效结合。

2)拓展训练途径

实践证明,交叉换岗、模拟训练、参加演习等活动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尖子飞行人才要想在未来战争中发挥优势,必须具有全机种、全天候作战能力。一是实施交叉换岗培养砺练。不同岗位的成长和砺练是尖子飞行人才发展的重要过程,是复合观念培养的直接体现。交叉换岗培养不仅要在不同机种间实施,更要走陆、海、空三军联合交叉换岗培养的路子,使尖子飞行人才能够在不同军兵种、不同飞行岗位得到砺练,具备打赢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指挥能力,成长为未来联合空中作战指挥员[10]。二是参加军事活动实践锤炼。重大军事演习活动是检验和锤炼尖子飞行人才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合成训练、演习演练、联合军演,或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建立集训基地等方法,使尖子飞行人才善于运用高技术装备和手段,获取战场上各种信息,熟悉主要作战要素,熟练运用现代化指挥工具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作出正确指挥决策,不断增强作战指挥复合能力。三是积极开展模拟对抗演练。模拟化、网络化训练是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重要手段,积极开展网络模拟对抗演练不仅能节约成本,而且能使新的战术、战法得到“实践”检验。应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的优势,注重体系建设,积极协调组织网上模拟对抗演练,扎实推进区域联合训练,实现异地联网对抗[11],培养尖子飞行人才战术研究和战术运用能力。

3)营造战斗氛围

形成紧张有序的战斗氛围,能够养成尖子飞行人才良好的工作作风,将作战准备作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习惯,随时准备飞行和战斗。一是建设“火药味”军营,形成作战氛围。“火药味”军营的建设重点是领导要带头想战斗氛围、讲战斗氛围、建战斗氛围,使尖子飞行人才始终处于 “火药味”十足的营区环境中,久而久之,就会在营区内形成一种现象,训练时正规有序,休息时紧锣密鼓,到处都是“战斗”的场面。二是营造“战斗型”环境,形成对抗氛围。培养尖子飞行人才的战术思想和战术意识,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现阶段,对抗演练是最好的“实践”。因此,在参加实装对抗演习、演练的基础上,依托训练团飞行训练模拟室等模拟训练机构,组织小范围的对抗演练和战术验证,营造良好的战斗氛围。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69.

[2]陈道金,石怀林.致力培养尖子飞行员[J].航空杂志,2008(10):30.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921.

[4]《辞海》(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479.

[5]唐志龙,罗剑明.军官能力建设理论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1.

[6]科学发展观基层军官读本[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168.

[7]胡滨,穆永民,霍梦兰.对推进我军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思考 [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3):84.

[8]石怀林,涂丛润,武卫兵.信息时代军队飞行员能力结构研究[J].空军航空大学学报,2010(4):8.

[9]《张震军事文选》(下卷)[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354.

[10]向宏.联合空中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9:129-132.

[11]孙大广.用模拟训练推进空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J].空军军事学术,2009(2):7.

贺鹏,男,1981年6月出生,硕士,空军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司军训部参谋,研究方向为飞行人才培养。

版 权声 明

凡向本刊提交的文章,均视为同意本刊授权的合作媒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授权费用。

《教练机》编辑部

2012-08-23)

猜你喜欢

尖子战斗力战术
犬用战术头盔
赶牛
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战斗力的建议
尖子坐抛物线及其几何性质拔高训练答案与提示
技巧啦啦操中尖子出现的心理障碍及训练方法的研究
战斗力爆表的棘龙
高校教学中技巧啦啦操运动员难度动作保护能力培养探析
美国正在升级的小型战术无人机
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
基于改进雷达图的战斗力生成要素分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