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2-05-25林文生王丹丹方若曦陈宝冰

海峡科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陈 玲 林文生 王丹丹 方若曦 陈宝冰



高校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的影响因素研究

陈 玲 林文生 王丹丹 方若曦 陈宝冰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通过问卷方式对福州大学管理学院2010级、2011级本科生进行调查,以期能了解高校本科生在选择专业导师时更关注的影响因素。对调查结果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本科生在选择专业导师时会更注重专业导师实际能够用来指导学生的时间与机会、专业导师的研究领域是否与自己的预期就业方向相符合、专业导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专业导师独特的管理风格、专业导师的责任感和专业导师能否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就业机会和深造机会等。

本科生 专业导师 层次分析法 双向选择

早在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便开始盛行具有独特教育模式的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在牛津大学,每个新生都配有一个专业导师。学生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并且定期与专业导师进行交流辅导。在专业导师制这一独特的办学理念下,牛津大学已经成就了数不胜数的充满智慧和理性的全面的人。如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各国高校也纷纷开始进行教学改革。2002年10月,北京大学率先成为第一座在我国实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的高等学府,之后,其他各高校也逐渐采用了本科生导师制这一在国外盛行的办学理念。然而,毕竟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至今才十来年的时间,在制度的试行过程中不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缺少一个科学规范的理论体系。因而,为了形成一个具有全面科学指导意义的本科生导师制,高等教育学者有必要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深入探究。

1 高校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的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高校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1 专业导师的学术水平

本科生在选择专业导师时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导师的学术水平。教与学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学生作为知识受体,老师是其一大知识来源。不同导师的学术专长与造诣不同,不仅决定了他们所传授的知识体量与层次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们在转移知识能力上的差异。更进一步讲,专业导师的学术水平影响到对学生的指导质量和成果,学生必然会以此为重要因素对导师选择进行权衡。专业导师的治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可以从导师发表的论文、完成的课题等知识成果,以及在专业领域的知名度等来了解。

1.2 专业导师的研究领域

本科生在决定选择导师时的另一大重要因素即专业导师的研究领域。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己兴趣领域知识的获取总是更加积极与主动,同时更容易做到学以致用,并取得相关的研究成果。因此,倘若导师的研究领域与学生的兴趣领域有交集,将会加大学生选择该导师的机会。

1.3 专业导师的指导水平及培养方式

专业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的求学生涯,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本科期间的学习成效。导师的指导水平即指导师知识传授的能力和意愿。传授的水平越高,学生越能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消化知识。学生可以在授课、面谈等各种交流活动感受到专业导师的指导水平,出色的专业导师擅长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指引方法,从而达到较高的效果。此外,导师的指导方式也影响学生的选择。时时指导提点,亦或是自己钻研为主;注重于实践应用,还是理论研究,不同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会有不同的侧重点,由于学生之间的性格具有差异性,这就决定了不同学生适用的方法不同,他们的选择也必然会以此为依据。

1.4 专业导师的管理风格

每个专业导师都有自己的培养标准和管理方式,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都有自己的原则,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这种管理风格表现为,有的老师对学生在学业成果、学术水平、参与科研项目与课题等方面要求较高,有的老师则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让学生自定学习计划,结合自己的个性、偏好进行学习安排。不同性格类型的本科生对专业导师管理风格的偏好会有所不同。

1.5 学生间的相互影响

由于导师人数有限,学生选择导师作为一个多方博弈的行为,势必要考虑到博弈中其他参与者的影响。与完全静态博弈不同的是,在这里学生之间会互相交流,每个人的最佳决策是不同的,同时由于群众的“从众效应”,学生作出的决定有时未必是最理性的。此外,导师选择是一个双向过程,不仅学生在选老师,也存在着老师选择学生的问题,因此落选的风险以及在选了一个导师时所失去的其他机会势必要列入学生的考虑范畴。

1.6 本科生自身的因素

本科生在选择导师的过程中,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个人实力等客观条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一些主观意愿,如以后是否打算出国、导师是否能在实习、就业的过程中提供帮助等也对选择过程有一定的影响。

2 高校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1 样本的采集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有关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影响因素的第一手数据。调查问卷旨在调查各项因素对本科生在进行专业导师选择时的重要程度。问卷内容涵盖了导师的学术水平、培养方式、管理风格、师生互动等各种影响因素。问卷在题型的设计上全部采用有4个备选项的单选题形式,4个选项按照重要性程度由低到高排列,分别为:A.无所谓,B.不重要,C.比较重要,D.非常重要。这种题型的设置形式具有两个优点:一是便于结果的统计和定量分析,二是方便被调查者填写问卷,提高问卷的有效率。

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500份,有效问卷1412份,有效率达94.13%。将所有有效问卷的每道题按照各个选项被选择的总次数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各题各个选项的被选择次数 单位:次

2.2 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

20世纪70年代,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教授(T.L.Saaty)提出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它能够将相关的因素分成若干层次,结合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法进行层次权重的分析。本文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时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实证研究。

2.2.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本文通过对已有大量文献的研究,结合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评价指标的二级层次结构模型,结构图如表2所示。

表2 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图

2.2.2构造二级指标成对比较矩阵

进一步整理问卷的统计结果,得出问卷各题每个选项被选择次数所占百分比如表3所示。

表3 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统计数据 单位:%

续表3

专业导师门风4.049.2844.9041.78 教学方法与侧重点5.594.8246.8842.71 为人处世风格3.895.8145.4744.83 性格契合度6.599.4949.2934.63 专业导师年龄24.1546.2524.085.52 其他社会工作时间4.5340.0740.0115.37 责任感1.273.4737.8257.44 时间和精力2.623.8253.4040.16 提供实习机会3.908.2948.6539.16 提供就业机会6.0912.6842.4238.81 提供深造机会4.828.5746.2440.37

表4 成对比较矩阵取值及含义表

由此可得,专业导师的学术研究、教学互动与师生相处、指导时间与机会、专业导师提供的未来发展机会的成对比较矩阵分别为:

2.2.3成对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对Bi分别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看出,所有二级指标的成对比较矩阵均能够通过一致性检验。

表5 二级指标成对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结果表

2.2.4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

2.4.5一级指标成对比较矩阵的构造及一致性检验

按照以下方式构造一级指标的重要性权重:

计算得出比较矩阵D的一致性比率CR=0.0224<0.1,所以该矩阵也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2.2.6一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2.2.7模型结果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到各级指标中各个影响因素在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时所占权重的大小,如表6所示。

表6 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影响因素体系的权重

2.3 结论

观察以上实证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总体来说,本科生在选择专业导师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相对而言,本科生较为关注专业导师实际能够用来指导学生的时间与机会。

在专业导师学术研究方面,本科生在选择专业导师时最注重的是专业导师的研究领域是否与自己的预期就业方向相符合,而专业导师的职称学历相对而言并不受到重视。

在教学互动与师生相处方面,本科生对专业导师的师门门风、教学方法和侧重点以及专业导师为人处世的风格重视程度相当,而不注重学生和导师间性格的契合度。

在与专业导师所能提供的指导时间与机会的各因素中,专业导师的责任感是本科生在选择专业导师时最重要的因素,而专业导师的年龄则不被本科生作为重要影响因素来考虑。

在专业导师能够为学生提供的未来发展机会的各个因素中,实习机会、就业机会和深造机会三个因素在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时的重要程度均相当。

3 高校专业导师吸引本科生的对策措施

在高校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的过程中,虽然学生掌握有选择权,但专业导师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吸引具有发展潜力的门生。

3.1 提高专业导师自身素质。本科生的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导师。在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更中意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导师,因为这些导师自身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科研敏感度,而且他们更会运用科学的培养方式教人育人,对本科生的学习生活有着更为专业的引导和启发。

3.2 展现独具特色的师门风采。具有特色的师门风采对本科生来说是一股强大的吸引力。专业导师可以尽情发挥个人魅力,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风格,以便吸引到更多的人才。譬如,资历较深的专业导师可以展现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以亲近随和的态度来增加学生的吸引力;新近的年轻专业导师则可以发挥他们积极活力向上的科研态度,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从而赢得更多的学生青睐。

3.3 加大宣传力度。专业导师可以增加与本科生交流的机会,包括见面交流会、网上论坛进行宣传介绍等,增加本科生对专业导师的了解。当然,在这之中要确保宣传信息的真实可靠,为本科生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不实的信息反而会使学生对导师的印象大打折扣。

3.4 增加资源与福利。除了专业导师自身的高素质和独具特色的门风外,专业导师还可以为本科生适当地提供查找重要数据等有价值的资源,也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出席学术会议、参与课题等,或者提供较好的实习机会等。

3.5 建立联合培养方式。当前,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建成联合培养模式,即专业导师组成小组对各自所带的本科生进行联合培养。这种培养模式下,不仅可以提升导师的指导水平,还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根据这一培养方式的经验,我们还可以采取跨专业、甚至是跨校的导师联合培养模式,从而使得各学科相互交融,营造更加宽泛的学术气氛,从而使得本科生博采众长。

注:本文为福州大学第七届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本科专业导师制模式探讨》的阶段性成果。

[1] 史爱荣,孙宏碧.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 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裘克安.世界著名学府——牛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4]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 陈云龙.两个层次 两种导师——湛江师范人文学院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2):104-107.

[6] 林丽娟.导师制与本科教育改革[J].中国教工,2003(8):36-37.

[7] 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 26(5):80-84.

[8] 周保垒,马雷.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初探[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2):71-74.

[9] 王光霞, 刘贵坤.本科生导师制在高校本科教学中的深层意义[J].现代教育科学, 2003(1):88-89.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V eraW an g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