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线描图时代
2012-05-04撰文莫知李佐
撰文/莫知 李佐
重返线描图时代
撰文/莫知 李佐
今天的发达媒体时代,记录新闻和其他事件的方式有很多,并可以带给人们精确的观感,留下清晰的印象。那么,如果时光倒退200年,在人类已经跨步迈出了探索和利用自然的步伐,并且已经在社会体系中形成了越来越具体和完善的规范、秩序之时,他们又是如何记录下那些层出不穷的新发现、新发明和特殊事件的呢?人作为社会性极强的地球生命主体,对历史的记录一直都是苛求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有幸,从各种文字、绘画和影像文件资料中,亲眼目睹历史。这样的感觉是会令人心潮澎湃的,甚至感到激动。当你坐在书案前,通过简单、质朴、单色的线条、文字和影像与历史对话,你会感觉自己看到了人类发展历史时光轴上的一个个脚印。那么,请随我们一起,钻进那些已经经过百年甚至数百年沉寂的画稿堆中,看看海洋。
在人类探索海洋的初期,因为知识的匮乏,对很多奇怪的现象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所以多半会伴随着神仙妖怪的故事和传说流传至今。最初,人们不知道巨型鱿鱼为何物,便认为它是海底的妖魔鬼怪。从一系列记录图片中可以看出,绘画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将这些“海怪”的恐怖描绘得淋漓尽致。
人类早期对海洋的认识,和对陆地、对天空、对其他各种自然现象的认识一样,有很多假想,留下了在今天看起来像神话故事一样的很多传说。其中关于海洋巨兽和海怪的故事非常之多,甚至有书籍专门记载,当然更少不了相关的绘画记录。比如1539年出版的《海之地图(拉丁语:Carta marina;map of the sea)》里,便记载了很多关于海怪的故事,绘制了丰富的图片。如古老的北欧地图里就记录了海上和北欧诸国的地理和奇闻异事,特别是海上怪兽。因其绘制地图的方法和后来普遍使用的方法不同,发行量又少,遂逐渐被人淡忘,以致很多人怀疑这本书是否真实存在过。直至1886年,在德国一处酒窖里找到一本副本,这才结束了关于这本书的传说。
1861年,一艘法国军舰在西班牙海域遭遇巨型鱿鱼,船员们用加农炮射击鱿鱼,而且将其尾部绑在船上,企图拖拽上岸。然而鱿鱼脱掉了绑缚而逃脱。
深海中生活着超常庞大的巨型鱿鱼,很可能袭击人类和船只,甚至将船掀翻。据记载,目前发现的最长的鱿鱼可达18米,并且人们还不知道,海底是否还有更长更大的鱿鱼。
1877年,在纽芬兰海域,一只巨型鱿鱼被冲上岸。
与巨型鱿鱼长相相似的巨型章鱼,也是古老传说故事中经常提到的海底巨大怪物。据早期的记载,有些巨型章鱼,仅腕长就达8~9米,身形巨大,一般的小船瞬间便可被其掀翻,甚至拖入海底。由于巨型章鱼的排泄物是小鱼小虾的美食,因此巨型章鱼常出没的海域,鱼类资源非常丰富,捕鱼者往往也会冒着风险前往这些海域捕鱼。在挪威海域,就曾传说有巨型章鱼出没。当地人喜欢叫它海怪,或者螃蟹鱼;有人甚至在自己的作品中称巨型章鱼为“浮动的小岛”,可见其体型之巨。其实巨型章鱼直接袭击船只和人类并不算多,倒是它迅速下沉时引起的巨大漩涡,会给航行带来非常大的危险。
法国软体生物学家皮埃尔·丹尼斯·孟福尔曾通过水手在船上的见闻,绘制了一幅巨型章鱼的画作。他一生都致力于研究巨型章鱼,想尽办法证明巨型章鱼的存在。1782年,一艘英国军舰突然消失,孟福尔根据水手描述,认定为巨型章鱼吞噬了军舰。然而英国军方却宣布孟福尔的推论为谎言,这导致孟福尔名誉扫地,从此一蹶不振,最终在饥饿和贫困中死去。直至许多年后,越来越多的人亲眼目睹了巨型章鱼,这才证明孟福尔的推测可能是正确的。
1896年,在美国加州海滩发现的巨型章鱼被冲上海岸的尸体,身上共8条腕,其中最长的一条长达7米多。当时的科学家对这种从未亲眼目睹的生物产生了浓厚兴趣,最后分析却令人吃惊:由于章鱼身上的胶脂与抹香鲸的十分相似,科学家们更倾向于这是抹香鲸的一个变种。然而最终谁也没能说清楚,这个巨型怪物到底是什么,一切只不过是猜测。
除巨型章鱼之外,海洋怪物传说最多是大海蛇。较早的关于海蛇的记录是1737年,船只驶过格陵兰岛海域时,海面上突然出现长舌状的物体,高度超过了船桅,身上有鳍,活像放大了几万倍的泥鳅。1848年,在南大西洋海域航行的船只见到了海蛇,据描述海蛇长约18米,可是科学家们却不认为那是神秘怪物,而是海豚、海豹之类的成群游动,更有人提出那不过是有人冒充海蛇的恶作剧。
大海蛇是海洋怪物中被提到次数最多的一个,在早期关于海蛇的描述中,它们常常拥有庞大的身躯,跃出海面时的高度超过了船桅,身上长有鳍。
17世纪,荷兰人及英格兰人均组成庞大的捕鲸船队,一年约有300艘荷兰捕鲸船出海,船员达18000人。由于荷兰附近海域内鲸的数量大幅减少,18世纪初,捕鲸船队不得不驶往遥远的格陵兰和戴维斯海峡。18世纪,来自英国在北美各殖民地的捕鲸船开始出现在大西洋上。到了19世纪,捕鲸业的范围扩展到太平洋,并向北延伸至北极地区。主要来自美国的捕鲸船组成北极捕鲸船队,开始成为世界捕鲸业行业“大佬”。
人们在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捕鲸的场景。
1829年,“扬基快船”(主要指来自美国的捕鲸船)的数量达到了203艘,并在5年后数量翻番,达到421艘。从1846年到1851年,捕鲸船的平均数量为638艘,这些船主要来自于新贝德福德、楠塔基特、新伦敦和纽约州萨格港,当中的绝大多数是来自于新贝德福德。
1848年7月23日,萨格港的船董托马斯·威尔康姆·罗伊斯驾船驶过白令海峡,他意外地发现大量的“新奇怪兽”,这种怪兽其实就是北极露脊鲸。消息传出,在接下来捕鲸季中,共有50艘捕鲸船蜂拥至白令海峡,其中有46只扬基船,2艘德国船和2艘法国船。如果以船的数量和所捕杀鲸的数量来论的话,在1852年,捕鲸活动达到了顶峰,那一年,一共有220艘船出海,捕杀了2682头北极露脊鲸。之后的两年,捕鲸量有所下降,船队转到鄂霍茨克海。在那里,捕鲸人的捕获量在1855年到1857年达到高点,随着1858年到1860年鲸的数目大幅度减少,他们便又回到了白令海峡海域。
1601年12月19日,一头抹香鲸在海岸上搁浅,好奇的人们聚拢在一起围观。艺术家让·桑勒丹站在画面中的左前端,正在用笔在画布上勾勒这头庞然大物。画面中间要用手帕掩住鼻子的,是恩斯特·卡西米尔,他是拿骚伯爵,西班牙战争中的英雄。
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内战,到处“兵荒马乱”,谢南多厄河谷、阿拉巴马州和佛罗里达州的同盟者侵入捕鲸者们的乐土,夺走、烧毁了46艘扬基捕鲸船。而联邦则购买了捕鲸船队中40艘最老旧的船体,组成了后被称为“石头舰队”的“船队”,目的是将它们沉放在查尔斯顿和萨凡纳港口的海水中,以阻断进出港口的通路。不过这个计划后来并没有实现。1871年,北极捕鲸船队的40艘捕鲸船当中,有33艘在贝尔彻和温赖特内湾损失,另有12艘船在1876年损失,这堪称是当年捕鲸业的灭顶灾难。
到了19世纪80年代,蒸汽机船逐渐进入捕鲸业。虽然购买这种船的价格高昂,但它还是使旧金山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那个时期最重要的捕鲸港口。到1893年时,在全部的33艘捕鲸船当中,已有22艘是蒸汽机船。一开始,蒸汽机船仅在夏季的数月中出海巡游,但自从1888年到1889年间乔·塔克菲尔德(Joe Tuckfield)在麦肯齐河三角洲(Mackenzie River Delta)附近发现露脊鲸之后,赫西尔岛(Herschel Island)的捕鲸船便不顾天寒地冻,开始了越冬作业。到了1894和1895年间,在风景旖旎的宜人小港波林湾(Pauline Cove),参与越冬捕鲸作业的捕鲸船已经有了15艘之多。到鼎盛时期的1894到1896年间,约有1000人前往赫西尔岛,组成了一个来自于不同地方,有着不同民族和血统,说着各自语言的小型社会。自那时起直到20世纪,越冬捕鲸作业已经在赫西尔岛海域“成气候”。不过,就捕鲸者自身而言,他们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与当地的原住民之间进行商业交易,而非捕鲸行动本身。到了1909年,在北极捕鲸船队中,只剩下了最后的3艘捕鲸船,12年后,最后一头因商业目的而被猎杀的露脊鲸为北极捕鲸船队的活动历史画上了句号。
18世纪,荷兰捕鲸人在北极海域猎捕露脊鲸。背景中为扬马延岛上的贝伦伯格火山。扬马延岛是世界最北部的一座活火山。
19世纪,人们手持鱼叉等工具,驾驶单艘捕鲸船出海猎鲸的场面。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虽然捕鱼行业从技术到传统的发展可圈可点,但捕鱼领域可以说道的故事并不很多。但即使这样,仍可以从黑白的铅笔画面上,联想起一段灰色的历史,而这段灰色的历史竟正是发生在中国人的身上。
对于体积庞大的猎物,渔民们采用各种手段将其捕获。这张表现渔民捕鱼生产场景的图中可见,渔民将木楔钉入鱼的头颅,然后用小船将它拖至岸边。
19世纪50年代,一大批经验丰富的中国渔民从中国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涌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海岸边。从那时起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这群以勤劳著称的中国人就在从加拿大到墨西哥的整个美国西海岸建立起了令人瞩目并且增长迅速的渔业经济。
中国人驾驶着不起眼的小船组成庞大的捕鱼船队,在加州附近的海域捕获鲱鱼、平鱼、香鱼、鳕鱼、鲟鱼和鲨鱼等。为了能够捕到像梭鱼那样体型更为庞大的鱼类,他们还用上了中国传统平板帆船,这些船大都是在美国西海岸本土建造而成。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鱼种之外,中国渔民还捕捞螃蟹、贻贝、鲍鱼、三文鱼等,甚至他们也不漏过各种海藻,所有这些产品,逐渐成为当时中国特色海鲜烹饪的主菜。在销售新鲜海产品之余,中国人还用盐将它们腌渍成干货,拿到当地市场上售卖,或销往东亚、夏威夷。可是好景不常,中国人在渔业上所取得的初步成功招致了充满敌意的反应。
从19世纪50年代末开始,大量的欧洲移民,包括希腊人、意大利人和达尔马西亚人也开始迁居到美国西海岸从事捕鱼活动。他们眼红中国人红红火火的渔业生意,便想方设法从加州的立法方面对中国渔民施加压力,最终,加州通过了一系列税收制度和法律法规,矛头纷纷指向中国渔民。这些倒霉的中国渔民,不得不支付特殊的税款(中国渔民税),也不能使用中国传统的渔网和小帆船出海打渔,但这还不是最惨的。到1888年,美国联邦制定了《斯科特法》,这部法律后来被视为美国长期排华、种族歧视等诸多非正义行径最根本的源头。《斯科特法》规定,中国的移民,即使他们是通过正常渠道前往美国并合法生活的,一旦短暂离开了美国本土,也即不能再次进入美国领土。由此,中国渔民们便只能驾驶着他们的渔船在离美国西海岸4.8千米(3海里)的范围内捕鱼作业。这种苛刻的限制几乎掐死了他们的脖子,渐渐地,中国渔民几乎都放弃了捕鱼的工作。
在捕鱼方面唯一没有受到冲击的领域就是猎捕鲨鱼的买卖,欧美的渔民对这项危险的工作并不涉猎。许多先前是渔民身份的中国人都转行到三文鱼罐头厂做工。直到20世纪30年代,那些工厂的主要雇员都还是中国移民,这还多亏是因为白人工人对这种艰苦、季节性强而又酬劳颇低的活计实在提不起兴趣。
对于还没有各种先进装备的早期渔民来说,渔业生产常常都是在与大海、与风浪搏斗。
中国渔民还没有完全脱去东方人的服饰,吃苦耐劳的传统从一开始就帮助他们换来了原始财富。
19世纪的渔业生产画面,画中所描绘的不仅有捕鱼必须用到的各种工具,还有渔民们各自驾驶小船在海上作业的祥和场景。
在工业革命中,蒸汽机把人从躬身耕作于荒野之上解放出来,并将他们输送到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其他服务业的前沿;冶金和炼钢给技术革新创造出充足的原材料和崭新的机器,这些机器不断运转着、发出轰鸣,在厂房里、在码头上、在公路边,人类社会从此翻天覆地。
“伟大东方”蒸汽机船的建造场面及部分船体的设计图稿。
18到19世纪,逐渐成熟的专利制度给新发明的诞生带来充足保障,并且有钱人们发现,新技术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能给他们带来相当可观的利润,热钱便纷纷流向各种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
没有人能确信投入的金钱一定可以创造收益,但有一条是肯定的,新发明代表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机遇,甚至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技术发明的成果体系就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庞大,而新技术一诞生,就会立刻刺激产生与之关联的更新的技术发明,乃至形成一个不断扩展的链条。这种技术革新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说是人类工业文明进步史上的里程碑,照亮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路途。
工业革命也蔓延到海上,人们越来越频繁地出海作业,各种海运船只成为重要的生产和交通工具。这些船的大小、复杂程度和所要耗费的资金量都是史无前例的。造船厂已经发展成为庞大的工业实体,所建造的船只一般都由投资者联合出资建造。
船舶设计图纸被广泛使用,建造施工都严格依据图纸上的线描。之前,这种方法尚属于由造船的顶尖工匠所掌握的商业机密。这已经是一个崭新的领域,设计师和制图师们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即便如此,造船的技术演变步伐非常缓慢。在拿破仑战争时期(1799至1815年)所建的船只与两个世纪之前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船只相差无几,都是基于同样的设计规划,仅在船只的设计和建造方面出现了数量客观的细微改进。比如,船舷内倾方案的引入;对船帆和船体造型的改变;机轮的使用;水线之下硬化铜质紧固件的使用,以及为阻挡船蛆和其他污垢而专门采用的铜质护套等。此外,除了在紧固件中广泛使用之外,造船的过程中,从最初在木质船壳的关键联接部位以加强力度开始,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到铁。
渐渐的,随着制铁的技术不断进步,人们慢慢学会将铁板拼接在一起,使它们能够密不透水,最终能够制成一个完整的船体。最初,用铁建造船体的工艺完全是从建造木船的传统工艺复制而来,从搭建船体框架开始,然后在这个框架上将船壳拼接固定。直到1843年伊萨姆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建造大不列颠号时,才采取了全新的设计工艺,船体完全由铁锻而成。但是,虽然用铁来锻造船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与之前所采用的铜质护套相较来说,大大节省了开销和船上空间,但在清除因藤壶这样的附着生物污染方面,却也产生了诸多的麻烦和问题。
工业革命在带来巨大的产业革新之余,还给人的“流动”创造了无限机会,并且与造船和航运业的兴盛亦相辅相成。1868年,汤姆斯·埃斯米以1000英镑(大约相当于2012年的6万6千余英镑)的价格买下了破产的白星公司商标、船标。新白星公司将市场定位在大西洋航行的邮轮上,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拥有相当规模船队的豪华邮轮海运公司。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间,共有数百万人从欧洲移民到美国和加拿大。而白星公司正是最早开辟输运些移民的航线的航运公司之一。他们旗下的邮轮,在为那些富人提供旅行条件优越的一等和二等舱位之外,还为普通乘客们提供了价格便宜的三等舱位。1870年到1872年之间运行的大洋级航线,一次可以运载1000名三等舱的旅客,并且这种规模在其后绝大多数航线中都继续保留。白星航运有四分之一的新航线都拥有超大承运客源的能力,每次可以运载超过2000余名三等舱的旅客。航线从1870年开始运行时,白星公司就将市场主要定位于移民。公司的业务核心被放在英国,从爱尔兰输出的移民曾是公司历史上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公司旗下最著名的船舰,莫过于1912年4月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不过随着巨轮的沉没,公司也步履维艰,全球范围经济大萧条,航运业务一落千丈。两次并购案之后,在英国政府干预下,白星公司与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卡纳德航运公司合并,并更名为卡纳德—白星航运公司。1947年,白星公司剩余的股份也被卡纳德全部买下,白星两字被彻底去掉,只称为卡纳德航运公司。
随着金属元部件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船只建造,工业化生产的脚步也愈加紧密,工业社会离人类的距离也愈发近了。
各种大事件几乎时时刻刻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相伴。这些事件中,有的是灾难,有的则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在那些历史上留下的速写稿中,更不乏对这些大事件的记录。自从人类对海洋以及大洋彼岸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试图打破海洋对人类沟通的阻隔、开始造船出海探索海洋,海难就一直伴随着我们,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当数“泰坦尼克”号沉没。而与技术条件限制和恶劣的海洋天气所造成的海难相比,海洋战争则显得更为惨烈。而像第一条海底电缆的铺设这样的大事件,则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1912年,“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时不慎与冰山相撞,造成了悲惨的沉船事件。
“泰坦尼克”号所处的工业时代,蒸汽机船正在逐步代替帆船成为主要的航海工具。但由于穿上所需的安全措施并不成熟,常常发生锅炉失火的事故,由此引发的海难在那个年代频频出现。
在巨轮沉没的过程中,不同的人物展现出不同的内心世界。几位爵士乐手在船体倾斜的过程中依然继续演奏音乐,以平息人们的恐慌和焦虑的情绪,在《上帝,离你越来越近(Nearer, My God, to Thee)》的乐声中,乐队成员与巨轮一同沉入海底。随船一起沉入海底的,还有拒绝接受救助的船长和设计师。当然,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更多人表现出恐惧、绝望、听天由命、不知所措和寻找生路。
关于“泰坦尼克”号沉没前后的绘画作品很多,但基本为作者通过事件的相关描述而作,并非亲眼所见,如《泰坦尼克号的沉没(Sinking of the Titanic)》和《逃离沉船(Leaving the sinking liner)》都为灾难几天之后,画家通过报道所画,而这几位画家都以为杂志绘制海难沉船图像而闻名。
沉船事故发生时,惊慌失措的人们。
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航海方面有着颇多的经验和雄厚的实力,却也难逃海难的悲剧。在西班牙王位争夺战时期,很多欧洲国家被卷入战争,由英国、奥地利和荷兰军舰组成的舰队准备围攻法国的多伦港。战役失败后,英国海军不得不撤回英国本土。由21艘军舰组成的舰队从直布罗陀出发,途径英吉利海峡,最终目的地为普斯茅斯。在没有声呐、红外遥感技术,更不用说卫星定位的18世纪初,航海路线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罗盘和海图,而前方障碍物主要依靠望远镜观察。狂风和暴雨使能见度大大降低,望哨上的士兵根本看不清前方有什么,于是有4艘军舰不小心触礁。巨大的海浪使逃生和救援非常困难,事后统计约有1400至2000船员在这次海难中遇难,成为英国航海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海难。
大航海时代,包括奴隶在内的各种资源的争夺战不断发生和升级,逐渐演变成两个国家甚至几个国家间的海上战争。
蒸汽机和冶铁技术是现代欧洲发展的重要标志。而这两项技术的综合运用,在造船业上尤为明显。蒸汽机取代风帆成为航海的主要动力,而只有铁造的船只,才能盛得下蒸汽机。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诸如铁矿、煤矿这些资源就变得炙火可热,欧美各个发达国家抢夺这些资源的冲突也就日益增多,直至最后演变成为世界大战。
其实,早在大航海时代,包括奴隶在内的各种资源的争夺战便不断发生和逐渐升级,直到成为两个国家甚至几个国家集团间的海上战争。1804年,拿破仑一世称帝后,开始了征服欧洲的庞大计划。作为反法同盟之一的英国,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和强大的海军,对法国进行海上封锁。拿破仑既想突破英国对其出海权的控制,更想趁机攻占英国,一场争夺大西洋海上霸权的战争在所难免。第二年,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和英国海军在西班牙海域特拉法加展开激战,双方各投入军舰33和27艘,英国凭借其先进的战术思想和出众的作战能力击败了法西联军。战役之后,英国进一步控制了大西洋的制海权,经由大西洋到非洲和美洲的船只,都在英国的控制之下,从而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而法国失去制海权后,与反法同盟在欧洲大陆的战争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危险,最终也战败给反法同盟。
当时的英吉利海峡上,正值狂风肆虐,暴雨倾盆,将舰队吹离了正常的航线。
德国的“SS奥地利”号,是一艘运输货物的货轮,往返于德国和美国之间。1858年,货轮从汉堡出发,准备前往纽约。在刚刚驶离德国不久,由于链条受热过大,达到了燃点,最终整条船烧毁沉没,事件造成449名船员丧生。
英国和法国虽在英吉利海峡两岸隔海相望,但在海上霸权的争夺上,可谓一对冤家宿敌。早在18世纪末期,在加勒比海制海权争夺中,双方海军多次交战。可是这两个历史上战争频发的国家,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也数不胜数。
1850年,在英国和法国之间铺设的海底电缆,是人类历史上铺设的第一条海底电缆。当时,欧洲大陆很多地方已经铺设了电缆,可以通过电报迅速传递信息,唯有大陆之外的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沟通相当麻烦。于是,法国电报公司率先尝试通过海底电缆传输电报信号。由于当时橡胶技术还不成熟,没过几天海底电缆外的胶皮就被海水腐蚀了。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在实验室里一次又一次地摸索着适合置于海底、能够禁得住海水腐蚀的绝缘橡胶材料。终于,他们发现使用杜仲胶作为电缆的绝缘橡胶,能够克服海水腐蚀的难题。海底电缆的成功铺设,将英国和法国乃至整个欧洲联系得更紧密了。1858年铺设了第一条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1902年铺设了横跨太平洋的第一条电缆。这些科技的发明和进步,将人类拉得更近,彼此的交流和往来变得更容易了。如今,横穿英吉利海峡的英法海底隧道,人们驱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可到达海洋彼岸。巴黎到伦敦,过去人们需要4至5天时间,如今搭乘穿过海底的高速列车,只用两个半小时。
画家威廉姆·克拉克森·斯坦斐尔德(1793年~1867年)的《The Battle of Trafalgar》生动描绘了当时英法战争的场面。
在海底电缆铺设之前,英国和法国之间的联系,还多为书信往来,一封信从巴黎寄到伦敦,最快也要4~5天,长的话,可谓遥遥无期了。
19世纪大西洋海底电缆的敷设是一项伟大的科学成就,当时的媒体对敷缆工程的报道长达十余年之久,许多著名的画家以此为素材创作了大量作品。上图为工人们正在车间生产海底电缆,左图和下图为海底电缆的敷设现场。