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治疗婴幼儿外感咳嗽50例
2012-06-04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湖南长沙 410008
作为临床治疗中的一种常见病证,咳嗽从生理学角度来讲是人为排出呼吸道异物或者分泌物保护性的一种机体防御反射动作,本质上是一种保护性的生理现象。然而对于婴幼儿来说,咳嗽如果难以控制,将会影响到正常的休息和睡眠,甚至随之而来的一些其他病症将严重的影响到婴幼儿的正常成长,所以针对婴幼儿的这类病症抵抗力差、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的人群来说,咳嗽的治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我院从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间入诊的50例婴幼儿咳嗽患者,采用止咳散治疗的方法,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间入诊我院的典型婴幼儿病例50例为研究对象,男26例,女24例,年龄最大为10岁,最小为3个月,年龄分布为(5.9±0.6)岁,患者发病周期在一周内的23例,两周内的17例,三周内8例,三周以上者2例,平均病程为(1.7±0.4)周。具有咳嗽伴鼻塞流涕患者7例,咽喉痒痛患者33例,痰白患者45例,胸胁胀且闷不舒患者24例,舌质淡红患者47例,白苔者37例,脉浮或者脉缓或数患者45例,脉沉实患者7例。
1.2 治疗方法采用包含白前、橘梗、百部、陈皮、甘草、荆芥、紫菀等多味中草药的止嗽散展开临床治疗。具体药方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婴幼儿患者症状不同而适量增减,如患者有头晕、头痛、流涕、鼻塞等症状,加苏叶、防风;如患者咳痰且痰不利则加款冬花或法半夏;如果患者咽喉痒痛且痰白、多加薄荷;如果患者胸胁胀且闷不舒则加入柴胡;如果患者便秘且干则加入全瓜萎。
1.3 疗效观察采用止嗽散治疗婴幼儿咳嗽,所选50例病例服药最少3剂,最多服药剂量为10剂,以患者病症彻底消失为痊愈,咽喉痒痛症状明显好转,咳嗽明显减轻为显著,咳嗽有所好转,各种症状有所减轻为有效,相关症状无变化,咳嗽依旧如常则为无效。
2 结果
在针对婴幼儿咳嗽的治疗过程中,本院采用止嗽散的治疗方案,同时对50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50例患者治疗结果
结果显示,在 50例婴幼儿咳嗽治疗过中,27例患儿痊愈,17例患儿疗效显著,偶有咳嗽,症状明显改善,6例患儿疗效为有效,无效率为0%,总有效率为100%。
3 病案分析
2011年4月,王某(女,9岁)入诊我院,咳嗽已逾两周,症状为咽喉干涩痒痛,痰白量少,在服用多种止咳药物后症状无明显改观。经本院诊断,其脉浮略数、舌质淡红,苔薄黄,属典型的痰湿化热、肺失宣降,治疗应当通过化痰利咽止咳,所以采用止嗽散进行治疗,药方为橘梗10g,陈皮9g,白前9g,百部10g,紫菀9g,麻黄6g(后下)。三剂后,患者的咳嗽明显减轻,咽喉肿痛症状明显好转,再加炒杏仁10g,全瓜蒌12g,继服5剂之后,患者药尽病除。
4 讨论
清代中医学家程钟龄在其《医学心悟》中提出:“止嗽散方具有疏表宣肺、化痰止咳之功效”。笔者认为该方对于治疗婴幼儿咳嗽有奇效。因为咳嗽具有多种症状,症状不同用药则不同,而该方具有症不同而药相异的灵活性,能够针对婴幼儿咳嗽症状的不同进行药方调整,比如说咳嗽属外感风寒者属止嗽散正治之证,原方加防风、苏叶即可;如风寒表证已祛。咳嗽日久不愈,痰白量多、咯痰不爽、舌淡红、苔白厚、脉浮缓者,属湿痰奎盛,加法半夏、茯苓,取二陈汤之意,使湿除痰消,脾运得健;再加款冬花。配紫菀组成温而不燥的止咳药,疗效更佳,同时全瓜蒌清热之痰,润燥通便;炒杏仁加强止咳润肠之效;便通气顺,肺得肃降,咳嗽可愈,这也说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密切关系,二者不但生理上紧密联系,病理上亦互为影响,治疗上自应兼顾考虑。
[1]刘凤云,王晋.秀丽莓(Rubus amabilis Focke)镇咳祛痰作用初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
[2]殷莉波.银翘止嗽散治疗小儿外感咳嗽5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03).
[3]孙淑华,金晓颖,王雪峰.止嗽散治疗小儿风热型咳嗽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