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高职院校国际化现状调查报告

2012-05-24李敏玉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国际交流国际化办学

李敏玉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当前高职院校国际化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均强调,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构建教育开放合作新格局。为真实了解广东省高职院校国际化现状,探索推进广东高职国际化的道路,笔者与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问题研究》课题组成员一道,对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1.问卷情况

问卷共40题,包括38道封闭式问题和2道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涵盖国际化办学理念、组织与制度保障、教学与课程设置、师资国际化培养、国际学生项目、合作办学项目、校园国际化氛围营造等方面,开放式问题主要调查院校国际化工作的突出成绩和瓶颈。

2.样本情况

课题组选取了广东省14所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派发1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份,1份为无效问卷。13所院校情况如下:

样本选择兼顾了不同专业类别、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保证调查结果能较真实反映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国际化现状。

二、调查结果

1.国际化办学理念

国际化办学理念是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前提,调查中,38.5%的院校制定了国际化的发展战略,46.2%的院校近期计划制定,表明大多数院校已经意识到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的重要性。调查显示,69.2%院校的师生员工对国际化持支持理解的态度,当然,也有30.8%院校的师生员工对国际化不太理解和支持。

2.组织与制度保障

做好国际化工作,必须有稳定的队伍和完善的制度保障。调查显示,23%院校成立了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53.8%有独立的国际交流合作处,15.4%设立了国际教育学院。69.2%有1-2名专职外事人员,30.8%有3-5名专职外事人员,38.5%的院校二级院(系)有负责国际交流合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

在制度建设方面,38.5%的院校将全校性外事工作会议当作推进国际化常态机制,外事会议参加人员普遍包括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教职工代表。61.5%没有计划召开全校性外事工作会议。23.1%出台了激励二级院(系)拓展国际合作项目和资助学生出国留学交流的制度。

3.教学与课程设置

院校要开展中外实质性合作,教学与课程设置必须与国际接轨。61.5%的院校结合国际市场因素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92.3%要求学生学习职业外语,61.5%设置了国际文化课程,46.2%有全英文或双语授课的课程。不过,仅15.4%制定了英文版的教学大纲和学生培养计划,这对拓展与国外院校的深度合作不利。

4.师资国际化培养

院校普遍认识到师资国际化培养对院校国际化的重要意义。53.8%将专业教师赴境外企业实习、短期访学及讲学等数量,纳入专业建设的指标,46.2%采取措施鼓励非外语类教师提高外语技能,38.5%定期组织教师赴境外企业进修,53.8%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赴国外大学短期学习,46.2%鼓励与境外优秀科研机构开展联合科研。

5.国际学生项目

与师资国际化培养相比,对国际学生项目开拓显得不太重视。调查显示,招收了留学生(含港澳台学生,下同)的院校仅占23.1%,仅15.4%招收了学历类留学生并设置了相关奖学金。二级院(系)开展了学生境外游学项目的仅占46%,仅38.5%每年资助一定名额的学生出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精神,仅38.5%定期组织学生赴境外大学参加夏令营或冬令营活动。选派学生到国际知名企业顶岗实习的院校仅30.8%。

6.合作办学项目

76.9 %的院校与境外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项目,15.4%的院校项目达6项以上。38.5%的院校认为合作办学对院校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专业和课程建设。但多数院校的合作办学,仅停留在输送毕业生到境外大学读本科的层次,开展了真正意义合作办学的不超过受调查院校的半数。

7.校园国际化氛围营造

92.3 %的院校有英文网页,但仅38.5%能对网页定期更新。61.5%设置了国际文化课程,30.8%定期开展外事礼仪纪律培训,84.6%经常或偶尔举办国际文化活动,38.5%成立了国际文化或国际交流类学生社团。

8.突出业绩和瓶颈

各院校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突出业绩各有千秋,分别体现在管理骨干、教师和学生出境培训、国际化理念深入人心、外教管理等方面。工作瓶颈主要体现在几方面,一是层次低和知名度不高导致合作院校少,二是缺乏足够的政策、资金、制度配套,三是二级院(系)未能真正参与国际化,四是学生外语水平和参与国际教育的兴趣不足。调查中,一所非珠三角的地方院校表示,迄今为止没有开展过国际化的工作,师生对国际化不理解不支持。

三、广东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存在的问题

1.院校发展不均衡

广东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院校之间的发展水平较为悬殊。这一点,不仅体现在珠三角院校与非珠三角院校之间,即使同处于珠三角的院校,水平也参差不齐。

下面选取三所院校,对11个关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1个指标中,A校持肯定态度指标达90.9%,B校为36.4%,C校为0%,说明院校之间国际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国际化工作固然与院校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有关,更重要的还是决定于院校自身的发展思路和水平。

2.国际化办学理念有待深化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国际化程度已经成为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否所有院校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呢?仅38.5%的院校制定了国际化发展战略,23.1%成立了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意味着大多数院校的决策层没有认识到国际化对于促进院校跨越式发展的意义。

反观本科院校的发展实践,不难发现国际化理念对于院校发展的重要性。早在2000年,中山大学已把“立足广东、面向海外、服务地方、面向全国”定位为学校的发展战略和策略;早在2004年,华南师范大学就将“实行全方位开放办学”列入在“十五”规划和未来10年的奋斗目标,这两所院校在广泛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大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3.人员机构不够健全

“有位才能有为”,国际化工作专业性强,必须有充足的专业人才和机构。调查显示,近半数高职院校没有独立的国际交流合作处,逾八成的院校没有国际教育学院,专职外事人员配备不足,69.2%的院校仅有1-2名专职外事人员,其中包括学生人数在5000-20000之间的院校7所。此外,上下没有形成合力,普遍存在着二级院(系)功能发挥不足的问题,仅23.1%的院校制定了激励二级院(系)拓展国际合作项目的制度,58.4%的院校二级院(系)没有国外联合培养项目和学生境外游学项目。

4.教育国际化内涵认识不足

教育国际化是包括教育理念国际化、教学国际化、师资国际化、学生构成国际化、科研国际化等在内的全方位国际化。但多数院校的认识仅局限于人员往来等浅层次交流,势必导致国际化工作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无法真正引起决策层和师生员工的重视和支持。

四、对广东省高职院校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思考

1.做好国际化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国际化的认识水平和发展程度参差不齐,要深入推进广东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必须做好高职院校国际化工作的顶层设计。上级职能部门要清晰制定一段时期内要达到的国际化目标,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加强指导。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层次和知名度较低的问题,主动寻找合作对象比较困难,上级职能部门如给予政策资金扶持,则可改善这一状况。如组织境外集体推广活动,通过“政府搭桥,院校唱戏”的模式,帮助高职院校出动出击,寻找合作契机。每年按照一定比例下拨国际化工作资金,帮助院校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针对院校之间国际化水平差距较大的现状,成立国际化协作组织,定期开展工作研讨、理论学习、“一对一”帮扶等活动。

2.国际化办学理念融入中心工作

要统一全院思想,通过专题研讨,增强教职工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的紧迫感。梳理整合国际先进的职教理念、方法和各校鲜活的经验,结合院校现实条件,探索国际化办学模式、机制、操作路径和方法。国际化工作要切实融入教学育人中心工作,通过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和课程体系,按照国际化目标实施教学管理等方式,使国际化发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

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主题,从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管理、职业资格认证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机构升级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稳步推进学分制建设,借鉴境外先进的教学评价经验和做法,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

3.依托激励机制形成国际化合力

激励机制是调动全院积极性,形成国际化合力的有效措施。要将国际化纳入二级院(系)评估指标体系,与收入分配挂钩。鼓励创办国际化专业,参照省级示范性专业标准下拨建设经费。对引进国际证书的单位予以资金支持,对设立国际证书考点的单位予以重点奖励。定期召开外事工作会议,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4.着力营造国际化氛围

良好的国际化氛围是吸引师生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最佳土壤。要开设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国际法、外国文化等课程,定期举办境外游学分享会、中西文化比较论坛,培养学生对国际文化的认同和国际事务处理能力。成立跨文化交际、国际交流协会等学生社团,发挥微博等网络媒介优势,动员和团结学生共同参与国际化工作。院校自身要增强营销意识,通过定期更新英文网页和画册,委托境外代理,主动赴境外高校访问等形式,广泛宣传,提高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1]陈万强,王有存,周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J].中国高等教育,2008,(18).

[2]贺继明.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14).

猜你喜欢

国际交流国际化办学
聚焦港口国际化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国际交流与合作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