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速览
2012-05-21
新星座,新技术《Via Satellite》,2012年6月刊
放眼当今全球卫星产业,卫星移动通信服务(MSS)运营商已经成为最热心的卫星和卫星技术投资人之一。国际移动卫星公司(Inmarsat)、铱星公司(Iridium)和全球星公司(Globalstar)等MSS运营商投入巨额资金打造新一代卫星星座的壮举早已尽人皆知。本期《Via Satellite》杂志对Inmarsat、Iridium、全球星(Globalstar)和瑟拉亚(Thuraya)这四家MSS运营商的首席技术官(CTO)进行了独家采访,将为读者揭示除新星座之外的最新MSS技术趋势。
面对风头正劲的Ka频段热潮,Inmarsat公司已经通过公布全Ka频段的“全球快讯”(Global Xpress)计划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该公司目前正致力于L、Ka频段混合解决方案的研究,L频段和Ka频段服务的无缝结合或许将不再是梦想。而Iridium公司则表示愿意将自家的服务作为Ka频段服务的补充,帮助其实现对高纬度或边远地区的覆盖。此外,有效载荷商业搭载、卫星信号室内覆盖、“无中断”移动服务以及终端设备小型化等问题也是CTO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Iridium公司的CTO在采访中坦言,地面无线通信领域是其重要的技术灵感来源之一。这也许恰好解释了本期杂志采用iPAD作为封面创意的原因。
增强现实精确导航《GPS World》,2012年6月刊
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CCTV5的《豪门盛宴》节目使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技术展示了3D效果的虚拟球场,引发了众多观众对AR技术的兴趣。如今,以各类新奇的电子娱乐应用为媒介,AR技术正逐渐“步入寻常百姓家”。但AR技术的应用并不仅限于娱乐,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和技术系统公司(Technology Systems Inc.)联合开发的“增强现实通用作战图”(ARVCOP)系统充分展示了AR技术在军事作战领域的应用前景。
在两栖突击战车(AAV)上进行的相关测试中,ARVCOP系统能够在AR技术和GPS技术的配合下,直接将导航路径显示在车顶摄像机拍摄的实时视频图像上,并可根据战车的位置和航向数据自动调整导航路径。AAV驾驶员无需依赖地图、雷达等其他信息,即可完成在高对抗作战环境下的精确导航。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已经开始为两栖突击战车装备ARVCOP系统。
地理空间技术好,各类运输都需要《Geospatial World》,2012年5月刊
最新一期《G e o s p a t i a l W o r l d》杂志以“运输”(Transportation)为专题,全面分析了地理空间技术在运输产业中的应用现状,而以卫星导航为典型代表的卫星技术也在运输产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海洋运输一直是卫星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设备早已成为运输船只的必备品。此外,天基雷达图像可有效发现冰川并跟踪其移动轨迹,从而显著提升船只防撞系统的精度和效率;卫星测高数据也是航海人员估测洋流信息的关键输入条件之一。航空运输方面,美国已率先将卫星导航确定为“下一代”(NextGen)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核心技术,气象卫星的应用也为提升航空运输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众所周知,公路和铁路运输同样离不开卫星技术,而在无人驾驶汽车等前沿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卫星技术仍将继续扮演关键角色。
亚洲卫星产业蓄势待发(续)《Satellite Evolution Asia》,2012年5/6月刊
本期《Satellite Evolution Asia》继续刊登了“亚洲卫星产业蓄势待发”一文的第二部分。文章结合第一部分中的分析,对亚洲卫星产业未来五年(2012年~2016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随着亚洲市场的带宽和服务质量(QoS)需求不断提高,可用卫星轨位的相对不足已成为困扰卫星运营商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运营商们向卫星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通信卫星不仅要具备更高的效费比,并且还需要拥有在轨调整覆盖区域、频率和路由交换的能力。卫星发射领域则有望成为卫星产业逐渐向低成本模式过渡的突破口。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将可能使卫星的发射成本大幅度下降。但是,天地一体通信网络的扩展和移动数据业务流量的激增也将导致能源消耗量的增加,进而对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在成本更低的清洁能源出现之前,亚洲卫星产业仍将难以全面采用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