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庆,一座工业城市的文化自信

2012-06-04丁志军唐露薇

党员文摘 2012年2期
关键词:铁人大庆文化产业

丁志军 唐露薇

50多年前,以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为标志,一场气吞山河的石油大会战在松嫩平原上展开,由此诞生的大庆就涂抹上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那浓重底色。而今,大庆又因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在这底色上渲染了姹紫嫣红,让人感受到了这座年轻城市从内而发的文化自信。

铁人纪念馆、博物馆、歌剧院、城市规划馆……一座座软硬件齐全的公共文化馆,积蓄了大庆的文化底蕴;

文化创意产业园、国际动漫城、北国之春梦幻城……一个个建设得风生水起的文化产业项目,擘画了大庆的文化腾飞;

全国文明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城市,一张张耀眼的城市名片,点亮了大庆的文化光环;

大庆,这座因石油而生、因石油而兴的城市,文化事业为何这般繁花似锦?文化产业又为何如此生机勃勃?

文化是灵魂

大庆的脊梁,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文化底气,挺直而坚强

大庆的闻名,因石油,也因铁人王进喜。

在石油会战时期,王进喜和他的同伴们凭着顽强意志和奉献精神人拉肩扛,一举拿下大油田,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里,由此形成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王进喜的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镌刻在铁人纪念馆的墙壁上,更深深地融入大庆人的生命里。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历史留下的永不枯竭的文化遗产。

历史远去,时代发展,新时期如何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资源型城市的未雨绸缪,让大庆早在20年前便走上了二次创业之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引领大庆砥砺前行。

20年来,从一片荒地到项目林立,大庆由当初的油经济“一柱擎天”发展到现在的油经济与非油经济比肩而立,二次创业目标初步实现。

作为二次创业的文化源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彰显了创新、超越、开放、包容、诚信、和谐的时代内涵。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的文化旗帜。

2009年,文学青年周游从北京来到大庆,受邀为大庆写本书。半年后,《共和国引擎一大庆》出版。这位在北京已安家生子的年轻人,作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举家迁往大庆。“这个城市有一种特殊吸引力,我想留在这里干番事业!”

在大庆,“铁人”标签随处可见:铁人桥、铁人中学、铁人大道、铁人社区、铁人广场……市民时刻能够受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多年来,大庆致力于开展“文化输出”:

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题材的《地质师》、《大荒的太阳》、《铁人轶事》等文艺精品在全国巡演800多场次。2011年10月,电影《铁人王进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映,并亮相第二十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近期还将在北京20所高校公益展映100场,覆盖10万大学生。

走出国门,展示大庆文化魅力。大庆歌舞团、交响乐团、拉丁舞团等演艺团体,先后赴俄罗斯、日本、奥地利、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演出30余场次,大庆一中交响乐团两度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

文化,可以挑起一个城市的脊梁,让它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形态和气质,是婀娜多姿,还是挺拔伟岸?

大庆的脊梁,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文化底气,挺直而坚强!

文化是肌体

多种文化融合,构建城市文化生态,凝聚城市发展竞争力

在大庆东湖上城社区的文化活动室里,57,岁的退休职工王玉梅兴致勃勃地介绍:“我们社区共有8支文艺队,秧歌、太极拳、轮滑……每个队都有将近100人,就在社区广场上,按社区给咱排的时间表轮流活动,积极性都老高啦!”

大庆234个社区,全部完成了综合文化中心的建设。

大庆深知,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态,直接影响市民的幸福感。

推进文化场馆建设,大庆竭尽全力。坚持地企共建,基本形成市有三馆、县(区)有两馆、乡(镇)有一站、村有一室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组织公共文化活动,大庆精益求精。创新中国(大庆)湿地文化节、大庆文博会等传统文化活动,打造石油文化节、冰雪文化节等新的文化平台,保护“蒙古族四胡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戏曲、版画、剪纸等民间艺人,着力打造50个特色文化社区、100个特色文化广场,推出15个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有效益的系列品牌文化活动。

引导民间文化活动,大庆妙招频出。“激情之夏”、“大庆之冬”、“大地欢歌”等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每年演出不少于1000场次;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旅文化满足群众多样性、多层次文化需求;大力扶持民间艺术团体,活跃的民间文艺团队多达507支。大庆京剧票友协会,10年来发展了以聚贤舍为代表的规模以上票房15个,拥有票友500多人。成立不久的大庆残疾人艺术团,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场场打动着观众的心。

近几年,大庆的文化体制改革迈开步伐,卓有成效:

2009年7月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2010年2月完成“三局合一”改革,5月和9月又分别组建大庆新闻传媒集团和大庆文化集团;

2011年3月文化创业产业园进入十大“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行列,大庆更于5月荣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

大庆新闻传媒集团的成立,被称作是“大庆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冀年勇说:“整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四大媒介9家媒体,有效统筹了新闻资源、人才资源、市场资源,企业活力得到释放。”改革当年集团便实现经营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33.8%,闯出了一条规模化经营、做大做强的新路。

文化是血脉

点燃接续产业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提高城市发展生产力

文化产业,对于大庆来说是个“老命题”。上个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大庆高新区的成立,文化产业作为这座资源型城市的接续产业之一,也随之起步。

近几年,为了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老命题”上,大庆做了很多“新文章”:

——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在企业投资、税收减免、鼓励原创作品等方面,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保证;

——陆续辟建了服务外包园、文化创意产业园、联想科技城、国际动漫城等园区和载体,为产业提供了发展和服务平台;

——扩大人才总量、用好用活人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仅百湖艺术群落就已入驻包括书法家、版画家、摄影家等在内的艺术家120余位。

“组合拳”为大庆打开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目前大庆高新区涉及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累计255家,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服务、数码设计、网络游戏开发企业230家;文化传媒、印刷、知识产权服务等企业25家。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5.3亿元,增加值11亿元,分别占高新区总量的2.6%、4.2%。盛源文化、科铼制作、百湖传媒、大璞文化、金程动画等一批文化创意企业落户大庆。

当传奇类游戏全国排名第一的《逐鹿中原》注册用户达1.9亿、在线活跃人数达200多万时,玩家们也许并不知道,这个游戏的开发公司就坐落于大庆。

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26.2%,成为区域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增长点之一。

大庆计划,到“十二五”末期,文化创意资源集聚,产业集群形成,“创意大庆”城市品牌打响,文化产业销售收入力争超过1000亿元。

目标清晰,任重道远。

好在,血脉已通。文化产业的生机盎然,已然为大庆的发展提供了最强大的供血能力。

(张源荐自2011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铁人大庆文化产业
李大庆
寻访铁人精神之旅
海上铁人郝振山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铁人远去,侠之终结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全能三项:你也能够成为铁人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