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失血性休克100例急诊抢救体会
2012-05-25吴靖波
吴靖波
创伤失血性休克100例急诊抢救体会
吴靖波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民医院急诊科,中山 528415)
就创伤失血性休克100例急诊抢救体会进行探讨。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在某医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00例,对其进行急诊抢救。10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经过急诊抢救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80例(80%),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6例(16%),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4例(4%),其中死亡2例,抢救总有效率96%。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时,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医生对患者病情判断要准确。
创伤失血性休克;脱证;抢救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由外伤失去大量血液,使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下降引起全身组织器官血流不足,最终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代谢紊乱及功能障碍,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创伤失血性休克极为严重,如果不及时予以急诊抢救治疗,那么后果不堪设想[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在某医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00例,其中男81例,女19例,年龄15~55岁,平均28.5岁。其中坠落伤28例,锐器伤34例,交通伤28例,机器绞伤2例,其他原因外伤8例。心、胸损伤12例,脾破裂8例,大血管损伤20例,肝破裂19例,颅脑外伤21例,单纯骨折17例,其他部位损伤3例。
1.2 急诊抢救方法
1.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异物或分泌物造成的呼吸道堵塞是多发伤最常见的问题,可引起伤者出现窒息、青紫和呼吸困难[2]。在现场急救中要首先查清有无呼吸道堵塞。清除堵在口腔、咽喉部的异物或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为进一步的救治奠定基础。判定病人呼吸停止后,应立即对病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是:将一块干净的手绢或其它透气好的布料置于病人的嘴上。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尽量张大嘴包严病人的口唇。左手拇指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孔,缓慢持续地吹气,看到病人胸廓有起伏即可。或者行气管插管,球囊呼吸器辅助呼吸。吹气时间为每次两秒钟,连续吹两口气。吹气不要过猛,以免引起胃扩张[3]。
1.2.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包括意识状态和瞳孔,皮肤色泽、温度和湿度,周围动脉搏动,血压和脉压差,呼吸频率与深度,体温,尿量及性质、尿相对密度,中心静脉压及周围表浅静脉充盈度等。在病情观察过程中,可使用床旁监护仪,但不能完全依赖监护仪器显示的数据,而应将细致观察与仪器显示相结合,以防仪器误差。如合并血气胸者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合并骨折者应镇静、夹板固定,以防骨折加重。但这些均为早期处理,若继续有活动性出血,则应积极备血,立即联系手术科室,进行彻底止血,这样才有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必要时开启急诊绿色通路,先行挽救生命[4]。
1.2.3 心肺脑复苏处理 发病后约5~6min现场实施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在现场急救还是在转运途中,一旦伤者出现心脏骤停,都应立即将患者平放在木板床或平地上,紧急实施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及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等措施,以使心脏恢复跳动。之后要给予吸氧、呼吸兴奋剂、脱水利尿剂等,以维持呼吸、循环和大脑功能的相对稳定,避免再次发生心脏骤停。
1.2.4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尽量选用粗而直的上肢静脉,以套管针注射,并妥善固定,确保液体快速进入体内。必要时行锁骨上、下静脉穿刺,连续测定中心静脉压以指导液体的补充。补液成分与速度的控制:先快速输入平衡盐液或生理盐水;重度休克时应在10~30min内输入2000ml液体以扩容。若输血后病情未见好转,或暂时好转后血压又下降,则提示失血量在40%以上或有严重内出血,应立即输入全血或手术止血。在快速补液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有无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泡沫样血性痰,慎防由于快速输液、输血所致急性肺水肿。在抗休克的同时应注意保暖:可加盖棉被,使用空调调控室温;勿用热水袋,以免加重微循环障碍。
1.2.5 合理性液体复苏 采用的晶体液为平衡盐、生理盐水和林格氏液,胶体溶液有706代血浆、心旋糖酐、血定安,并积极备血,输入浓缩红细胞、血浆,同时采用7.5%高渗盐水,它能迅速扩容,改变循环,安全量为4ml/kg。输液时晶胶比为2:1~3:1,补液速度应先快后慢,使收缩压维持在70~90mmHg,尿量≥25ml/h[5]。
2 结果
表1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疗效 [n(%)]
3 讨论
3.1 10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经过急诊抢救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80例(80%),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6例(16%),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4例(4%),其中死亡2例,抢救总有效率96%。
3.2 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时,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医生对患者病情判断要准确,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要掌握;医护人员技术操作要熟练,抢救工作要快速准确,抢救程序要明确;各种抢救药品、抢救器械要准备充分,性能良好,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提高抢救成功率。
[1] 李莉燕,万明玉,肖育梅,等.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05):156-159.
[2] 马士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 2009,(10):166-168.
[3] 李宁.护理差错51例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淮海医药,2009,(01):174- 176.
[4] 袁素芹.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管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32): 180-183.
[5] 黄学美.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J].中外医疗,2009,(03):166- 168.
(2012-03-20)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1.059
1672-2779(2012)-11-0089-02
本文校对:王治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