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与深度剖析*

2012-05-07

铜业工程 2012年6期

石 峰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工商管理系,北京大兴 102617)

1 引言

有关中国经济转型的论述存在多种观点,其中国内外学者中有代表性的郎咸平教授主要是从国家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与经济安全的角度;以周其仁教授、张维迎教授为代表的主要考虑产权制度、国家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的层面加以考虑;而林毅夫教授主要从投资、消费和出口来研究转型的路径;而陈志武教授主要从收入分配、社会公平与美国比较来考虑经济转型;胡祖六等海归的学者主要考虑从金融、货币的战略层面来加以分析。各种不同的角度均在某种程度上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见解与主张。如果人们站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看待中国经济的转型,也许会给人们带来完全不同的经济视角与理论思考。

如果用人均GDP来算,700年前中国是全球最富足、最发达的国家。大约公元1000年,中国人改进磁铁罗盘用于航海,公元1045年中国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当时开封是中国和世界的中心,是中国北宋 (960-1279年)的首都,拥有上百万人口,相比之下伦敦仅有1.5万人的小镇。著名的清明上河图直观展示着北宋首都——开封的辉煌、繁荣、活力与富有:桥上、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茶肆饭馆、生意兴隆。再回首看今日之开封与现在的伦敦,真是沧海桑田、感慨万千!

在19世纪早期,中国GDP总量依然占世界30%。大约过了100年,20世纪初迅速跌到13%,到1978年约4%多一点。又过了大约100年,21世纪初,就是现在,中国人的人均财富依然在世界平均线以下[1]。如果从一个大的历史背景和世界范围来看,重新审视和理性思考当今中国经济的转型,也许能够找到更加本质的缘由与深层次的机理。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因素有哪些?驱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提升国人财富水准的内生动力是否存在?这些问题其实值得中国诸多有识之去该思考和借问!笔者就个人的研究和思考作如下论述。

2 主流价值观的模糊与软化

在当今之中国,有无数的学者和有识之士认为: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消费不足、贫富差距悬殊,富人和权贵阶层掌控着社会财富蛋糕分割的餐刀和话语权,在改革中事实上的穷人补贴富人,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老百姓实际可支配消费收入负增长,而富人和权贵阶层则拥有巨额不动产和投资移民国外、政府投资过高、外贸出口乏力等;也有人认为中国环境污染已经到不可容忍的地步;有人认为中国的能源安全、通货膨胀、货币战争……,客观地说这些观点和视角都非常正确,而且很多论点是一针见血;但是笔者却认为当下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主流价值观的模糊和混乱,甚至是严重的缺失与十分的混乱。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一个大家熟知的历史事件,美国9·11事件。

众所周知,“9·11事件”与本·拉登直接相关。本·拉登当时是花费了22万美元的成本组织了一些人,准备对美国纽约的世贸大楼发动袭击。最令人震惊的是,参与袭击的这些基地组织人员,提前一年半就知道要去执行这个任务,而且必须死。他们在这个前提下来训练开飞机,只学如何驾驶飞机与起降,每人都知道一年半以后执行任务就是死亡,这一年半时间里,从来不去训练如何去逃生,只训练怎么去死。在这件事上没有任何人有怨言,没有任何人偷偷给家里发短信。这件事情绝对没有泄密,跟孩子、家里人都没有泄露。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人把完成袭击所剩下的四万美元经费,寄回给了基地的“圣战组织”,一分钱也不占为己有。

基地组织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精神,如果不去讨论“正义”与“非正义”这个理念的本身!而是去思考——这是何等可怕的一个团队!能够有如此高度一致的价值观,无怨无悔的高度自律、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是什么样的东西产生如此的力量与勇气?无法诠释!恐怕只有一个答案——价值观!

所以一个国家或者组织来说,怎样能够做到利用“价值观”来协调和凝聚人心,如果能做到这样一个状态,这个国家或组织将所向无敌。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古从调查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一般需要发挥20%~30%的能力即可保住职位而不被解雇,如果受到激励,则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80%~90%。价值观一旦受到组织成员发自内心的认同,并产生激励作用,其产生的能量与效果远远超出了金钱的作用!

问题是中国目前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思想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认同感有所下降。那么作为全球最大的、将近14亿人口的大国,主流价值观事实上的乏力,与宗教信仰的边缘化,在某种意义上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所以现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一个只生产洗衣机和电冰箱的国家,并不盛产思想的国度,想赶上美国,我们根本不必担心!”

国内很多所谓的知名学者和经济学家,陶醉于号称全球经济“总量第二”的炫目光环,别人根本就没有把你当成对手。很多人喜欢“抬举”自己世界第二,其实从世界经济范围来看,我们的真实身份就是全球经济背景下一个“成功的打工仔”!

笔者认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尤其是大国如果缺乏主流的、全球认同的价值观,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的灾难!更可悲的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沾沾自喜、习以为常!一个国家、或一个组织、家庭、个人,可以没有财富、可以缺少资源、可以遭受挫折甚至失败,但是不能没有基本的尊严、没有主流的价值体系!

一旦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无所顾忌的时候、一旦内心没有底线的时候,各种怪胎事情出现就不足为怪!无需去重复国内近年来的事件:蒙牛的问题牛奶、三鹿奶粉、地沟油、双汇火腿肠、锦湖轮胎、小悦悦事情、老人倒地扶起反而被诈骗、新建房屋倒塌、大桥垮塌等等……

笔者刺激多次访问欧洲并驻留相当长的时间,像如此企业“欺骗用户、产品作假”的现象,如果在欧美国家几乎不敢相想!因为受伤害的不仅是消费者,一旦曝光等待企业的一定是破产和制裁!但奇怪的是,外资企业在欧美国家遵纪守法,一到中国就玩“躲猫猫”!笔者到目前为止,不信仰任何派别的宗教,但是在欧洲的时候也经常在周末去教堂听音乐、品尝美味的咖啡与点心;教堂里不少理念是让人们产生向上、向善的力量。如果真的没有其他更好的、成体系的、而且经过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价值体系,“拿来主义”其实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之一,作为民间百姓的精神慰藉品也未尝不可!

3 体制目前制约的是百姓,未来约束的是体制本身

目前国内官僚体制的僵化、庞大、低效与臃肿,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是世界级的。官本位制度渗透到华夏大地的每个角落,不仅党政机关、人大、政协,还有高校、医院、科研院所、文化团体,连各类基金公司、银行体系、国有企业普遍蔓延和盛行官本位的意识和理念,就连几大国有保险公司的领导也享受副部级待遇!

如此庞大、低效的体制实在无法让人轻松起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变成一种普遍的办事规则、会议成堆、议而不决、无效的公文堆积如山!“升官发财”已经成为无数国人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终极梦想!

官员超编也给亿万人民加上了沉重的负担。“老百姓再勤奋,官太多了也不行、养不起。过去一个县委,一百多人就是大县委。现在到乡镇政府去看,有的一个乡镇有三四百名干部,小汽车停了好几排。”用一句古话总结就是“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在北洋政府时期,包括蔡元培教育部长在内,整个教育部不超过20个公务员,而现在全国从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地市县教育局、及乡镇教育监管机构等,估计相关管理人员不下100万;全国铁路部门专门用来各项检查、督察机构和人员超过10万。笔者曾经在湘黔边界进行调研时,看到一位过世的副乡长墓碑上刻着某某乡副乡长,括弧副科级;而在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墓中同样的情形,凡是孔家后裔四品以上的官员和厅级以上职位的人,与孔府其他普通后人墓碑在不同的位置。中国官本位的思想从活人到死者,确实是根深蒂固!

中国官僚体制不仅依靠庞大的财政支出,供养了全球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吃“财政饭的”人员,如表1。

表1 国内财政拨款的机构与组织

新中国成立至今,还没有制定过编制法。随之带来的是:乱设机构、乱定级别,临时机构林立,人员严重超编。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结构和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中国封建统治之所以能够维系数千年,其中很多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中国最有价值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科举制度,自隋朝(581-618年)创立,到清朝(1644-1911年),先后1300多年。其特点:开放、严密、竞争,“取士不问家世”、“唯才是举、无偏无党、王道荡荡”。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中国官僚体制择优录取、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长期系统的保证了中国官员队伍的稳定,确保政府纵向层面和维度的优化。唐朝开始外国人可以参加考试,国子监。唐朝290年,进士6603人,两宋310年,人数最多,135位宰相,90%通过科举和太学三舍的考试与选拔的途径[1]。

然而,今天这种由社会底层通往社会顶层的人生晋升阶梯,基本成为难以逾越的通道与鸿沟。“官二代”、“富二代”事实上的世袭格局将中国的官僚体制进一步的“僵化”和“格式化”。包括前苏东剧变、还有最近的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阿拉伯之春现象,不排除有外部势力的渗透和干涉,但是任何一个独裁体制的归属,均会由于自身的缺陷和短板的制约导致解体。只有开放、透明、真实、服务大众的制度体系,才会展示永恒的生命力。任何的歌功颂德和自吹自擂将产生累积的负面的效应,不管其当时是如何的不可一世!

不妨看看,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明朝“郑和七下西洋”,郑和领导的舰队,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历史上前所未有!郑和是历史上最早的、最伟大的、最有成绩的航海家!郑和比欧洲的哥伦布航行的时间要早、规模要大、次数要多,为什么最终结果会完全不一样呢?郑和之后,明、清两朝将近400年的闭关锁国;而哥伦布却开辟了美洲大陆的新纪元!

表2 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行比较

笔者不仅为中国有郑和这样大智大勇的祖先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且曾经在英国海军博物馆参观哥伦布航行的物品前,不断地思考和追问——为什么到现在为止,中国海洋经济和海洋权益方面依然落后于他国?在海洋资源、海上石油、海洋权益到处受到制约?钓鱼岛、黄岩岛、也包括越南在我国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区域开采石油已经几十年时间了。其实,只要稍微深入思考一下就明白:明朝郑和领导的舰队,出于炫耀皇权的目的,如此庞大舰队完全是对资源的浪费,决定了中国航海活动的不可持续!所以28年将近7次的远航璀璨,与随后400年闭关锁国的暗淡无光,真是一颗划过的流星!其实是蕴含着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内在逻辑!

那么,600年后的今天,到处的大兴土木、无处不在的豪华楼堂馆所,与郑和有区别吗?无数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是多么的可笑而又让人痛心!2012年7月的一场大雨,让整个首都市区交通系统几乎瘫痪;中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然而京城一场大雨就造成37人死亡?!因为京城地下排水系统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方面可以说即不科学,也不堪一击。今天伦敦的地下水管网系统是300多年建设的,至今还是运营良好!一个靠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支撑的管理系统,让人们无法真正带来安全感!

晚清为什么会衰败?当时清朝非常富足,占了世界GDP大约1/3,庞大的疆土、富饶的土地、勤劳的人民,为什么怕一个小小的岛国——英国呢?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清朝的GDP构成是:茶叶、瓷器、丝绸、古玩这些“坛坛罐罐”;而英国的GDP构成是:具备先进动力系统的军舰、精度射程的武器、弹药、纺织、机械、冶炼、煤炭、铁路。其实清朝末年,就已经从英国引进了铁路,但是皇帝平时都习惯了坐马车,看见一个黑漆漆的铁东西(火车),竟然可以比马车还快、还要厉害,于是皇帝下令把这修好的铁路和火车这样“怪物”丢到黄浦江去……当时主张激进国有化的盛宣怀出任邮传部尚书(相当于邮政部、和铁道部长),最后为了寻求使馆保护,逃到日本……一个“虚胖”的晚清刻意挽回自己的颜面,其实体制内部早已分崩离析了!

所以,体制目前制约的是百姓,如果不加以改良,未来约束的是一定体制本身。一个“虚胖”的巨人无法成为真正的“强者”,更无法得到世人敬重!

4 资源约束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

俄罗斯科学家、作家罗蒙诺索夫曾经说过:“俄罗斯的强大源于西伯利亚的富饶!”确实如此,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国家。天然气、煤炭分别占世界的40%和50%以上,石油占1/3仅次于沙特;其他如金、银、森林、水资源都在世界前列,贝加尔湖占世界淡水资源的1/5,局部区域水深近40m的地方,可以肉眼观察到水中生物!不仅淡水贮备丰富,而且水质优良,甚至可以直接饮用。任何时代,资源的丰富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约束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

丘吉尔说“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拥有了原子弹。”1957年就有人造卫星,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前苏联的迅速崛起与其丰富的资源禀赋有十分紧密的关系。

很显然,中国最近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是发展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对土地、水、空气等资源的污染与破坏,也是空前甚至是灾难性的!甚至有学者称,最近30多年对中国环境的破坏超过了过去中国3000年的总和,人们无法考证其说法的准确与否,但是勿容置疑的是,自然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今天,在北京、上海都市的孩子能够看见星星、月亮也很奢侈,拔地而起的高楼让孩子们从来不知什么叫天际线和地平线,笔者曾经在原本山清水秀的苗族、土家族聚居区挂职锻炼,现在的苗寨不仅“山不清、水不秀”,而且日益商业化的气息不断冲击着原本淳朴的民风、民俗。污染的不仅是自然环境,还有淳朴的苗寨心灵!

比如,北京本市目前机动车拥有量已经超过517万辆,每天500多万辆汽车燃烧多少汽油,排放多少尾气。一旦由于突发事故导致石油供给中断,那将是什么情况!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几乎永久干枯和断流了,南水北调从1998年开始到现在,北京永定河依然清晰可见的是日渐风化的、干枯的河床,其实原来的北京也是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积水潭原来是北京地区“端午节”赛龙舟的地方,现在是二环的地铁站。卢沟桥原来有很多来自河北、山西的水运客船和商贩,现在只有裸露的河床,从前河边的叫卖声、吆喝声也许成为人们永久的记忆和历史!

国内其他的淡水湖,如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湖区水面极大萎缩,这样的事例无需再去罗列。因为原材料、能源、土地和水等资源的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看不到好转的迹象。

但是,依然期待有意想不到的、新的技术产生,从根本上来扭转和改变这种状况!不妨看一个小故事,本文前面提到当公元1000年左右时间,开封已经上100万人口了,伦敦才1.5万人口的小镇。到了18世纪20年代,在英国伦敦由于财富增加、富人变多了,当时伦敦大约有50000匹马,作为富裕阶层的交通工具。而每天一匹马大约排泄10~30磅马粪,大约1升尿液,每天大约1000吨马粪需要另外的马拉到伦敦城外。于是,有专家预测当伦敦人口达到100万的时候,伦敦将淹没在马粪之中。然而就在伦敦富豪担忧马粪的时候,人类开启了“汽车时代”!今天伦敦常驻人口827.83万,通勤范围人口1200万至1400万。当年的马粪已经不再重要了[1]!也许,人们也同样期待——中国人的智慧能够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源要素等问题。

5 外汇储备是“烈日下的冰棍”

“外汇短缺”一直是曾经困恼中国的一个问题,当年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为1.67亿美元。一个“上海宝钢”项目,几乎耗尽所有的中国外汇储备!也许正是由于长期的短缺导致今天的过多储备,甚至可以形容:中国的外汇储备是“烈日下的冰棍”!虽然不是十分贴切,但却合乎基本情况的尴尬局面。即使到了1994年中国外汇储备才516亿美元,到2003年1168亿美元,2010年2.85万亿,2011年超过4万亿……输入性通货膨胀[2]。人民币形成了今天“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格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国外机构的刻意“捧杀”吗?!也许只有未来才是真正的答案。但是,世界经济的历史告诉人们,如果缺少事先的预警与大致的预判,那么其后果可能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比如,在前苏联时期1卢布=2美元,但是到苏联解体后,最坏的时期达到:40000卢布=1美元,于是出现了俄罗斯的家庭主妇和老太太背着一麻袋的卢布去排队买面包的场景!曾经可以与美国媲美的世界巨头,变成为填饱肚子而忧虑的国家!当时叶利钦作为首都莫斯科市长,在莫斯科红场站在军队的坦克上,飞舞着自己有力的拳头,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我将率领俄罗斯人民重返欧洲,让百姓过上欧洲人富足、优雅、幸福的生活!”,结果这家伙没有把大家带欧洲,却去了“非洲”——背着麻袋的钞票去排队面包!同样,日本由于《广场协议》中没有处理好外汇问题,失去不仅是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过去了,经济依然没有任何复生的迹象!

金融危机与外汇储备、货币战争息息相关,只有具备大智大勇的、高瞻远瞩的智者,才是真正的赢家。连朱镕基总理这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者,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香港当时财政司司长——“金融少帅”曾荫权的直接参与之下,勉强与索罗斯打了一个平手。今日,我们在外汇储备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公众的想象!而没有任何人出来承担任何责任!?4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卖了30多年牛仔裤和家电的积累,在美元不断贬值的条件下,和烈日下不断融化的冰棍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6 科技原创的乏力与教育体系的僵化

科技与教育产生的能量,常常会超越人们自己的想象。并不起眼的印刷业,由于采用蒸汽动力技术使新闻传媒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主要信息传播工具,带有油墨辊的蒸汽印刷机及转轮印刷机,不仅加快了速度而且降低成本。报纸、杂志、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欧美的大街小巷,促进了历史上第一次公众文化普及运动。由蒸汽时代带电气化时代,批量生产成为工业主要形式,亨利·福特的T型汽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几乎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人卖掉马车换上汽车,汽车时代随之迎来石油化工、物流运输、高速公路、红绿灯信号系统、水泥产业、钢铁行业、轮胎橡胶、工业玻璃、工业传导系统等等。

汽车生产不到20年,美国各地水泥公路开始蔓延到城市与乡村,现在蔓延到世界各地,人们开始从乡村到城市,又由城市到乡村的回流。科技的变革与应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随后,电话、收音机、电视机、洗衣机、冰箱、洗碗机、吸尘器等出现,人类从日常琐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的娱乐休闲活动。

目前正在出现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结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这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但是杰里米·里夫金 (Jeremy Rifkin)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也仅仅只提到“数字化生产”,没有对社会结构变迁作过多描述;但可以肯定地说,将会对未来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理念产生深刻的影响。比如社会权力由“金字塔”上下命令型的结构,逐步过渡到“扁平化的合作结构”(Flat structure of cooperation)模式[6]!那么,像现在的国家权贵资本、垄断集团的生存逻辑是利润的私有化(privatization of profits)和风险的社会化 (socialization of risks),在未来这种经济体很难独善其身[1](decoupling)。

在一个大历史背景条件下,也许人们会有更加清醒的认知。公元1000-1973年,自宋代以来1000年时间里,中国几乎没有重大的原创,经济增长也十分缓慢,如表3所示,可以非常清晰地展示中国与西欧、拉美之间的真实比照。

表3 公元1000-1973年中国、西欧、拉美GDP比较(1990年国际元)

从公元1000年到1973年,将近1000年的世界,中国从450到839,不到2倍;而西欧从400到11534,是28.835 倍;拉美是从400 到4531,11.33 倍 。工业化过程英国大约200年,美国100年,战后日本30年。而且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有很大差异:

(1)英国:纺织、机械、冶炼、煤炭;

(2)美国:电力、石油、化工、铁路、汽车、无线电;

(3)日本:电子、通讯、新材料、新能源、宇航、海洋。

目前人类以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现代服务等为产业特征。国内个别经济学家号称,中国用30年走完欧美发达国家上百年路程,有多少原创,可以真实告诉大家,从宋朝之后中国几乎没有真正的创新,直到今天。不妨看看表4,中国大学与世界顶尖大学在全球最具原创性的两份杂志Science、Nature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大致就是今天国内与国际上的科技差距!为什么建国63年,至今没有中国本土培养的顶尖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大师,并很难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4 1998-2000年世界一流大学与中国大学在世界顶尖期刊发表论文数比较

处理经济问题可以“摸着石头过河”,企业的产品研发可以“反复试验”,贸易公司的业绩可以“失败再来一次”,然而教育却是“人命关天”,浪费时间就意味整整一代或几代人机会的失去,最终民族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7 经济全球化、政治非全球化——人民币国际化或许险中求胜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时代特征,只有了解其特征,才可能了解这个时代,并产生符合时代特征的决策。这是一个现代领导者和领袖们的起码素质和必备特质。美国之所以受人尊重,并不一定是因为其精湛的制造工艺和强大的军事实力,而是因为其清晰、准确地预见未来的非凡洞察力、判断力和掌控机遇的能力[6]。无任是一战、二战、以及建立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协商机制,还是布雷顿森林美元体系、以及基辛格先生开创的“石油美元时代”、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咄咄逼人的购买美国、以及引领全球开创互联网时代、低碳经济等等。

经济的本质是一种有关信任和信用的游戏规则。虽然人类通常认为商业往来与贸易活动是依靠黄金或白银来维系[5],但历史和现实中,总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资源和力量——公众的信任与认可。不管是美元、欧元、日元、英镑还是人民币,其本质不过是公众认可的、外加有政权强制的一种信用载体!而目前信用卡在全球的普遍使用,连“纸币”这种媒介也在逐步减少,尤其是大宗交易如黄金、石油、铁矿石、证券、期货、国债、主权债券等越来越多使用“电子货币”!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金融强权”的时代,这是笔者的判断、也应该成为国人的常识!麦肯锡公司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Institute)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2010年全球金融资产达到214万亿美元,而国际货币基金的数据,2010年全球GDP为61.9万亿美元。笔者不想过多论述《货币战争》中家族的传奇与惊险,只想用活生生的、已经发生的事实告知国人:金融战争一直在发生,而且越来越“血腥”,但是其“血腥味”却让你看不见、闻不到,而我们却“麻木地”、“无知地”甚至是“温水煮青蛙”地与“国际友人”——分享着改革开放的“成果”!金融战争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财富转移,会将一个国家的财富洗劫一空而不被察觉。金融战争已经部分地取代传统战争,成为国家之间“掠夺”财富主要手段之一,并且这种掠夺的最大特征就是不会引起被掠夺国家国民的强烈反抗,往往是几个人喝着咖啡、相互商量的时候,一个国家的财富就转移到另外一个国家。如果说在实体经济条件下财富抢夺,如同入室抢劫,不仅所得有限而且会引起对方的殊死反抗;那么虚拟经济条件下的财富抢夺如同不知不觉地被人卖掉了整栋住宅、洗劫一空而毫无察觉一样。当年八国联军几十年里,从中国抢劫了13亿两银元,遭到了中国人民的殊死抵抗和近百年的反思与痛恨。而2007年通过引入“国际投资者”贱卖银行股,外资一年里就从中国获得上万亿元,国人毫无反应;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美国两房集团破产中国又损失数千亿美元,而老百姓丝毫没有察觉。甚至到现在有很多人要么不知道、要么觉得与我无关!?如果这上万亿的财富如同当年日本鬼子那样被抢走,一定会涌现无数爱国志士、抗日义勇军会再次遍及华夏大地[3]。但这些财富的流逝与转移却在握手言欢、高举酒杯的投资洽谈会上“拱手相让”,而是我们的“贵客”和“座上宾”[7]!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招绝妙的棋局,如果真的能够成功现实,那么中华民族至少可以扬眉吐气100年!然而,任何绝妙的棋局只有建立在智商极高、极具洞察力的基础上,实话说目前国内金融领域的掌控者,无任是先天的智商、还是后天的教育、经历与经验都存在相当的欠缺和差距。

通常货币国际化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本币在一般国际经济交易中被广泛地用来计价结算;第二层次是本币在外汇市场上被广泛用作交易货币;第三层次是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的主要货币之一。在考察美元、欧元及日元货币国际化路径的基础上,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存在可能的路径选择:人民币国际化一般先经过周边化——再到区域化——最后走向国际化的过程。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是国人是目标,但如果能够实现由“中国创造”到“中国币造”,将会达到更新的高度!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人民币国际化之后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具体说就是:发行货币的收益,一张100元的人民币钞票印刷成本也许只有1元,但是却能购买100人民币的商品,其中的99元人民币差价就是铸币税,是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同时货币发行国就可以持续地获得巨额财富。

笔者就中国经济转型中主要的制约因素和可能机遇,作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剖析。长久以来素以勤劳、智慧著称的中国人,不得不将大量有限的生命去获取基本的生存保障,疲于拼命、辛苦劳作,就像远古的祖先们从游猎状态转向集中的灌溉农业,从农业时代转向工业文明一样,错过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国,期待能够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的时刻,脱胎换骨的变革将带来民族的福祉。远行的骆驼怕的不是眼前尽是沙漠,而是心中没有绿洲!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任重道远;但是以中国人的智慧一定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 傅军.国富之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5,347.

[2] 时寒冰.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79.

[3] 高连奎.中国大形势[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88-189.

[4] 中国政策委员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中国的经济安全与发展[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69-77.

[5] 亚当·斯密.国富论[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37-58.

[6] Jeremy Rifkin.第三次工业革命[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5 -31.

[7] 石峰.FDI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利弊分析与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