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尖上的“知青”

2012-05-30陆幸生

新民周刊 2012年26期
关键词:全景式知青博客

陆幸生

电视剧《知青》播放完毕,断断续续看了“若干”;看网上知青朋友的相关博客,比看电视剧的时间累积,要多。先说这几句,是编剧在播放前预言:总会有人根本不看你的东西就跳出来评论。知青朋友的博客(不是全部),屬“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的大实话。有些博客文本相当尖锐,但是客观,有些比较温和,但温和的批评,也是批评。无奈的是,编剧更提前说了:我对这些不关心;我不需要澄清,也不需去解释。

作者与读者,编剧与观众,片子未曾“谋面”,前者情绪就对立到这般程度,这只能被认为,话语者对《知青》的结局,早已“心中明白”。“不需”心态,有居高临下的模样,也许更是欲居高而难下的“强势”尴尬。我的理解:《知青》剧组(包含诸工种人士),“爱上层楼”,当“出于各种可以理解的原因”,结果发现是把自己放在了火上烤,欲罢不能,进退失据,预感这锅焦糊了的“饭”,别人是很难下咽的。落到这般地步,就只能沉默是金了。

报载,制片方与编剧要拍一部知青的“全景式”电视连续剧。大口径的“全景”概括,是影视乌托邦,把剧组放在了极其不妥的位置。这个“全景式”,不是京津沪哈杭宁甬等知青,坐着闷罐子车皮都拉来,就“全”了;也不是既有兵团,还有农场,更有插队,就“全”了。此处的“全”,当是史实的宽银幕,有形而下的人物、地点,更有形而上的政经背景。这个“全景”范畴,理当包括60年代后期知青“运动”的决策,“最高指示”的形成过程,据如今汗牛充栋的资料看,这涉及到当年无比幽深、复杂,早被彻底否定的“文革”动因。大批知青回城的发端,那是70年代末,云南知青赴京,与农业部最高层领导皇城会晤,一拍两散;继而赵凡副部长亲赴当地,作了令人涕泪俱下的讲话,等等,如果这些起始和终结的关键事件都缺席,“全景式”的形容词,只能是一个诱人进店的饭幌或者酒幌。

媒体报道,拍摄者“自律”:不涉及知青“运动”的“起因”和“结束”,不涉及,是不便涉及,涉及了难以拍摄,拍摄了不能播放;主要展示“人性”。

编剧亦曾接受采访:《知青》最想传递给当代青年的东西,是“大家关心的都是国家命运”。而不涉及中国现代史这一段浩劫的根本缘由、“阶级烙印”,任何“展示人性”的答案指向,只能是泛泛空论,“放之四海而皆准”,然无法落地,难入人心。

对于“知青运动”的诠释,版本很多。史实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彻底否定“文革”,其组成部分的“知青运动”,怎么可能还是单个的完整“篇章”。在上学年龄,丢弃书本(简略表述)去劳动;到工作时段,却作为超龄“大”学生去读书。这不能被认可是正常社会的秩序。投身社会,要以背井离乡为前提;表达忠诚,要以抛弃父母兄妹为标尺,这更不能被判定为道德人生的准则。人类历史上有因战乱和灾荒的人口大迁徙,却没有一次如是人数达1700万、历时10年之久,以纯粹年轻人为主体的生命大迁徙。

有言:是知青用尚未成熟的身躯,支撑了共和国大厦。话虽“壮硕”,实际恰恰相反,北大荒农场史有载,几十万年轻人的到来,制造了黑土地的入不敷出。这后果,不是知青的责任,而是国家政治动荡的高额成本。知青“运动”历经10年,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邓小平归纳的知青、家长、农民的“三不满意”,以“大返城”的崩溃宣告终结。

知青下乡的“正收益”,是让年轻人了解了中国农村基层的现实艰难。论到今日些许高阶官员的知青“出身”,其实,“他们”下乡之后或学生或官宦的几十年仕途,在关节点上各式各样的“攀登情节”,究竟怎样,对于绝大多数的草根知青而言,哪里是能够知晓的;“知青出身论”也实在是把中国官场看得太卡通了。

场景与人物细节,百人百眼,是“具象层面”的事情。我看后,觉得很多不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一个人却只能做一个人的事情。说到码字,常识很管用,写东西,口子小,开掘深,口齿清爽,优劣的区别是“比想法”,这比较靠谱。

猜你喜欢

全景式知青博客
峨眉武术全景式教学模型及智能实施
难忘知青岁月
On the Application of Full Spectrum Teaching Method in Office Oral Englis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PP 项目的“全景式”政府治理分析
知青伟大的一代青年
博客天下
难忘的知青往事(二)
难忘的知青往事(一)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