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角色互换法在家庭访视教学中的应用
2012-05-29马珊珊
马珊珊
护患关系是在临床实践医疗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在护理过程中所包括的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保持护患关系的稳定性和良好性可以让患者形成较好的心理,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诊疗过程和疾病本身的所带来的压力,护患关系更密切,利于治疗,也可缩短治疗周期。所以,角色互换法在护患关系中尤为重要,能够增加护理质量[1-3]。本文在《社区护理学》—家庭访视章节中运用护患角色互换法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具体信息如下。
1 基本概念
家庭访视的主要概念是社区的医务人员对社区范围内的居民进行家庭访视,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和疾病预防的知识宣传,从而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三者之间的和谐。家庭健康护理是家庭访视最常见的服务形式,同时也是社区护理的有效方法。家庭访视一般主要包括以下3个程序:(1)访视前准备:如了解欲访视家庭的详细情况(地址、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明确具体的访视时间,准备好所需物品等;(2)实践访视:如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和访视家庭介绍自己和说明前来的目的,在交谈过程中和以往的护理记录中找出问题和评估被访成员的健康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工作等;(3)访视后评价:如做好记录工作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交流,具体说明访视过程、以及服务对象信息等[4]。
2 对象
选择系2010级高职护理专业的1班和2班学生,总人数为198人(男18人,女180人),平均19~22岁,均为普通高考录取学生。两班学生使用同样教材,由同一位老师授课。
表1 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n(%)]
3 方法
选择《社区护理学》中家庭访视章节的内容,教学方法主要结合老师讲课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护患角色互换法进行教学。
3.1 老师讲课 学生展开护患角色互换法练习的一段时间前,老师可通过讲授和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来使学生熟悉家庭访视的基本概念、访视目的、主体对象、访视过程和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从而有利于角色互换练习顺利展开和完成。
3.2 学生角色互换前的准备 从护理1班和2班各随机抽取l0位学生,角色要根据老师指定的案例进行合理分配,学生需查阅以往与给出案例有关联的资料,进行一系列的假设,如被访对象身心健康以及社会问题等,小组成员深入讨论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可将其写成剧本的形式主要涵盖时间、地点、人物、剧情和语言等。任务的安排尽量提前从而有利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搜集资料和准备,学生在准备过程中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需积极主动的与教课老师进行交流和咨询。案例l(新生儿家庭访视):社区的护理人员接到通知的陈女士剖宫产生育一名男婴后回到家中,因此准备要到陈女士家中进行一次新生儿家庭访视。分配的作业:(1)写1份新生儿初次家庭访视计划;(2)合理安排好各角色,模拟1次家庭访视的场景,时间约为20min。案例2(慢性病患者家庭访谈):社区护理人员接到上级医院的通知:l名72岁的脑溢血致左侧肢体瘫痪的男性患者将将转入社区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治疗。护理人员及时了解了患者的病史,其患有高血压有10年之久;结合本次住院资料,发现该患者既往服用降压药不规律且情绪易激动导致了此次脑溢血的发生,现阶段患者只能凭借轮椅移动,住院期间主要由老伴和儿子照顾其饮食起居,现在主要有老伴照顾。(1)写1份家庭访视计划;(2)合理安排好各角色,模拟1次家庭访视的场景,时间约为20min。
3.3 护患角色互换的开展 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设施如大型舞台,场景的布置逼真度高,道具选择合理。例如在案例1中新生儿家庭访视中新生儿由模型来代替,同学分别扮演护士、患者、家属等,并准备好浴盆、碘伏消毒液、消毒棉签等道具。学生根据制定好的剧本进行约10min的表演,结束后由其余学生提问,表演者需给出详细的讲解;接下来在老师指导下对此剧讨论,指出它的优缺点,然后进行归纳、总结。
4 结果
为了解此次的教学活动在学生中的效果,邀请了参与的198名学生进行评估问卷,具体教学效果评价情况详见表1。
5 结语
护患角色互换教学法使学生处于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各方面的学习能力都有显著的增强。采用护患角色互换的方式进行家庭访视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爱伤护伤观念,使课堂于临床实践无缝隙对接。
[1]黄颖,刘梅娟.临床护理小课师生角色互换的探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8,13(4):294.
[2]程继霞,闫淑霞,武文翠.角色互换教学法在护生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5):2886-2887.
[3]蒋慧红.角色互换的探究型学习课程模式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6):73-87.
[4]何桂英,邓敏,田红梅.护理临床教学中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2):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