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天的诗章

2012-05-21黄福安麻争光

河南电力 2012年8期
关键词:荷花诗人

_黄福安 _麻争光

夏天热情而多变,暑热使人烦躁。文人雅士们大多去避暑了,因而从古到今,关于夏天的诗作并不多,至少比吟诵春秋美景的诗作少了许多。

是啊,夏天的日子的确难熬啊!你看,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挑酒的汉子吟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施耐庵的这首诗,反映了北宋王朝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状况。在赤日炎炎的夏天,禾苗枯焦,农夫心急如焚,而公子王孙却手摇蒲扇,逍遥自在。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啊!

另一首与农事相关的诗《锄禾》广为人知,流传了一千多年。诗的作者是唐朝人李绅(一说是聂夷中作),诗中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夏日里农民劳作的艰辛,感叹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故又称作《悯农》,李绅因此而获得了“悯农诗人”的称号。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早年写的《观刈麦》是一首描写五月麦收时节的叙事诗,诗中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肌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首诗详细地描绘了农家收麦的场景:夏日南风吹,五月小麦黄,青壮年农民在南冈上冒着酷暑割麦,农妇领着小孩送饭到田间。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农夫尽管累得筋疲力尽,也不觉得炎热。另一边,一个贫穷的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旁边拾麦穗。她家的田地已经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穗充饥。诗人触景生情,为自己的舒适生活而感到惭愧,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

不能要求所有的诗人都去关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劳苦大众,夏天自有夏天的风景,诗人的感受各不相同,诗人笔下的夏天也各不相同。

宋朝诗人范成大诗中的夏日田园就别有兴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中写的是农家耕田绩麻、儿童学习种瓜的情趣。

魏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了闲适的田园风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染,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渴望田园生活,他的笔下自然是摆脱樊笼、复归自然的恬淡和洒脱。

唐朝大诗人杜甫历经战乱,一生坎坷,对劳动人民的困苦生活有深切的了解。他笔下的夏天是另一番景象。他在《夏日叹》中写道:“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他在《夏夜叹》中写道:“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在杜甫的眼中,看到的是久旱无雨、良田起尘、飞鸟苦热、池鱼涸泥的情景,盼望万里风起、飘飘吹裳,感叹仲夏夜短、开轩纳凉。所以,杜甫不仅写了《夏日叹》,而且写了《夏夜叹》,表达的是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大多数关于夏天的诗作是写夏日美景的。

唐朝山水诗人孟浩然在《夏日南亭怀辛大》中写道:“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诗中写出了山光、月色、荷香、竹露的景致。

南宋诗人陆游在《幽居初夏》中写道:“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陆游眼中的夏天有湖光山色,水满鹭飞,草深蛙鸣,槐树茂盛,小径幽幽,新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刚刚开放。午睡醒来,诗人手捧茶瓯,无人畅谈,颇有寂寞之感。陆游的另一首《初夏绝句》写道:“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这首短小清新的诗,写出了初夏时节的田园景色,在桑麻夹路的小道上行走,心情更为恬静。

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速度估计的高分辨距离像补偿算法。首先,利用互相关FFT法对目标参数进行粗估计,并结合速度和距离的先验知识设置合理的搜索区间。然后基于最小波形熵准则,采用MDCFT进行精确估计,实现距离像的运动补偿。

宋朝大词人苏轼的《鹧鸪天》写的是夏天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词中写了远处的山林,近处的翠竹和村舍围墙,周围的池塘乱草,蝉鸣鸟飞,红色的荷花散发出细细的香味。夕阳西下,诗人手持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了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中的夏天则更为洒脱,他在《夏日山中》中写道:“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在酷热难耐的夏天,诗人躲进山林中,索性脱光了衣服,裸露在松树林里,把头巾挂在石壁上,头发披散,沐浴林中清风。多么率性、多么放浪不羁的李白啊!

诗人们对夏天的荷花十分钟情,有许多写荷花的诗。李白的《夏歌》写道:“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诗中写了荷花三百里,西施泛舟采莲,引起万人争看,使得宽阔的若耶湖也显得窄了。

宋朝诗人杨万里有一首写荷花的名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六月的美丽西子湖畔,艳阳高照,碧绿的荷叶无边无际,荷花开得十分艳丽,多么美好的景色啊!

生如夏花

唐朝诗人韦应物在《始夏南园思旧里》中写道:“夏首云物变,雨馀草木繁。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对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初夏时分春花大多已败落,只有池中的荷花刚刚开放,蝶舞鸟鸣,诗人颇有些惆怅。

宋朝诗人秦观的《纳凉》也写到了荷花:“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月明风起,池中莲花暗香浮动,沁人心脾,的确让人感到几分凉爽了。

王昌龄的《采莲曲》写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写出了采莲的情趣。

除了荷花之外,夏天盛开的还有石榴花、百合、茉莉等。杜牧在《山石榴》中就写道:“似火石榴映小山,繁重能播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鬓。”娇艳的石榴花戴在佳人的头上,让人疑心是会烧了美人的云鬓,石榴花的火红跃然纸上。

唐代李昂则直言:“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的确与众不同。

有诗写夏天之热:“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有诗写夏凉:“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

有诗写夏水:“涧影见藤竹,潭香闻芰荷。”

有诗写夏花:“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有诗写夏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苏轼生动地描绘了夏天下雨的景色:“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黑云似泼墨,雨点如跳珠,写得十分形象。

明朝诗人朱瞻基的《夏景》写了雨后的祥和气象:“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写得颇为闲适、清凉。

每个人对夏天的感受可能都是不一样的。在炎热的夏天,在辛苦劳作之余,读一读关于夏天的诗句,也许心中多一些沉静,身上多一分清凉。

猜你喜欢

荷花诗人
新锐诗人
遇见一名诗人
为什么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荷花
诗人猫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