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2012-06-01马仁听
马仁听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浅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马仁听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政策的指向,区域经济作为地区性的经济基础,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两者呈和谐发展的关系,区域经济能为高职教育提供物质基础,而高职教育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所需的各种人才。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间的关系,以更好地促进两者的和谐发展。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政策大力支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我国的职业教育在近些年也得到了迅速提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三农”问题等经济现象的出现,对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增多,因而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加速发展。在经济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在办学理念、人才输出等方面都很好地与该地的区域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富有特色;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尚没有很好地推动当地的经济的进步,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政策重视。可见,经济的发展状况与高职教育的发展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的全称为高等职业教育,一般认为我国的高职教育概念与国外不同,在我国职业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统称为高等教育,只是各自培养的侧重点迥异。我国学者肖化移指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概念中的“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专业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两种形式,“前者通常被看做为工业、农业和商业内那些中等程度职业做准备的正规教育,而后者则为中等或更高程度的,与生产过程有关的知识及技能的正规教育”。[1]因此,我们可以将“高等职业教育”理解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并将其视为一体。
当然,还有学者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概念是一个由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复合而成的概念体系,选择不同的属种关系(指概念外延的包含关系)就表征不同的内涵定义[2]。
(二)区域经济
广义的区域经济既可用来表示国家内某一地域的经济活动,即地区经济,又可以在国际经济研究中视作一国经济,甚至多国组成的经济共同体或经济圈。狭义的区域经济用于表示国内大小不等的地区经济,即地域经济[3]。
还有学者指出,区域经济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它反映不同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4]。
二、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分析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加速发展是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区域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高职教育的进步。
(一)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1.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增加社会效益。
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的影响结果主要通过经济效率的变动表现出来,优质的高等职业教育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有着重大的贡献。其表现主要在于高等职业教育能为社会培育专业的技能型人才,能满足社会各行业的需求。高职院校会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注重学生的品行道德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这使得接受过高职教育的劳动者,不仅具有较强的劳动技能,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这样能节省社会生产的时间和管理费用,因此,完全推动了经济效率的提高。
2.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高职教育内容的发展变化是经济结构调整变化的决定因素。前文提及,高职教育可以为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对口人才,因为经济的发展必须具备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人才。在当前新兴产业部门不断涌现、技术革新速度不断加快的知识经济时代,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高职教育的培养理念要紧跟时代步伐,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要适合经济的发展变化,要有预见性。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结构,经济发展也就会有什么样结构的人才基础。
3.提供产学研基地,分享科技创新成果。
产学研相结合是目前经济发展的一个良好趋势。高职院校拥有各种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完善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最佳场所。近年来,伴随着产学研的加速发展,各高职院校也加强了与企业特别是能发挥本院校特色的中小企业的结合,加大了对产学研发展的力度。
高职院校依托当地区域产业优势需要调整教学方向和科研计划,使之更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各类校办产业的蓬勃发展还能直接参与地方的经济建设。
4.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作用。
第一,人力资源的滞后。这里的“滞后”主要说明的是高职教育不能及时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学校的教育具有阶段性,而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区域经济的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由于学生接受教育需要一段时期,因此不能迅速将人力资源应用于企业,这势必将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技术转换的滞后。高职教育如果不能迅速地转化为科学技术应用至生产实践,就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事实上,高职院校进行的是科学技术的再生产,这也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和高效率的再生产,原因在于它能将某些科学技术普及,让更多的人掌握运用。通过这种高校教育的集中教学形式和方法,缩短了科学技术再生产必需的劳动时间,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会降低相应的生产成本,但是高职教育如果不能迅速地转化成科学技术,就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分析
1.区域经济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与物质保障。
第一,区域经济作为经济基础,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经济基础。以我国为例,东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高职院校综合实力明显高于内地欠发达地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当地财政的支持,高职教育作为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需要建设实训基地,采购设备,等等,这些都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在一定规模上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发展状态。
第二,区域经济还能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区域经济能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多元化促使多渠道投入高职教育成为可能。职业院校的特色教育模式,又决定了职业教育院校必须与当地相关的企业建立最紧密的合作,构建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这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走向,更是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办学的有力举措。企业能为高职院校的实训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另外,企业的技术职工还能指导学生实际操作,能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迅速提高实操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自身的价值,这也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2.区域经济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教学信息指导。
第一,区域经济的发展能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提供相应的参考。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在于为企业输入对口的专业型人才,因此经济发展的方向便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向。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要相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多变,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应围绕所在地区产业、企业发展需要设置和调整。综上,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决定了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变化方向;针对经济发展未来的走向,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因此适度超前。会依据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发展及进步,对未来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适时开设新的专业。
第二,区域经济的发展能促使高职院校结构的优化调整。高职教育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积极调整培养层次,合理设置专业,努力发挥教育的辐射作用,适应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应当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前文所提,调整专业设置,按照市场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技术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与高职教育内容结构的协调发展,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与创新的能动性,从而推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向更深层次发展。
3.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制约性影响。
从上文可以看出,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管理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息息相关。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对高职教育会产生相应的制约性影响,可以这样认为,区域经济结构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高职教育结构内部发展变化的趋势,制约着高职教育结构内部调整改革的方向。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源。生源充足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因素,而学生为了获得好的就业机会,都非常注重专业的选择,这就使得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如果不能很好适应,不但会影响高职院校的招生与扩大规模,还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果高职院校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就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因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我国高职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一致。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就造成了高职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条件好,显然高职教育事业发展要好且发展速度远远要快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生源的质量和数量也会高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人才分布的失衡,最终导致两地差距越来越大。
三、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一般认为,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高质量的教育。质量与培养目标比较,培养目标不同,质量标准也应该有所不同。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在于为企业、为社会提供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因此,社会的用人标准就成为高职教育制定培养目标的标准。高职教育以本地区的重点或支柱产业为依托,确定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制定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上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为当地经济服务的能力,也是更大程度发挥自身作用的有力手段。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的建设发展能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发展和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需要先进的技术创新,需要各地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不管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和谐社会的构建,都离不开高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可以看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建设进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促使两者发挥更好的优势作用,产生更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2]梁志,赵祥刚.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解析及其内涵的厘定[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53):88.
[3]武友德,潘玉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
[4]赵晓莉.浅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1,(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