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曼诺夫斯基《第一钢琴奏鸣曲》曲式分析

2012-06-01孙天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希曼赋格夫斯基

孙天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希曼诺夫斯基《第一钢琴奏鸣曲》曲式分析

孙天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希曼诺夫斯基是一位伟大的波兰现代作曲家,他改写了波兰音乐发展史,使波兰音乐在沉寂了近半个世纪后又在世界音乐界大放光彩。他的《第一钢琴奏鸣曲》是波兰钢琴史上一部优秀而独特的作品,这部作品在曲式、节奏、旋律等方面的写作手法都十分独特,而曲式又是其中最具特色、最值得研究的一个方面,分析这部作品的曲式结构对于完整地理解这部作品,探讨希曼诺夫斯基音乐的本质特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希曼诺夫斯基;《第一钢琴奏鸣曲》;曲式分析

卡罗尔.希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vski),波兰伟大的爱国作曲家、“现代波兰音乐之父”、波兰音乐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波兰音乐曾有过辉煌的历史,1810-1849年,伟大作曲家肖邦的出现,将波兰音乐推向顶峰。肖邦用高度完美的艺术形式来反映深刻的民族内容,他的作品至今激动着人们的心灵。但是继肖邦之后,波兰音乐却突然处于“断层”状态,连续几十年中没有出现一位民族化、国际化的作曲家,波兰音乐创作顿时陷入低谷,远远落后于德国、法国、俄罗斯等欧洲国家。当时那些国家的音乐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瓦格纳和施特劳斯的音乐在德国盛行一时、德彪西在法国备受推崇,而波兰此时的情况却正相反,几乎没有一位作曲家可以挑大梁,这种情况延续了半个多世纪,一直到希曼诺夫斯基的出现。

1905年,一位天才作曲家卡罗尔·希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横空出世,填补了创作上的真空。希曼诺夫斯基一生都在艰苦探索,寻求波兰民族音乐之路。他将西方各流派与肖邦创作传统结合起来,作为创作的起点;同时又敢于大胆突破传统进行创新,终生追求自己的风格。经过披荆斩棘,他终于将自己放在欧洲专业音乐创作的最高水平线上,探索出一条真正属于波兰、属于全世界的波兰新音乐。他担负起了一位民族艺术家应该担负的崇高责任,使波兰音乐继肖邦之后,又重新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

在希曼诺夫斯基一生众多的作品中,《第一钢琴奏鸣曲》是尤为重要的一部作品,曾于1910年在沃夫市的肖邦大赛上获得头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创作于1905年,恰逢这一年波兰音乐届发生了一件标志性事件:希曼诺夫斯基创立了波兰青年作曲家组织——青年波兰联合会,各成员致力于创造波兰现代民族音乐。“青年波兰”的出现十分不易,这部作品就集中代表了当时“青年波兰”的创作理念。本文将具体从曲式结构方面来解构这部作品,因为这一部分最具特点和研究价值。

从18世纪中叶开始,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逐渐演变成为古典奏鸣曲,本曲是严格按照古典奏鸣曲四乐章体裁模式而写的。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快板。第二乐章:抒情慢板,采用三部曲式。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复三部曲式。第四乐章:快速的终曲(Finale),并列式结构的二重赋格。

一、第一乐章分析

这部作品在结构上深受贝多芬影响:(1)本乐章主部动机贯穿全曲,不论是连接部、发展部还是尾声,主动机都时刻不停地响在耳边,这虽是李斯特的常用手法,但从根源上说,是继承了贝多芬“加强作为整个乐章的主要动机作用”的思想。(2)主部情绪激动、热烈,再后来的主部发展中更加激情澎湃,而副部却缓慢柔情,调性上由冷变暖,出现女性化特征。主副部用完全不同的素材使对比关系变得强烈,沿用了贝多芬“将主副部之间充分对比作为结构布局的第一位”原则。(3)从宏观上看,展开部从和声调式方面深度展开,篇幅很长;再现部也不是简单重复,一开头就用了八度和声织体,增强了再现部的动力化;并且乐曲以长达30小节的独立尾声将全曲推向高潮……这全都来自贝多芬的创作理念,同时也是贝多芬当年对奏鸣曲所做的重大改革。

作品的主部主题在第一乐章以不同的调式反复出现,主题先是一个上行大跳,充满了困惑、疑问和渴望,紧接的伴音下行好像哭泣的音调。主题的反复再现,好像在一次又一次哭泣,一次又一次地呼唤遥远的家园。作为一位有着炽热爱国心的艺术家,从小离开精神家园赖以生存的故土是多么痛苦,对家园的回归是多么渴望。但令人感动的是,他没有消沉意志,而是在呈示部之后的发展部中,用一个个上扬式旋律线将希望抒发出来,并用ff、fff、passionato(热情洋溢的)等表情术语来展示自己的信心和希望。他就像个勇猛的战士,冲锋陷阵,坚守着成功的信念。第一乐章结尾以再现部中结束部13个强重音和弦和一串旋风式的尾声将这种信念推向顶峰。

二、第二乐章分析

本乐章采用了一种古老的音乐体裁——牧歌,它是一种源于意大利的声乐曲,本来是用来唱的,后来发展为器乐作品,但笔者认为本曲旋律舒缓哀沉,如果配上歌词仍然可以演唱。作曲家以牧歌体裁为载体来表达内心的悲凉和伤感,因此,我们在旋律中似乎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连年战争给原本美好的土地带来灾难,人民生活困苦。老人眺望远方,盼着儿女归来;妇女们暗暗悲伤,以泪洗面;孩子们失去乐土,惊慌茫然;而艺术家希曼诺夫斯基更是在精神上受到巨大折磨,心灵失去皈依。于是他开始崇敬宗教的力量,将希望托付给上帝……忧伤的三声部旋律贯穿首尾,增强了作品的宗教色彩。第一部分A中,开头高声部主题在下行六度大跳后马上转入缓慢级进上行,与低声部的级进下行恰好成反方向,两声部的距离拉宽造成心理上的痛苦感,而随后一连串的疑问句使悲凉的心情进一步刻画出来。虽然用了牧歌体裁,但整体却具有幻想曲的情感色彩。

牧歌作品的风格一般从头至尾都是一致的,不会在同一首曲子中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如巴赫《e小调三部创意曲》)。但此乐章的中部B段却出现疾风暴雨般的情绪:强有力的八度符点音程与无穷动的16分音符结合在一起,展示了与A段完全不同的另一幅图画,让人们仿佛看到了冒着枪林弹雨去斗争的英雄战士,同时感受到作曲家不可遏制的哀伤,低声部以八度模进的方式向前推进,如泣如诉。而在情绪激烈的B段之后,又回到了带有幻想性色彩的牧歌中,这次的主题中加入了连绵不断的十六分音符,增强了伤感的强度,也再次重现了宗教音乐的庄严和稳重。

三、第三乐章分析

本曲具有小步舞曲(Minuet)高贵、典雅、中庸的风格特点,同时又融入了作曲家独特的个性特征。首先主题结构方整、均衡协调:低声部一拍一音,高声部旋律级进,用不温不火的手段表现出优雅的风格特色,好似古代宫廷舞会上领舞着高贵典雅的身姿。这样的主题在A部连续出现六次,每一次的每一个柱式和弦都运用水音形式,充满了幻想性色彩。

在小步舞曲体裁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贝多芬曾在古典小步舞曲的基础上,将其速度加快,以更活泼、更诙谐的风格发展为另一体裁——谐谑曲,所以小步舞曲又可以看作谐谑曲的前身。本乐章A段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谐谑曲,但却透出诙谐幽默的情调:如高声部装饰音是挑逗性的、难以扑捉的的情趣跃然纸上。但B段却和第二乐章一样,与A段的风格正好反着,又出现了忧伤沉寂的情绪,最后尾声部分将AB两段主要动机结合,结束全曲。

四、第四乐章分析

西方复调音乐是从9世纪的奥加农(organum)开始的,经历几个世纪的发展后,在15、16世纪达到复调发展历程中的第一个高峰期。到了17世纪下半叶、18世纪上半叶,德国的巴赫(1685-1750)和亨德尔(1685-1759)将它发展到第二个高峰期,其中巴赫完善了赋格的独立体裁意义。赋格(Fuge)产生于15世纪,到巴赫时代发展到最为辉煌的时期。但真正对赋格形势方面进行突破性发展,使其达到历史又一顶峰的还是贝多芬,他在晚期奏鸣曲中充分运用了这种体裁(如作品106第四乐章的三重赋格),使之得到推广。

本曲是并列式结构的二重赋格,所谓“二重”,就是指两个主题,并分别呈示、分别展开;第一主题性格刚硬,坚定有力:(谱例1)

第二主题形象柔软,绵延起伏:(谱例2):

本曲结构严谨、技巧丰富、形式宏大。首先引子长达20小节,具有幻想曲特质。紧接着进入了两个地位完全平等的主题,它们之间具有对比性质。和只有一个主题的赋格相比,二重赋格体裁的艺术表现领域大为扩展,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在作品的后半部分两主题同时综合再现,交错编织在一起,作品戏剧冲突达到顶峰,使作品达到交响乐般的艺术效果。

通过以上对四乐章曲式的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本曲虽为“奏鸣曲”,但综合运用了牧歌、小步舞曲、赋格等多种体裁,体裁分布基本遵循古典奏鸣曲写作模式,这是遵循传统的一面;但同时,他突破体裁在内容上严格的条条框框,根据情感需要自由地进行写作,能看出其突破传统的一面。(2)四乐章均有“幻想曲”的风格特征。幻想曲(Fantasia)是非一种注重内心深处情感表达,较为主观的体裁。16、17世纪的幻想曲常作为赋格曲式奏鸣曲的前奏,这与本曲第四乐章的引子非常相像。这部作品虽不是运用幻想曲体裁,但音符中却弥漫出幻想的气息和色彩,这与19世纪“年轻波兰”诗人美学理念中的“幻灭气质”是相通的。(3)这部作品每个乐章都有自己独立的主题,但有趣的是各主题并不孤立存在,它们的关系丝丝入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第三乐章B段和第二乐章A段的主题十分相似,而第四乐章更是把第一乐章主题完全照搬进来,在尾声部一、四主题各自出现一次,好像作品画了一个圈,从终点回到起点,完成最圆满的统一。

这正是体现西方对立统一的美学思想:全曲内部组织庞大而复杂、处处充满对立和斗争。多次出现的ABA形式,总将不同的风格情感连接在一起,但最终都会回到原点,回归宁静的精神家园,实现最终心灵的宁静。最让人感动的是,在作品第四乐章结尾处突然转向调式中最明朗的C大调,还从fff用一串向上的刮奏推向ffff,说明希曼诺夫斯基坚信美好生活终会到来,这也是这部历经“千辛万苦”情感历程的奏鸣曲带给我们的最崇高的启示和最大的统一。

以上是对这首作品四个乐章曲式结构的全部分析。在10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的音乐创作也急需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民族音乐之路,我国的音乐创作该何去何从?如何创作出真正具有文化价值的作品?希曼诺夫斯基的作品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1][英]Christopher Palmer.希曼诺夫斯基[M].马继森等译.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J624.1

A

1009-9530(2012)04-0092-03

2011-02-07

孙天(1983-),女,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希曼赋格夫斯基
权方和不等式的一个推论及其应用
g小调赋格(钢琴小品)
罗科索夫斯基(下)
罗科索夫斯基(上)
赋格(钢琴独奏)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卡普斯汀《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中的赋格主题研究
今天我们需要重读赫希曼
为什么需要重读赫希曼
艾伯特·赫希曼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