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火热的人生教科书

2012-05-16雷嗣宇

祖国 2012年9期
关键词:李德生回忆录爷爷

雷嗣宇

李德生这个名字,我很早就熟悉。

这是因为,我的奶奶是一位老红军,开始在红一方面军,长征时期一度编入红四方面军,曾任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妇女先锋团团长,她叫王泉媛。就是这位有着传奇人生色彩的老红军,为李德生将军倡导的首届全国“火炬引导我前进” 夏令营点燃象征理想和胜利的火炬。奶奶生前常说,红四方面军里出了一位元帅,叫徐向前。还出了一位中央高层领导,叫李德生。又是因为,2001年暑期,我和姐姐雷帆一起荣幸地参加了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在京、津、冀地区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火炬引导我前进” 夏令营,受到李德生老将军的热情勉励。从那时起,我的心里便对李德生老前辈充满尊敬和爱戴之情,把这位老首长视为“忘年交”,视为可亲可敬的爷爷。每逢想起自己在李爷爷倡导的“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活动中留下的记忆和受到的锻炼,奋进的力量便油然而生。

一年前,2011年5月8日晚,当我从电视新闻联播中得悉李德生爷爷不幸逝世的讣闻时,悲伤地流下眼泪……

我是2007年冬应征入伍的,是南京军区驻福州某部通信站的女战士。由于我经常做师史馆的兼职讲解工作,对军史的研究很有兴致,爱读将帅回忆录。最近,在李德生爷爷逝世一周年之际,我又通读了一遍《李德生回忆录》,读后掩卷沉思,感想颇深也颇多。于是,写下了这篇文字。

《李德生回忆录》分为17章64节,共30余万字。这是怎样的一部书啊!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开国将军通过对自己60年革命经历的回忆而揭示出人生真谛的一部火热隽永的人生教科书。

人,必须十分重视人生道路的选择。李德生爷爷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正确地解决了这个严肃的人生命题。

回忆录的第一章“担任童子团团长”这一节,是很值得品味的。历尽放牛娃艰辛的李德生爷爷,12岁那年在家乡大别山腹地的柴山堡地区遇着了黄(安)、麻(城)起义的红军队伍。少年李德生在讲述了童子团团长这段经历后这样说:“从那时起,我就坚定了一个信念,跟着共产党走,跟着红军干革命。应该说,这是我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

1930年2月,不满14岁的少年李德生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从这时起,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是他历时7年的红军时期。回忆录的作者在第二章“红军时期的战士生活”中的末尾作了一番综述,认为“这7年,使我仿佛上了一次大学,让我读了一部战斗与生活的百科全书。这7年打下了我革命一生的基础。在以后的岁月里,不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红军生活就清晰地浮现在脑子里,奋力向前的那股勇气,那股豪情,就再也控制不住了!”这段话很是耐人寻味。

是啊,选定人生道路不容易,甚至要有一个痛苦的过程,而坚持把选定的道路走下来,就更不容易了。甚至要经过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李德生爷爷选定共产主义道路之后,便义无反顾,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崇高的、最壮丽的事业。

一部《李德生回忆录》,使我鲜明地看出,李德生爷爷在忠于信仰,追求真理的奋斗中,是激流勇进的。任何险恶的环境,任何凶悍的敌人,都奈何不了他那颗共产主义者的心。在这方面,他堪称我们当代青少年的楷模。

李德生爷爷的戎马经历曲折起伏,但他的革命信念却坚如磐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在基层战斗在最前沿,负过重伤,还被张国焘路线开除过党籍,虽经百般挫折,仍跟着党三过雪山草地,扭不回他那心中坚定的革命信念;抗日战争时期,他随八路军129师奔赴抗日前线,苦战华北敌后,先后在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团长的岗位上打了“响堂铺战斗”、“南关破袭战”、“智取马坊据点”等诸多硬战、恶战和巧战,锻炼了他那英勇善战、果敢机智的指挥才能;解放战争时期,他随刘鄧大军南征北战,在团长、旅长的岗位上,率部首战上党、跃进大别山、鏖战淮海中原、进军大西南,大显他那勇往直前的一派雄风;抗美援朝期间,他在师长、副军长的岗位上,为了和平率部入朝作战,创造辉煌战例,在上甘岭战役中打出了军威国威,显示出他那不打败侵略者不罢休的钢铁般的意志……李德生爷爷的这股任何力量都顶不回的愈挫愈奋的斗争锐气和扑不灭的熊熊燃烧的斗争火焰,使我为之倾倒,也震撼了我的心灵。《李德生回忆录》为我们诉说了一个属于过去的伟大时代,诉说了那个时代火热的战斗生活和为创造那种生活而奋力拼搏的英雄们。跃然纸上的那一场场向黑暗势力勇猛冲击的英雄壮景,扣人心弦,动人心魄。读着《李德生回忆录》,总觉得有一种力量撞击着我的心扉,是那样的强烈,那样的持久。

那催人奋进的力量哪里来?通览了《李德生回忆录》,我才知道是从三山一岭来。哪三山?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哪一岭?上甘岭。怎么不呢,留在那三山的属于李德生爷爷的人生经历,却指给我们一条人生法则:只要革命理想高于天,才能千锤百炼不怕难。留在那一岭的属于李德生爷爷的人生经历,却见证了一个伟大的真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上甘岭,以及李德生爷爷留下战斗足迹的一切山山水水,展现着史诗般的革命斗争画卷,使我从中获取了力量。这力量,说到底,是信念的力量,是革命前辈对共产主义所持信念的力量。

通览《李德生回忆录》,给我一个突出的印象和感觉,就是李德生爷爷从不突出个人,有着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居,名重不自恃的伟大品格。他占用大量笔墨写了党的领导,写了群众的支持、集体的智慧、烈士的事迹,也写了战友们的合作。这种心胸豁达,坦荡无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回顾历史的革命家风范与情操,怎不使我们深受教益?!

我们当代年轻人读一读像《李德生回忆录》这样的书,不仅眼前开阔,而且内心充实。《李德生回忆录》能成为我们年轻人喜爱的书籍,正是由于它能引导我们严肃地思考人生观问题。李爷爷集60年风雨峥嵘的斗争岁月(指1930年参加红军到1990年离开我军最高学府国防大学第一线工作岗位)之体验,娓娓叙谈且实实在在,像是在一点一滴地教我们学做人、学做事,像是在对我们树立怎样的人生价值观进行指导。

我们这些年轻人,由于涉世不深,人生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在思想上很容易受错误思潮的蛊惑与蒙蔽,特别容易受到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人生价值观念的影响。有些人把流行和时髦当作衡量思想观念正确与否的标准,热心什么“自我价值”的实现,热心搞脱离社会的“自我设计”,自命清高,好高骛远。一旦个人目的实现不了,就抨击社会不公,机遇不等,怨天尤人,以泄其愤。有的把信仰当儿戏或工具,一味地赶浪尖、出风头。《李德生回忆录》一书,是一个警钟:脱离社会需要的任何追求,都是死路一条!

苦苦思索李德生爷爷走过的人生道路,我似乎明白了,任何个人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环境,必须根植于现实。它具体表现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的统一,个人利益对社会利益的服从。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社会舞台,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李德生爷爷的人生成就,就在于面对社会现实,把个人行为与社会责任有机地统一起来。

年轻的朋友们,你想明白什么是奋斗吗?你想从前辈人的奋斗中找到今天的奋斗目标吗?你想通过一位革命长辈的经历思考自己的人生吗?你想对当代青年怎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些探索吗?

那么,我就郑重地向你推荐一部书——《李德生回忆录》。(本文作者系南京军区某师通信站女战士、第二届全国“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营员)

猜你喜欢

李德生回忆录爷爷
大灭绝回忆录
蜜獾回忆录
毒虫回忆录
永远学习李德生老将军的崇高品德
刘华清、宋任穷、李德生同志贺本刊百期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