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霾笼中国, 路在何方

2012-05-30冯永锋

新民周刊 2012年24期
关键词:灰霾环境治理空气质量

冯永锋

有意也是无意,最近遇上与环保有关的官员,都会问他们对空气污染的观点。当然,首先问的,是他们是否准备监测PM2.5,接下来问的,必然就是如何改善当地的空气质量。

我的问题往往会遭遇三种答案,这三种答案都是疑虑满腹的,不约而同地显示出了我们官员的一种心理:环境会继续污染下去,公众不得不继续呼吸肮脏的空气,因为中国当前需要的仍旧是大发展——大污染就是代价。

在宁夏一个地级市,环保局长抬头看了看天空,说,你看我们这样的天,有什么可监测的?有什么必要增加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不算发达的地方的财政负担,“提前几十年”做这样的事,又有什么必要?

这个地级市刚刚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新建了一个城区——像全中国所有的县级以上城市一样,几乎在一年之内就建设了一个新城区,抛弃了老城区。二是新创办了一个开发区,这个开发区占有几十平方公里,大量的高耗能、高耗资源的企业,正在鱼贯而入。

按照道理,环保局长这个职位应当很知道“大发展”带来的环境风险,即使当前的空气还过得去,未来也可能很糟糕;假如现在不积累资料,未来也会欠缺相关的资料。可惜,这个环保局长追加了一句话,说:“PM2.5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我们这地方,地块这么大,车辆那么少,扩散条件那么好,怎么可能对人产生危害?”

按照国家的相关安排,这位局长所在的城市,应当在2012年底,开始启动PM2.5的监测。但显然,他认为,做这样的空气质量监测,完全是在浪费党和政府的金钱。

在北京,也有负责环保的相关官员,信誓旦旦地对我说:测是容易的,关键是治理难。如果短期内无法治理,测出来的结果,除了羞辱我们自己,又有什么意义?

我的反问也简单,如果空气一直是肮脏的,你却告诉我不肮脏,又是在羞辱谁呢?如实告诉公众我们的空气有多肮脏,然后大家一起想办法治理,出台提升空气质量的环境政策,才有可能被公众所接受。

然而,关于PM2.5的监测,关于中国上空经久不散的雾霾,关于中国提升空气质量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案,要么被看作是昂贵却没有实际用途的花瓶,要么被看作是逼不得已的外部压力下的被动反应。很少有人相信,监测是改变的开始。

监测的本意有两个,一是让公众及早知道真相,二是持续积累相关资料——即便空气一直优质,也应该持续监测,因为空气随时有变坏的可能;如果你的空气是肮脏的,更应当监测起来,因为也许某一天,也可能有变好的机会。

包括环保部门在内,中国许多大小官员一向相信,污染是经济发展的必须代价,今天的公众只能二选一,公开信息和环境治理都是“未来”的政策选项。中国的环境保护部门运行了几十年,但你如果到这些部门去索要任何与公众利益有关的环保资料,往往都会被拒绝——并非他们不掌握相关资料,而是这些资料都被以“商业机密”或“国家机密”的名义被深藏起来。

要改善中国的空气质量,首先是要加强监测。空气糟糕得无法入肺的地方要监测,空气好得能够养生保健的地方也需要监测。这是最基本的尊重环境和公众的精神。如果连这些钱都想省,那么公众根本无法相信其他的“蓝天工程”措施有真心兑现的可能。

笼罩在中国上空的灰霾说明监测和治理都已经迫在眉睫。要改善中国的空气质量,政府官员们当然要去除“被人逼迫上路”的那种委屈感。灰霾天气,在当今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似乎正在成为官员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官员面对环境治理,面对公众环境健康服务,采用的是不健康的方式去应对,那么,中国的空气质量将很难改善——这种垄断信息、将环境治理的职责往“未来”一推了之的态度,才是中国最挥之不去的灰霾。

(作者为环境NGO“达尔问”创始人)

猜你喜欢

灰霾环境治理空气质量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成都城区冬季一次灰霾期间PM1化学成分特征
秸秆露天燃烧对北方灰霾天气的影响分析
“空气质量发布”APP上线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进展
重视车内空气质量工作 制造更环保、更清洁、更健康的汽车
开展“大气污染执法年”行动 加快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安徽首座超级灰霾监测站将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