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晚期妊娠引产60例临床观察
2012-06-04
广西天峨县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7300
米非司酮为孕酮受体阻滞剂,其抗孕酮作用使子宫蜕膜变性,增强子宫兴奋性并能软化扩张宫颈,通过合成冰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使蜕膜绒毛膜分离,从而导致流产,主要应用于早中期妊娠引产。而利凡诺应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在我国已经有了40余年的历史,采用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可靠性高、使用安全、操作简单方便,成为产科最广泛应用的的引产方式,但存在宫颈软化效果差,容易产生不协调宫缩及带来子宫破裂的风险增加等缺点。本院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米非司酮联合使用利凡诺用于晚期妊娠引产效果更好,优点明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入院因生育计划外或其他因素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110例,无合并有内科疾病及妇科疾病,均为初产妇,孕周为 28~36周,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年龄24~30岁,对照组年龄25~29岁。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上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50mg/次,按疗程服用,在首次服药后行经腹羊膜腔利凡诺注入50mg,对照组给予利凡诺100mg经羊膜腔注射终止妊娠,根据孕周调整剂量。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主要观察引产时间、有无胎盘胎膜残留、产后出血量及有无宫颈裂伤等并发症,以胎儿及胎盘完全娩出为完全流产,胎儿娩出但胎盘滞留或胎盘胎膜娩出不完全为不完全流产,以上均认为引产成功,经治疗后继续妊娠者认为引产失败。
1.3 统计处理应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引产结果比较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100.0%,其中不完全流产5例,对照组引产成功率为94.0%,不完全流产12例,两组在完全流产、不完全流产及有效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 晚期妊娠引产结果比较[n(%)]
2.2 引产疗效对比观察组在引产时间、胎膜残留比率、产后出血及宫颈裂伤上与对照组相比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表2 晚期妊娠引产疗效对比
3 讨论
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的一种,通过受体竞争的方式起到抗孕激素作用,并且能够促进前列腺素合成,其抗孕酮作用也能增强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1]。Kerise等[2]认为引产能够成功,主要的决定因素在于宫颈扩张情况是否良好,米非司酮引起宫颈成熟扩张改变类似于胎儿足月分娩的正常生理过程,其能够降解宫颈胶原纤维,使宫颈变软扩张,并且作用于子宫螺旋动脉雌激素受体,进而阻碍子宫螺旋动脉血液供应,影响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造成蜕膜绒毛膜脱离,利于胎盘剥离,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在早中期妊娠引产中效果显著,已经在临床被广泛使用。利凡诺在中晚期引产成功率比较高,其作用机制为通过作用于胎盘蜕膜细胞,利用酶作用促使细胞坏死,进而导致蜕膜剥离达到引产的目的,另外其可以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诱发宫缩产生。但是该药显著的缺点在于其宫颈软化作用较差,且因其宫缩并非自发,不协调性宫缩及强直性宫缩发生可能性较高,导致产程延长及宫缩过于剧烈,特别是胎盘胎膜残留率较高,甚至其不协调宫缩会导致瘢痕子宫破裂,不仅能够带来较为明显的收缩痛,还能增加子宫破裂的风险,因此一些学者建议将其作为瘢痕子宫的相对禁忌症。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既能有效发挥米非司酮的引产功效,又可以抵消利凡诺不协调收缩及产程延长等缺点[3],二者结合可以协同促进宫颈软化的同时缩短产程,使引产效果显著改善,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4],降低了子宫破裂风险,从而提高了引产成功率。
在本研究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引产成功时间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显示联合应用能缩短引产时间,相比对照组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完全流产率显著升高(P<0.01),产后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并且没有出现产道损伤如宫颈裂伤等,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妊娠引产带来的这种效果与相关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5-6]。有研究也指出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应用于妊娠引产能够减轻患者的宫缩痛,减少了产妇的痛苦。本研究表明,使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能有效减轻晚期妊娠产妇的宫缩痛,促进产程中宫缩协调,避免了强直性宫缩的发生,明显缩短引产时间,同时降低了胎盘残留率、产道损伤程度及产后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创伤发生,并且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技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引产安全,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过多的宫腔内部检查,减少创伤感染机会,加上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因此在当前晚期妊娠引产中值得推广使用。
[1]焦丽娅,翁梨驹.米非司酮(RU486)的临床药理学[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94,13(4):230-234.
[2]M.Keirse.Induction of labor:Special issues[J].Excerpt Med Tokyo,1991(8):104.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
[4]翁梨驹.米非司酮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9.
[5]杜明,郭冬梅,邓琼珍,等.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用于中孕引产108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7(12):41-42.
[6]陶爱群,郑小云.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114例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10(7):41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