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炸不坏”的大桥致敬

2012-05-08普沙岭

杂文选刊 2012年11期
关键词:钱塘江层层大桥

普沙岭

今年9月26日,是钱塘江大桥的七十五岁生日。杭州举行了隆重的“钱塘江大桥通车七十五周年纪念大会”,纪念这座七十五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岿然不动、“炸药不放对位置都炸不掉的”的经典桥梁。国内航天、桥梁、铁路、公路、建筑等方面的院士、顶级专家等五百余人举办了相关专题报告会;杭州图书馆还专门创作出版了《钱塘江大桥1937》一书,向那些为了国家桥梁建设事业鞠躬尽瘁的前辈们致敬。

一座桥梁,受到如此兴师动众的礼遇,不是桥梁专家们闲得无聊,实在是因为它契合了当下时代的一种饥渴:在“桥脆脆”大量存在的今天,在五年里有三十七座桥梁垮塌,平均每年有7.4座“夺命桥”吞噬人命的当下,在一个月前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发生垮塌事故原因还揪扯不清的背景下,一座“桥坚强”犹如一面“照妖镜”,让林林总总的豆腐渣橋、问题桥无法藏身。所以,“桥坚强”的生日,更应是“桥脆脆”们的耻辱日,每年大家都要致敬一回“桥坚强”、祭奠一回“桥脆脆”,这是人心所向。

今时今日,科学技术更发达了,建设工具更先进了,建筑材料更多样了,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可咋就造就了那么多“骨质疏松”的桥梁?而钱塘江大桥建造的那个年代,啥条件都不好,还经历过多次炮火轰炸,怎么就能经历数十年风雨而屹立不倒?

在这样一座“良心桥”面前,所有的托辞都羸弱如薄纸,放不上桌面,看看这几年那些桥梁垮塌的原因吧:有说被车辆超载压坏的,有说暴雨洪水冲垮的,有说年久失修导致的(其实不过十来年),还有的被运沙船碰一下就塌掉了……这问题那问题,从来没有人愿承认是桥梁本身设计的问题、建筑质量的问题,也没有人真正被追究责任。真该把那些为“桥脆脆”们做调查结论的人都拉到钱塘江大桥面前,让他们问问自己的良心。

知耻而后勇。在七十五岁的“桥坚强”面前,设计者应该感到羞愧,茅以升昔日为了质量,现场调查精心设计历时数载,现在专家们为了配合建设单位的进度,是否还能坚守专业精神,视设计如生命,恪守“建桥,建得不好还不如不建”的信念?在七十五岁的“桥坚强”面前,建设者应该感到羞愧,费用不少,却层层发包,层层剥皮,抢时间、省材料,千方百计自肥,出了事连责任人都找不到。在七十五岁的“桥坚强”面前,各级主导建设项目的管理者应该感到羞愧,有多少项目,只看到政绩与利益,只要自己任上不出大问题就什么问题都放过,都想趁机捞一把,不能有效监督,哪里还有历史责任感?

不缺钱不缺技术,只缺良心与职业道德。致敬不是终点,反思才有价值。在向“桥坚强”致敬的日子里,我们不妨都摸摸良心,自问一声:我们真的没有能力做得更好吗?如何向“炸不坏”的大桥致敬?

【原载2012年9月28日《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声音》】

猜你喜欢

钱塘江层层大桥
我在钱塘江边长大
相关论
逃跑的大桥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数鸭子
港珠澳大桥通行全攻略
钱塘江
善良的人呵
女人味,层层绽放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