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情绪障碍的成因与干预
2012-05-08彭慧
彭 慧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ICU,浙江杭州310015)
ICU患者情绪障碍的成因与干预
彭 慧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ICU,浙江杭州310015)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情绪障碍的原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185例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2例,采用常规的ICU护理,观察组93例,先分析患者情绪障碍的原因,在常规ICU护理上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应注意人性化理念的运用,调动患者的积极心态,对于临危患者做好临终护理等多项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2组患者病程及病死率情况。结果对观察组进行心理问题分析,结果显示其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恐惧感和焦虑感、怀疑心理、孤独无助及自觉人格的丧失。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组病死率为10.75%,对照组为25.00%,观察组45例(48.39%)治疗1周后转入普通病房,对照组为23例(25.0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ICU患者情绪障碍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放,可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重症监护病房;情绪障碍;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的组织机构,它集中了医院各科危重急症患者,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常需要进行抢救,同时采用了多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监测技术,而医护工作繁忙,使其与患者的沟通明显减少,患者不能留家属陪护,患者在承受躯体痛苦的同时,精神上也承受着巨大压力[1],患者可出现焦虑、烦躁、郁闷、恐惧、依赖和绝望等多种异常情绪,对患者疾病治疗及康复产生较大影响[2]。因此,对ICU患者采取合适的心理干预显得十分重要,现将ICU护理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患者185例,其中男性105例,女性80例;年龄4~78岁,平均(45.6±12.3)岁;监护时间1~102d,平均(45.6±21.3)d。主要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65例,重度颅脑损伤40例,胸腹部手术后25例,妇科术后18例,重度外伤10例,其他27例。将18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2例,观察组93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ICU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ICU护理基础上,分析情绪障碍产生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ICU患者主要的心理问题如下。①恐惧感、焦虑感,患者疾病本身及各种治疗护理操作,监护导线,四肢固定约束,多条引流管的使用等均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适感,同病室的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等,也会给患者身心构成极大的影响;另外,患者面对陌生的病房环境及陌生的医护人员却无家属陪伴也使患者易产生焦虑心理。②怀疑心理,ICU患者由于活动限制及意识模糊等原因的影响,对客观事物缺乏正确客观的判断,对其他人的低声细语变得异常敏感,认为其他人在议论其病情,对医护人员或其他人的好言相劝也将信将疑,疑虑重重,害怕护士输错药,害怕医生误诊[3]。③孤独无助,ICU患者无家属陪伴或每日仅仅在某一时间才能允许亲人探视,患者离开了家庭和工作单位,而医生每日仅在查房时与患者有些许交谈,护士每日仅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与患者交流也少[4],患者易产生孤独感。④患者自觉人格的丧失,ICU患者由于治疗、护理往往需要部分或全部裸露,尤其是隐私部位的暴露,而护士由于工作繁忙,可能有时候未能为患者进行必要的遮掩,使患者自尊心受到伤害。
ICU患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下。①ICU病房特点,ICU患者均为危重急症,抢救多,各种监护抢救设备完善,仪器声、报警声及患者的呻呤声,易给患者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加重患者心理焦虑恐惧的感觉。②ICU探视特点,ICU患者无家属陪伴,医护人员工作繁忙,与其沟通交流少,患者的感觉无法倾诉,孤独感强,心理承受能力差,在出现心理问题后不易排解。③ICU医护人员特点,50% ICU患者认为医护人员更关心其身旁的机器,对于患者本身未做到足够的关心[5]。医护人员由于工作量大,在各种临床诊治护理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疾病本身,未能对患者引起重视,且一部分患者由于治疗需要,全身或部分裸露,自尊心未能得到足够满足。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在ICU病房治疗期间病死率发生情况及治疗1周内转入普通病房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93例观察组患者在转入ICU病房治疗后,死亡10例,在治疗1周内病情稳定,顺利转入普通病房45例;92例对照组患者死亡23例,顺利转入普通病房23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死亡及转入普通病房情况比较(例数,%)
3 讨 论
ICU作为医院一个特殊的科室,为危重患者创造良好的抢救治疗环境的同时,也为患者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增加了患者焦虑、恐惧及悲观等心理,作为医护人员,应在给患者积极进行治疗护理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有效疏导。ICU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工作,要求护士不仅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而且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尚的同情心。在为ICU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时,护士应以满足患者躯体舒适为前提,再针对患者心理问题和情绪反应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我们认为,对于ICU患者应提供以下护理。
3.1 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帮助患者尽量适应ICU环境,熟悉主管医生护士,是心理护理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应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为患者提供柔软、平整、干净的床铺,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病房定期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光线柔和,ICU患者治疗护理操作多,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应做到稳准轻快,避免动作过大,声音过响,与患者交谈时,声音要小,尤其是夜间,应关闭日光灯,采用壁灯,避免过强的光线刺激,以利于患者保证足够的休息与睡眠。在为患者进行检查或治疗护理时,应趁此机会多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表达主观感觉,积极听取患者主诉,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要求。
3.2 恐惧、焦虑的护理:ICU患者由于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医护人员,经济负担重,且活动受限,疾病痛苦及繁琐的治疗护理工作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易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尤其是性格内向的患者和老年患者这种心理应激反应更加强烈。护士应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理解患者的这种应激心理,主动接近患者与其交谈,加强情感与形体语言的交流,让患者感到在没有家属的关心的情况下,护士也同样在关心着患者,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解除其恐惧和紧张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调动患者的积极心态:及时向患者介绍其病情变化及其治疗护理方案,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相关注意事项,使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一个客观的正确的认识,同时,向患者讲解成功病例个案,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操作应娴熟,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专业信赖感。合理安排患者亲朋好友的探视,并嘱其亲朋好友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6],加强其社会支持和情感支持,满足患者获得社会,家庭信息的需要。
3.4 人性化服务理念的运用: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时,应尽力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及生活习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护理,在为患者擦浴、导尿或灌肠时,应注意遮掩隐私部位,在患者大小便时应注意遮挡,以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和人格。帮助患者在睡前用热水洗脚、饮热牛奶、做下肢按摩等,诱导患者入睡,改善患者睡眠,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3.5 临终护理:ICU患者常面临死亡,患者在知道自己疾病垂危时,极度悲伤,此时患者多不喜欢说话,一般希望家属能陪伴在身边并急于安排后事,护士应同情患者,在医院制度许可情况下尽量安排患者家属陪伴在患者身边,陪患者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段短暂时光。同时,嘱患者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加重患者悲伤感。护士也应守候在患者身边,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帮助患者安详、肃穆地离开人世。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1周后45例患者顺利转入普通病房,对照组23例转入普通病房,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于ICU患者分析其心理问题,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
总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和应用,心理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应严格贯彻执行,对于ICU这一类特殊的患者,心理护理显得至关重要。护士应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道德素养,丰富社会科学和心理知识[7],才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心理护理,以保证患者各项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
[1] 魏公新.ICU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4):105-106.
[2] 李小婷.浅谈患者的心理护理[J].福建中医药,2010,41(1):64-65.
[3] 冯红燕.浅谈ICU清醒患者的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论,2011,15(4):345-346.
[4] 范春花.浅谈ICU患者的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论,2011,15 (11):1039-1040.
[5] 吴桂真,吴庆珠,李爱军.心外科ICU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06,8(17):107.
[6] 陈玉英.浅谈ICU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4):90-91.
[7] 任莲花,李红姬.浅谈ICU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7,2(5):114-115.
(本文编辑:赵丽洁)
R473.5
B
1007-3205(2012)10-1175-03
2012-02-14;
2012-06-12
彭慧(1981-),女,安徽安庆人,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护师,医学学士,从事ICU疾病护理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