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发展经济为水库搬迁安置移民增收
2012-05-08刘国富
刘国富
(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 乌鲁木齐市 835000)
1 问题的提出
恰河水库位于西北特河中下游河段,是特河梯级开发规划中最大的控制性综合利用枢纽工程。恰河水库坝址位于朗河与特河汇合口下游300m处,西距特县县城68km,北距巩县县城45km。坝址处属峡谷型地貌呈 “v”型,河床宽40~60m,两岸岸坡陡峻,基岩裸露,有修坝建库较好的地形地质条件,且经济效益显著,总库容18亿m3。电站装机容量达320MW,年平均发电量8亿k W·h;水库正常蓄水位时水面积达60km2,但在坝址上游也存在较大的移民搬迁安置问题。水库淹没影响特、巩两县12个行政村,淹没农村耕地38135.5亩,草地18488.5亩,林地12270亩,园地795亩。搬迁安置人口11488人,其中农业人口8908人。拆迁各类房屋196189 m2。淹没一座农村小水电站和24.52km干渠,还需要抢救性发掘221座古墓。由于水库移民数量与安置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变化较大,恢复与提高移民生产、生活水平,增加移民的实际经济收入是最大的问题。
2 移民搬迁与安置任务
淹没涉及的特县居民搬迁前大都生活在山沟里,居住高程均在海拔1000m以上,无霜期短,地温偏低。植物生长期只有120d。其赖以生存的耕地是特河两岸冲沟发育,将冲洪积形成的坡地切为零散而形成的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灌溉条件差。除了个别地块以外,农作物单产也低。为了增加收入,当地居民几乎家家都饲养牛、羊,以此来增加收入,形成所谓的 “农牧”结合,人均收入在1800多元左右。吃水要到村外去挑,照明用电时有时无,个别村庄甚至还没有送电。居民居住区教学水平低,就医条件差,文化生活十分贫乏。水库建设给这里的居民带来了机遇,原来居住在这里的住户因水库蓄水淹没影响将安置在受益的下游各县。移民安置区之一选择在巩县,该县位于特河流域下游,全县总面积4528km2,辖7乡一镇5个牧场。全县现有19万人口,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8.8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9762元,地方财政收入8500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为6427元。巩县地域广阔,有着较大的移民安置空间,承担了恰河水库40%的移民安置任务,共安置956户4645人。为了做好特县移民的搬迁安置工作,该县在实施移民安置中提出 “高看移民、全县动员、深入移民、全心安置”的工作方针。在具体做法上采取深入库区与移民充分对接,考虑到当地不同民族组成的特点,白天到田间地头、晚上走家入户。在进行面对面对接交流的同时,组织移民到安置点实际查看,征求移民的意见。如有些蒙古族移民在查看了巩县安置点后,提出要在靠近其祖先曾居住过地方安置的要求,该县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通过对牧场及农业耕作区的土地调整,满足了他们的合理诉求。
由于充分尊重各族移民的意愿,并采取了一系列合情合理的措施,使水库淹没影响移民的搬迁安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 为移民经济增长必须完善生产生活设施
3.1 生产资料分配到位
特、巩两县虽地域相连,但高差较大,平均高差600m,两县的气候条件截然不同,农业生产与灌溉制度差别很大,特县一年只能种植一季小麦或玉米等耐寒粮食作物,而巩县可以一年两熟,除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外,还可以发展多种农经作物。针对特县移民原来的生产习惯,巩县以土地为依托,充分利用当地水土资源优势,实施大农业安置,坚持走开发性移民安置的道路。在巩县特河左岸开发土地,使移民人均达到4亩水浇地的标准,移民搬迁后的人均耕地面积超过了原居住地的水平,这就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进一步调动了移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巩县在吉、塔、牛、羊四个乡、场划出40011亩土地作为移民安置区,截止2005年6月,全部完成了这些土地的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和移民生活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恰河水库956户4645人的生产生活安置情况如下表1、表2所列。
表1 恰河水库移民生产安置人均土地面积及分类
表2 恰河水库巩县移民安置点位置与移民户数、人数分布
3.2 提高移民生产能力
巩县为移民到来所开发的40011亩土地,是没有种植过的生地。生产区土壤类型主要为盐碱化草甸土,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甚至不能进行正常的种植业生产。为了改善安置区土壤结构,巩县采取了一系列改良土壤的措施,如:“拜师学艺”,在开展移民安置生产区土壤熟化改良工作中,请进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专家为技术指导,组织县农、林、水各个单位全程参与。通过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总结出:①“以排为主,排灌结合。在条田灌溉、排水和林网化体系建设中,高度重视干、支、斗、农、毛排水沟的配套,加大条田内水外排能力。同时做好干、支、斗渠防渗,有效控制来水和水量;②制定和贯彻泡田排水洗盐制度。每年每块地泡田洗盐、晒田的过程不少于6次,加速土壤脱盐进程。③实施深耕松土、伏翻、秋翻技术。通过使用深耕松土的方式,破坏了杂草的生存条件,同时也加快了使其腐殖化的过程,培肥地力也熟化了土壤;④采用合理的施肥方式。以农家肥当家,在土地熟化过程中,逐步摸索出施农家肥土地熟化快、效果显著的特点,要求每亩地一年施农家肥不得少于5m3,为此,采取了多施多奖励的办法鼓励移民多施农家肥;⑤根据农作物的耐盐碱能力,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种植。草木樨、油葵等耐盐碱作物适应性强,因此,通过种植和复播草木樨,油葵等耐盐碱作物,在进行土壤熟化的过程中,使投入得到回报,进一步调动参与土地熟化者的积极性。⑥重视林网化建设的作用。大力植树造林,尤其是营造农田防护林,不仅可防风减灾,还是降低地下水位,加快盐碱地改良进度的又一方法。”等。实践证明,在较短的时间里,这些办法确实很有效果,使新开发的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目前,已有9050亩土地改良达标。
在40000多亩土地上,进行如此规模的土壤改良,除资金投入外,还需要解决劳动力投入的问题。而解决劳动力问题的关键是需将移民作为土壤熟化改良的实施主体,因此采取了:①“投劳改地”的做法。即在技术部门的统一指导下,搬迁到安置区的移民投入劳动力,进行土壤改良各个阶段的实施,技术部门和现场管理部门认证其劳动量和成效后,给移民兑现相应的劳务费。这一措施在移民中影响很大,既保证了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还有效地推动了土壤熟化改良进度,移民在改良自己土地的同时,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及时填补了搬迁与土壤改良期间移民在种植业上经济效益的亏损,保证了移民的正常经济收入。②“以种促改”的做法。土地改良和发展生产必须齐头并进。移民搬迁以来,除在土地开发平整阶段进行突击性实施外,要逐步落实土壤熟化改良常态化的各项措施,如:加强移民科技培训,狠抓种植业管理等。只有不断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移民才能不断增加土地改良的信心。2008年,牛场、羊场移民安置区冬小麦平均亩产量第一次超过300kg,实现了种植业的跨跃性发展。
3.3 引导移民发展庭院经济
为移民安置后不低于原有生产、生活水平,并为超过原有水平创造条件。巩县在移民安置区组织移民进行多种养殖业的开发,但和移民原来居住的特县不同的是,巩县可供放牧的区域有限,牛羊放牧与农区生产成为矛盾,牛羊的养殖受到了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县在移民中试点引进“火鸡”养殖,一只雏火鸡10元,当年即可养大出售,一只成年火鸡130元,扣除饲养成本,一只火鸡可净赚100元。一只母火鸡一年可产火鸡蛋70个左右,一个火鸡蛋可售5元,仅此一项就可收入300多元。火鸡适应性很强,以青草和庭院蔬菜为食,饲养成本低,经核算仅火鸡蛋销售即可抵消饲养成本。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搬迁安置到巩县的移民家家户户争养火鸡,一般户养殖火鸡在50~80只左右,初步形成养殖规模。移民还组建了养殖协会,提供饲养、管理、销售一条龙服务。发展庭院经济和饲养火鸡使移民收入增长较快,据统计,移民户中因火鸡养殖项目的支持,人均收入已达到了6000多元。
3.4 加强交流,促进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为促进移民的增产增收,在保持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制定移民安置区“恢复与发展移民生产的措施”,提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社会环境效益好的规划方案,促进移民生产水平的稳步增长。具体做法是:
①制定出每年的《移民安置区农作物种植管理办法》,明确农作物种植、土壤熟化改良的技术规程和具体技术措施。
②严格落实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管理规定,提出了及时进行排水渠清淤和再施农家肥的要求。
③实行农作物种植补助和奖励制。采取多产多奖和适当补助的办法,调动移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实行管理责任制,层层签定责任书,使各项技术、管理措施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地块、人头。
⑤开展观摩、评比,加强示范引导。及时总结、交流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取长补短,促进移民生产的快速发展。
3.5 完善移民生活区基础设施配套工作
移民生活安置点内的道路、供水管网、供电以及学校、医务所等在安置点规划中得到落实,但分布不尽合理,移民到来后又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完善。为使四个安置区移民生活安置点的道路等基础公共设施在方便生活、服务生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行了必要的改建,对居民点对外连接道路和村内巷道进行了路面改造,全部实现了柏油化;各安置区都开通了通往县城的公交车,极大方便了移民的出行;巷道垃圾处理设施已经建成,居民点环境卫生有了较大改观;符合标准的生活用水、用电设施配备到户,同时实现了通讯、有线电视全部覆盖。所有这些都为移民快速发展致富和生活安置点的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移民生产生活现状
根据县移民管理部门2003年启动移民搬迁以来,就移民收入及生产生活情况连续多年跟踪调查成果显示,2005年该县移民平均人均纯收入2180元,同比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3123元)少943元。2008年底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87元,同比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4317元)少230元;2010年底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18元,同比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6427元)少9元,基本持平。2005年以来的该县移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为12.7%,实现移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移民安置区土壤熟化改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庭院经济效益表现突出。例如,羊场安置区农户王大树,在当地属中等生产生活水平户,2005年人均纯收入2700元,种植业、庭院经济及劳务收入、政策性补贴(移民在从事土壤改良时的劳动补贴)所占比例为15︰18︰67;2008年人均纯收入为4551元,同比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317元)略有提高,种植业、庭院经济及劳务收入、政策性补贴所占比例为39︰27︰44。2005年以来,该户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为13.5%,在种植业和庭院经济方面,该户2008年比2007年增长22%。2010年该户人均收入达到了7000多元,超过了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水平。像该户的情况在县内各个安置点的移民中已经不是少数了。现在,安置区内生活祥和安宁、生产蓬勃发展的局面使搬迁到安置区的群众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