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78例
2012-05-25赵惠
赵 惠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78例
赵 惠
(贵州省清镇市第三人民医院针灸科,清镇 551402)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78例之临床疗效。将患者分为中西医治疗组和传统对照组,治疗组除针灸、中药外另用Vit B12注射液、Vit B1注射液和氢溴酸加兰他敏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组痊愈23例,显效12例,有效4例,痊愈率为58.97%,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14例,有效8例,痊愈率为41.03%,总有效率为94.6%;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明显提高了痊愈率,并缩短疗程。
周围性面瘫;针灸疗法;穴位注射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称为“口僻”,它对患者的身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笔者根据多年的治疗经验总结出一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门诊病例72例,住院病例6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男17例,女22例,年龄在13~65岁之间。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在8~74岁之间。
1.2 诊断标准 患者一侧额纹消失,眼裂扩大,眨眼功能消失,鼻唇沟消失或变浅,口角向健侧歪斜,不能做鼓腮、吹气、皱眉等动作,或漱口时有漏水,部分患者可有舌前2/3味觉减退。排除脑血管意外、肿瘤、外伤、格林巴利、中耳炎等疾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取患侧头维、阳白、攒竹、迎香、牵正、人中、合谷穴,流涎加地仓、颊车,针刺并加灸,留针15分钟,手法视患者病情轻重及体质强弱和针刺敏感度而定,一般为平补平泻,温和灸。风寒、虚寒者加灸肩髃和风池,隔日1次,次日用皮肤针轻叩患者面部,微红后加拔火罐15min,取罐后用5ml注射器抽取氢溴酸加兰他敏注射液5mg加Vit B12注射液0.5mg+Vit B1注射液0.1g在患侧风池和太阳穴行穴位注射,每穴2ml,隔日1次,和针刺交替进行。口服牵正散加味,口服中药前先用滚热的中药液置于杯中熏蒸患侧面部,待中药温凉后口服,一日3次。
1.3.2 对照组 取穴同治疗组,进行针刺治疗,并同治疗组用中药牵正散加味。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全部消失,表情自如,谈笑时无任何异常。显效:面部静观基本无异常,做极度鼓腮、呲牙等动作时有轻微口歪。有效:症状较前有改善,但额纹不对称,闭眼时眼睑不完全闭合,谈笑时仍有明显口眼歪斜症状,无效:症状基本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2组患者在同一疗程内10~15d后结果对比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 n,%]
由此,从上表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针刺和中药治疗面瘫。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面瘫是因机体正气内虚,外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为病。《诸病源候论》云:“偏风口,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于夹口,其筋偏虚,而风因乘之。使其经筋偏急不调,故令口僻也。”《针灸大成·治症总要》云:“口眼、颊车、合谷、地仓,人中。”“凡向左者宜灸右,向右者宜灸左。”这些古文献的论述,为我们从中医的角度进行治疗本病提供了指导。我们针刺及穴位注射所选穴位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经为辅,采取局部近取及循经远取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针刺及穴位注射的交替进行。牵正散出自《杨氏家藏方》是治疗中风、口眼斜的有效方剂。方中白附子善祛头面之风,僵蚕善祛络中之风,兼能化痰,全蝎祛风而善止痉。三药直走头面络脉而为祛风、化痰通络的要药,再根据不同的症状而作适当的加减变化,适当加入其他药物,如辛凉解表、辛温解表、清热、散寒、补气、活血化瘀等调整方剂的寒热温凉,使之切合病情,从而更好的发挥牵正散的治疗作用。
从现代医学来看,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当面神经组织有炎症、水肿时也会波及面部表情肌中的面神经分支和末梢纤维而致缺血水肿,引起同侧面部表情肌运动瘫痪,出现相应的面瘫症状。因此,我们在治疗过程中用加兰他敏注射液,对运动终板上的N2胆碱受体有直接兴奋作用,可改善神经肌肉传导,并有一定的中枢拟胆碱作用;维生素B12注射液可使神经髓鞘脂类合成及维持有髓神经纤维功能完整;维生素Vit B1缺乏可影响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出现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均受影响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炎,辅以治疗以营养神经,消除面部神经水肿和炎症。在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中,还要注意患者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针药合用配合得当,相得益彰,能迅速使患者阴阳调和,气血通畅,瘫痪麻痹之肌肤神经得以濡养,改善受损面神经和面肌营养状况,促进面神经炎症的消除和水肿的吸收,从而有利于病损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2012-04-01)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1.024
1672-2779(2012)-11-0037-01
本文校对:杨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