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大学生的未来
2012-05-30汤敏
汤敏
每当说起大学生就业,不少人都认为这一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出了问题,说他们热衷于政府机关、大国企,而不愿意去民营企业,太过务实和功利。其实,这不是哪一代人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今天的中国社会,大型国有企业重新崛起,“无边界扩张”,与政府一道,快速掌握了庞大资源,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前景萎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理性的个体,在选择就业时,倾向性都是显而易见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国企改革的契机中,无论是制造业还是传统服务业,国家都开辟了大片新的领域,那个时候,只要下海,就有机会,虽也是大浪淘沙,但毕竟淘出了很多沙。与那个时候相比,今天大学生们或许会觉得山穷水尽疑无路,因为他们会发现,该占的领域和机会都已经被占满了。最近几年国家虽然也发展了一些新兴产业,但事实上,这些新领域都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比如电动汽车、新能源、信息产业等等,动辄上百亿,这跟大学生群体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而且这些投入似乎也是大多被国企占领。
今天,中国经济本身处于转型过程中,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低附加值制造业不断被淘汰,这个过程跟五六十年代的日本、80年代的“四小龙”是一样的。我们10几年前就开始提要改变发展模式,但推了10年也没什么效果,为什么?因为大都是学者和中央政府在说,作为经济体本身没有内在动力,企业还能赚钱,为什么要改?
过去的10年,基本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传统概念上的产业前景日益暗淡,吸纳就业的能力越来越弱,现在,企业自己终于过不下去,不得不改了,但怎么改,却还没有找到方向。身处这样一个时代,这一代大学生就业时面临的困难、迷茫以及他们所做出的选择,也就都是可以理解的了。那么,接下来要问的是,希望在哪里?对于这一代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来说,应该去哪里寻找属于他们的机会和市场?这个问题不光大学生们应该好好考虑,政府和社会同样应该好好考虑。
新机会在哪里?
我想,有一点应该是明确的,中国社会已经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无法回头,对于年轻人来讲,无论是去国企、政府,还是民企、外企,只要你希望在未来参与社会主流竞逐,所选择的一切都要是为未来做准备。
如果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与互联网相关的现代服务,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蓝海。这些听起来老生常谈的名词,似乎已经被说烂了,但其实,当中的巨大机会,很多人并没有准确地感知。
比如金融领域,尽管新一轮金融改革还在博弈过程中,但这个领域向民间开放是迟早的事情,小微型的金融机构,像小额贷款公司几年前还没有多少人听过,现在已有几千家,提供数十万人就业,未来中小银行这类提供新型金融服务的机构会越来越多,越做越大,因为这是社会的大方向,也许,进入这样的机构,不会像进大的国有银行感觉那么好,但其提供给年轻人的机会和前景是无限的。
另外就是在互联网世界,这更是年轻大学生们的天下,前几年,年轻人创业很多是在网络游戏领域,后来从网游到了网店,我想接下来就应该是更加深化的网络服务。我们可以看看美国的年轻人都在干什么,Facebook这类就不必说了,2006年起步,到现在比IBM都大。最近两年,还有个叫“可汗学院”的组织很出名,这是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主要是利用网络影片对中小学生免费授课,包括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说白了,就是一个中小学生们的家庭教师,只不过,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
萨尔曼拥有麻省理工的硕士和哈佛大学的MBA学位,原本在一家基金公司做对冲基金,在给上7年级的表妹补习数学时,因为在不同城市,他只好通过各种聊天软件、互动写字板、电话等互联网工具解决了表妹的所有难题。随后,他把这些课件放到了网上,没想到却爆炸性走红,现在他已经是美国最出名的“家庭教师”了,甚至有许多学校都用他的课程,谷歌公司、比尔·盖茨都给了他很多资金。
萨尔曼所开拓的事业,不需要什么高端的技术,不需要大资本,但他却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就业和财富,在更加重视教育的中国,年轻人也应该有类似的空间。在互联网时代,孩子们的需求,年轻人的消费习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都需要很多很多更好的创意,这也是未来社会活力所在,而只有年轻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80后”、“90后”才能更好地去生产这些创意。
如果进一步看更广阔的层面,中国社会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大生产、大建设,到现在已经从单纯的GDP追求,到提升幸福指数,国民更加富有了,追求更好的服务,如何去满足这些需求,才是未来的方向。不光是年轻人的消费如此,各个年龄段都一样。比如,在养老服务方面,中国有上亿的老人,他们有钱,有几十年的积蓄,需要各种服务,然而市场上却没有提供,或者说,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再有效地满足,互联网能够有效地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快速的网络经济和现代物流结合起来,创造崭新的服务模式,这些只有年轻人才能想得出来,做得出来。
政府的改变
希望总是在于新的东西,新的领域,事实上,对于每一代人来说,都是如此。真正的时代精英,不能死盯着过去,也不能只看眼前,而是要朝前看,朝新的看。任何一个民族要在世界范围内竞争,都需要有一大批人去琢磨新东西,否则她就是停滞的,落后的,而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这一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是最有能力去琢磨新东西的,国家需要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发挥创造力的环境,去引导他们进入那些最应该由他们开拓的领域。
不过,在给年轻人创业、中小企业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上,政府做得显然还很差。不论是教育还是各种政策保障,都还很不够,国家应该重新系统地梳理目前的就业政策与思路。最近,政府说打算将很多公共服务外包出去,给社会组织去做。这算是一个很大的利好,又一次开始释放一些空间和资源给民间。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的NGO大概60%到70%资金都是来自于政府,中国以前一直不是,现在开始改了,政府终于决定要顺应时代,把服务外包出去,自己来做监督,从就业的角度来说,西方社会组织领域一般能吸纳约10%的就业人口,我们如果能做到的话,在数量上也将是非常可观的。
对于很多公共性事务,比如教育、文化、养老等,中国过去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思路。要么是政府来做,容易陷入僵化、垄断和低效率,要么就是民营企业去做,一下子陷入过度追逐利润,谋取暴利,为什么不能创造新的模式呢?
西方流行的社会企业的概念,最近几年在中国也越来越多人知道,但是发展得不快,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缺乏资源和空间。未来,这个局面肯定是能够改善的。而这个领域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无疑是一个新的空间,不仅能够创造出很多就业机会,同样能提供许多社会服务。社会企业跟企业一样,但又不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最典型的是尤努斯的乡村银行。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名声、地位和体面的生活都有,又为社会创造了巨大价值,这样的人生是值得年轻人羡慕的。
最近几年,尤努斯的故事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知道社会的发展还有着更广阔的新空间。这些都是社会的利好,我现在在友成基金会做一个叫“创业咖啡”的项目,通过网络授课将社会企业创业课程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推广开,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合适的人来讲这些课程,就是希望能有更多中国的年轻人在新的领域走上创业的道路。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去创业,即使在美国,也只是5%~10%的人在创业。但这少数的人往往都是一代人中的精英, 从理论上讲,大学生不应该等着要机会,而是应该给这个社会创造机会。我们需要从教育入手,播撒下这样的种子,给这样一批人的成长创造最优的环境。
青年的成长
媒体习惯于用“80后”、“90后”这类符号化的标签来叙述每一代年轻人的特征,但在我看来,人与人是如此不同,如果说,一代人有什么相似之处的话,那也不是从基因里带出来的,而只是共同的社会环境塑造了这些特征。比如,说“90后”保守,那只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整体变得保守了。而任何时代,青年人成长的正确方向和路径都没有什么太本质的变化。就如中国古语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我看来,这个时代,行路甚至更必要于读书。
杜甫写过一首自传性的“壮游诗”, 怀抱壮志而远游,这是中国古代年轻人成长的一个良好传统。这个传统在西方文明中同样存在并延续至今,西方贵族家庭的孩子,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往往都要有独自出去闯荡的经历,从而锻造个人与国家的竞争力。今天,美国的“和平队”、“为美国而教”等大规模的青年社会实践活动依旧非常兴盛。
回到今天中国的现实,年轻人有的去拼爹,有的去挤独木桥,但其实大部分人是既拼不了爹,又挤不上独木桥的,这个群体就应该做好漫长的人生竞争的准备。对于年轻人来说,毕业的时候往往就是一榔头就要决定自己的人生,面对这样的选择时,更多的是从社会环境带给他们的价值判断出发,而没有基于个体体验的判断和思考,或者说,很多人其实并不真的知道自己究竟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适合什么样的工作,这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所以,我一直都在倡议中国大学教育应该重视暑期实践,给学生们创造更多实习机会,去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小企业,哪怕是去端茶倒水也好,你都有机会去观察不同的生存方式,有那么两三次对社会不同领域的了解,未来做出就业选择时,后悔的可能性就会少很多,你或许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但至少,你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这是很重要的。
政府应该制订政策来推动这些事务,在大学期间,通过暑期实践让青年人了解社会的成本,远比未来通过跳槽、失业等了解社会付出的成本要小得多。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找工作的问题,更是青年人成长的问题。国家所要努力的方向,是通过各种措施,将青年人的热情和创造力发挥出来,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社会,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而不是一个沉闷不前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