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援越“忠骨”与亲人四十年后的重逢

2012-05-16

东西南北 2012年9期
关键词:红卫兵杨淑陵园

在越南太原的灵山烈士陵园,耸立着83座坟茔,白色的墓碑上镌刻着红色的文字,死者的名字是用两种文字写成:越文和中文。像灵山这样的陵园在越南一共有57座,一共埋葬的中国人有1400人。40多年过去了,陵园几乎很少有人前来祭扫,人们更难看到,从中国远道而来的身影。那么这些人究竟是谁,他们为什么把最后的生命留在了这里,他们的身份和他们身后,又有哪些神秘的历史和故事?

抗美援越,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好像已经有点遥远,有点陌生了,提起四十年前的越南战争,恐怕现在马上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美国著名的那些越战大片当中的一幕幕情形,热带丛林啊,直升机、燃烧弹、子母弹等等,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在这些惨烈的轰炸和鏖战当中,与美国军队进行殊死较量的,除了北越的军队,还有几十万中国军人。

1965年3月,美军3500名海军陆战队的士兵登陆越南岘港,全面介入越南内战,在当时世界东西方冷战的大格局之下,中国政府决定支援北越胡志明的部队,据史料记载,从1965年到197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出了工程、防空、后勤、筑路等部队,一共32万大军来到越南,当时中国军队的援越战争,无论是对国际还是对国内,都是处于严格保密状态。抗美援越,也就此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颇为神秘的一段历史。而随着这段历史,一同被隐秘的,还有“忠骨埋他乡”的烈士们。去越南找到烈士的埋骨之地,成为越战家属心中最深切的愿望。

家人愿望:找到烈士的埋骨之地

张国珍是中国援越部队高炮62师2营5连2排排长,1967年4月18日,他所在的阵地遭到美军轰炸机攻击,张国珍在已经负伤的情况下坚守阵地。战友陈玉久说,“他那时已经不能说话了,发现他已经被钢珠弹击穿了,那阵儿连长命令他下去,他不下去,如果他下来了,他也就生存了,他没有下来,结果就遭到第二次攻击。”

1967年5月16日,几个军区和民政局的干部来到张国珍家送张国珍的遗物。他的妹妹张桂芬回忆说,“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哥有块手表,是从手上撸下来的,一块上海手表,还有我哥穿的衣服和一套行李及1月30号写的一封遗书:爸爸妈妈,一旦我被敌人的炮弹打中,请爸爸妈妈不要为我伤心,要化悲痛为力量,把弟弟妹妹抚养大,接过我手中的枪,打败美帝国主义,不要处处依靠政府,要自力更生,白手起家,把我们家办成一个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儿国珍,于战火纷飞的越南前线。”

牺牲后,张国珍被追认为一等功臣、战斗英雄,直到他牺牲的消息传回家乡,亲人们才第一次知道了在遥远的南疆,中国的部队正在进行着一场名为抗美援越的战争。

1986年和2002年,张国珍的母亲和父亲相继辞世。张国珍母亲病危期间拉着他妹妹的手说,“桂芬啊,在你有生之年,中国和越南友好了,一定去给哥哥扫墓啊,这是我一生的遗愿,你一定得完成。”

惟一被特批入越的红卫兵队伍

1966年末,10名桂林女中学生和17名北京红卫兵一起在广西串联,当他们走到中越边境凭祥市时,却意外地遇上了一支神秘的军队。经过询问才知道这是一支援越抗美的部队。

这群热血沸腾的红卫兵马上决定,要跟随部队步行到河内,支援世界革命。为了争取军方的同意,他们还派代表去邮局,给周总理发电报,表达自己的革命热情,数天后,北京传来了指示,周恩来回电,不建议红卫兵步行到河内,但可以介绍他们到后勤工程部队锻炼三个月。

蒙毅(当时参加援越的10名女中学生之一,也是提议援越老兵及家属重返越南祭扫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回忆说,当时部队的张政委就来接他们了,张政委说,“你们是周总理特批的,毛主席点头同意的,我们表示欢迎,也希望你们在我们部队经受锻炼,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不给毛主席丢脸,不给周总理丢脸。”这番话,令这些红卫兵们热血沸腾。

1967年1月23日下午5点30分,27个红卫兵秘密出了友谊关,他们也成为特殊年代当中惟一被特批入越的红卫兵队伍,入越后,17名红卫兵被分配到前线部队,10名女中学生则被分配到医疗队和宣传队。

1965年3月2号,美军针对北越的滚雷轰炸行动开始了,这场历时三年零八个月的马拉松式的空袭,湮灭了越南的无数村庄、城镇,炸毁了无数公路、铁路、桥梁,在抗美援越的防空作战当中,中国军队击落了美军飞机1707架,击伤1608架,在保卫越南北部领空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在抢救伤员的同时,在轰炸的间隙,蒙毅等十名女兵还要到前线慰问演出,在一次下部队宣传会演中,她结识了一个年轻的战士。

蒙毅说,“我们很开心地聊着说,喜欢吃什么,我说我喜欢吃糖,南方人,他说他19岁,后来他又悄悄告诉我,实际上他不到19岁,他是报大年龄参军的,我就问他,你到战场上来你不怕吗,他很自豪的那种感觉,说他不怕,当兵就是为了保卫祖国嘛,就是为了世界革命嘛,我说那你牺牲了怎么办,他就说不要紧,我们家还有哥哥和弟弟呢。两个月后,我们再次在前线偶遇。小战士就跑过来,手上拿了一个铁盒,部队那种午餐肉的那种罐头铁盒,铁盒上全是泥,跑过来很兴奋,一下递到我手上,来,给你们吃个糖,打开盒盖一看,那个糖块全是化的,粘在一起,这个小兵就哭了,哭得很伤心,他自言自语地说,我藏得那么好,它怎么会变这个样了呢,我们那几个女兵上去就拿了糖,不管它是纸是糖,拿了就往嘴里放,就跟他说,很好吃,我们带回去吃,他说谢谢你们了,小战士破涕为笑。”

蒙毅不会想到,与小战士的第二次见面竟是永别,一个多月后,她从其他战友那里得知了小战士牺牲的消息。在牺牲战友的墓碑前,女兵们庄严宣誓,有生之年一定要重返越南祭奠战友。

1967年8月,10个经受战火洗礼的女中学生,终于踏上了归国之路,短短八个月的战场生涯,成为她们漫长一生中最难磨灭的记忆,而曾经许下的诺言,却因为中越两国关系的复杂化,变得遥不可及,但她们并不知道,在全中国竟有成千上万的人怀抱着同样的愿望和遗憾。

妻子寄来的巧克力成为战友缅怀的最后纪念

杨淑贞,今年72岁,是北京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1967年3月11日,杨淑贞的爱人郑若杜在越南牺牲,因为无从得知烈士墓地的所在,所以每年的这个日子,她都要去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祭奠丈夫。

1961年,杨淑贞和已经是一名军人的郑若杜结婚,但因为身在军旅,夫妻二人结婚六年,在一起团聚的日子却不足半年。

杨淑贞说,1966年末的那个寒夜,她和丈夫人在北京站像往常一样告别,杨淑贞没有察觉丈夫表现出来的别样留恋,因为她并不知道,郑若杜此去是前往弹火纷飞的越南前线。不久,杨淑贞收到了郑若杜寄来的、地址为广西62信箱的信。当时那个地方很热,杨淑贞给丈夫做了两条绸短裤,还买了巧克力糖给他寄去了,他们那些战友说,那个糖他收到了,本来要打开分给大家吃,后来警报响了,就说等打完仗再回来吃,结果他再也没回来。

当时,郑若杜是中国援越抗美部队62支队的宣传股长。1967年3月10号、11号两天,美军出动数百架次的飞机,对中国援越部队驻守的越南太原市进行了狂轰滥炸,而驻守在此的中国高炮62支队奋起反击。当时战役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击落了美军战机18架。当时的越共主席胡志明还特地发来了一封贺电。这场战役,史称太原防空保卫战,而郑若杜正是在这场战役中壮烈牺牲的。

杨宽让、刘建烈与郑若杜是陕南同乡,同一年应征入伍,同一天入越参战,机灵的杨宽让是侦察兵,高大的刘建烈是二炮手,作为高炮62师的战士,他们共同见证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太原防空战。

四十年后,重新集结越南

四十多年过去了,杨淑贞将她和郑若杜的女儿艰辛地抚养长大,张桂芬姐妹也一直艰难地寻找着张国珍的生前部队和战友,打探哥哥的埋骨之地。

杨宽让和刘建烈都在80年代复员,都在西安工作,直到退休。

21世纪,随着中越关系的正常化,中国居民去越南旅游已经成为可能,身在广西的蒙毅等女兵最早奔赴越南,并辗转找到了抗美援越中国军人的陵园,多年以来,越南各地政府部门都指定专人管理烈士陵园并定期祭扫,即便是在中越关系恶化的那些年,这些陵园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2005年的一天,杨宽让忽然收到62支队战友蒙毅从广西发来的一封信,信中说牺牲战友的陵园已在越南找到,邀他共同前往扫墓,没有任何犹豫,他再次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杨宽让回忆说:“梦想要去的地方,又去了,一看陵园里头,还有墓碑都好着呢,每个人的名字写得一清二楚,陵园里头,场地很光洁,很肃穆,烈士们在这地方躺这么长时间了,他们的年龄最小的才十八九岁,最大的也就三十一二岁,他们在这个地方躺着,默默无闻。世界不断在变化着,我们也在变化着,到那去一看,我们是最幸福的人,和他们比较起来,我们还有啥想不开的。”

2005年的越南之行,让援越老兵们深受震撼,回国后,他们马上发动全国的战友以民间的方式寻访烈属,终于,越来越多的烈士亲人被找到。

2007年9月9日,来自全国十二个省市,平均年龄在六十开外的数十名老兵和烈属跋涉万里,来到了越南的灵山烈士陵园,这里埋葬着62支队的全部83名烈士,这也是这些异国埋忠骨的烈士们第一次与他们的亲人重逢。

(综合摘编自《凤凰大视野》、《大众电视》、新浪网)

猜你喜欢

红卫兵杨淑陵园
赞少先队员清明祭扫革命先烈墓
追逐重生的梦想,我在路上
“杨树”
比骨血更浓的母爱
陵园绿化配置与维护探析
9年后甘肃再探秦西垂陵园
赵鼎新:微博中谁都可能成为“红卫兵”
浅谈节卫兵专用粮票
陵园艺术雕塑的文化意义
尴尬的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