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的高利润伤害了谁
2012-05-30谭德波
谭德波
“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在2011年年末在一次公开论坛上的发言是个楔子,公开揭示银行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矛盾的另一面。
砍掉银行坏账,搞公司化改革,同时监控系统性风险,一度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头等大事。但实际上,银行蚕食实体部门利润,挤压其他金融形式生长空间,导致金融体系“畸形”发育,这个议题却长期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尤其有必要反思银行业在过去两年大规模信贷扩张中所扮演的角色。
下金蛋的银行
2012年的春节快到了,但珠三角银行业的支行行长们依旧踌躇满志,一边盘算着6位数年终奖是投房产还是炒港股,也一边盘算着另谋高就。猎头每天礼貌地打电话到办公室“问候”,如果你运气好,会听到行长们拿起电话,轻描淡写地说“哦,知道了。”对猎头来说,只要行长舍得跳槽,20万到30万的佣金足以补偿这番谦卑。
“去年批下来的支行数量根本用不完,还能开两家,但关键是行长太难招了。”在深圳金融圈,支行行长已开始和保荐人并列成为最奇缺人才。支行行长感觉良好,一是因“任重”,支行是最基本的盈利单位,“复制”一家支行就等于增加一个赢利点,銀行岂敢怠慢;二是因“权高”,对辖区一般贷款有预审大权,支行行长到企业考察,企业会把照片和稿子贴在网站显著位置,如大规格领导莅临一般。
支行行长银行内外“两头吃香”始于2008年底,“4万亿”驱动下的信贷扩张成就了这个人才领域的卖方市场。2009年,一些城商行已把支行行长年薪推高到了从未有过的100万元,令同侪咋舌。背后大环境则是银监会当年放宽了中小银行分支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城商行在地方政府等股东的推动下搞“脱本地化”大跃进,在异地的凶猛扩张催生了海量的“行长需求”,直到2011年上半年齐鲁银行诈骗案案发,该轮热潮才被叫停。
扩张动力来自利润,从2009年开始,在A股市场上,除了茅台,没有谁比得上银行,银行利润超过A股上市公司利润总额1/2的“奇迹”不断上演。2010年,沪深两市2000多家上市公司净利润16471.8亿元,同期银行利润达8991亿,约相当于前者的53.9%。2011年前3季度,A股公司实现净利润1.48万亿,同期,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为8173亿,银行利润和上市公司盈利的比例已上升到55.2%,增加了2个百分点。
银行为何能下金蛋?在银行财报里,“息差”是永远的主角。目前,中国银行业超过80%的利润来自息差,国外这个比例仅为40%~60%,美国银行业则早在2000年就把息差对利润占比降到了56%。
中国银行的息差有多大?以1年期贷款为例做粗略计算,2011年7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最近一次加息后,利率达6.56%,而同期零存整取利率仅3.1%,差额3.46%,在国外,存贷差一般在1.5%~2%,超过2.5%便属少见。
“即便以其他发展中国家作参照,这个利润也高了点。”一位资深银行业研究人士对记者分析说,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不发达,银行在融资体系中必然占据主导,但银行利润高得如此“离谱”很少,在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银行利润和上市公司盈利比值也不会这么高。
抽血股市
“经过这些年改革,银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几年前,在为内地一座城市的银行监管机构进行业务培训时,一位监管部门官员问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这个问题。郭田勇当时回答很简单,“最大的改变嘛,以前从银行借钱可以不还,现在不还就不行啦。”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路径广为人知,改革时“砍坏账”,改革后“控风险”,后者将存贷比、坏账率、拨备率,以及资本充足率的监控作为重点。“在资本充足率方面,中国监管的严格程度有过之无不及。”郭田勇分析,目前中国已采用第三版巴塞尔协议规定,在全球直接融资占主要份额的经济体中,中国监管严格程度已算较高水平,但严格监管却引发了“两难危机”。
“银行不断放贷,但资本充足率要维持不变,就必须去融资来充实资本金。”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股市最怕银行融资,银行将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1个点,由于杠杆效应的存在,银行必须从股市“抽血”几十亿,上百亿,这对本来就“差钱”的中国股市来说,影响可想而知。
数据印证了鲁政委的话,以2010年为例,A股1.01万亿融资中,4270亿分配给银行股,占比超过40%,A股出了一身虚汗。股民早已司空见惯:融资前,行长都热衷于进行“我行不会再融资”的表态,但话音刚落,几十上百亿的融资计划又横空出世。
“股市不是受证监会监管,而是央行和银监会在管。”有分析人士对记者“打趣”说,央行发了太多货币,结果是导致“通胀之下无牛市”,而银监会的厉害之处在于用资本充足率这根绳子拴住了银行的脖子,让银行不得不经常从股市抽血,银行一翻身,股市便夜不能寐。
和普通上市公司相比,银行融资堪称天文数字,但为何总能顺利通关?以上人士分析,银行对中国经济的地位不言而喻,作为中国金融领域最高监管机构的“三会”,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新一期换届都是清一色“银行面孔”,甚至连证监会主席也“投奔”银行而来,这是银行业崇高地位的侧影。
一位曾做过证监会发审委委员的人士还对记者说,在一些管理部门眼里,金融业的主导是银行,其他金融形式的重要性差很远,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从实用主义角度看待资本市场,要筹资的时候就去力挺,带来“麻烦”时就把它边缘化,或者稍微涨一涨,就说它有泡沫,而银行从来没谁说过有泡沫。
如果说金融体系是个浴缸,那么中国银行业早已变成一只大象。大象洗澡,其他人的空间就没有了。除了股市外,一度“热门”的小额贷款公司也遭受银行“入侵”的威胁。“回报率不及银行,还有谁愿意做小额贷款。”郭田勇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前景并不乐观。他说,目前,中国普通银行净资本回报率都能超过22%,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存款,只能靠股东资本金,资金成本远比银行高,但资本回报率却可能赶不上银行,还有谁会愿意做小额信贷?
记者在沿海一些地区的实地调查发现,不少小额信贷公司由于资本金不够,效益不好,索性做起了银行和企业的“中介”,收取介绍费,和担保公司没有区别。
“银行固然重要,但中国还需要其他的新金融形式。”广东金融学院代院长,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磊分析,中国的银行过于强大,一方面挤占了信托、信用合作社等金融形式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过分庞大的银行业将本该由其他金融形式承担的风险集聚于一身,如果形成系统性危机,将不堪设想。他举例说,如果是信托,主要是高净值人群参与,同时也自愿承担更高风险,即便出现损失,涉及面有限,但银行一旦出问题,则关系稳定和团结。
高利润的逻辑
“当凯恩斯主义在宏观调控领域盛行,就注定了银行改革的断裂。”陆磊认为。拼命放贷是“下金蛋”,以及彰显金融系统重要性的唯一方式,为此,中国银行体系创造的巨大流动性堪称全球奇观。
陆磊选取了2011年4月末的节点举例,中国当月广义货币(M2)余额75.73万亿元,根据汇率折算约为11.55万亿美元,而美国同期的M2为8.98万亿美元,日本约为9.63万亿美元。这个数字意味着,尽管经济体量不及美国,但中国广义货币存量却比美国多。为什么中国物价比美国贵,这或许是一个注脚。
“银行想不赚钱都难,经济要保八,银行就不得不拼命放贷,放贷又稳赚不赔。”鲁政委说,中国的宏观融资结构中,80%的融资都来自银行,银行不断放贷,这是拉动经济的必要条件,这在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尤为明显。还有分析人士一针见血:中国的银行业改革砍掉了沉积已久的坏账,但银行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角色并未被动摇过,每逢经济形势变化,银行便挺身而出充当政策调控的最“给力”工具。
对中国银行业的行业定位和盈利模式,嗅觉最灵敏的是国外投资者。就在储户不得不忍受负利率之苦的时候,美国银行、淡马锡等国外投资者早已从对中国银行业的减持中赚得钵满盆盈。2009年至今,外资投行共减持套现2230亿港元,仅美银一家就套现1433亿,高盛、淡马锡分别套现260亿、280亿,中资银行因此被称为外资金融机构的“提款机”。
“提款机”触发了经济领域的民族情绪,“阴谋论”的书籍大行其道,但对改变银行业现状无济于事。在投资界,所有基金经理都明白行业选择的两个基本法则:一是“好管”,二是“难进”,中国银行业两者兼得。垄断的表现是,一方面,利率管制让银行靠3%以上的息差就能“吃肥”,是为“好管”,另一方面,金融业一直是国有资本的“最后堡垒”,民间资本无法进入,业内添丁有限,对外放贷无涯,粥多僧少,是为“难进”。外国投资者并非有巴菲特、索罗斯的造诣,而是中国经济的运行模式看似复杂,其实太简单的缘故。
“钱被人家赚了是你当初不懂,但没有认识到问题所在,就是你愚蠢了。”在以上分析人士看来,投资者减持并非“看空”,但根据“经济增长靠银行,银行赚钱靠增长”的中国逻辑,投资者看空的确不是银行,而是银行背后经济增长模式的寿命。如今,经济增长必将放缓已成共识,放贷“保八”的模式未来不可持续,当经济进入调结构阶段,便是银行暴利戛然而止之时。
助长宏观层面的扭曲仅是硬币一面,伤害微观个体更需关注。不必说民间借贷,也不必谈资金体外循环,银行正规贷款也时常让中小企业“吃不消”。记者近期对广东、浙江部分地区的调查发现,一些外资行、中小银行对企业的利率已达15%以上,加收费,企业融资成本在15%~20%之间。
根据我国政策,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4倍就属高利贷,这些贷款都是“擦边球”。即便是大银行,企业融资成本也普遍在8%以上。一位东部发达城市的银行监管部门人士曾私下告诉记者,每到季度末,银行监管部门为了维护和地方的关系,会做一些“好看的”中小企业融资报告提交给地方,但实际上,能得到贷款的中小企业从来都是少数。
“银行体系太庞大,又缺乏独立性,要改变宏观融资结构,又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路很长,但要做好准备。”不论是银行从业者还是分析人士,很少有人会否认银行业未来在于实体经济基础是否夯实,当实体经济变成“为银行服务”的时候,银行如果摔倒,将跌得更惨。但问题在于,做出改变的决心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