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50例
2012-05-25赵莉
赵 莉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50例
赵 莉
(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宝应 225800)
探讨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将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以观察2组的整体疗效。对照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60%,观察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90%。2组的临床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在纯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干预治疗,可以提高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干眼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上出现眼睛干涩、酸胀、视物疲劳等不适症状,甚至会有畏光、自觉异物感及视物模糊等症状的出现,这些统称为干眼症[1]。近年来我国随着视频终端的广泛使用及居住、办公环境空调设施的普及,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对干眼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其治疗也从原来单一的人工泪液疗法转向个体化治疗。本文将我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我院2007年至2010年间治疗的干眼症病人,共有10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75例,年龄最大者47岁,最小者31岁,平均为36.5岁;平均病程为1.4年。
1.2 研究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滴眼液改善眼睛表面湿润度,帮助其提高视力。观察组在滴眼液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清热养阴、生津润燥等中草药治疗,同时配合攒竹、承泣、迎香等穴位的针灸治疗。
1.3 疗效标准 有效:经过临床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恢复正常;显效:经过临床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无效:经过临床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未见明显改善,甚至病情进一步加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若<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反的,若>0.05,则认为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2 结果
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如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将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达到有效及显效的患者统计为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由表1可见,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约为6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率约为90%。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0.05)。
3 讨论
干眼症是角结膜干燥症的俗称,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2]。该病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想睡、会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眼皮紧绷沉重、分泌物粘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暂时性视力模糊;有时眼睛太干,基本泪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泪液分泌而造成常常流眼泪之症状;较严重者眼睛会红肿、充血、角质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丝状物粘附,长期之伤害则会造成角结膜病变,并会影响视力。
对于干眼症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局部应用人工泪液、药物刺激泪腺分泌泪液、保存患者原有泪液、抑制炎症反应、下调免疫活性等方法。对于常规治疗方法疗效不佳的患者可以给予手术治疗,对有可能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的严重干眼症患者建议采用手术治疗。中医理论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口服补益、针刺外治、中药穴位注射、离子导入等方法,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3]。本研究中发现,在纯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干预治疗,可以提高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因为清热养阴、生津润燥中药能够从整体上调节机体阴阳,改善临床症状。
在用药治疗之外,干眼症的防治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多眨眼是一种保护性神经反射动作,泪液层可以使泪水均匀地涂在角膜和结膜表面,以保持湿润而不干燥;注意用眼卫生,勤洗手,不要用手揉搓眼睛,用眼1小时左右休息一会儿,闭目养神,眺望远处;长期应用电脑工作的人群,特别是年轻人应该注意及时治疗干眼症症状,减少使用电脑时间,避免连续长时间使用电脑。工作的姿势和距离也是很重要的,尽量保持在60cm以上距离,调整一个最适当的姿势,使得视线能保持向下约30°,这样的一个角度可以使颈部肌肉放松,并且使眼球表面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到最低;注意饮食,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同时增加维生素A、B1、C、E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豆制品、鱼、牛奶、核桃、青菜、大白菜、空心菜、西红柿及新鲜水果等,维生素C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胞氧化。干眼症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疾病,是眼科界研究的热点,在临床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专研个体化治疗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
[1] 刘祖国.干眼的诊断[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18-120.
[2] 洪慧,付智勇,熊世红.干眼症的药物疗效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06,23 (1):38-39.
[3] 付笑笑,张媛梅.干眼病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河北医学,2007, 13(4):69-70.
(2012-03-12)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1.025
1672-2779(2012)-11-0038-02
本文校对:王治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