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蒸压釜的设计制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2-06-06

科技传播 2012年10期
关键词:制造设计

张 莉

摘要 根据蒸压釜的设计、制造过程,以及客户反馈的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简单分析蒸压釜设计、制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蒸压釜;设计;腐蚀裕量;制造;快开门

中图分类号T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7-0157-01

蒸压釜又称蒸养釜,是一种重量较重、体积较大的大型压力容器,其用途十分广泛,被大量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管桩、灰砂砖、煤灰砖、保温石棉板、高强度石膏等建筑材料的蒸压养护。随着近年来一些政策性强制性文件的出台,要求使用新型的墙体材料,而禁止使用黏土砖作为建筑物的墙体砌筑材料,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就是其中一种使用较多的新型砌体材料,而蒸压釜作为这一建材的生产设备也被广泛的制造和投入使用。下面就我厂在蒸压釜设计和制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通常在压力容器设计中,介质为饱和水蒸气的产品腐蚀裕量取1mm~2mm即可,但JC720-1997《蒸压釜》中建议筒体腐蚀裕量为4mm,这是由于蒸压釜的特殊的腐蚀原因所决定的。蒸压釜的腐蚀原因是由几种因素共同组成的,包括碱腐蚀、氧腐蚀、机械损伤等因素,砖坯是由Ca(OH)2、SiO2等物质搅拌后,在压力作用下成型,进入蒸压釜后,用蒸汽进行湿热处理。因砖坯在升温恒温期间由低温升高到工艺温度,吸收了蒸汽中的热量而产生冷凝水积存在蒸压釜底部。虽然图纸技术要求及产品操作说明中都明确要求要将冷凝水排除,但由于管理上和釜体结构本身的原因,冷凝水并没有排尽,这就为腐蚀创造了条件。也就是说,蒸压釜的腐蚀情况不能依照其他以水蒸汽为介质的压力容器来考虑,而是综合其使用过程中的多种腐蚀因素。有些厂家为追求经济利益而随意减小腐蚀裕量,致使筒体计算厚度减小,从而更加有市场竞争力,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甚至危险的。但是,蒸压釜的腐蚀裕量并不是不可调整的,据JC720-1997《蒸压釜》中注明“根据蒸养制品对釜的腐蚀作用情况,腐蚀裕量可适量增减。”就我公司经验及咨询有关专家意见,在保证蒸压釜使用时排污口不堵塞,釜底不积液的情况下,可以适量减小腐蚀裕量。但在使用过程中的定期检验时,应当对砖坯磨损部位进行测厚,以掌握釜体腐蚀严重部位的厚度变化,防止事故发生。此外,釜体内壁以复合涂层防腐替代油漆防腐,也可以起到更好的防腐效果。

另外一个在蒸压釜设计中经常遇到并且被忽视的问题是进气管口的数量及布置问题。釜体上下受热不均而导致上拱的问题早已被普遍认识到并得到解决,但釜体两侧受热不均的问题目前仍然存在。许多蒸压釜使用厂家认为单侧进气即可达到所要求进汽量,而且可以减少管线布置,于是在订货时要求设计单位将蒸压釜设计为单侧进汽。但据我们收到的客户反馈信息,在蒸压釜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单侧进气的釜会发生明显的侧弯,这是因为单侧进汽会导致蒸压釜内蒸汽分布严重不均,进气侧温度过高,而另外一侧温度低,釜体两侧温差过大,有时甚至可达100℃以上,使得在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釜体因长期的热胀冷缩而发生严重侧弯。为了尽量减小釜体不同部位的温差,在对生产不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建议蒸汽分配管应为两根,且设在釜体轴线的中下部两侧45°位置。

蒸压釜釜体较长(一般在20m~40m左右),受运输条件、施工环境、吊装能力等因素的限制,直线度的保证一直是一个较难克服的问题。尤其在分段发货、现场组焊状况下,由于现场施工条件差,直线度的控制更是不易保证。蒸压釜的直线度直接影响釜内轨道水平度,进而可能导致物料或物料运送车与釜体内壁摩擦,对釜体造成机械损伤,同时损坏砖坯,使客户蒙受安全与经济双方面的损失。因此,GB150、JC720等有关标准、规范中都对直线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制造和安装的过程中,控制直线度要注意一下几点:1)组对筒节时,固定焊前,施工人员要准确调整筒节直线度偏差;2)焊接时保证环焊缝对口间隙均匀并采用分段对称焊接的方式,施焊过程严格执行焊接工艺以减小因焊缝不均匀收缩引起的偏差;3)在两滚胎或支架上测量圆筒上、下母线的直线度时,应尽量转动筒节,从侧面测量四条母线的直线度,或在筒节中部增加支撑点,保证筒节的水平后测量,避免因筒节自重造成的挠性变形对测量准确性的影响;4)对于分段发货、现场组焊的蒸压釜,在出厂前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十字形或米字型临时加固措施,防止吊装过程中筒体的变形,给现场组对带来不必要的困难;5)蒸压釜现场放置时应用两只支座支起,支座与釜体应接触均匀,两支座之间的距离约为釜长的3/5,而且应对称布置。对于暂不安装的,至少应均匀设置四个支座,支座端面以不大于2.5m隙偏差过大。但由于受到安装现场的施工条件以及加工设备等多方面局限,在安装过程中修整支座较为不便,且会给使用客户留下“产品做工不仔细”的不良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1)支座零件改人工下料为数控切割,减小下料过程中产生的误差;2)组焊过程中,部分支座筋板暂时点焊连接,而不真正焊好,待安装过程中调整过其与釜体配合间隙后,再由安装人员现场焊实,这样就可消除因焊接变形导致的装配间隙不当。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于减小支座与釜体的装配间隙有着显著效果。

蒸压釜作为建材等行业生产中的关键设备,虽然依据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分类仅属Ⅰ、Ⅱ类压力容器,但从其操作的工艺特性来讲则属于承受交变载荷、频繁间歇操作的压力容器,由于其体积较大,运行时储存的能量大,因而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必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蒸压釜型号和数量的增加,事故发生率也较以往有所上升。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慎之又慎,提高质量意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范执行,及时杜绝一切安全隐患,对蒸压釜安全、质量的每一个环节把好关。

参考文献

[1]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GB150-2011《压力容器》.

[3]JC720-1997《蒸压釜》.

猜你喜欢

制造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医药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从“制造”到“智造”有多远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