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战”背后的科学家
2012-05-30徐百柯
徐百柯
直至今日,叶企孙仍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物。
在《地雷战》这部著名的电影中,你丝毫看不见当年爱国学生的踪影,种种巧妙的地雷和神奇的炸药,全部是农民兄弟创造发明的。
事实上,这段历史的真相是,抗战初期,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孙最亲密的学生熊大缜投笔从戎,到吕正操将军领导的冀中抗日根据地,利用专业知识为部队制造烈性炸药、地雷、雷管、无线电等军需品。之后叶企孙又派一批清华师生、职工穿越日军封锁线进入根据地,以技术支持抗日游击战。同时,他本人在天津,在日军监视下组织大学里的爱国师生秘密生产TNT炸药、无线电收发报机等,偷运至冀中供应抗日部队。
美国外交官曾深入抗日根据地考察,回国后在报纸上撰文,称冀中的各色地雷不逊于美国的,美国掌握的技术中国的晋察冀都有了。
国难当头,超然的教授挺身而出。但在另一场灾难中,超然的叶企孙却未能幸免。
熊大缜从军后不久,被怀疑为钻入革命队伍的特务,由晋察冀军区“锄奸队”秘密逮捕并处决。面对死亡,熊大缜作为技研社和兵工厂的创业人,深知每一颗子弹的来之不易,他不能死在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枪弹下。他诚恳地建议省下一颗子弹去打日本鬼子,自己则宁愿被石头砸死。
于是,年仅26岁、一颗本来可以跟他的同学们——那些“两弹一星”的功臣们——一同站在领奖台上接受勋章和鲜花的巨星,就这样悄然陨落了。
“文革”开始后,“熊大缜特务案”被重新提出并展开进一步调查。连普通国民党员都不是的叶企孙,竟被诬为国民党中统在清华的头子,说熊大缜是受他的派遣打入根据地的;他向抗日军民提供的援助,也被说成是来自国民党反动派。
院系调整中调至北大的叶企孙,被红卫兵揪斗、关押、抄家,并被送往“黑帮劳改队”。突然受到的强烈刺激,曾使他一度精神错乱。1968年,他被正式逮捕关押,在押期间,受过8次连续提审,写过多次“笔供”。关押一年多以后,由于内查外调均查无实据,他被放回北大,在“特务嫌疑犯”这个莫须有的罪名下继续受到打击和监视。
当时叶企孙住进北大的一间斗室,本来风度翩翩的名教授,腰已经弯成了90度。
然而就在叶企孙身陷囹圄——后来人们称这是他生命中最晦暗的时日——被逼“交代”为什么会被国民政府选中担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时,他仍坦然且不无自傲地回答:“据吾推测……是因为吾对于各门学科略知门径,且对于学者间的纠纷尚能公平处理,使能各展所长。”
试问,即便在今天,能够做到这个份上的,有几人?
叶企孙是哈佛大学博士。20世纪20年代,他在测定普朗克常数这一实验物理学的重要课题上,获得了当时的最佳数据,曾长期在国际上沿用。
归国后,他创建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并长期掌舵。他当年延聘的教师熊庆来、萨本栋、周培源、赵忠尧、吴有训等,物理系学生王淦昌、赵九章、钱伟长、钱三强、王大珩、朱光亚、周光召等,理学院其他系学生陈省身、华罗庚、袁翰青等,不下六七十人,几乎都成为国内外科技界的精英和科学院院士。
清华教授曾昭奋赞叹此为“神话般的成绩”。
(赵小宇摘自九州出版社《民国风度》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