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绪尔的语言价值观与双语词典词目词的价值体现
2012-05-09刘立香吴建平
刘立香 吴建平
一、前 言
词典以词为释义对象,但这不是一张简单的词汇单子,而是一个自成系统的词汇库。双语词典则是涉及两种语言的词汇译义系统,对双语词典中词的研究不仅应关注词义的简单转换,还要关注词义系统的构建,帮助学习者构建词的语义认知体系。而这就要描述并体现词目词的价值,因此,我们尝试运用索绪尔的语言价值理论,结合双语词典的编纂实践,提出在双语词典系统中,词目词的价值由语内价值和语际价值构成,充分体现两种价值是双语词典的任务,也是发挥其认知功能的前提。
二、索绪尔语言价值观中词的价值及其在双语词典中的体现
索绪尔(2001:110)认为“语言是一个纯粹价值的系统”,语言的“价值”跟任何物的“价值”一样有两个特点:(1)不同的物可以交换;(2)同类的物可以比较。(索振羽2005:279)以词为例,一个词可以跟某种不同的东西即观念交换;也可以跟某个同性质的东西即另一个词相比(索绪尔2001:114)。也就是说,词的价值体现在能指与所指的对立及该词与语言系统内其他词的差异上。正如一张纸的两面共同构成了纸的存在,能指与所指的结合和对立构成了词的第一类价值。另外,由于一个词不能孤立存在,“语言各项要素(包括词)都有连带关系,而且其中每项要素的价值都只是因为有其他各项要素同时存在的结果”(索绪尔1980:167),这种差异构成了词的第二类价值。词与词的连带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句段关系,一个要素在句段中只是由于它跟前一个或后一个,或前后两个要素相对立才取得它的价值(索绪尔1980:171);另一种是联想关系,各个有某种共同点的词会在人们的记忆里联合起来,构成具有各种关系的集合,称为联想关系(索绪尔1980:171)。词与词的句段关系体现了该词与其他词的组合关系,而联想关系体现了该词与其他词的聚合关系和更为广泛的语义关系,如反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同义关系等。词的价值结构如下图所示:
因此,要体现一个词的价值,首先要使之具有一定的音响形象和概念所指,并赋予其社会性、规约性等特征,使之成为符合语言系统基本规则的符号;同时还要体现该词与其他词的句段和联想关系。只有全面体现词的两类价值,才能帮助学习者真正理解词,学会使用词,构建起词汇的价值网络。双语词典作为帮助使用者学习另一种语言的主要工具之一,承担着描述和体现词的价值的任务。
要了解双语词典如何体现词目词的价值,首先要了解双语词典的组织结构。一般而言,双语词典由凡例、正文和附录三部分构成,凡例主要提供词典的使用信息;正文是主体部分,以词目词为释义对象,以词条为基本信息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提供词目词的语音信息、语法信息、对译词、例证及译文,并根据需要设置参见系统等。可见,双语词典是以词目词为中心进行编纂的,但它并非是简单的词的集合,而是涉及两种语言符号的信息系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信息对应的产物”(吴建平2005:1 2)。因此,在描述双语词典中词目词的价值时,我们有必要描述其语内价值和语际价值。
1.语内价值
语言本身只有由系统本身发出的概念或音响差异。在一种语言系统中,差异构成价值。(索绪尔2001:118 119)在双语词典环境中,由本语言系统内词汇差异所体现的价值,我们称之为语内价值,词目词作为释义核心,其语内价值由本语言系统内的其他词体现,理论上讲包括上述第一类和第二类价值,但在双语词典中,词目词的语内价值只体现为第二类价值,表现在该词与其他词的组合和联想关系上,具体通过短语例证和句子例证得以实现。例如“sing”一词的例证根据义项分列如下:
sing:
① ~for the working people,~in chorus,~in tune,~to the piano
② The birds are ~ing.
③ The kettle is ~ing.My ears are ~ing.(《新英汉词典》增补本,1999)
“sing”通过与其他词汇的共现表明了其典型的搭配关系和语义范围,并通过不同的语义关系划分出不同的义项,如义项②与③同属一种组合关系,但由于在主语位置聚合的词不同,意义因而不同:义项②指鸟儿啼叫,义项③指发出嗡嗡声。此外,词目词与其他词的反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同义关系等也可通过例证体现,如cold作为名词时,用例证“Cold and heat succeed each other.”表明了cold和heat的反义关系(《新英汉词典》增补本),又如《汉英词典》修订版(1998)在解释“牛”时,给出了“母牛、公牛、小牛”三个下义词及其译文,反映了词的上下义关系。同义关系作为较为复杂的语义关系,也是学习者常碰到的问题,辨析同义词是学习型词典的重要任务,《新英汉词典》第4版(2009)已进行了尝试,在释义的同时通过例证辨析同义词。可见,例证能够把词目词的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展示出来,使词目词的第二类价值得以实现。但由于双语词典受规模、类型、功能的限制,例证数量有限,不能完整体现词的第二类价值,只能选择较为典型的例证,尽量体现词的第二类价值,形成典型的语内价值。
除了例证,双语词典也用其他释义手段体现词目词的语内价值。如通过参见系统“使双语词典恢复其固有的文化知识体系”(吴建平2005:218)。插图,尤其是复合型插图,如动物类、蔬菜类、水果类插图,都可一次性展示词的上下义关系和对立差异关系,有利于读者形成整体认知,便于其构建词汇认知网络。最后,附录也可体现某些词的语内价值,显示某系统内词与词的对立差异,如度量衡表在列出各种计量单位时赋予了各个单位在系统内的价值。
2.语际价值
双语词典涉及两种语言符号系统,以词条为基本信息单位呈现词目词的价值,在词条内词目词的价值不仅可通过本语言系统内的其他词汇体现,还可通过译语体现,这种通过译语体现的词目词的价值,我们称之为语际价值。在双语词典词条中,各个组成要素功能不同,译语词主要体现词目词的概念,例证(包括习语)体现其组合和联想关系,特殊标注说明词目词的使用范围等,参见系统联结词目词与其他词的语义关系。可见,译语词是说明词目词意义的关键部分,译语词与词目词概念相同或相似,在同一词条内表现出同类事物相互比较的价值特点;同时,译语词和词目词作为不同的语言符号,能指不同,在同一词条内也表现出不同的物可以交换的价值特点,两者的对立差异构成了语际价值。
与语内价值一样,词目词的语际价值因差异而存在。两种语言的差异是双语词典译语存在的根本,描述差异也是双语词典担负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翻译等值观在双语词典环境内应有所修正。一般等值观认为,寻求对应词的过程是在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寻求对等,即“异中求同”,但为帮助使用者建构原语与译语的等值语义认知系统,还应揭示词目词语言文化的特殊性,即“同中求异”(魏向清2005:242)。所以在构建双语词典信息对应系统时,不仅要寻求对应词,还要揭示词目词与对译词的差异。虽然翻译的等值论理想是寻求两种语言词汇价值的最大限度的等值(冯凭2007:319),但是由于分属不同的语言系统,词目词与对译词往往具有各自的语内价值,概念和使用上具有或大或小的差异,并且差异是绝对的,这意味着双语词典翻译等值只是一种理想。因此,双语词典要体现词目词与对译词的差异,通过各种释义手段体现词目词的语际价值。
双语词典是以词目词为释义对象的,词目词的语际价值体现了词目词语言文化的特殊性,可以通过对应词、例证、同义词辨析、惯用法说明以及参见等释义手段来体现。例如“dragon”与“龙”并非完全对应,两者所指有区别,并各有特定的语言文化意义,只用对译词“龙”无法体现这种差异,因而可以用插图或加注说明“西方的龙是一种能喷火的凶恶的猛兽”,也可用例证说明“dragon”的比喻义:“The woman in charge of the accounts department is an absolute dragon!会计科那个女科长是个十足的母夜叉!”(霍恩比1997)从例证译文可看出词目词与译语词并不对应,词目词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差异使交流变得需要,也预示着新义产生的可能,通过体现词目词与译语词的差异,还可以扩展词目词的语内价值,使之在译语中获得新的语内价值。尤其是文化局限词的翻译,如中国特色的食品等,一般要音译成英文,并描述其特征,待人们普遍接受后,可直接使用音译名。如“饺子”开始译为dumpling(《汉英词典》修订版),后发现两者所指不同,所以在《新世纪汉英大词典》(2003)中添加了音译词jiaozi,丰富了英语词汇,此类例子还有wushu,taiji,tofu,kowtow等。通过音译和注释说明,一些词在译语中获得新的语内价值,原来的语内价值得以延伸扩展。可见,语际价值的存在是语内价值延伸和扩展的前提条件。这也体现了语言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一种语言系统可以通过吸收其他语言系统的要素得到补充和丰富。
词的语际价值在双语词典中的体现情况,也反映了人类认知概念系统的同一性、差异性和开放性。人类的认知概念系统在某些方面具有同一性,如“oxygen=氧气”等少数对等词的存在,但是,认知差异是绝对存在的,不同语系的语言差异程度不同,这种差异体现出人们认识事物的片面倾向,因此,每一种语言都不能绝对独立于其他语言。词目词语内价值的延伸说明人类的认知概念系统是开放的,在语言逐渐演进的过程中,必定要吸收其他语言系统的要素,改变自身某些语言要素的价值,使语言系统在不变中变化,在变化中仍保持平衡。这正好符合索绪尔所提出的语言可变和不变的规律。
3.两种价值的关系
由上文可知,词目词的价值由语内价值和语际价值组成,两种价值都由多种释义手段体现。语内价值是语际价值实现的前提,一个词首先要具有语内价值,才能成为释义对象;而语际价值是语内价值得以扩展的条件,词目词与对译词的差异是其进入另一语言系统的条件。在特定的双语语文词典环境中,寻求词目词的对应词,不仅要给出典型的代表性例证,表明其典型的语内价值,还要通过准确的释义在词条中实现词目词的语际价值,描述词目词的特殊性。
在构建双语词典价值系统时,我们也要充分考虑语内价值和语际价值所体现的三种关系:(1)包含关系。例证包含词目词,通过组合和联想关系体现其语内价值,用实线箭头标示。(2)对应关系。词目词及其例证在译语中通过对应词或译文体现,这一过程用“翻译箭头”表示,形成了词目词与译语词的对应关系网络。(3)模糊包含关系。译语词与两个例证的译文形成对比,例证译语可能会包含译语词,但也可能不包含译语词,这种包含关系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用虚线表示。陈忠诚(2003:51)曾批判给出的译语词无法在例证译文中得以体现,认为是“驴唇不对马嘴”。但可以看出,虽然词目词与译语词可以达到某种程度的对应,但两者都在自己的语言系统内有独特的关系网络,第一种包含关系与第三种模糊包含关系属于不同系统,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对应,因而双语词典只能以对应关系为主,体现词目词的语际价值,兼顾其语内价值。如图1所示:
图1 双语词典中词的价值系统
三、双语词典类型对价值体现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双语词典词目词的价值体现不同,但无论何种类型的词典,只有其性质、规模、功能都体现语际价值才能称为双语词典,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类型双语词典体现的两类价值
因此,双语词典的主要任务是体现语际价值,根据类型兼顾语内价值。下面以几部通行的普通双语语文词典为例说明常见的问题。
四、普通双语语文词典词目词价值体现存在的问题
普通双语语文词典一般要发挥解码和编码双重功能,解码的功能体现在帮助使用者认清词的意义并区分其相关意义;编码功能则体现为帮助使用者选择正确的语法结构、用法搭配及符合语言文体规范的地道的语句(Cowie 1989:57)。词目词的价值体现情况直接关系到词典功能的发挥,价值体现不足或不当,就无法帮助使用者达到解码和编码的目的,进而影响词典的质量。
1.词目词的语内价值体现不足
词目词的语内价值体现不足主要表现为两点:(1)例证较少;(2)参见系统不全面。
首先,由于规模和功能的限制,普通双语语文词典无法列出体现词目词组合和联想关系的所有例证,而是强调例证选择的典型性和实用性。例如:decision第一个义项中给出了come to a decision和make a decision两个短语例证(《新英汉词典》增补本),表明其常与come to和make一起使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是这并不能覆盖其他的组合关系,如“take a decision,come to/reach a decision,decision about/on,reverse/overturn a decision,the right/wrong decision,a big/tough/difficult decision,a decision to do sth”等例证(《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2003)以及该词的联想关系。可见,在单语语文词典中,词的语内价值体现是比较充分的,双语语文词典可以通过多提供典型例证的方法更充分地体现词的语内价值。
其次,由于多数双语词典按照词目词的字母顺序编排,无法照顾词之间的对立差异关系,如上下义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等,为了体现双语语文词典的语篇性,一般都会设置参见系统,通过“见”、“=”等形式,将词与词联系起来。但是,大多数参见系统只是将形态相同的词联系起来,或将意义完全对等的词用“=”联系起来,对于具有不同形态但意义相关的词的信息体现不足。如同义词就很难通过参见系统来实现词义辨析。《新英汉词典》第4版专门设置了同义辨析栏目,是一大进步。词的其他语义关系如上下义关系可以通过提供例证实现,如“花”这一词条下,可以通过设置梅花、兰花、菊花、牡丹花、荷花等下义词体现上下义关系。但是有的词典相关义项下只给出了“一朵花”的例证(《汉英词典》修订版)。而反义关系在双语词典中就更难以实现,如cold,可在相关义项前括注“(反义词hot)”,以充分体现词的语内价值。
2.词目词语内价值体现不当
在普通双语语文词典中,选择例证往往突出其典型性,词的语内价值体现不当可表现为例证选择不典型或例证重复。
典型例证应表明词目词典型的语内价值关系,反映典型的搭配组合和语义联想,但不能只靠编纂者的直觉判断例证是否典型,可利用语料库检索频率较高的搭配。如set“使(某人)做某事”义项给出的基本用法是“set sb to do”,并给出“He set the boys to chop wood.Set a thief to catch a thief.”(《新英汉词典》第4版)两个例证,但与《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比较发现,此义项下“set”还有其他典型用法,如“set sb doing sth”,学习型词典应在篇幅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体现词目词的典型搭配。
另外,某些词典例证重复也是应改进的问题。下面关于“狗急跳墙”的五条译文,似乎(1)、(3)两条重复成分太多,可删去第一条,译文如下:
(1)A dog will leap over a wall in desperation.
(2)A cornered beastwill do something desperate.
(3)A cornered dog will leap over a wall in desperation.
(4)Despair gives courage to a coward.
(5)One will take desperatemeasures if pushed to the wall.(《汉英词典》新世纪版)
3.词目词语际价值体现不足
词目词的语际价值体现为词目词与译语词的差异上,只有全面描述词目词的特殊语言文化信息,才能实现语际价值。但如果释义信息不足,信息就无法完整传递,语际价值也就无法完整体现,如“狗咬吕洞宾”的两种译文:
译文(1):snarl and snap at LüDongbin—wrong a kind-hearted man(《汉英词典》新世纪版)
译文(2):Snarl and snap at LüDongbin(one of the eight immortals in Chinesemythology)—mistake a good man for a bad one: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Like the dog that bit LüDongbin,you 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you.(《新时代汉英大词典》,2000)
从两部汉英词典对“狗咬吕洞宾”这一成语的处理看,第二种译文更全面。第一种译文由于缺少关于“吕洞宾”的介绍,大大削弱了解释力,未能将习语的特殊信息传递到译文中来,语际价值体现不足。
4.词目词语际价值体现不当
词的语际价值体现不当主要表现为译语信息失误或重复。如“狐狸精”译为“fox”(《新世纪汉英大词典》)显然不妥。“fox”指女人,意为“时髦女郎,性感女郎”(《新英汉词典》第4版),与“狐狸精”意义相去甚远。又如“兔崽子”译为“bastard”(《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也不妥,贬义太重,可改为buster。像这样的例子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词典的权威性。
除了词目词与其译语之间的对应,词目词例证及其译文的对应也体现了词目词的语际价值。作为词目词意义的主要体现者,例证翻译不当则难以体现词目词的语际价值。如damage的例证之一为“The damage is done.”译作“生米煮成熟饭(意指:事已至此,无可挽回)”(《新英汉词典》第4版)显然不妥,两者情感意义和文化意义都有偏差,前者指“坏事或错事已经做完,无法改变”(《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而后者指“事情已经做成,不能再改变(多含无可奈何之意)”(《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后者的对应译文是“The rice is cooked—what's done can't be undone;the die is cast”(《新世纪汉英大词典》)。这种翻译不当的情况不利于描写词目词意义的独特性,也不利于学习者构建两种语言的意义差异体系。
信息重复也会造成语际价值体现不当。词目词的释义和例证是统一的整体,例证是释义的延伸,体现释义中无法体现的语用信息、文化信息、附加信息等内容,但如果释义已清楚地表明了词目词的信息,例证的无益重复则不利于体现双语语文词典惜纸如金的特征。如:
棉 义项②cotton棉纺织品cotton textiles
棉织品 cotton goods;cotton textiles;cotton fabrics(《汉英词典》修订版)
主词目词“棉”的第二义项,词典给出了例证“棉纺织品”,而在次词目词“棉织品”一栏又出现了同样的译文,有重复,可删除。
通过检验几部通行的汉英和英汉词典,发现都有词目词价值体现不足或不当的问题,这也正是双语词典需要努力的方向,只有全面体现词目词的语内价值和语际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其解码和编码的功能。
五、结 语
兹古斯塔(1983:404)提出,“双语词典的基本目的是在一种语言的词汇单位与另一种语言的词汇单位之间找出意义相等的对应词”,这一论断被许多词典研究者奉为圭臬,但在双语词典编纂过程中却总是因找不到对等词而失望,兹古斯塔(1983:405)还指出,“如果在译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单位,双语词典就得放弃上述找对应词的办法”。针对这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我们从索绪尔的语言价值观出发重新阐释了双语词典的目的,提出双语词典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实现两种语言共同点的对应,而且是构建意义的差异体系。双语词典寻求对应词的过程实际上是描述词目词与译语词差异的过程,是体现词目词语言文化特殊性的过程。不同双语词典的共同任务都是体现语际价值。就普通双语语文词典来说,在寻求两种语言符号信息对应时,要充分考虑体现词目词的两种价值,避免价值体现不足或不当,使学习者通过例证认识词目词的语内价值,真正学会使用词目词;并通过语际价值的体现帮助使用者辨别两种语言的语义差异,构建起两种语言词汇的对应系统和差异网络。这可消除等值论带来的困惑和矛盾,用于指导各类普通双语语文词典及专科双语词典的编纂,但由于本理论探索尚处于初始阶段,如何体现词目词的典型语内价值,如何构建意义差异体系,以及如何与学习者的认知语境达到最佳契合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1.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词典组.汉英词典(修订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陈忠诚.众汉英词典之典型失误.上海科技翻译,2003(4).
3.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冯凭.词价值概念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5.高永伟.新英汉词典(第4版).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6.惠宇.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7.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拉迪斯拉夫·兹古斯塔.词典学概论.林书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9.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10.索振羽.德·索绪尔的语言价值理论.∥赵蓉晖编.索绪尔研究在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1.魏向清.双语词典译义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2.吴光华.汉英辞典(新世纪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13.吴建平.辞书学与双语词典学探索.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14.吴景荣,程镇球.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5.新英汉词典编写组.新英汉词典(增补本).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7.Cowie A P.The Language of Examples in English Learner's Dictionaries.∥James G.Lexicographers and TheirWorks.Exeter:University of Exeter,1989.
18.De Saussure F.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